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字體大小

發表於 10時;瀏覽人次 58437

《情慾世界裡的真實!?》


蔡文祥-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


郭慧禪-漂浮


邱國峻-真情假愛


全會華-翻雲覆雨圖


《情慾世界裡的真實!?》

 

展期: 2009. 06.27 (週六) ~07. 22(週三)

開幕: 2009. 06.27 (週六)  1430

 

 

參展藝術家:蔡文祥、邱國峻、郭慧禪、全會華

 

展覽贊助:台北文化局

 

本中心空間年度補助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Sponsored by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開放時間  Open Time:

一公  Monday off

~   Tuesday ~ Sunday 12 : 00 ~ 18 : 00

       展出地點Address :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Exhibition Location : Taiwan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enter

10492台北市遼寧街45291

1 F, No. 29, Lane 45, Liao-ning Street, 10492 Taipei

Tel : 2773-3347     Fax : 2773-8779

E-mail : tivac@ms28.hinet.net

 

     交通指示Traffic Instructions :

捷運木柵線MRT Mu-zha Line : 南京東路站下Get off at Nan-jing stand

   公車Bus Transportation :

   Chong-lun stop : 41, 52, 202, 203, 205, 257, 265, 276

   中興中學Chong-shing High School stop : 41, 52, 202, 203, 205, 257

   芝麻大廈Chi-ma Building stop : 74

 

《情慾世界裡的真實!?》

 

情慾照片的滿足感不是出自文字的敘述,而是來自照片的真實感。

 

這是因為在它的創作範疇裡往往包含了性愛、暴力、曖昧、神秘、道德、藝術等層面,所以在一個道德標準高漲與法律限制下的社會裡,往往由於攝影有其獨特的寫實性,無形中對於情慾表現的攝影作品就易於讓人產生兩極的爭議,色情乎 !藝術乎!

 

    因此本中心邀請了視覺藝術創作家,包括蔡文祥、邱國峻、郭慧禪、全會華等四位四人不同風格的攝影創作來探討這具爭議的主題,希望透過不同的影像主體對話的同時,更進一步來探尋其隱藏在背後的本質、動機及目的,好讓情慾藝術在台灣能成為當代成人社會裡的一個文化焦點。 

 

參展藝術家  簡介

蔡文祥  創作理念

    主要是呈現人內在情慾、與身體交織而成複雜個人化語。在我們社會情慾像一部深不可測的電影,在你我面前赤裸上演無論你借用何種媒介揭露別人或自己的隱私,從公領域到私領域在情慾的國度裡,我們沒有約定俗成的規範,因為當我們愛一個人時,我們的思緒並不是呈靜止狀態,相反地,常常無法控制自己讓自己有時是盲目有時又自以為是的清醒。

 

    我們都曾面臨過決擇,無論這個決擇結果如何都有正反兩面,並都有衝動、慾望和矛盾。在每個人內心最深處,都有一個不為人之的道德尺規。這個尺規已被我們這個太過自由的社會所忽略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不斷地演進。我們的社會讓我們有機會做各種選擇,但是過多的自由卻讓人們迷失了自己。 

蔡文祥  簡歷

教育背景

藝術攝影碩士(MFA)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      

 

主要資歷

 

行政院新聞局影像顧問

中華攝影教育學會 理事長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世界大賽臺灣區評審團顧問

EPSON數位影像顧問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系講師

臺灣藝術大學圖傳系講師

新新聞藝術總監

夢想家的媒體  藝術總監

勁報藝術總監

中國時報系

攝影記者

2007上海圖書館「臺灣映像展」、「台北、上海城市攝影交流展」策展人

2006 AFPT臺灣亞太攝影藝術論壇 總策劃人

2004嘉義北迴歸線藝術節影像座標計劃總召集人

2004光影.聚焦.台北城攝影專案 總召集人

2003臺灣百年攝影幽光攝影展及國際學術研討會總召集人

 

個展

2007  記憶的時間差╱台南崑山科技大學

2007  記憶的時間差╱高雄美術館

2002  變調基因攝影展╱台南文化會館╱台南

2001  變調基因數位影像設計展╱爵士藝廊╱台北
2000
「我思故我在」
window display&performing art╱東興路勁報櫥窗╱台北
1997
「回」影像構成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6
「意識的軌跡」╱四五六畫廊╱紐約
1991
「失落的黃金城」(九份報導攝影展)╱爵士藝廊╱台北
1989
「造始」攝影展╱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主要聯展

2007   上海圖書館「臺灣映像展」

2006     時代閱圖聯展╱台北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2006   看不見的歷史 影像高雄╱高雄美術館

2005     中國平遙攝影節聯展╱中國山西

2004     光影.聚焦.台北城攝影展╱台北城市舞台

2004   嘉義北迴歸線影像座標計劃展╱嘉義

2000   國際攝影藝術節聯展╱台北國父紀念館

1999  Folding Urban Pieces in Asia」空間前衛美學創作展╱日本精華大學╱京都

1999   台灣視覺藝術展╱郭木生文教基金會╱台北

1997  「關渡藝術節邀請展」╱國立藝術學院╱台北 

1995  「全美優秀攝影研究生聯展」╱美國攝影機構╱紐約

1995  「記憶之時」╱視覺藝術畫廊╱紐約

1995  「亞洲藝術家四人展」╱丕士大學(Pace University)╱紐約

1995  Incertitude」╱Eight Floor Gallery╱紐約

1993   視覺藝術畫廊(Visual Arts Gallery) 聯展╱紐約

1990   視丘藝廊聯展╱台北

 

著作

2001  Time & Tide」設計專書╱桑格出版公司╱台北

2003   般若碆羅 蔡文祥手工創意繪本 

邱國峻  創作理念

    「佐籐依麻子」,一個來自於日本的真人情趣娃娃,這是她在台灣發展以來的第一部電影寫真影像;「真情假愛」。依麻子變身成為由現代人情感慾望集聚而成的一縷幽魂,只能不停地遊蕩於台灣各地被虛設而成的情慾天堂-汽車旅館,交織出一幕幕既堅定且迷茫、既充盈且匱乏的真情假愛。

 

    汽車旅館,其實已經不算是稀有的事物,在台灣每個交流道附近幾百公尺都可以看見許多不同型式的汽車旅館(ex:商務、情境、情趣、溫泉…),路邊大大小小的招牌都在寫著他們的特色,尤其是日本傳來以情愛為訴求的Love Motel,其誇張及多元情境的營造,總讓能讓客人即時轉換脫離於外在現實生活的情緒,進入另一個虛構的情愛場景中,這些因應現代社會而來的建物可謂台灣的另一奇觀。

 

    真人娃娃雖然是台灣極少數可見的情趣產物,但是它昂貴與擬真的特色,卻強烈透露著人的情慾問題與存在處境。是真情?是假愛?是虛幻?是永恆?一切或許因此將再回到混屯不明的情境;僅剩下的是可以瞬間捕捉的快感,也就只為了這份快感,依麻子可以永遠存在人心揮之不去,而motel可以無邊無盡地在人心中成為追尋不到的海市蜃樓。

 

邱國峻  簡歷

1968 年 生於臺灣 籍貫桃園。

1991 年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

1991 年 任職於長澍製片公司執行製作。

1993 年 任職香港好鏡頭廣告製片公司攝影助理、執行製作。

1993 年 任職於觀賞魚雜誌社專任攝影師。

1994 年 就讀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攝影系研究所,專攻影像創作。

1996 年 獲選美國芝加哥大學攝影觀摩展。

1997 年 取得紐約州立大學碩士。

1997 年 獲選美國南卡蘿萊納州國際攝影與數位影像展

1997 年 任教於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師。

1998 年 舉辦攝影個展,政大藝文中心、台中藝廊、台南華燈藝術中心。

1999 年 舉辦陌生的旅程攝影個展,台北華山藝術中心、台南原型藝術中心。

2000 年 發表新書" 陌生的旅程-數位攝影的技術與藝術" ,亞邁文化,台北Finac

2002 年 出版數位DC 相機完全體驗,上奇科技。

2002 年 出版數位DC 相機完全體驗大陸簡體版,上奇科技。

2002 年 舉辦個展成名在望之轉形期,台南攝影文化會館。

2003 年 參與"2050 創意台灣" 攝影計劃,交大建築所。

2003 年 主持崑山科技大學視傳系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超影像設計觀,負責總幹事之職。

2004 年 參與台北建城120 年古蹟再現攝影計劃,台北市政府。

2004 年 參與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聯展跨領域作品物忘我,台北文化總會。

2004 年 靜態與動態影片拍攝「二高建築之美」出版計劃,國工局。

2005 年 參與青頭烏仔的國度聯展,為所慾為,高雄市文化中心。

2005 年 參與第一屆" 日照嘉邑" 攝影創作計劃,嘉義藝術節。

2005 年 主持崑山科技大學視傳系第四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教育的跨域與重構,負責總幹事之職。

2005 年 籌劃崑山科技大學聲音與影像互動實驗室設立。

2005 年 擔任高雄美術獎第二十三屆評審委員。

2005 年 參與2005 高雄市立美術館年度展覽,美術高雄-看不見的歷史策展團隊,負責當代影像表現展覽召集人。

2005 年 參與河左岸劇團跨領域合作公。路。電。影實驗舞台劇發表,台北國家戲劇院。

2005 年 舉辦成名在望-佐藤衣麻子影像創作個展,台北市社教館,政大藝文中心。

2006 年 參與教育部專案補助,影音創意與行銷種子教師培訓計畫

2006 年 受聘崑山科技大學專業技術級助理教授之職。

2006 年 舉辦人。獸。戀雙個展,獲國藝會補助與日本雕塑家水谷篤司合作台、日交流雙個展,台南崑山藝術中心、日本歧阜NAFU Gallery

2006 年 擔任高雄市文化局公共藝術評審委員會委員。

2006 年 擔任高雄美術獎第三十四屆評審委員。

2007 年 舉辦真情假愛攝影個展,高苑藝文中心、南海藝廊。

2007 年 參與沖繩、台灣美術交流展當卯月的風吹起時,日本沖繩美術館。

2007 年 擔任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暨視傳系第八屆畢業展脫限總召集人。

2007 年 擔任台年縣永康市永信國小公共藝術設置評審委員會委員。

2007 年 參與那個劇團跨領域合作戀物癖日記實驗舞台劇發表,台南誠品。

2007 年 參與台北、上海城市攝影交流展,上海圖書館、台北市社教館。

2007 年 策展創作論壇擺盪在現實與抽象之間,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8 年 受頒教育部藝術類副教授之職。

2008 年 策劃聽雨的聲音-台灣日本當代藝術交流展,高雄市文化局,駁二藝術 特區,日本沖繩美術館。

2008 年 參與邂逅的門扉,日本沖繩國際交流展,嘉義鐵道藝術村,台北

        One Year   Gallery 

郭慧禪  創作理念

在社會機制的運作下和傳統價值的主觀認定下,人們看待彼此、空間甚至是世界,或多或少都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制式標準,相對於人類的自我認知標準,在取擷及圖利自身之餘,對於生活在都市裡的人而言,長期的與自然隔絕,但是對自然的原始渴望和需求卻仍無法抑止,面對無從改變的現實和生活空間,如何在周遭的環境內發掘一絲零星的光點,似乎成為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

 

2001-2003年的作品中,主要以影像合成為創作媒材,作品中審視身體和的場域之間的關係,藉由時空所衍生出的雙重審視標準,來傳達對一般社會大眾預設認定的質疑,在個別的作品中,同時也探討自我認同/性別意識及虛幻與現實曖昧不明之間的衝突,以不同的角度來重新看待〝身體〞,屏除性別和慾念,由生命最初的原型來重新定義身體。

      

希望藉由影像合成所建構出來的虛擬世界,來實現一些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達成的〝妄念〞或〝理想〞;在作品中主要所要傳達的是一種〝純粹身體〞的概念,有別於其他物種,人類的身體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一些特定的社會功能和意義,相較於男性的身體,女性的身體在不同的時代下都有著更嚴格的審視標準,它幾乎已成為一個女性個體被認識時的第一印象,作品中,企圖由生命最初的原型來重新定義身體,以嬰兒般的人體造形來重塑我心中的人體美典型,並讓它出現在不同功能的場域內,思索人與環境的交互/相對關係。

 

郭慧禪  簡歷

1976 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縣

2001 倫敦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MA Fine Art, Chelsea College of Art&  Design, The London Institute

1999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藝術學士

 

個展

2008 郭慧禪2008年個展──光線寫作,也趣畫廊,台北

2007 郭慧禪2007年個展──繪畫,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5 擬態–郭慧禪作品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3 郭慧禪影像創作展,竹師藝術空間,新竹

2003《自畫像》─影像個展,生圖美學空間,台北

 

聯展

2008 新樂園十週年展《永恆的成人遊戲工廠》,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8Fu‧感覺—新世代女性創作者》,大象藝術空間,台中

2008《華西街》,台北文化中心,紐約,美國

2007DiVA Paris》數位及錄像藝術博覽會,巴黎,法國

2007《台灣藝術的幽默和詼諧》,天理畫廊,紐約,美國

2007《迷離島—台灣當代藝術視象展》,華盛頓藝術科學館,南達科他州,美國、當代亞洲藝術國際中心,溫哥華,加拿大、印第拿坡里大學藝術中心,印第安納州,美國、哥倫布州立大學藝廊,喬治亞州、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7《第一屆性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樹德科技大學,高雄

2006煉丹:亂雨出神雜音》,CO6台灣前衛文件展,台灣建築‧設計與建築展演中心,台中

2006《無以名狀》另類空間之台灣新藝與新樂園交流展,台灣新藝,台南

2006《請加入連結》新樂園藝術空間第七期成員聯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6《金星的彼方》台灣女性攝影家三人展,守護神花園藝廊,東京,日本

2005《新台灣人-數位影像的證言》特展,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5《流形感冒》另類空間之南新濱北樂園交流展,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05《凝視的詩意─台灣當代攝影與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巴文中心,巴黎,法國、渥太華市政府美術館,渥太華,加拿大、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2004《擬像時代─當代攝影展》,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4《無原因的事件》,南海藝廊,台北

20042004藝術家博覽會》,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4《出神入畫》華人攝影新視野,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3《魅影世代-第二屆新樂園 Emerge 新秀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3《自體延展》女性六人展,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2003  2003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32003藝術家博覽會》,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2《幻影天堂─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大趨勢藝術空間,台北

2002《非核家園》數位展示,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2001  Degree Show of MA Chelsea, Chelsea College of Art& Design, London, UK.

2001  Jamtart Photo Show, The Collection, London, UK.

1999 NTCA校友聯展,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8《色彩與人生》聯展,中正藝廊,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997 焦點畫室聯展,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獲獎

2008  郭慧禪2008年個展──光線寫作,台北市文化局97(第二期) 展覽補助,台北

2007  郭慧禪2007年個展──繪畫,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6(第一期)展覽補助,台北

2003  溫室─黃芳琪‧李昀珊‧葉怡利創作展,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2(第二期)展覽補助,台北

2003  台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8  師生美展版畫類第三名,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台北

 

展覽策劃

2004 《打開心胸鐵鎚功》──新樂園第六期成員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4 《無原因的事件》,國北師南海藝廊,台北

2003 溫室─黃芳琪‧李昀珊‧葉怡利創作展》,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全會華  創作理念

    70年代女性主義風潮興起,喚醒了女性自我的潛在及被遺忘的部份,並透過自我身體的審視與認同,讓同性間埋在心靈深處的情慾渴望,抒發在彼此對方的肉體上,並交織出不同特質的愛情。

   雖然「性」是生命的動能,但同性的「蕾絲情」是同性間的情感互相欣賞、憐惜之情,而蕾絲情慾是建立在滿足「性」心理的需求上。長久以來,社會的守舊觀念讓同性間的情慾被壓抑、批判、扭曲,造成謬誤的性意識型態。此系列作品是想透過藝術創作型態能進一步正視同性間的「性」及內心深處「情慾」的探索。

 

全會華  簡歷

1953       生於馬來西亞

1980       日本東京工藝大學短期大學部畢業

 

曾任

1995~2002   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教室 / 攝影教師

 

現職

1995至今   視覺藝術獨立策展人

1999至今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 負責人兼執行長

 

個展

1983     《心象》攝影個展 / 美國文化中心(台北)

1984     《靜訴》攝影個展 / 爵士藝廊

1985     《生活與肉體》攝影個展 / 爵士藝廊

1987     《時間裡的妖精》攝影個展 / 爵士藝廊

1988     《石曲》攝影個展 / 美國文化中心(台北)

            《綠島風情話》攝影個展 / 爵士藝廊

1990     《走過一個古老文化的哲思》攝影個展 / 爵士藝廊

1993     ZOO-動物園》攝影個展 / 恆昶藝廊

1998     《靈慾面具》人體攝影展 / 台北攝影藝廊

2001     《花魂》攝影個展 /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2002     《動物園PARTⅡ》 /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2003          《我的SX-70全會華的拍立得世界 /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2007     《印象》全會華攝影個展 /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聯展 

1988     《日本22APA廣告攝影家邀請展》(日本)

1989          《人體攝影》四人聯展 / 視丘攝影藝廊

              《風景》十人聯展 / 視丘攝影藝廊

1990     《攝影收藏開賣展》六人聯展 / 視丘攝影藝廊

1991     ’91台北攝影節》邀請展 / 爵士藝廊

1992     ’92台北攝影節》邀請展 / 彩虹藝廊 

1995     《台灣現代攝影聯展》/ 沖繩國際攝影研討會(日本)

         《台灣現代攝影聯展》/ 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1999     《藝術真說‧生活真說》台灣、日本藝術家聯展 /花園新城(台北)

2000           《第三屆-台北國際攝影節》邀請展 / 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藝廊

2005           200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聯展

2006           2006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聯展

2006     《彼岸 看見》台灣攝影二十家1928~2006 / 中國美術館(北京) / 上海圖書館

 

作品典藏

1996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未知遭遇》系列

 

著作      《全會華攝影作品集》、《人體藝術攝影》

新聞搜尋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