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 黃華安專欄 課程教學 攝影外拍 藝廊 圖庫 論壇 KeyBuy 文章總覽 部落格 DV哈燒網 登入 加入會員
  HDNEWS Fujifilm 
攝影家手札  攝影家手札  攝影家手札
HDNEWS
YES_AD
廠商專區
台灣新力 / SONY
台灣佳能 / Canon
卡西歐 /CASIO
恆昶 / Fujifilm
國祥 /Nikon
元佑 /Olympus
松下 / Panasonic
PENTAX / 富堃
Ricoh / 恆隆行
台閩 /Rollei
台灣三星 /Samsung
討論區快速選單
DSLR論壇
Canon論壇
Nikon論壇
SONY論壇
Pentax論壇
Olympus論壇
Kodak論壇
Fujifilm論壇
Panasonic論壇
Samsung論壇
Sanyo論壇
CASIO論壇
Leica論壇
Ricoh論壇
SIGMA論壇
影像軟體論壇
印相輸出論壇
熱門景點論壇
港澳論壇
數位儲存論壇
攝影配件論壇
D-SLR測試報導
A7R II
1D X
645D
A450
A550
A7II
A7r
A7s
A850
D200
D2X
D3
D300
D3100
D3200
D4
D4s
D50
D5100
D5200
D60
D600
D700
D7000
D70s
D7100
D80
D800
D810
E3
E30
E330
E420
E520
E-M10
EOS 1000D
EOS 100D
EOS 1Ds Mark III
EOS 350D
EOS 450D
EOS 500D
EOS 550D
EOS 5D Mark III
EOS 600D
EOS 60D
EOS 650D
EOS 6D
EOS 700D
EOS 70D
EOS 7D markII
EOS M
EOS M10
E-P1
E-P3
E-PL2
E-PL5
E-PL7
G1
G2
G3
G7
GF2
GF3
GF6
GH2
GH3
GM-1
GX1
GX-10
GX-1S
GX-20
GX7
GXR
J1
K-01
K200D
K20D
K-3
K-30
K-50
K-5II / K-5IIs
K-7
K-r
K-x
L1
L10
LUMIX DMC-G5
LUMIX DMC-GF5
NEX 7
NEX C3
NEX3
NEX-3N
NEX5
NEX-5R
NEX-5T
NEX-6
NEX-F3
NX1
NX10
NX100
NX1000
NX11
NX20
NX200
NX2000
NX210
NX300
OM-D E-M1
Q
V1
X-A2
X-E1
X-PRO 1
X-Pro2
X-T1
α100
α200
α33
α330
α350
α55
α57
α58
α700
α77
α900
α99

新苑藝術個展 - 張琪凱
發表於:2012-03-07 15時 ANAN, 瀏覽人次: 40857


洞見:張琪凱新作展
新苑藝術個展 - 張琪凱A solo exhibition by Zhang Qikai
展期2012.03.09 - 04.01
開幕2012.03.09 19:00

洞見:張琪凱新作展
文/黃篤
《洞見》是藝術家張琪凱在臺北新苑藝術畫廊新作展的主題。 “洞見”被藝術家引申為以其形式、語言和觀念的方法對歷史、現實和生活的觀察、解讀和表現的新視角。雖說張琪凱的創作方法有著與“貧窮藝術”的相似性,但他在考慮選用日常材料過程中摒棄了以往那種依賴於中國語境的陳述模式,重新審視自我與他者、裏與外、中心與邊緣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通過對歷史與現實、日常與異常、權力與自由的分析,將之轉換成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他對原始而質樸的材料進行了主觀地破解和重構,以探討了藝術的社會職責和美學價值。

在這次個展中,張琪凱聚焦於生命與時間的議題。這是因為他能從那種複雜的話題中洞察和體驗到藝術表現的張力,也正符合他個人的性格和氣質。張琪凱在對細微世界洞悉的同時,不失對宏觀世界的思索。值得注意的是,他雖沿用現實主義的觀察方法,卻沒有採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而是從觀念藝術的方法論入手,以對現實世界做出細緻的觀察、分析和表現。他將傳統與現代、秩序與生命置於某個微觀視點,並巧妙運用個性化的視覺語言表現了物質的所指,即不是要追求那種基於現實性的文學敘事,而是具體通過那種比較抽象化的比擬和暗寓的方式來表現和傳遞藝術的內涵,並以此進一步打開藝術延展的可能性。正如藝術家張琪凱所言,藝術觀念要“以重構的模式來突破,以破壞的形式來重建,以質樸的態度來發聲”。

張琪凱在這次個展中僅選取了幾件作品,作品簡化了內容的繁冗,以精練的材料轉化和生成了新的觀念內涵,既強調材料與材料之間形成的柔軟與堅硬、自然與人造、傳統與現代的交鬥關係,又暗喻了這種關係中所引申的某種不同文化間的矛盾和衝突,以及生命與秩序,人性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在作品《墨鳥》中,他將一把明清式木椅,以半藏半露的形式,在破舊的鐵板中呼之欲出,一只頗似八大畫作中的木雕“墨鳥”,翻著白眼,梗著脖子,站在座椅扶手上,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質疑,傳統的木質老家具與鐵板形成強烈的對比,一個是傳統的符號,一個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縮影。它與作品《鐘擺》引發同樣的思考:我們擁有了什麼?我們缺失了什麼?《鐘擺》嘗試探索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關係,六個逐漸殘損消失的面具下是六個不斷搖晃的鐘擺,好像在述說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我們擁有一切”的背後是“我們一無所有”。

在這些新作中,張琪凱重視挖掘日常物質及其能量的擴展性和可塑性,當它們被藝術家納入到與社會、歷史、政治、現實和生活建立起聯繫時,物質的物理屬性被解構、轉譯和生成新的意義,使它們成為觀念和形式的載體:即它們甚至被看作是具有擴張性的媒介,並與其它事物之間存在著關聯性——與時間、記憶、現實和經驗之間的內在聯繫。張琪凱在作品中不僅重新界定了物質的屬性,而且重新賦予了物質的人類學意義。也就是說,他通過改變日常材料的形態來激發或喚起人的情感和記憶,並賦予了它們的隱喻含義和象徵意義。除了擅長於靈活運用材料與人的情感交流的視覺語言之外,他更重視是從諸多材料的關係中引出與條件、現實、生活、習俗、歷史和政治的聯想。

我們從張琪凱的新作中可以看到他一貫堅持的藝術立場,即他的獨立意志和批判精神。他是中國當代藝術中少有的不向世俗低頭的藝術家。

張琪凱1967年生於北京。199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90年代初他因獲得獎學金入義大利米蘭佈雷拉美術學院學習,獲得碩士學位。他曾參加許多國內外重要當代藝術展。現工作生活北京和米蘭。


⊙相關新聞: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相機挖挖挖沖印文字廣告圖片廣告刊登廣告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 1277197523人 │ 線上 1420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