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字體大小

發表於 21時;瀏覽人次 123933

輕便隨身機Samsung ST200F實用心得



人手一機似乎已經不足形容現今數位相機的使用模式,人手「二機」、「三機」者比比皆是,面對一個「全民攝影」的時代,除了一再向上堆高性能(售價也是……)的專業單眼相機,或是強調輕便但也能滿足交換鏡頭需求的無反光鏡單眼相機,廣為大眾接受且普及性最高的小DC也依然活躍著,甚至仍未被頭上眾多「猛將」的光芒掩蓋,而保有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這次試用的Samsung ST200F就是一個好例子。


Samsung數位製品一向以設計感知名,這次新推出的隨身小相機ST200F,在造型、功能與實用性上,也有其水準。Samsung ST200F主打輕巧的外型、10倍光學變焦鏡頭以及Smart Camera提供的智慧分享功能,這樣的設計理念,讓現今的數位相機身兼數職,已不再單單著眼於「拍照」這件事。


Samsung ST200F的外觀與操作


先來談談它的外觀與操作。
這次試用的版本為Samsung ST200F銀色版,重量僅有150克左右,薄型設計有時只需一個口袋即可輕鬆隨行,對經常使用厚重DSLR的筆者來說,輕便性極佳。


Samsung ST200F外觀設計非常簡潔,機身正面僅配置鏡頭與閃燈,兩側也只有一個AV外接端口(充電同時使用)設置。此外,機背幾乎全被約3.0吋的TFT LCD 螢幕給佔滿,只留下右方一小塊空間給四向按鈕等主要按鍵使用;機頂也僅設有電源開關、變焦桿與快門釋放鍵,全機按鍵約10枚左右,簡單明瞭。


Samsung ST200F圓弧型金屬質感、輕巧時尚的外型。


碩大的螢幕畫質乾淨清晰,但在強光下較易反光。右側為主要按鍵區,左上角的首頁按鈕(外觀像間屋子),是切換Samsung ST200F各項拍攝模式、特效與Wi-Fi機能的重要平台;Menu則提供拍攝時即時切換各項數值(如EV、白平衡、測光、對焦區等),相機設定則整合至首頁選單中。


Samsung ST200F機頂配置簡單明瞭,power電源鈕需長按才能開機或關機,可預防誤觸。


Samsung ST200F僅一側配有外接端口,非常精簡的設計。


Samsung ST200F專用電池BP85A,原廠提供的配件無電池充電器,因此僅能直接將相機連上電源充電。記憶卡使用micro SD卡,頗為特殊。


一台相機,還是要實際拍攝才能體現它的功能,筆者這數日就帶著Samsung ST200F隨處走訪,分享這台輕便小相機的實拍效果。


重遊木柵動物園


話說筆者上次造訪動物園,還是團團圓圓渡海來台之前的事,最近趁天氣難得好轉,突然想回味一下兒時的樂趣,於是風塵僕僕地來到了久違的木柵。


幾年不見,動物園還真是變了不少,不僅多了許多外地來的新朋友,內部商家也幾乎全面翻新,連麥當勞與五十嵐都進駐了,與早期以自營式為主的走向有明顯區別。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風景場景模式。久違的動物園大門,儘管多年不見還是有種熟悉感。


假日的動物園簡直是車水馬龍,尤其是重點展區,這樣人潮洶湧的環境,正適合輕巧機動的小相機上場。Samsung ST200F的拍攝模式非常單純,只有全自動(Auto)和P模式,但於拍攝時會在螢幕左上方顯示相機調配的曝光值,這時因為無法微調,就大膽地按下快門吧!如此設計對於攝影入門者,或是不熟悉手動調整的玩家來說十分簡便。不過,在切換模式再次開機時,相機會預設在之前調校的畫面,此時還需多一次手動調整到目前需要的拍攝模式。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P模式。沒有過多的曝光要素可以調整,那就把一切交給相機吧。


還記得數年前,筆者以萬金購入號稱當時首台可達10倍光學變焦的類單眼相機,一時間施展得虎虎生風、好不快意;不料時至今日,連Samsung ST200F如此輕巧、簡便的隨身機,都具備了10倍光學變焦鏡頭,科技的發展還真是迅捷。


Samsung ST200F的對焦速度,在最望遠端稍有遲滯,但整體來說還算快速,10倍光學變焦鏡頭搭載在小片幅(1/2.3吋 CCD 感光元件)上,更凸顯了廣域變焦的優勢(望遠端相當35mm片幅的270mm焦段),廣景與特寫都能掌握,隨身記錄頗為方便。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P模式。5mm端,相當35mm的28mm端,拍攝獼猴可將全場景捕捉入鏡。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P模式。48mm端,相當35mm的260mm端,用於特寫單隻獼猴。


在一般拍攝模式時,按下Menu鍵,可於畫面左側微調常用的拍攝數據,如畫質、檔案大小、感光度、白平衡、對焦範圍以及測光等等,如此更精簡了Samsung ST200F機身上的按鈕配置。


Samsung ST200F。白平衡:自動。

Samsung ST200F。白平衡:太陽光。


Samsung ST200F。白平衡:陰天。

Samsung ST200F。白平衡:日光燈高。


Samsung ST200F。白平衡:日光燈低。

Samsung ST200F。白平衡:燈泡。


目前市面上的數位隨身相機,除了基本的拍攝功能,大部分都將重心移轉至內建特效與後製功能上,Samsung ST200F也不例外。Samsung ST200F提供大量的特效效果與後製功能(主要集中在「神奇」頁面中),簡直是將後製軟體搬入相機內了,相信可以滿足玩家的拍攝樂趣。


Samsung ST200F。藝術筆刷:素描。黑白素描下的貓熊館外觀,另有風味。


來到非洲動物區,廣渺的草原環境十分壯觀,此時利用Samsung ST200F內建的即時全景(Live Panorama)拍攝模式正式時候。早期拍攝全景照片,需以後製軟體將事先拍攝好的照片一張張接起來,現在新近出品的數位相機,常內建全景功能,對於現場環境的記錄實在方便很多,一張照片便可以道盡一切。


Samsung ST200F。即時全景模式。使用全景照,將非洲區長頸鹿的生活範圍一次入鏡。


使用全景拍攝,除了橫向全景,也可以拍攝垂直畫面,只要在該模式下,按住快門不放,即可向想要記錄的方向移動相機。此時需保畫面的水平(或垂直)以免失敗,且移動速度不能太快,不然照片上會有「殘影」出現。


老街新意剝皮寮


萬華剝皮寮老街(台北市康定路與廣州街口一帶),近期經重新整建後,成為台北新興的旅遊與攝影景點。剝皮寮老街區,自電影「艋舺」後一時間成為熱門觀光區(目前仍有保有當時拍攝電影時的場景展示廳,展出電影道具、服飾等等);整建後,整條老街煥然一新,成為一條「新」的老街,與週邊建物形成明顯對比。符合現代化,同時方便了遊覽與活動舉辦,但似乎與筆者印象中陳舊磚瓦的老巷弄有些差距。


筆者之前拜訪過剝皮寮數次,不料這次帶著Samsung ST200F前往竟遇到公休(老街也能公休堪稱一絕),只好就著夕陽以拍攝週邊為主,之後有機會再帶各位進去細看囉。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P模式。剝皮寮與週邊龍山寺一帶,共同組成幅員遼闊的萬華老街區,近來因著捷運與電影,使老街的人潮維持不輟。


Samsung ST200F除了基本的拍攝模式,也提供多種場景模式可選擇,拍攝者可以當時環境加以調整,值得一提的是,Samsung數位相機於調整各樣模式或特效時,常可由螢幕直接預覽拍攝結果,方便檢視成果。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夕陽。剝皮寮老街區緊鄰著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內有整理十分豐富的老台北資料與文物,相當好逛。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背光。在背光模式下,內建閃燈會自動為主體補光。


子母畫面也是一項有趣的機能,攝影者可先拍攝一張背景照,再於其中嵌入一張較小張的前景照片,前景照片還可微調大小與位置,如此可以同時記錄兩個主題,實用性頗高。不過拍攝的程序稍微繁複,好在相機內有清楚的步驟提示,只要跟著指示,即可完成子母畫面的拍攝。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P模式。未啟用子母畫面功能,僅能記錄單一主體畫面。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子母畫面。於畫面中再增加一幅較小的畫面,除了可以記錄第2個主體,也能利用來交代拍攝環境。


台北古城寶藏巖


寶藏巖從清朝開始發展,當時沿新店溪而上,在現今公館一代上岸的人們,便以廟宇為中心,在此地聚集起來。至日據時代、光復初期,此地都曾因地勢之利而遭軍事單位進駐。之後兩旁違建日多,終於引發市政府拆遷風波,在多年前鬧得沸沸揚揚。最後,逃過一劫的寶藏巖,被列為重要的「歷史建築」,而且還搖身成為藝術中心,隨處可見塗鴉、小店、藝品、裝飾燈等,嵌鑲在老舊的磚牆上。


Samsung ST200F。拍攝模式:P模式。寶藏巖是緊臨河川的一處高地聚落,因此建有非常多的階梯;「層層堆疊」是頗為適合它的形容詞。


寶藏巖是一個藏寶庫,是創意與頹圮共存、非常具有特色的文藝空間,甚至目前還有住民居住其中;筆者在拍攝時,就不甚誤入民宅而被工作人員「請出」。住家四周每天都是遊客人來人往,加上相機快門不停,還有專人「守門」,選擇這樣的生活模式,足見背後堅守這塊土地的信念,或是那些不為人知的苦衷了。


帶著Samsung ST200F進入如此充滿特色的環境,可以有很多種取景角度,筆者選擇利用相機內建的種種有趣特效,透過詼諧的視野,以偏向特寫的方式來記錄這塊「五味雜陳」的空間。


Samsung ST200F主要的特效皆集中在「神奇模式」中,可先進入首頁選單,再以變焦桿左右選取到「神奇模式」。


其中「藝術畫刷」提供水墨、卡通與素描三種特效,開啟功能後,可在畫面上直接預覽拍攝成果。拍攝後還會出現一隻筆在照片上塗鴉,凸顯「畫筆」的效果同時也不會覺得等待的時間太漫長。此外,「神奇相框」可套用多種內建的外框效果、「濾光片」則是以多種特效濾鏡來修飾相片、「分割相片」可結合二至三張切割後的相片,以及製造只有畫面中部分會改變的「動感相片」等,都值得一試。


Samsung ST200F。藝術筆刷:水墨畫。


Samsung ST200F。藝術筆刷:卡通。


Samsung ST200F。藝術筆刷:卡通。


Samsung ST200F。神奇相框:經典電視。


Samsung ST200F。神奇相框:舊相簿。


Samsung ST200F。神奇相框:舊膠卷。


Samsung ST200F。神奇相框:報紙。


Samsung ST200F。相片濾光片:復古。


Samsung ST200F。相片濾光片:微縮。


Samsung ST200F。相片濾光片:舊膠卷。


Samsung ST200F。相片濾光片:魚眼。


Samsung ST200F的分割相片特效可選擇直或橫、2或3張方式組合,圖為橫式2張組合。


Samsung ST200F分割相片特效的直式3張組合。


近拍一直是小DC的優勢之一,因此拿到小DC時,總是要開啟小花模式來近拍個幾張。寶藏巖內有許多值得特寫的裝飾,正好適合近拍測試。


Samsung ST200F。近拍模式。寶藏巖中常可見許多小型人偶,使用近拍、調整角度,往往可以產生別有意涵的畫面。


Samsung ST200F。近拍模式。


Samsung ST200F。近拍模式。


相機手機化:Smart Camera即時分享的網路連線功能


近來智慧型手機的拍攝功能日新月異,甚至已有近逼數位相機的畫質表現;但相對的,相機在某些功能上,似乎也開始悄悄地向手機靠攏,尤其是在無線網路分享這一塊。


Samsung ST200F的Smart Camera網路分享功能,透過內建的 Wi-Fi 系統,可立即將所拍攝的影像或影片上傳到 Facebook、Picasa、電子郵件或是 YouTube 上, 同步與朋友分享最新的多媒體資訊。甚至也可透過 AllShare Play 與 Microsoft SkyDrive 免費儲存空間,隨時隨地存取最珍貴的照片。


筆者測試了上傳功能發現,在無線網路良好的空間中,連線速度十分滿意,惟輸入帳號或密碼等畫面需用四向鍵在選單中選取較為不便;然而就此點來說,日後全面觸控螢幕相機似乎指日可待。


使用心得


簡單來說,Samsung ST200F是一台非常「精簡」的相機,雖然在拍攝模式上非常單純,但卻擁有10倍光學變焦、多種場景、特效以及便利的網路分享功能等,機能仍十分豐富。


數位相機演變至今,已開始依照使用者訴求,開始進行分眾發展。高階單眼相機主打高素質與專業性、入門單眼或微單眼則強調便利性與質感的平衡、輕便小DC則是愈來愈往拍攝上的直覺與趣味性方面前進。


就這點來說,Samsung ST200F可說是稱職地扮演了它的角色,如果你正在考慮入手一台輕便、操作簡單有趣、又可以即時與朋友分享作品的隨身相機,Samsung ST200F應值得列入考慮。(撰文/攝影:Jay)

新聞搜尋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