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N 發表於 2008-12-25 11時;瀏覽人次 137360
Olympus E30 中階數位單眼相機 完全測試
體驗篇
金融海嘯以來,多項經濟指標顯示明年第一、二季消費將大幅萎縮,整體大環境緊迫下竟也將明年預計發表的機種,趕在今年底提前上市。Nikon D3X如此,Olympus E30 也是一般。其實 E30的定位相當正確,只是生不逢時罷了,面向、高階E-3和入門E-420、E-520中間的機種,齊聚綜合功能配上工程塑膠採用外殼打造輕量化的機身,11點測距AF和5張/每秒的連拍能力,並可具備快門速度大約5段效果的照相時相機光學防手振功能等、無論從哪一點看都是一款性能與旗艦 E3 不徨多讓機種。
除了推出時間令人好奇外,價格制訂恐怕也是一大難題。同樣受經濟因素影響,日幣從過去的 1:0.28大幅跳升到1:0.363,如果以此換算日本量販店門面價格E30單機體是 14萬9800日元(折合台幣NT$54,000左右),加上新支援11點AF的ZUIKO DIGITAL 14-54mm F2.8-3.5 II代鏡頭,套裝組為19萬9800日元(折合台幣NT$72,600左右)。不過,由於台灣總代理至今尚未發佈售價,以上資料僅供餐烤。
從表面上來看E30與E3印象相當,不過外殼材質從鎂鋁合金換成工程塑膠,大小上又比E-3小尺吋化,例如高度減低了約9mm,主要的原因是採用了新高折射率玻璃製成的五棱鏡,不僅縮小了體積,連帶著也將觀景窗光學系統有效小尺吋化。整體重量也比E-3輕了155g,重量為655g;第一次拿在站長的手感不如E3般那麼沉甸甸的感覺;所以雖然外觀和E-3 幾乎相同,但是決定性地在不一樣握持感覺,具體地說E-30握持感略微纖細了(進深變短了)。
E30的光學觀景窗規格確實不及E3,視野率從100%降到 98%,倍率也自1.15往1.02倍下探,相同的是聚焦螢幕是可以交換。接眼部位除了標準全覆式裝備以外,還有內附一個方型眼墊 (用於長時間曝光時遮蓋) ,規格上E30的接眼部約24.2mm;類似像站長掛上眼鏡探究觀景窗,明顯四個角落和視野比較受到侷限, 如果取下眼睛就比較容易觀看,還好有 LiveView LCD 螢幕可以補強這方面的問題。
E30的感光元件是有效1230萬畫素Live MOS感光元件,ISO感光度的設定範圍從ISO100 - ISO3200。機背的液晶顯示器同E-420、E-520一樣2.7英吋23萬畫素水晶II代液晶螢幕,表面塗佈了抗反射敷層,因此在野外出門觀看不會因反光造成困擾。E30和E3一樣都具有2軸轉動式可調螢幕設計,特別適用於高低不同角度的取景,另外垂直位置攝影時螢幕顯示也會自動旋轉對應。
E30的電源是鋰離子充電池的BLM-1,容量1500mAh,攝影可拍張數按CIPA 基準是 750張,如果比較前代機種,E-3是 610張而E-520則是 650張,可見 E30 重整了電力消耗,使電池壽命相當大程度延長。記錄媒體是雙規格CF卡和xD記憶卡,使用 A-Data 350X的CF連拍結果可達RAW 16張左右 (MF、手動曝光調整M模式1/8000秒,F8)。 此外,原本作為E-3用的電池把手HLD-4,也可以適用在 E30 身上。
E30最有吸引力的功能之一是引進了「藝術濾鏡」!過去,非常少見在中階數位單眼上採用此類設計,也可能Olympus也在嘗試階段,這個新功能並沒有獨立出來而是暫且和場景模式放在相同的位子上(筆者按:在 SCN下按十字鍵盤的「左」方向鍵選擇進入畫面,相關擷圖請見以下操作篇);所以,這個ART場景模式功能轉盤是與SCN場景模式結合在一起。
由於強調「藝術」選擇,多個項目如:柔光、柔焦、黑白和針孔等,非常具有創作力,我們也在實戰篇中列舉使用「針孔」效果和不使用的照片對照。新增場景藝術模式,可以讓使用者調整白平衡和ISO感光度增加不同的效果,按一下OK鍵也可跳回AUTO全自動免除手動設定的麻煩。不過,這些套用只在JPEG檔案格式的影像中有效,若換成RAW 檔案格式則對攝影後的影像也不會有適用的效果。
E30改良電源開關的位置讓人不解,分析Olympus E-420和E-520都是位於機頂的右手方,E-3則是位於背面下部,到了E30改將電源開關移向十字鍵盤的左下方,變得更為隱密了。只能推測在此位置,讓使用者一邊實際上使用光學觀景窗窺視構圖,一邊控制電源與操作,藉此節約?
操作篇
不僅外觀讓人聯想起 E3,E30內含的選單編排與用色也不脫 Olympus 傳統設計。比較特別的一點是E30完整的複合畫面長寬比出現在「自訂選單」中。一般我們使用Live MOS感光元件本身的畫面長寬比是4︰ 3 (解析度 4032X3024像素) ,傳統135照片為3: 2( 4032X 3024像素) 、 高解析度電視為16: 9( 4032X 2272像素) 、新增正方形比例 6: 6( 3024X 3024像素) 、5: 4( 3776X 3024像素) 、 7: 6( 3536X 3024像素) 、 6: 5( 3632X 3024像素) 、7: 5( 4032X 2880像素)、3: 4( 2272X 3024像素) 等,相當多不同的選擇。
這麼多不同畫面比例當然很有利於創作構圖,可是除了4︰3之外,其他的比率在E30的光學觀景窗上看不出來!如果,Panasonic G1的EVF改用在這裡顯見是相當合適。為此,複合畫面長寬比設定必需配合實況播送拍攝時才能有效構圖與選擇了(當然,內部的設定選項中你也可以設定ALL,憑著直覺用OVF觀景窗構圖)。
同樣也是新功能「多重曝光」,E30最多最大可以一次疊合4張數位照片,可選擇使用自動亮度修正,防止重合時曝光過度的情況發生。攝影者可以藉由「播放+多重曝光」,也就是「影像重疊」功能將指定的作品相互疊合(液晶顯示器上將被疊合的影像以淡入方式顯示),然後直接做成攝影完了的影像、頗適合晨昏攝影類明暗差距很大的時候使用。
最初覺得讓中階DSLR換上消費DSC獨有的ART藝術濾鏡有點不倫不類,可是內建的幾種選項頗能誘惑攝影者,站長在內很好奇地想試用一下。E30除原有場景模以外,如果你喜愛黑白或特殊照片的感覺正合適此一功能。不過,如果你在拍照ART同時,一起使用LIVEVIEW實況播送功能將會加重E30影像處理,特別是現場照片進行曝光補償等回應變慢。另外,按下快門之後,也大約需要等待兩秒左右的處理時間,所以新功能主要是提供你簡單照相以外的樂趣、但不是一般照相時使用。ART功能下你只能調整如 IS 防手振、對焦點、白平衡等色彩與攝影功能,並不能強調效果選擇,例如:弱‧強等設定參數。不過,效果本身相當華麗精巧,等同你回到電腦運用Photoshop製造效果一樣,E30 在此幫你節省了相應的勞力和所需技法吧。
E30在播放功能上頗讓個人感到高興,選擇播放的縮圖畫面有多種規格可以選擇,同時還有詳盡的訊息與曝光圖表示。實況播送時的畫面,也可以按 INFO 按鈕變得依次替換不同的畫面狀態。
實用性上當然以RGB亮度綜合曝光圖為代表了,配合在全畫面狀態下表示「高光 / 陰影」過度表示,可以有效避免手動設定時不小心造成亮度過曝或者暗部偏暗的情形發生。
此外,E30也有鏡頭AF 微調模式,可以針對單一鏡頭進行調校。每個被調整過的鏡頭將會被串聯管理,所以即使有複數個同樣的鏡頭也能完整支援,E30的資料庫中最大可容納20支的鏡頭訊息登記。
在實況播送下,E30可以放大顯示時的畫面,倍率從5X、7X、10X選擇起,還能透過十字鍵盤操作位移放大位置,這一點特別是進行 MF 手動對焦時特別有利。E30最有利的一點就是可以在 LV 的同時進行AF對焦,E-3還沒有此功能,特別是最新發的鏡頭ED 9-18mm與現在站方測試的這一顆14-54mm II代都能支援高速LV對焦。站長特別將擷圖部份釋出,可以看到操作篇中出現高速 LV 框並讓對焦延時大幅縮短,一掃過去對 Olympus 對焦效能不佳的印象。至於測光方面,就是 Olympus 的強項了,49區分割數位ESP測光法,包含中部重點平均測光法、單點測光法等,各種基礎測光法模式均完整具備了。
E30另一個特色就是具有垂直和水平兩方的水平基準器,也是最近開始的新功能,可以利用Fn按鈕呼叫。按Fn按鈕時候、顯示控制(請見擷圖)會以條線圖式的方式告訴我,E30左右的傾向在LCD螢幕內。另外,快門按鈕半按持續1秒左右,也會自動啟動水準器表示。
由於 E30 的水平器有兩軸,如果你按下 INFO 按鈕水平器表示也會更著改變,成為不只左右,前後傾向也能有所表示。這一點特別在三腳架攝影時候更為方便,尤其是拍攝建築架構或是風景寫真時,不需要額外購買實體的水泡水平儀,透過 E30 內建的機制就可以方便地設定完成。
除了水平器之外,自訂選單也可以指定 INFO表示設定的畫面。例如:在進行曝光補償時,實況播送的畫面會進行分割播放你所選擇之INFO 設定畫面下,各種模擬值,方便你快速決定所選擇的EV值。這一點,E520身上也可看見。
實戰篇
E30所採用的色彩場景模式和以前系列相同。包過正常彩色和對比度的NATURAL比起自然色度更為鮮明的 VIVID 和面向人物攝影的 PORTRAIT 功能等,也有復古暗褐色調可以調整,配合喜歡欣賞的黑白調的攝影者。
E30 的ISO感光度的設定範圍為ISO100-3200,超出ISO2000之外以所謂「擴張」方式設定,ISO數字會忽亮忽滅顯示。基本上E30到了ISO 800以後雜訊開始出現,雖有雜訊抑制功能,但如果條件是晚上效果也就有限了。ISO800仍屬於實用,但ISO1600 與3200就見仁見智了,特別是彩色影像雜訊的問題。本來4/3規格的感光元件尺寸就比 APS-C 來得小,加上為了追趕畫素數,E30已經增加接近極限了、高ISO感光度下雜訊將比以前更為嚴刻。即使,如此 E30 亦能將雜訊控管使其不影響太多畫質,實屬不易。
人像
總結
整體來說,由於 E30 推出的時間最晚,比起E-3的規格可說是大多勝出,除了機身材質以外。幾乎可以稱為中級旗艦了。只不過11點測距AF仍需要搭配新出的鏡頭,5張/每秒連拍與最大5段的照相時相機光學防手振功能還是最大的賣點。當然,加上可以十字鍵盤單獨操作的AF測距點選擇及LiveView下可以使用對比AF功能,都可能是老 Olympus 期待追上前三大的創作!
儘管,E30的價格很可能是其最大罩門,加上大環境不佳,否則大幅改進的性能和新增藝術濾鏡、複合畫面長寬比功能以及更小尺吋輕量化的體積,無一不是大賣機種的特色。E30對比E3 細微操作的差異發現在十字按鈕上,E30沒有做成如E-3般特有的鬆軟操作感是一大失策、但也或許是站長個人觀感的不同,對於按的時候需要感到恰當的作動感較為安心,另外E30的快門音和E-3相比還是略大了一點。
不過,期待能有防塵‧防滴性能同E-3一樣還是大有人在,此次E30 評測也加入了攝影家手札 禪園尾牙中的部分討論,Olympus迷還是對堅固外殼與性能有著相當執著。但對正在考慮自E-420和E-520打算升級的人來說,想比E-3小尺吋輕量且性能更高目標,E30該是很容易列上吧。

- N.1
2021/06/19 黑白底片拍攝與沖洗班(..
- N.2
2021/06/06 黑白底片拍攝與咖啡顯..
- N.3
2021/05/29 黑白底片拍攝與沖洗班(..
- N.4
JENOVA吉尼佛Royal 15黑色炫風數位..
- N.5
極速炫風-吉尼佛攝影運動背包 spor..
-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 本書內容多元、豐富,搭配詳實的功能解析與攝影技巧教學,是您實戰Nikon D600時的最佳攻略本!
-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 「老字號新系統」Canon EOS M正式登場!透過攝影達人「寫真日記」中創意與實用兼具的攝影主題,讓大家在熟悉相機的同時,更能輕鬆記錄生活..
-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透過本書,除了讓您更加熟悉手中相機的操控技巧,更能活用各式攝影觀念,讓650D成為生活創意的核心!
-
史上最殺!★Canon 600D超值包★ 三書合購:Canon EOS 600D完全上手、Canon RAW檔修圖與影片編輯攻略、一定學得會!數位單眼入門)原價NT 948,限時特價
-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 全新微單眼系統,人氣機種完全剖析!老品牌Nikon決心破釜沉舟,將帶給世人全新思維的攝影概念:把攝影模式丟棄吧!讓我決定攝影的FU~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