我愛攝影吧- 手札部落格
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aspx?MId=86822      
文章內容
  下一篇
浮動光圈與恒定光圈   (點閱920555)
器材分類:Abit 環茂科技 / 120相機 / 其它    日期:2011/2/16
  數碼相機和鏡頭的“光圈”參數中常常不是一個恒定的值,如F4-5.6,F2.8-4.5 等等,這是什么意思呢?這表示其鏡頭的最大光圈在不同的焦段是不一樣的,此即“浮動光圈”,與之相對,一些高檔鏡頭最大光圈值只有一個,如F2.8,這就是恒定光圈了。
  浮動光圈鏡頭的光圈會隨著焦距的變化而相應變化,如AF變焦尼克爾1:4.5-5.6/80-400mmD鏡頭,也就是說此鏡頭如果我們保持最大光圈 4.5時,在80mm為F4.5,隨著焦距的增加,光圈實際上逐漸發生變化,到400mm端時,雖然光圈環的數值仍在F4.5的刻度上,但如果從相機取景窗內看光圈顯示的話,實際光圈卻悄然地變成了F5.6。
  再如我們以70-210mm/F4.5-5.6變焦鏡頭為例,當你用F8光圈在70mm端用A檔手持拍攝時,假定快門速度為1/125秒,根據快門速度與焦距的原理,則不存在“手震”的負面影響,你能夠拍攝到很清晰的照片,但當你把將焦距推至到210mm端時,而且在光線不變的情況下,那么此時光圈會“自動”地變為F11,在光圈優先模式下,相機的快門速度也就會根據鏡頭通光量變化而自動地將快門速度改變至1/60秒,這時就開始有點小問題了,如果你仍然手持拍攝必然會產生因“手震”帶來的負面影響,結果就是難以拍攝到清晰的圖片(實際需要1/250秒以上的速度才能克服“手震”影響,或者使用腳架等穩定相機),有許多人看著一大堆模糊的照片,無比悲憤地認定自己使用的變焦鏡頭是“狗頭或爛頭”,被鏡頭制造廠家的廉價鏡頭給騙了,這中間確實存在著一種對鏡頭生產廠家的誤解,是一些攝友對浮動光圈鏡頭會“自動浮動”的這個天生的特點不了解的一種誤解,也是一些攝友在使用浮動光圈變焦鏡頭后,經常會出現照片效果不理想或片子糊了的根本原因,因此浮動光圈鏡頭有一個很出名的雅號:叫“無聲殺手”,它會無聲無息地謀殺你的膠卷或畫面效果。
  浮動光圈鏡頭所以要這樣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輕透鏡的直徑、重量和降低制造成本,但浮動光圈鏡頭的最大的缺點就是:你必須要忍受隨著焦距的變長鏡頭光圈口徑也跟隨著下降的痛苦、在低照度光線下不能手持拍攝、不得不使用更高感光度、景深變化等等的痛苦,因此一些發燒友有了銀子就總想燒一燒定焦鏡頭或恒定光圈變焦鏡頭,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光圈的相對口徑也可稱為焦強,即鏡頭允許光線進入的能力,指鏡頭上的光孔。光孔越大,光就進來得越多,所需曝光時間就越短,因相機抖動對清晰度的影響就越小。即使在光線較弱時,光孔大的鏡頭也能拍攝(如F1.2、1.4、2、2.8等),而在使用光孔較小的鏡頭時就很難拍攝了(如F4.5以上)。
  光圈口徑大小對所需要的透鏡直徑影響非常大。焦距短時,透鏡離膠片層距離很近,光線能量損失很少,小直徑光孔就足夠了。焦距長時,一方面光進入路徑長,另一方面長焦距取景的范圍小,光線能量損失也大。
  如果想讓同樣量的光線到達膠片,光孔直徑就應必須相應地增大。基本公式是:在焦強(光圈)不變的情況下,焦距增加一倍其透鏡直徑也必須增加一倍。如 100mm焦距的鏡頭想與普通標準50mm焦距鏡頭一樣的達到F2.8,光孔直徑就是普通標準鏡頭的2倍,200mm鏡頭的直徑則必須是普通標準鏡頭的4 倍,400mm鏡頭的直徑就是必須是標準鏡頭的8倍,這就是為什么同樣相對孔徑的長焦鏡頭的透鏡直徑必須比廣角鏡頭大上幾倍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制造恒定光圈變焦鏡頭的主要原理所在。

內部引用此文章 》 外部引用網址: 由於外部引用的廣告太多,暫時關閉外部引用的功能 !!   下一篇
回應列表 ( 0 )
欲回應請先 登入

引用列表 ( 0 ) 為避免不當廣告,新的引用預設為隱藏,作者本人開啟後,其它網友才能看見。
  此文章未被引用

印象工場 攝影家手札 版權所有 © 2008 Photosharp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