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我的疑惑?
作者  
討論話題
 

kpsax4


網路會員

2004/11/24 02:09
器材: 其他 其他
剛在另一篇留了言,覺得文不對題,想想寫了就寫了,來此請前輩指點一下好了

就在幾個月前,還抱著底片機的憧景,在遍尋不到滿意的沖印店後,小弟放棄了傳底(但沒賣掉),購入DSLR所需的專用鏡頭~

朋友說了一句公道話,傳底先洗出一張跟DSLR可以相比凝的相片出來再說吧!
(傳底的朋友不是一直強調的嗎?我有個同事號稱攝影高手的仔細瑞詳我的照片,問我是數位拍的?然後開始說層次不足等等的鬼話!哈,老話一句,照片先拿出來看再說吧!恕我無禮,看了我的爛機DSLR後,這同事改135換120系統了,大概面子下不來吧!祝他成功囉!)

沖印店小姐洗出我DSLR的照片,以為是正片拍的,經我說明後,小姐一句話說了出來:對喔!正片調的再好洗出來都會有顆粒.....

而我想不通的是,即然所有正/負片現在送去的沖印店十之八九都是數位化(先掃成數位,再沖出照片)那底片優勢何在?那幹嘛脫褲子放屁?直接用DSLR拍不是很好嗎?

小子沒有任何批傳底的意思,也是想找出答案支持我繼續使用傳底的理由

重點是,小子指的是:APS CCD對135 底片

有沒有那張底片的相片可以沖出來比”APS”CCD還好的相片?

這樣對底片機會不會太嚴厲了? 沒辨法!老FM2在包包裡的價值只有長時間曝光的利用價值,其它的,實在想不出能拿來幹嘛?

AMP


網路會員

101) 2004/11/30 02:02 
所以沒有誰贏誰,超越誰,也沒有誰輸誰,敗給誰。

什麼場合,什麼時代,正確選擇工具,應該會很愉快才對。

未來?未來發展如何,我想跟上腳步應該也沒錯,就算不想使用也應當嘗試著去了解,身為現代人這腳步總得不能落後吧。小弟與各位前輩大大一啟共勉之。

kpsax4


網路會員

102) 2004/11/30 02:18 
哈哈!希望別吵起來,小子只是希望找到一個處理傳底的方法,也謝謝各位前輩的指導了~

Danny

部落格(4)
網路會員

103) 2004/11/30 06:18 
..............CCD/CMOS的G的取樣數較RB多1倍的原因是
眼睛對於顏色的取樣本來就多將近1倍(正常人的狀況下).............

錯誤.
綠色的亮度座標本來就高於紅藍兩色.
多一個綠色是不得不這樣做.
因為畫素方陣排列的關係.會多一個畫素空間出來.
放綠色而不放紅藍色是因為綠色是中性色調.
用綠色來取樣的話.混合計算之後的色彩誤差會比較小.

如果說綠色真的必需多一個才能平衡色彩的說法正確.
那CRT螢幕的打孔就不能用三角形去排入等量的RGB了
------------------------------------------------------------
CCD/CMOS與CRT/LCD是不能互相比較的

人的眼睛構造中,在試網膜上有分為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兩種
桿狀細胞負責暗視覺(10^-6~10 CD/M^2)
錐狀細胞負責明視覺(10^-3~10^8 CD/M^2)
錐狀細胞之中又分為負責RGB的3種錐狀細胞
(若其中1種錐狀細胞無法正常工作就是色盲)
其中負責G的錐狀細胞的數量則是約為RG的總合(即全數的1/2)

基本上在這個架構上去發展色彩空間與CCD/CMOS的取樣技術
因為CCD/CMOS在負責光的擷取,在早期的技術不發達的狀況下
便將G的取樣增加,來模擬人的眼睛的視覺感應
LCD/CRT則是後段輸出,直接藉由電路設計與控制便能模擬出顏色
而在先端的擷取端而言,則會是傾向人的視覺效應

pib76647


網路會員

104) 2004/11/30 06:19 
也來湊熱鬧一下…
不敢和各位大大爭論什麼傳統還是數位「較優」,只是回想起過去學生時代拍底片的歲月,那時拍照片常常時很小心地,控制光圈快門,「預想」可能獲得的影像狀況。拍出一張好照片,總覺得是幾分的運氣,加上幾分的成就感…
數位相機也玩幾年了,好好壞壞即時可以看到,總覺得按快門就沒有那麼謹慎了,再加上可以事先設定包圍曝光,快門按下總是毫不留情(錢)…
好壞?其實也談不上。就情緒而言,傳統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數位則是「秋風掃落葉」的快感,反正拍不好就丟垃圾筒再來過…。反正對一個業餘攝影愛好者,能快樂享受拍照的樂趣就夠了,傳統數位,都很好玩。

nfish


網路會員

105) 2004/11/30 09:58 
寫的越多越可以知道誰是"巷子內的"

誰是鬼扯蛋了..

nfish


網路會員

106) 2004/11/30 10:36 
To kuniaki:
你的後製很棒耶~~~謝謝
可惜此圖的亮部與暗部並沒有反差過大的問題,反而曝光滿精準的
另外,不知道您是否有注意到一個問題
就是你把圖拉亮了,我上前面提到的問題就浮現了
顏色,色階變淡了,淡而無味
用我手邊簡單的程式算過

Kodak 原始檔有 459953 個發色數
您所後製的檔案只剩下 114412 個發色數

可惜手扎只能打字,無法馬上貼出色階圖
想一下,如果是高反差時,這樣的後製顏色會差多少

To octopuz:
您的後製真是漂亮
令人印像深刻喔~~
可惜無法看到原圖..

To Danny 兄:
看來您是最有料的.. 呵呵~~
RGB 如此的擺列與眼睛有關這是眾所周知

沒想到你還被吐巢耶

這種是手扎都找到的資料..唉~~


http://www.digital.idv.tw/classroom/Hard-Theory/CCD/CCD-theory-working1.htm

http://www.digital.idv.tw/classroom/Hard-Theory/CCD/CCD-theory-working3.htm

http://www.digital.idv.tw/classroom/MROH-CLASS/oh11/index-oh11.htm

http://www.digital.idv.tw/classroom/MROH-CLASS/oh2/index-oh2.htm

============================================================
傳統 3色 CCD 的照片新四色CCD的照片

        這項發明的特點在於傳統的數位照相機主要使用 3原色過濾矩陣,對每一個光點(或稱畫素 PIXEL)產生 3種不同顏色的強度:紅色的 ( R ) , 綠色 ( G ) 和藍 ( B ) 顏色數據,再將這些數據與彩色電視或監視器整合發色,形成我們所看到的影像。然而,根據實驗指出人類視覺系統對綠色的敏感度要高於其他紅色和藍色,這也使傳統的 CCD 矩陣對顏色的配比採取了 紅、藍 25%,綠色50%的現象。可是對顏色差別仍無法在這樣的配比中得到修正,起因則是人類的視覺比較接近類比效果,而非切割成數位階層。為了讓風景的顏色更加逼真,SONY 這項技術有效的將深綠、淺綠分別導引取樣!對綠色的忠實再生有莫大的助益。

==========================================
但是我要提出我個人的想法
如果真的人眼對綠色比較敏感
那大家也不用極力去做四色的感光
或是三色分離的CCD了...
人還是喜歡原汁原味的嘛..

舞庚無影


終身 VIP

107) 2004/11/30 10:51 
弄一些很難舉證的數據沒啥用,照片拿出來比一比就客觀一點

T.T.charade


網路會員

108) 2004/11/30 11:00 
nfish兄,別太嚴肅啦,我們要多多包容別人的意見啦!
其實要用傳統還是底片沒那麼複雜啦,想要自己動手的用數位,不想麻煩的就用正負片,我的作法就像T大講的一樣,拿蔡頭,用銳利,晨昏換個HD或者X-tra,回家用光學機台洗,沒辦法,休假不多,我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處理照片上,我不貼圖,所以也不用掃瞄!
說到這想想從開始洗數位照片以來,還真沒有幾個印象數位拍的洗出來的照片比負片好的,(別攻擊我,不要說我功力不好,我也是跟T大一樣每張幫客人調整的那種)
看到這裏眾多數位用家們先不要動氣,其實數位或負片都沒那麼神!用在專長的領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作品,上面講的洗出照片就是一個例子,在網路上有很多人數位都拍的很棒阿!知道沒,這是重點,負片原本就是專注於照片的輸出,而數位呢!拍完之後第一個是看相機的LCD,回家再用電腦螢幕看,如果願意再去洗成照片, 所以只要把你的電腦螢幕調整好,每張都嗎拍的好!

拍完回家倒頭就睡,不想那麼麻煩的就學學我吧!
(至於寬容度,不管那一種,其實你要用心點多拍個幾張,設定不同的條件在回去後製或掃蕩後合成,基本上是相差無幾啦!)(細膩度就真是數位強了!)


可是拍照要這麼麻煩嗎?



kuniaki


網路會員

109) 2004/11/30 11:33 
To kuniaki:
你的後製很棒耶~~~謝謝
可惜此圖的亮部與暗部並沒有反差過大的問題,反而曝光滿精準的
另外,不知道您是否有注意到一個問題
就是你把圖拉亮了,我上前面提到的問題就浮現了
顏色,色階變淡了,淡而無味
用我手邊簡單的程式算過

Kodak 原始檔有 459953 個發色數
您所後製的檔案只剩下 114412 個發色數

可惜手扎只能打字,無法馬上貼出色階圖
想一下,如果是高反差時,這樣的後製顏色會差多少
===============================================
to nfish兄,

我知道您一定會這樣說, 所以我把原網站上的大圖JPG 檔(3000x4500)那張給抓下來看它的histogram.
http://0rz.net/2103L
上面寫的很清楚, total pixels 211125
我改的那張呢, 也把它的histogram抓了下來.(可能是你只有點到我link那張, 再點進去才是16MB我修改後的圖)
http://0rz.net/b103O
麻煩您看一下, 它的total pixels 也是211125
數位後製除非您去改變圖檔的長短邊像素大小, 不然, 它是不會變的.
(不然就是您給它crop了)
我之前貼那圖時, 我有說, 這樣改, 結果是比較沒氣氛(因為我們不是在討論這問題啦), 但我們是在討論寬容度, 細節的顯現.
我把它的原圖抓回來跟我昨天改的比對了一下, 您可以看看在暗部細節上, 哪一張留下來的比較多?
看看地板跟神像後面那些黑黑的地方....
http://0rz.net/4c03D
這個是原圖未改的RGB histogram, 下面這個是我改過後的
http://0rz.net/8e03W

其實不要去對原圖跟我改的圖的暗部, 光看histogram color的部分就知道, 原圖在暗部的藍色跟綠色色素, 已經被clipped掉不少了. 這樣不會損失細節? 當然是有啊.
我在調這張圖時, 是看著histogram調的, 想盡可能把更多的東西給留住. 我知道這樣做完當然是會損失不少"氣氛", 這就看您怎麼取捨了.
不過話說回來, 數位可以這麼去做, 把原來被clipped掉的部分抓回來....這張如果是底片....行嗎?

這張的原圖, 就我個人來說, 它是高反差的, 證據請看histogram, 大部分的著色粒子集中在shadows及highlights 之處. 1/2 tones的著色粒子是少的可憐的.
http://0rz.net/4c03D

這樣在寬容度上....到底哪個佔優勢?

可悲的


網路會員

110) 2004/11/30 12:00 
噓~不要再說數位的好,自己知道就好^^
拍正片就要謹慎拍,數位就不用謹慎拍?
用底片拍洗出來不滿意,就說沖洗店的問題
用數位拍出來不滿意,說是數位像機的問題
那麼問題到底在哪?呵~呵

nfish


網路會員

111) 2004/11/30 12:19 
咳咳~~議題有點混淆

應該是這樣,我一開始

我高度懷疑 CCD "沒有後製"( 看清楚,沒有後製) 時的寬容度會比底片高嗎?

結論應該是未經後製時 底片寬容度高於數位.. (應該沒有異議吧)

================================================

現在討論的是

小弟在虛心的請教板上的高手,高反差的CCD/CMOS "數位照片"

後製處理時會發生的色階問題..

小弟我 100% 沒有反對數位的後製的好處喔~~

因為我也是 100% 每張照片都做照片後製的..

吃飽再來打字...

nfish


網路會員

112) 2004/11/30 12:25 
To T.T.charade

其實我完全贊同您的觀點...

還有 AMP 大大,小弟學相機的過程和AMP大大根本是同一個德性..

負片 --> 正片 --> 日本鏡 -->老德鏡,當然沒有AMP那麼好野啦..

現在小弟是出去一定用數位 DSLR 然後回家 PS 弄一弄...開心

可是真的心情好就用 120 玩玩..

==============================

網路討論不就這樣嘛,越辨真理越明,不一定有誰對誰錯啦

只是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討論..把所學所知的拿出來講講摟..

謝謝長輩們不吝嗇指教小弟

T2536


網路會員

113) 2004/11/30 13:14 
肉眼對可見光中的黃綠色波段較為敏感是對的,
但是若因此而要增加一倍綠色光的擷取來達到平衡,正好是錯誤的反向思考。
既然對綠色光已經有兩倍的敏感度,又何須再增加一倍的綠光?
那肉眼感受到的濾光就會是紅綠的4倍,那恐怕眼睛會被綠色曬傷。

肉眼對綠色光敏感,就是應被視為一種標準,
因此對綠色的擷取只需要照正常比例即可,無須加倍,
因為肉眼本來就習慣這種正常的光譜比例。
除非CCD或CMOS對綠色光敏感度比紅藍光少一半,
否則無需增加一倍綠色光擷取的比例。

T2536


網路會員

114) 2004/11/30 13:18 
nfish 兄!
這項發明的特點在於傳統的數位照相機主要使用 3原色過濾矩陣,對每一個光點(或稱畫素 PIXEL)產生 3種不同顏色的強度:紅色的 ( R ) , 綠色 ( G ) 和藍 ( B ) 顏色數據,再將這些數據與彩色電視或監視器整合發色,形成我們所看到的影像。然而,根據實驗指出人類視覺系統對綠色的敏感度要高於其他紅色和藍色,這也使傳統的 CCD 矩陣對顏色的配比採取了 紅、藍 25%,綠色50%的現象。可是對顏色差別仍無法在這樣的配比中得到修正,起因則是人類的視覺比較接近類比效果,而非切割成數位階層。為了讓風景的顏色更加逼真,SONY 這項技術有效的將深綠、淺綠分別導引取樣!對綠色的忠實再生有莫大的助益。 ......................

您提出的這一篇您還沒看懂,您再試著多看幾次。

kuniaki


網路會員

115) 2004/11/30 13:49 
咳咳~~議題有點混淆

應該是這樣,我一開始

我高度懷疑 CCD "沒有後製"( 看清楚,沒有後製) 時的寬容度會比底片高嗎?

結論應該是未經後製時 底片寬容度高於數位.. (應該沒有異議吧)
===================================================================
to nfish兄,

我....不好意思哦, 想討論, 不是想找碴....
您提到的這個, 又扯到後製了. 那是看您如何定義後製, 就如同之前hoab前輩說的一樣. 底片->相片, 底片->JPG檔 跟 CCD 原始看到的東西->JPG檔, CCD 原始看到的東西->相片 都是後製的結果. 沒後製, 我不曉得照片要怎麼生出來?
就算是RAW 檔, 在機身內, 也是後製過的結果, 直接設定JPG 檔拍攝, 那是機身內那個"聰明的"IC幫您做掉了RAW->JPG這部分. 不滿意它轉的效果的人, 才會自己去轉. 因為它傻瓜, 您聰明....呵呵.
既然這兩者, 都有後製的成份存在, 在討論這個題目時, 是否不要再把後製給扯進來? 不然沒完沒了, 總是要固定一些變因, 其他的才有辦法去比.
所以, 我們的討論, 應該是在, DC or DSLR拍的RAW 檔去榨出它的極限, 跟底片拍攝的東西, 去榨出它的極限, 在這樣的標準上去比較, 這樣說, 才比較有意義吧.

另外您提到的高反差數位照片的問題, 小弟認為這個問題終結的解法就是要"捨".
如果不捨, 硬要把全部的東西都壓縮在能表現的範圍內, 結果就如同小弟所貼的圖, 所有細節全包了, 沒有clip掉一些像素, 但是照片的結果, 少掉了氣氛, 圖變的很平, 人的眼睛跟知覺, 不一定會對這樣的結果滿意. 但若就寬容度來說, 這無庸置疑吧, 哪個器材能保留的多?

T2536


網路會員

116) 2004/11/30 13:57 
........小弟在虛心的請教板上的高手,高反差的CCD/CMOS "數位照片"
後製處理時會發生的色階問題............

1.相機選好一點的
2.處理的手法很多種.技術多加強一些

T2536


網路會員

117) 2004/11/30 15:15 
............那肉眼感受到的濾光就會是紅綠的4倍,那恐怕眼睛會被綠色曬傷。........

上面第二篇發言打錯字.
應該是.......那肉眼感受到的綠光就會是紅藍的4倍..........

Danny

部落格(4)
網路會員

118) 2004/11/30 19:05 
T2536兄

可能您需要多看看有關於影像擷取與色彩學的資料了
CCD/CMOS因為屬於先端部的擷取元件,自然首要的工作在於
~模擬人眼的視覺感受~~
SONY所標榜的4色CCD的最大好處就在能更準確的模擬視覺感應

對於越敏感的波長範圍,自燃要比較多的元件去偵測擷取
這樣才能更準確的描繪色彩變化時,人眼的感受性

cytonywu


網路會員

119) 2004/11/30 20:00 
Sony 4色CCD 只是multispectral imaging的一個最簡實現例,在特別要求顏色準確的美術品重製(複製)上,已經有用到十幾種原色的機器.

ADI


網路會員

120) 2004/11/30 20:11 
哇塞!!~~~
今天風真的很大耶!!~~

風越來越大了耶!!~~而且東西南北亂吹的說!!~~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 / 共39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6608862人 │ 線上1443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