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字體大小

發表於 12時;瀏覽人次 6879632

世界攝影歷史(六)第二章 攝影器材的發明。第四節 感光軟片的演進(孟博 編著)




感光攝影底片,在以前是使用玻璃片,一般稱之是「硬片」。但是容易破損,粗重又攜帶不便,有輕軟膠片的開發必要。
 
  公元1877年,美國喬治 伊斯曼(George Eastman 1854-1932),從年輕就喜歡攝影,是年,開始研究改良底片,幾經研進為膠卷片。公元1880年,他辭去紐約的一家銀行職員,創立伊斯曼 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生產他發明的已在工廠製造好的攝影感光軟片。工廠以機械化大量生產,並且,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設立研究室不斷的發展,其生產數量龐大,降低單位成本,又是生產最新,能讓人使用方便的感光軟片,以致於公司膨脹成長。

  繼續,公元1884年,公司又發明了很實用之有如現代的膠卷,則全世界變成它的銷售市場。加上,公元1888年,公司再推出了,歷史上第一款柯達牌照相機,不僅輕巧價廉而且方便使用。柯達照相機的機身6.5x3.5x3.5吋木箱,單一曝光速度,固定焦點鏡頭,8呎外景物都可明朗攝影,隨相機已附入密裝感光膠卷在機內,此膠卷可以拍照100張像片。攝影者拍照後,將此相機送回銷售服務處所,沖洗膠卷,交給顧客照片時,並又已重換新的膠卷在相機內,讓攝影者又可以重新再拍照。

  攝影成像,感光底片的製造,相片的沖洗,以前都是一門學問與專門技術,現在起,就由製造軟片公司供應服務,省事不煩,方便不費,大家傾向於攝影拍照,當為樂趣的風氣,就此趁便興起。

  柯達照相機廣告:只要您一按鈕,喀答(Kodak)一聲,交給我們後,就有您滿意,想要的相片;您用柯達牌相機攝影,就可以拍攝到許多美麗,清楚的照片;柯達相機能將您親身眼見的生活寫照,作真實的保存,且當留念,讓您歲月日後,溫馨無窮,其意義與價值與時俱增,韻趣非凡。行銷廣告,溫馨感人,至今美傳。

  如此和人人生活相伴隨的照相機,就正式地走入世上,也宣佈了大眾化,人人皆能攝影時代的開始。每個地方,每個家庭,甚至於每一個人們,「拍照很容易」的印象,深深地進入懂得攝影者或不會攝影者的心中,讓人人不時興起買個柯達照相機去拍照的意念。從此「攝影取相像」原本是須有專業攝影技術者才能作為,現在變成人人,誰都可以隨興逐意去拍照。

  攝影事業中,攝影人士不分彼此,專業與業餘共榮。攝影人口成倍數增加,舉目各處所,任何時刻,都有人拍照,公私事務的攝影紀錄,工作與閒暇,生活遊憩,山巔海邊,到處人人攝影留念。攝影相館商店行業,處處都有,攝影器材公司,紛紛開設不絕。攝影事業在全世界掀起從未有的新領域,人人攝影拍照,趨之若鶩,樂此不疲,攝影蔚為世上風尚,就此開端。

  攝影人數蓬勃迅速成長,軟片研發快速,照相機也配合傾向精巧體小型發展,公元1889年,柯達公司更有創舉,發明「硝化纖維膠卷」透明膠片,頃刻壟斷全世界的軟片市場。

  翌年,公元1890年,柯達新款更價廉的「盒式相機」隨即因應出市,該相機可讓使用者自行動手裝卸膠捲底片。

  公元1895年,製造出更袖珍型價廉照相機。

  公元1896年,開發出「正片」。製造出放映電影用的正片膠卷。

  公元1899年,出品口袋型(Pocket Kodak Camera)。

  伊斯曼 柯達公司幾年間,產品推陳出新,又廣受消費者愛用,產銷暴增前所未有。因應市場需要,擴展設廠全世各國,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膠卷、照相機、攝影器材製造公司,名列為美國百大企業之一。

  公元1908年,柯達公司造出安全性不燃軟片。

  公元1916年,領先各照相機製造公司,出售歷史上第一部有自動測距的照相機。這是此後,照相攝影朝向自動裝置的攝影自動式的開始。更使攝影者攝影取景上的最大方便,人們更易泳入茫茫攝影大海中。

  伊斯曼 柯達公司其產品物美價廉,暢銷興旺於世,使攝影普及化,成為大眾性優雅的嗜好,其成就令人尊敬,尚且,獲利甚鉅。但是,喬治 伊斯曼將賺取所得卻分紅發配給員工,成為舉世第一位有此「為富且仁」慈悲為懷的偉大資本家。他為善造福勞工,也捐鉅款給各大學作獎勵金造就學子。

  所以喬治 伊斯曼是整個世界攝影歷史上,則有史無前例的無比成就與貢獻,被大家公認的最偉大人物,發明家,實業家,兼慈善家,甚至,無人望其項背。可惜偉人多折磨,晚年得病難治,七十八高齡留書:「諸位,事業已成,勿用等死」,自殺終斷人生,令世人感德,敬仰永懷,念及淚下。

  事出有偶,公元1889年,柯達公司大量生產「硝化纖維膠卷」透明膠片應市之前,公元1887年,哥德溫修道士( Goodwin 1822-1900 )已註冊取得發明此軟片的專利權。經十多年訴訟,哥氏繼承者獲得科達公司的巨額賠償金。瑕不掩瑜,柯達公司到今,在整個攝影市場上,舉凡軟片、照相機、攝影器材等,生產、研發、服務,都讓人讚賞。從一百五十年創立到今,仍然執攝影界牛耳,歷久不衰。

  攝影軟片,最早僅能感應藍色光,再改善可感應紫色光,公元1874年已可感應黃色光,到公元1881年更進步可以感應到紅色光。

  雖然,此時沖洗出的是黑白相片,但因軟片已可以感光到紅、橙、黃、綠、藍、靛藍、紫等七全色,我們稱之謂全色底片(Panchrome),這時起,雖然是黑白照片,然而其中,就有黑,灰,白,加上深淺不同程度的階調呈現。

  整幅黑白照片,畫面涵意、詮釋呈現,都可以在黑,灰,白,濃淡裡、對比中、層次間,作意境上的充分表達。尤其在嚴肅的主題表達上,較彩色照片要來的突顯直接、強烈明確,容易讓人觀賞後印象難忘,記憶猶新。以致於黑白照片,到了今日,能夠與彩色照片在攝影展覽上並列芳存,分庭抗禮,其來有自。

孟博


下一頁


回世界攝影歷史首頁

最近瀏覽新聞
新聞搜尋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