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字體大小

發表於 17時;瀏覽人次 131615

「臺灣臉書—用心生活」影像展暨新書發表會隆重登場


文資局主任秘書陳昭榮(右四)及攝影家張照堂(左四)、劉振祥(左三)、曾敏雄(左二)及詩人蔡宏明(右三)等人一同參與新書正式發表儀式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訂今(31)日在臺中20號倉庫,舉辦《臺灣臉書—用心生活:區域文化成果攝影集》新書發表會暨「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推動成果影像展開幕記者會,展期即日起至11月24日止,歡迎對社區及文化資產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時間前往參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落實在地區域文化的保存,自2010年起遴選16個區域環境整合計畫推動點,成果斐然。為表彰這些卓越的推動歷程及成果,文資局特別邀請張照堂、林柏樑、劉振祥及曾敏雄四位國內知名攝影家,親至各個推動點進行影像記錄,真實呈現每一個區域保存及傳承家鄉文化資產的動人時刻。


文資局陳主任秘書昭榮上台致詞


文資局陳主任秘書昭榮表示,「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是以「生活場域」為範圍,透過與在地居民互動過程,讓居民了解,周遭的歷史空間、傳統技藝或舊有生活習俗及節慶,皆有其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從而自發性地投入在地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工作。在縣市政府、專業執行團隊以及在地居民3年多共同努力下,成果極為豐碩。本次展覽以「臺灣臉書-用心生活」為展覽主題,寓含以目前最流行、親切且具時代性的臉書之名,來重新詮釋屬於臺灣人的臉書,藉以傳達攝影家所見的土地與人文精神的深意,希望透過這些影像的交流,讓世界看見臺灣真正的生活與文化活力。

同時,該局還將四位攝影家歷時一年多拍攝的作品集結成《臺灣臉書-用心生活:區域文化成果攝影集》,除翔實紀錄推動過程外,也希望能透過攝影家貼近在地社區的拍攝方式,讓民眾從照片中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與那份愛惜在地文化資產的心情。而透過詩人蔡宏明(天洛)細膩的文筆,讓民眾更容易深入解讀照片背後深沈的文化資產保存意涵,例如,原本已廢棄的新竹芎林鄉紙寮窩,經過三年努力,在遺址上重新再造,傳承祖先手藝,並研發出新紙商品;又如宜蘭舊城地區在數十名技藝精湛匠師的努力下,將深具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保存下來。透過這本攝影集,就可以清楚看到點、線、面的區域文化保存全貌。

記者會上特別邀請20號倉庫駐村藝術家許廷瑞(仔仔)的「飛行約翰樂團」,以及雲林縣褒忠鄉的花鼓陣表演助興,並在鑼鼓聲中,揭開展覽序幕。活動期間,除了展覽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特別在11月3日安排一場與攝影家面對面的講座;在11月10日邀請詩人蔡明宏(天洛)主持一場講習。活動全部免費,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16個計畫推動點

新北市「淡水地區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新北市「金水地區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桃園縣「八德霄裡水綠文化生活網絡營造計畫」
新竹市「開竹興北台—新竹市南門舊城區文化資產環境整合計畫」
新竹縣「芎林鄉紙寮窩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臺中市「霧峰區域文化資產整合計畫」
彰化縣「北斗歷史街區文化資產網絡整合暨文化公民涵養計畫」
雲林縣「西螺歷史街區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
雲林縣「臥龍傳奇-雲林縣褒忠鄉田洋聚落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嘉義縣「文祀朴城,彩藝樸氛—嘉義縣朴子市聚落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
臺南市「舊城歷史區域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臺南市「菁寮聚落文化保存及延續計畫」
宜蘭縣「頭城暨利澤老街文化資產環境整合延續計畫」
宜蘭縣「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
花蓮縣「豐田日本移民村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連江縣「馬祖傳統簇群民居保存及活化計畫」

新聞文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攝影:小良


攝影家張照堂上台致詞


攝影家曾敏雄一同參與新書發表會儀式


文資局主任秘書陳昭榮(左四)及攝影家張照堂(左三)、劉振祥(左一)、曾敏雄(左二)及詩人蔡宏明(左五)等人一同參與攝影展揭幕儀式


20號倉庫駐村藝術家許廷瑞(仔仔)的「飛行約翰樂團」開場表演


雲林縣褒忠鄉花鼓陣表演於現場演出


《臺灣臉書-用心生活:區域文化成果攝影集》正式發表

新聞搜尋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