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字體大小

發表於 11時;瀏覽人次 99123

國內首見巨幅風景創作!攝影藝術家黃東明橫跨傳統與數位,意、象融合,另闢蹊徑



黃東明從外境探索內在


文|黃聰俊


今年春拍,多件攝影作品飆出高價,大師如郎靜山的作品,價格更創下新高。幾個月前,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也傳出令人咋舌的新聞。有人翻出一批玻璃底片,被證實是他本人的作品,價格初估高達兩億美元,這讓藝術愛好者,對攝影名家的作品,更充滿了想像空間與期待。

風景攝影,從安瑟亞當斯算起,已將近百年,從早期的大型相機,到單眼反射中小片幅的攜帶型相機問世,無論用的是何種工具,風景創作者均絡繹不絕。尤其數位相機流行以來,只要按下快門,就能記錄下眼前所見的景象,把旅途中的風景帶回家已經變得輕而易舉。於是,大量的影像檔快速填滿了記憶體,但多數畫面就僅限於記錄而已。


行吟海報


攝影即便有記錄的功能,但藝術創作者的目的並非只是記錄,而是讓作品更令人感動、充滿想像與神往,這個作用乃來自於美學。安瑟亞當斯就是把攝影的記錄和美學功能區分得一清二楚的先驅,他在優思美地國家公園拍攝的許多照片,絕大多數都與記錄功能無關,而是藝術取向。

記錄與美學的最大差別在於按下快門之前所發生的一切。亞當斯認為,最重要的是開始與景物接觸時腦中的構思,也就是所謂的預視。當然,預視還包括創作時所進行的整個思維梳理,那是一種創造性與主觀性的探索,也必然受創作者的養成過程與美學涵養的影響。

為了讓畫面中氣勢壯闊,細節依然清楚,亞當斯做了許多努力,但肯定仍有許多遺憾,由於傳統設備限制的關係,他的作品尺幅大多在五十公分以內。而黃東明的作品則可輕易放到一公尺,尤有甚者,近作更長達三公尺以上,宛如橫幅的中國山水畫軸卷。遠觀山水,近觀林樹,畫面皆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創作巨幅的作品,黃東明是國內的先驅。十二月個展「行吟」,作品的尺幅普遍都比以往更大。善用當代的數位器材,他比前人做了更多更大的嘗試與努力!


碧巖飛瀑 85x300cm _ 黃東明 作品


然而攝影藝術的成就並非只靠器材,而是來自於感受力、詮釋力與表達力,也就是美學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在邀請觀眾認同創作者的理念,拉近與觀者之間的距離。黃東明從事攝影三十餘年,浸淫家傳的藝術與文學更長達半世紀之久,近十年來開始專心以最尖端的相機作畫。與西方攝影家不同的是,他更重視中國文人的清雅縱逸之氣,如果沒有超凡的學識及藝術涵養,一張雋永的作品無論如何是達不到的。
即使站在高端的數位相機背後,黃東明還是很堅持攝影的傳統,期待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所說的「決定性的瞬間」,也兼顧了風景藝術的恆久價值。

黃東明不單只是按下快門,而是與被攝對象一起沈澱下來,畫面呈現的不只是內心的寧靜,也是外在天人合一的世界。事實上,不論什麼樣的年代,不論什麼樣的器材,如果說一個優秀的攝影家真能記錄些什麼,可能除了記錄下當時的現實環境外,應該就是他的內心世界。



地點:1839 當代藝廊


時間:99/12/12~100/1/9


無懼烈日當空,寒風撲面,只要時空對位,光影調配得當,黃東明都會試圖及時架起他那沈重的相機設備,宛如耐心的狙擊手,凝視著眼前的景物,努力發掘自然的真實奧義,設法捕捉內心的感動,讓作品冷逸脫俗,超出眾人之上。

他所完成的作品,如《綠茵野趣》,似夢似幻的草原,靜謐之中充滿著動態感。青綠色保留了季節轉換的氣韻,反而更顯古樸雅秀。而在《沙波》中,層次參差又渾然的沙丘,線條細秀清雅。雖然光影的反差不強烈,卻更有水墨暈彰的效果。

《石城初曉》的晨曦、炊煙所帶出的空氣與光感,將畫面呈現出一種淡墨煙嵐的意境,更見功力。
藝術創作的革新,總是一直往前走的,不論寫實走向寫意,或外境走向內在,黃東明在作品上簡約的表現和東方哲思,讓「意」與「象」融合,既超越攝影成法,更融入了中國人文水墨精神,成就了一種當代攝影藝術的美學。


展出地點(交通訊息):
10696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請由126巷進入)
B1, No. 120, Yanji Street, Da-an District, Taipei 10696, Taiwan, ROC
Tel: +886+2-2778 8458 Fax: +886+2-2778 2670
Opens Daily: am 11:00 ~ pm 8:00 (Monday off 週一公休)

藍線捷運 (板南線):
■國父紀念館站2號出口 (右邊第2條巷口右轉,直行至延吉街126巷)
■忠孝敦化站3號出口 (往明曜百貨直行至西雅圖,右轉延吉街)
公車:阿波羅大廈 (忠孝東路4段)
204, 212(正/直), 232(正/副), 235, 278, 299, 662, 663, 667, 忠孝新幹線

停車場:
「國父紀念館站」2號出口 公共停車場(僑安地下停車場)

最近瀏覽新聞
新聞搜尋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