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字體大小

發表於 12時;瀏覽人次 6688347

世界攝影歷史(十)第三章 數位攝影器材的發明。第一節 無銀鹽、電子攝影時代來臨(孟博 編著)




攝影從古到今於未來,學理上說都是科技的應用。近五十年來的發展更是快速,更趨向便捷取得影像的方面進行。攝影者將拍攝的軟片送到快速沖印店,用不到半天,只僅三十分鐘即可看到照片成果。甚至於,拍立得相機更可以在一分鐘內讓您取得一張彩色照片。再說,世界上各個攝影器材公司日新月異地研發出售的軟片,顯影劑和相紙,高性能攝影相機的品質都不斷的提高。

  可是,前述之傳統軟片、顯影劑、相紙都是化學物質、銀鹽,藥劑日久氧化照片會褪色,軟片易刮傷,化學藥劑會污染環境,拍照所需軟片的購買、沖印照片所費不少。所以「傳統影像攝影方法」之影像的攝影、保存急待科學家去改進。「攝影」原本就是人類智慧在科學上應用的發明,科學越發達,攝影器材越新進,果不其然;公元1981年,日本新力公司(SONY)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的數位照相機(MAVICA),其相機首先以電荷耦合器件(CCD)代替傳統的軟片(底片)。此數位相機的首位雛型,因當時影像壓縮,半導體儲存尚未成熟,畫質尚不理想。可是,已揭啟了數位照相機出現人世間的序幕,值得讚頌,是世界攝影歷史中一大盛事,媲美公元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發明的「銀版攝影技術」。從此日本,繼英、法、德、美在攝影器材研發上令世人稱道,也穩定在攝影器材產銷上的聲譽。

  電荷耦合器件「CCD」全名是Charge Coupled Device,為數位相機使用來感光的。它有許多感光晶體組織成行列狀,當感光時會因外來影像明亮度不同,各會有連續異類的電流。經轉換器(ADC),使電流轉變成二進位數碼(0與1),又透過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將影像資訊壓縮儲存照相機內的記憶體中。

  換言之,傳統相機經鏡頭接收外界景物的影像,映在傳統的感光軟片上,再將軟片沖洗印製照片,完成攝影取像,存有相片。現今,數位相機是經鏡頭接收外界景物的影像,映受不同的光色在CCD上,以感光所成許許多多不同電流資訊變為數位號碼,儲存在記憶體板中。CCD可以選刪其已拍攝之影像資料,可輸入電腦,相機本身亦可按鍵作顯像、刪除、再重複使用,不像軟片一曝光,就得裝新底片。攝影的影像儲存以前是銀鹽軟片(一整卷)。現在是新進科技產物、數位記憶體(一小薄片)。拋棄傳統底片沖洗化學程序,即可輸入電腦看成果,修改編輯印刷,傳遞無界,又可繼續無限次進行拍攝。

  公元1988年,數位相機廠牌,如佳能(Canon),奧林巴斯Olympus,理光Ricoh,柯尼卡Konica,美樂達Minolta,日立Hitachi,東芝Toshiba,等等雨後春筍般出現,數位相機種類性能,各型各色,讓人目不暇給。

  公元1989年,日本富士(Fujifilm)首先出售進步的DS IP數位相機。其重不到4百公克,其記憶卡可儲存十張照片。給生產軟片舉世最多的柯達公司,當頭棒喝,整個公司上下急思策略,應勢以求對局。

  眾智鉅資下,公元1990年,柯達公司宣佈:因應電子時代的來臨,柯達公司為維持攝影器材開發已的領先地位,在市面上,推出影像光碟(PHOTO CD)。

  影像光碟(PHOTO CD)是影像經掃瞄轉為數位號碼,再將這數位號碼由鐳射技術刻印在一張光碟上,在柯達的CD Player 860就可播顯出影像。如此,將影像保存在新科技時代產物「光碟」上,其影像的素質不差,尚且可作長久保存,不會像傳統軟片受濕變質、日久褪色。此存影光碟已驚動了全世界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

  此光碟與傳統軟片迥然不同,影像輸出入不用藥劑沖洗,少環境汙染,掃瞄及映像不用暗房,省了空間。但其影像幾乎與軟片存影無異,最為人稱讚。

  從此,拍照不用傳統底片,影像可以電子數位化來獲取;電子數位化資料在存取、複製、傳送、修改、合成及重複使用有前所未有的方便與快速,迥異於傳統攝影方法,有著「革命性」的另類、進步的、嶄新攝影的方法,此為無銀鹽、電子攝影時代的來臨。

  「數位影像」驚動了攝影器材的開發,公元1991年,日本富士(Fujifilm)和尼康(Nikon)兩公司合作生產,世界上第一台數位化單眼相機,Fuji Nikon DS505(E2)、DS515(E2S)兩款應世。此型重1.5公斤,16×14×12大小,採Nikon F.A系列鏡頭,用機身光圈作曝光控制,有15MB記憶卡,可拍至84張照片,感光度可到1600 ISO。有1280*1000像素,可接個人電腦作影像處理、印像、放大傳遞。

  公元1994年,美國蘋果公司(Apple)以大眾化廉價數位相機Quick Take 100型暢銷全世界。刺激之下,數位相機製造廠商趨向低價位精進,努力以赴。

  公元1995年,日本理光公司RDC 1型數位相機影像有前所沒有的清晰,更低價充斥世界市場,也大受攝影愛好者歡迎。行銷的柯達DC 20數位相機加上具有可以變焦的鏡頭。甚至於世界上產銷數位相機的如:卡西歐(Casio),佳能(Canon),愛克發(Agfa) 新力(Sony)等新進數位相機,皆強調都可以相容,連結在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 Company)的視窗(Window 95)軟體上。

  如此,攝影接觸面更寬廣,更讓攝影者得心應手。攝影藝術、攝影技術因能融入於新時代的電腦世界裡,在藝術領域中「攝影」因循快速,脫穎而出。時勢所趨,造就了攝影將其他各類藝術膛乎其後,成具為世人、人人易學,可具得的普及化藝術素養。人們由於喜愛攝影,愈來就會愈有藝術氣資,其肯定誰能置疑。君不見電腦搜尋藝術類,攝影獨列首位,鮮明顯著,誰說攝影不是藝術驕者,攝影更是藝術領域中出類拔萃者。


相關文章:CCD細部結構大剖析

孟博


下一頁


回世界攝影歷史首頁

新聞搜尋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