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小編 發表於 2013-01-11 09時;瀏覽人次 273176
復古攝影風:FujiFilm X-E1實用心得
FujiFilm X-E1為FujiFilm繼X-PRO1後推出的全新微單眼相機,延續了X-PRO1的理念,X-E1維持復古風外觀,同時強調相機的純攝影功能,搭載APS-C大片幅感光元件與1630萬有效像素,畫質表現出色。X-E1不僅在效能上提升,更具蒐藏質感,在現今數位風掛帥的時代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在微單眼市場中價值不斐,但也引起許多玩家高度興趣。(攝影/撰文:Jay)
FujiFilm X-E1外觀與操控
FujiFilm X-E1的外觀就是最大的特色,不走現今流行的時尚圓滑、或仿單眼設計,而是逆向操作玩起復古風。乍看之下有如早期旁軸或連動測距相機的外觀,搭配位於機身左側的電子觀景窗、手動光圈環、快門速度轉盤(再加上個過片撥桿就更有感覺了)等,以及極具質感的塗裝,有種古今結合的錯覺,外出攜帶也更具個人風格;經典的外觀設計讓相機不僅能拍照,更是一種品味蒐藏,對以底片工業打下江山的FujiFilm來說,的確適合復古風走向。此外,因筆者目前仍持續接觸傳統銀鹽攝影,對於如此的設計思維,更覺得十分親切。
這邊特別提出X-E1一個非常有趣的設計,就是曝光模式的轉換方式。X-E1並未配置時下常見的全自動、場景模式,僅提供P、A、S、M四種曝光選擇,但是在機身上卻遍尋不著以往熟悉的「模式轉盤」,該如何切換呢?X-E1的光圈值是由鏡頭上的光圈環操控,快門速度則由機頂的快門轉盤控制,因此曝光模式便是利用此兩者的不同組合方式來啟動。當攝影者將光圈環與快門轉盤同時轉至A(自動),將啟動P模式;反之,兩者皆不在A時,則開啟M模式。光圈環轉至A,快門轉盤轉至A以外的速度,將切換為S(快門優先)模式;快門速度設定在A,將光圈轉至A以外的大小,則切換成A(光圈優先)模式。X-E1直接利用曝光組合的原理來設計曝光模式,不僅符合攝影時的思維(先決定光圈、快門的組合方式再進行拍攝),更蘊含曝光的基本概念,顛覆目前常見、倒果為因的「模式轉盤」設計(先選擇模式再調整光圈或快門),對於習慣一般數位相機設計過度「簡化」的玩家來說,非常具有「教育」功能。
X-E1除了特殊的曝光模式切換方式,在拍攝效果上也單純化,無採用眾多的後製特效,而提供「軟片模擬」功能,將銀鹽底片風格融入數位攝影,是FujiFilm相機系統獨樹一格的招牌。此外,相機選單也十分精簡,僅有拍攝選單(5頁)與設定選單(3頁),搭配拍攝資訊畫面16格方陣來調控,在如今數位相機愈發「萬能」的時代,X-E1的「純攝影」走向令人眼睛一亮。
對於已慣用市面一般數位相機的用戶來說,要上手X-E1需要花點時間,不過一旦熟悉後,便會感覺到它操作上獨到之處。首先,利用機頂電源撥桿開啟相機(可適時使用選單中「快速啟動模式」增加開機速度),接著視拍攝需求調整光圈與快門(如前述,相機會依使用者的曝光組合方式自動配給曝光模式),由於X-E1機身未配置感光度調整專用鈕,建議可將機頂「Fn」鍵設定為ISO功能,以便利調整。拍攝時,可透過機頂曝光補償轉盤(由於位置關係較易誤觸,可不時檢視一下是否不小心撥動到)與機背快速鍵速控相機。機背左側部分,「DRIVE」鍵可調整過片方式與各式包圍曝光、「AE」鍵專控測光模式、「AF」鍵則負責對焦點調整(於MF與AF-S時適用)。機背右側,使用者可透過「VIEW MODE」切換三種觀景方式:電子觀景窗、液晶螢幕或兩者併用(以「眼睛感應器」切換,臉部靠近觀景窗時將自動轉換為電子觀景窗模式,離開則回到液晶螢幕模式),以及透過「Q」鈕進入拍攝資訊或「MENU」鍵開啟選單調整數值。
FujiFilm X-E1主要拍攝與調控選單
影像表現力:高畫質與感光表現
X-E1搭載APS-C 16M X-Trans CMOS感光元件,採用無序性彩色濾鏡矩陣,擁有1630萬有效像素。X-Trans CMOS元件能消除傳統光學低通濾鏡所產生的摩爾紋,創新的矩陣排列讓能充分捕捉來自鏡頭的光線,提高整體解析度。色彩濾鏡矩陣隨機排列,在高感光攝影時也較易獲得純淨的影像。此外,大型APS-C感光元件的另一優點,就是散景表現更為出色。
透過在攝影棚內的解像力與感光度測試(使用XF 35mm F1.4 R鏡頭),可感覺X-E1的畫質銳利度與感光能力確實優異,已不輸給APS-C片幅的數位單眼。解像力方面,於光圈F1.4時中央銳利,但週邊表現明顯較為鬆散,隨著光圈縮小,至F8時全域都有相當不錯的水準。感光度部分,X-E1內建ISO 100~ISO 25600的設定範圍,由測試照發現,ISO 200與400時畫質非常乾淨,至ISO 800始出現可見雜訊,但直到ISO 1600都不會嚴重影響畫質,甚至ISO 3200也都在可接受範圍內,高感光表現在微單眼相機中令人驚艷,甚至已超越部分APS-C單眼相機的水準。整體來說,X-E1的工作感度約落在ISO 400~ISO 800,若無太高的畫質要求,ISO 1600~ISO 3200也都可以使用,讓拍攝的靈活度大幅提高。
離開攝影棚,我們透過人像實拍來檢視一下X-E1的相關效能。首先,X-E1提供單次、連續與手動對焦(可利用機身正面撥桿調整)三種對焦模式,在手動與單次對焦下,可透過「AF」件選擇對焦點。相對於許多新款相機,X-E1的對焦系統顯得非常單純,因此不用花太多時間調整,可專注於拍攝、構圖。對焦速度與準度上也令人滿意,合焦快速、準焦率也高。以標準相片模式拍攝,發現色調對比與飽和度偏低,不是屬於搶眼型的成像,較為自然、寫實。
此外,在百貨美食街拍攝時,因室內燈光通常較混亂,因此臉部常常會有不規則陰影產生,可視環境利用內建閃燈補光(若天花板高度與顏色適合,也可撥動閃燈角度嘗試跳燈)。透過閃燈補光不僅可以減輕臉部陰影,也可在普遍偏黃的色溫中打回較為正確的白平衡。
在光源混亂的美食街拍攝,適時使用閃光燈補光可減輕臉部不規則的陰影。FujiFilm X-E1 + XF 35mm F1.4 R,光圈F2、快門1/60秒、ISO 800、使用內閃跳燈補光,模特兒 : 伊伊。
實用的拍攝模式與軟片模擬功能
X-E1的拍攝模式與特效雖然較一般數位相機單純,但都很實用,如「包圍」、「重曝」、「全景」與「軟片模擬」等。
X-E1提供四種包圍拍攝,全部整理在機背左側的「DRIVE」鍵中,分為曝光、感光度、動態範圍與軟片模擬包圍。曝光與感光度包圍可於正負1、2/3、1/3級中選擇,每按一次快門,前者相機將依正常、過曝、過暗的順序連拍三張照片,後者只會拍攝一張,但相機會後製出增加與減少感光度的相片。動態範圍包圍,相機會自動拍攝動態範圍100%、200%、400%(數值愈高平衡反差效果愈明顯)三張照片(拍攝時ISO值會限定在ISO 800)。欲使用軟片模擬包圍,使用者需進入選單「軟片模擬包圍」中先設定需要的三種軟片效果,再回到「DRIVE」選擇該模式拍攝,只需按下一次快門,相機便自動產生三種不同的軟片效果照片,十分便利。其中,僅有自動曝光包圍可拍攝RAW檔,其餘三種僅能拍攝JPEG,不過X-E1會根據攝影者目前選用的模式,自動切換檔案格式;如原本設定拍攝RAW檔,選擇軟片模擬包圍時相機會改為拍攝JPEG,回到一般拍攝後再自動調回RAW檔拍攝,不用自行調整檔案格式,此點對於經常切換拍攝模式的攝影者來說非常方便。
多重曝光與全景(或稱寬幅、寬景)攝影是X-E1少見的特殊攝影模式,但其實這兩種拍攝法在底片時期就已經存在,也擁有眾多愛好者,因此走復古底片風的X-E1將它們收納進來,也頗為對味。多重曝光可在拍攝選單第4頁找到,開啟後先拍攝第一張照片(可選擇確定、重拍或按下「BACK」直接儲存不繼續疊加),確定後,第一張照片會如浮水印般留在螢幕中,可以此為參考拍攝第二張影像(可選擇完成或重拍),最後相機將會疊加兩張照片成為一張。X-E1的多重曝光僅能記錄最後的合成檔案,不會分別記錄兩張原始檔,且可拍攝RAW檔。
全景拍攝模式收納在「DRIVE」中,選用後可利用左右鍵調整角度(兩種)與方向(四向),因此無論直幅或橫幅都可以朝四向的移動(X-E1的全景拍攝僅能記錄JPEG檔案),是筆者使用過的機種中靈活度很高設計。
只要是拍攝過正片的玩家,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濃郁發色與深刻的立體感,尤其是透過燈箱看片更是一大樂趣。可惜在數位攝影日益發展的今天,許多曾紅極一時的正片都已漸漸萎縮或停產,要買到已不容易。FujiFilm以底片工業聞名,是目前少數幾家仍持續生產正片與負片的廠商(雖然款式所剩不多),對於許多銀鹽愛好者來說實在難能可貴。因著對銀鹽傳統的堅持,FujiFilm特別將此特色融入在旗下的數位相機中,內建「軟片模擬」功能,可謂獨步於當今市場。
X-E1提供數種軟片模擬效果,如專業級的PROVIA標準正片色調,可拍攝色階自然、畫質精細的彩色影像,或是色調飽和鮮艷、適合拍攝風景的VELVIA正片色彩,以及清新自然的ASTIA人像軟片色彩等。雖然數位照片還是難以達到傳統正片的色調與立體感,但能透過軟片模擬完成類似相片風格或特效濾鏡目的,也不失為創意的表現。
35mm的視野:X-E1菁桐小鎮隨走
趁著跨年的連續假期,筆者帶著X-E1來到位於台鐵平溪線的菁桐站,一遊這座山中小城。菁桐與週邊如猴硐、金九等地皆因礦業而發展起來,至今仍留有多處歷史遺跡,令後人遙想那段採礦致富的日子。除了礦業文化,平溪線近來也藉河谷瀑布、山城景緻、鐵道風情等觀光元素成為熱門景點,尤其平溪、十分一帶更因著「放天燈」一炮而紅,人氣始終不墜。
這次適逢年假,如預料遇上前來觀光與放天燈的「大量」遊客,僅四節的平溪線列車如沙丁魚般擠得前胸貼後背,更別說月台上綿延不絕的人龍,真是見識到台灣旅遊風氣的興盛,有如親身體驗對岸「春運」熱潮。在如此擁擠混亂的場合,如胸前或肩上扛著一台單眼(甚至加上大砲),移動上必定受限許多,這也凸顯了微單眼相機便於隨身攜帶的優勢。
本次使用X-E1時,僅搭上一支由原廠提供的XF 35mm F1.4 R定焦鏡,換算焦段約為53mm,是適合隨身記錄的鏡頭。加上大光圈的輔助且對焦迅速,整體畫質銳利,散景自然、立體,非常適合街拍使用。
對於旅遊攝影或街拍,很多人習慣使用高倍率變焦鏡頭(或是旅遊鏡),但筆者偏好選用大光圈定焦鏡(尤其是貼近人眼視角的35mm或50mm鏡頭);一來輕便易攜,二來畫質與散景表現通常較為優異,三則可以獲得更高快門速度與較低感光度,最後就是能透過不斷移動來訓練構圖,而非只是站在原地伸縮鏡頭。整體來說,帶有復古風味的X-E1搭上XF 35mm F1.4 R,透過光圈環可輕易微調1/3級光圈,配合光圈優先模式非常方便,加上清晰的電子觀景窗、內閃可隨身補光、單純的對焦與攝影模式,無須太多調控,可將注意力完全放在遊覽與拍攝,有種反璞歸真的感受,是隨身記錄的優質選擇。
跨年連假加上穩定的天氣,菁桐車站月台一大早便湧入人潮。X-E1寫實的發色與銳利的畫質,對於旅遊記錄來說別有風味。FujiFilm X-E1 + XF 35mm F1.4 R,光圈F2、快門1/360秒、ISO 640。
小結
FujiFilm X-E1不只外觀復古,設計上也試圖將攝影導回基本的「曝光、顏色、對焦」等要素,無論拍攝模式或調控操作都單純許多,也無配置自動、場景功能與創意特效;對於從底片時期接觸攝影的玩家們,在經歷數位科技大舉入侵後,似乎能從X-E1身上找回一些銀鹽攝影感動。整體來說,X-E1擁有具蒐藏價值的外觀、優異的成像表現與高水準鏡頭支援,雖然售價較為高昂,筆者仍推薦給喜愛「純攝影」的各位。

- N.1
2021/06/19 黑白底片拍攝與沖洗班(..
- N.2
2021/06/06 黑白底片拍攝與咖啡顯..
- N.3
2021/05/29 黑白底片拍攝與沖洗班(..
- N.4
JENOVA吉尼佛Royal 15黑色炫風數位..
- N.5
極速炫風-吉尼佛攝影運動背包 spor..
-
【Nikon D4 / D800 完全活用】晉升Niko.. 本書從外觀、功能解說切入,經由10大攝影主題活用,最後精選10款專業級的交換鏡頭進行測試,內含豐富、精彩的實拍照片與經驗分享。
-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強調「拍照、錄影、分享」的Nikon D3200輕便單眼相機全新登場,開啟隨身記錄與生活攝影的「新單眼時代」。
-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 全新微單眼系統,人氣機種完全剖析!老品牌Nikon決心破釜沉舟,將帶給世人全新思維的攝影概念:把攝影模式丟棄吧!讓我決定攝影的FU~就好!
-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 現省128元!適合剛接觸單眼相機的使用者,無師自通的了解拍攝技巧與構圖方法
-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 歸納比較Nikon最新的DX格式單眼(D7100、D7000、D5200、D3200),讓您一目了然各台相機的優點與特色,同時體驗世界上動人美景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