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吳嘉寶話攝影 > 20030121作品討論
作者  
討論話題
 

lanechen


新進會員

2003/01/21 21:29
器材: 其他 其他
此區為「ㄚ寶的影像視覺解析」20030121的作品討論專區,請大家留下自己的看法。

原討論作品連結:
http://www.photosharp.com.tw/discussion/wu-discu-20030122.htm

ㄚ寶


論壇版主

121) 2003/02/08 14:41 
reddliaw
老師還要我們注意王福春這些影像群裡面的各種「眼神」,
那眼神也可以說是第四層的脈絡囉?!  
---------------------------------------------------------------
馬賽克
老師 講解王福春先生的作品背景後
而我想到是歐洲的攝影美術館館長 如果只看到 王福春先生的這單張作品還會被"影像中那位女人注視男伴的深情眼神給吸引住"嗎?

---------------------------------------------------------------------
的確沒錯,請仔細看看,王福春作品中的各種眼神http://www.fotosoft.com.tw/museum/ch/china/cn-wfc/indexcn-wfc.htm#。這一點,我在序文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4032.htm也說明過了。在我幫他挑出來的43張作品中間,關於不同的眼神的脈絡性訊息應該很明顯才對。
那位荷蘭鹿特丹攝影美術館館長在觀看王福春作品的時候,最先是被他手工做的影像內容感動(不是ㄚ寶編的)。之後,他就要求要看王福春(準備拿去展覽的)照片原作。看的順序當然也不是根據ㄚ寶編的順序。所以,如果他只看見單張,是否會有同樣的反應,我無法解答。
但是日本影像評論雜誌的主編,只是在我寄給他們的六張影像中挑選的。當時我應該也是寄了類似有關眼神的照片過去才對,時間太久了已經記不清楚了。可是在這六張影像之中,他們就挑了這張放成跨頁的滿版。

ㄚ寶


論壇版主

122) 2003/02/08 15:15 
馬賽克
我的問題是 被拍攝出來的影像 成千成萬 非得觀看每張時都要去解讀他嗎?


請參照拙文:訊息時代中影像美學理論架構初探 - 從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理理論出發 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02.htm

視覺的進程共有三個階段:
1.辨認 Recognition
2.整理 Organization (簡潔化、秩序化、邏輯化)
3.解讀與聯想 Interpretation & Association

觀者觀看影像的時間越充裕,視覺的進程就越往下進行。時間越少,視覺進程就越淺。
我們前面也提過,做為消費性訊息載體的影像,觀者閱讀該影像的時間,通常比較短。做為文化性訊息載體的影像,觀者閱讀該影像的時間通常比較常。

所以,影像的數量(馬兄或馬妹所說的「成千成萬」)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只要觀者觀看該影像的時間越長,那位觀者就有可能開始解讀那張影像的可能隱藏的內容。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我們如果將愛德華威斯頓的青椒三十號(文化性訊息載體的影像的代表),放大放在高速公路的T霸上面,相信絕大多數的看見的人(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人)只會狐疑那個青椒幹嘛在那裡!
但是我們把超市大減價傳單上的一個西瓜的影像(消費性訊息載體的影像的代表),請一位觀眾硬要他仔細觀看十分鐘,然後,你再問他觀看的內容,你一定會驚訝他對那顆西瓜的影像所做解讀與聯想的結果,竟然會那麼豐富!

ㄚ寶


論壇版主

123) 2003/02/08 15:27 
reddliaw
突然想到,
記得以前好像聽ㄚ寶老師還是其他老師說過,大意是說,
一些馬格蘭的報導攝影家特別喜歡用徠佧雙眼相機拍照,
因為雙眼相機在按下快門時不會像單眼相機(反光鏡跳起)一片漆黑,
所以在按下快門那一瞬間仍能看到被攝的人事物,
就可以知道是否有拍到想要的(眼神,動作,位置......),
若沒有,可能的話就再拍,
比較不會像用單眼相機一樣每一次曝光都是眼前一片漆黑,
拍一堆也不知有沒有抓到


沒有錯!這麼久,你還記得!真是應了「知識的終端在大腦,不在筆記本上」這句名言啊!

是的,單眼相機最大的缺點,就在這裡!
李察阿維東要用Rolleiflex的120雙眼反光相機拍他的時裝攝影,也是這個原因!
基本上,重視被攝體的姿態、眼神、表情等瞬間性訊息的街頭攝影street photography 和服飾攝影、人像攝影,使用如Leica M型之類的 Rangefinder相機,是有他的絕對性優勢的。
但是也不要忘了,單眼相機還是有非它不可的絕對性優勢(相機系統的完整性)。況且,攝影的類型也不是只有街頭攝影或服飾攝影而已。
只是,街頭攝影與服飾攝影向來就與可以大量發行的印刷媒體關係比較密切,所以很多人容易誤會街頭攝影和服飾攝影就是攝影的全部罷了!

lashawn


新進會員

124) 2003/02/08 17:19 
新手上路
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啊

一連串的討論看下來,看到吳老師說要進入第二階段了,先暫停一下
貼貼第一階段的感覺。

第一張影像
第一眼的首先是注意到畫面中央對比強烈的臉(可能是用筆電離
lcd比較近的原因),自此之後一看再看卻再也離不開那雙會說話
的眼睛,那樣的主題對我來說是無比的強烈,以至於覺得說什麼
都是錯的,然而卻開始聯想若是將畫面中其他的元素排除,只留
下那張臉時,主題仍然會存在嗎?

第二張影像
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劃過半個畫面的黑色柱子,其次發現它將在視
覺的慣性中應該連接成圓的背景畫面打破了,之後則是向心的弧
線,讓整個畫面有上浮、膨脹的感覺,好像要把中間的物品向上
彈射出去,或者是說,中間的物品把整個畫面往下壓了。

第三張影像
一開始注意到的只是牆上的驢子,然後是左半部那雜亂的畫面,
老實說這種畫面並不引起我的興趣,不過換個方式嘗試去詮釋作
者想表現的內容,我想大概是背著書的驢子,下樓把書放進書架
裡,不過故事只到這裡的話我覺得一點都不有趣,之後會發生什
麼事呢?可能是驢子摔下樓梯把書架撞倒吧…嘿嘿…:p

lashawn


新進會員

125) 2003/02/08 21:59 
奇怪的是
看了王福春的介紹以及吳老師選出來的那一系列43張影像之後,先前
乍看之下強烈的感受卻不再那麼明顯,麻木了吧,但是還是會注意那
張臉。

不過說都比較厲害啦…自己要拍可能還拍不出來吧
要能夠結合所有過去的經驗,不假思索的拍出這樣
的影像,還是要長時間技術的磨練才行,要不然,
拍張照片要想個半天,算什麼攝影師嗎……

ㄚ寶


論壇版主

126) 2003/02/08 23:17 
lashawn
拍張照片要想個半天,算什麼攝影師嗎……


說得一點都不錯!!!
拍照的當下,只能憑自己的本能反應!
(這裡所說的還是大家習慣的使用小型相機在街上拍照,或者面對被攝者在相機前面時的那種當下,但是用了諸如4x5之類的大型相機,或者在靜物面前擺設攝影台上的靜物的時候,自然就會在拍照的時候進行思考了。)

但是這不表示,你妳可以不需要任何學習,只憑本能就能拍好照片。

畢竟,學習前的本能,一定和艱苦學習後的本能大不相同的!

攝影家是需要不斷的反覆攝影、反覆受到挫折、反覆思考的錘鍊的!

zorro


新進會員

127) 2003/02/09 00:29 

ㄚ寶老師,其實我一直在潛水,都在看大家在聊什麼.很高興
有老師願意花時間和大家討論影像.我想影像是一種語言,
在Brown的語言書中有說很多認知心理學的事,比如一個人剛看到一個物品或圖片,會放在大腦中的Short term memory中.就像背單字一樣.
但Short term memory是在腦中只有幾秒的保存時間就會忘記了.
但在書中又提到Self Ego,一般人都怕被傷害所以有時會像我一樣不太敢發言.
而且Stereo type刻板印象在大家的眼中都是存在的.
也就是說大家在看圖的時候在視覺像及網膜像拉扯中,網膜像的比例比較大吧.Rational理性部分及Notional部分都住理性的部分走.

whitecat384


新進會員

128) 2003/02/09 02:10 
小弟不才,對第三張有些感覺,發表一些感受,
第三張
對於這張照片,第一眼看到後的感覺是蠻空洞的,特別是書架後方的空間感,但在多看幾次後,卻有相當不同的感受,漸漸覺得這張照片裡的元素配置的相當具平衡感,個人認為驢子在照片中具有相當的面積,第一眼可以說被他所吸引,漸漸隨著驢子的眼神一直延伸到書架上的書,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書架上的書的排列方式,似乎略指向上方,隨著眼神向上搜索後見到畫面中所佔面積部大的壁畫---太陽,有趣的是太陽的眼神似乎又往右方的驢子看去,就這樣,畫面中形成一個無形的視覺通路,也許之後又會在畫面中發現新的線索。

uduh


新進會員

129) 2003/02/09 12:44 
這樣的討論,不會只有幾個人關心的…^^"

lashawn


新進會員

130) 2003/02/09 14:10 
若聊到語言,可能又要牽涉到符號及詮釋吧:p
被拍攝的現象-->攝影者的詮釋-->影像-->讀者的詮釋

ㄚ寶


論壇版主

131) 2003/02/09 16:45 
whitecat384:
小弟不才,對第三張有些感覺,發表一些感受,
第三張
對於這張照片,第一眼看到後的感覺是蠻空洞的,特別是書架後方的空間感,但在多看幾次後,卻有相當不同的感受,漸漸覺得這張照片裡的元素配置的相當具平衡感,個人認為驢子在照片中具有相當的面積,第一眼可以說被他所吸引,漸漸隨著驢子的眼神一直延伸到書架上的書,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書架上的書的排列方式,似乎略指向上方,隨著眼神向上搜索後見到畫面中所佔面積部大的壁畫---太陽,有趣的是太陽的眼神似乎又往右方的驢子看去,就這樣,畫面中形成一個無形的視覺通路,也許之後又會在畫面中發現新的線索。


第一眼、空間感、多看幾次後、平衡感、具有相當的面積、第一眼、被他所吸引、眼神、一直延伸到、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指向上方、眼神、向上搜索、所佔面積、有趣的、太陽的眼神、往右方的驢子看去、視覺通路、發現、新的線索。
白貓小姐?先生?所講的這些,全是「視覺心理學(正確講是:認知心理學)在視覺表現上(或是:影像傳播)的運用」常常會用到的一些主要關鍵詞啊!

第一眼、多看幾次後、第一眼、被他所吸引、一直延伸到、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指向上方、眼神、向上搜索、所佔面積、有趣的、太陽的眼神、往右方的驢子看去、視覺通路、發現、新的線索。
七零年代以後發展出來的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在仔細(有充裕時間的觀看)觀看一張影像的時候,視覺機制中由中央小窩central Fovea所形成的注視點Fixation會不自覺的受到作者(攝影家、設計者)預先在影像中「埋設」好的火藥引信(線索cue)吸引住,然後,在我們大腦中引爆出「回憶、聯想、解讀、懷舊、情動」等比較複雜的高等視覺行為的火花。
當我們的視覺找不到這種「引信」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繼續命令我們的眼球持續的在影像中尋找下去,直到我們的大腦發現有趣的線索,可以引發大腦中的火藥爆炸,或者實在找不到而放棄觀看行為為止。這就是你妳說的:第一眼看到後的感覺是蠻空洞的.....但在多看幾次後,卻有相當不同的感受,
換句話說,我們的視覺觀看影像時,實際進行的是「點狀」、「掃瞄」、「前後以線性連續」的掃瞄 scan行為的(所謂「線性」就是有前才有後的因果邏輯關係)。
http://mcdb.colorado.edu/labs/dubin/seeing/construction3.html
http://www.research.linst.ac.uk/drawing_cognition/intro.htm
http://www.research.linst.ac.uk/drawing_cognition/EMFig2.htm
http://www.research.linst.ac.uk/drawing_cognition/EMFig3.htm
http://www.ece.utexas.edu/~bevans/courses/ee381k/projects/fall00/rajashekar/litSurveyReport.pdf
http://members.tripod.com/de00green/MarcH/webdesign.html
http://spikelab.jbpierce.org/JournalClubs/VinjeScience2000.pdf
http://members.tripod.com/de00green/MarcH/webdesign.html
http://cns.montana.edu/~syen/public/28VinjeGallantJNS2002.pdf
http://www.sv.uit.no/seksjon/psyk/pdf/laeng/Mast&Kosslyn.pdf

這和傳統觀念以為:「我們看照片是瞬間看到影像的整體」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八零年代以後,當代視覺藝術家總是喜歡把他她們的影像作品,動輒要放大到七八十吋以上的的尺寸,就是要強迫觀者在他她的影像前面,對著影像的各個不同區域,進行明顯的視覺掃瞄活動(在看的行為上,屬與更為有趣的看!)有關。

不要忘了!事實上,當我們觀看135底片1:1的印樣時,我們的視覺是有可能一次觀看到影像整體,而無法在哪麼小的印樣上面,進行視覺掃瞄的。
這又多少說明了,為什麼攝影家對他自己作品的價值判斷(通常在看印樣的時候下達的)和別人看他作品時的價值判斷,總是會有所出入的原因。也相當程度的說明了,拍結婚照的時候,新人看著印樣挑照片,總是會不自覺的挑選太多張。等到拿到相簿之後,看了放大的照片,才會後悔當初這張不應該挑,那張也不應該挑的原因。畢竟:看印樣樣張的看,和看大張照片的看,視覺掃瞄的方式是極為不同的啊!

ㄚ寶


論壇版主

132) 2003/02/09 16:49 
有趣的是:我們的視覺在仔細觀看(有充裕的時間,觀看夠大的)影像時,所進行的「注視點掃瞄路徑 Scan Path」,明顯的會受到兩個因素影響:
一、影像中預設(也可能是作者無心的結果)的引信(線索)所在的數量與位置。
二、觀者大腦中既存資料內容。

因此,即便面對同一張影像,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看完之後,所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原因就是:張三看見的五個注視點的前後順序,可能是:A-B-D-H-F。李四看見的順序可能是A-C-H-D-B。王二麻子則可能是以 A-C-B-D-H-F的順序看見六個注視點。

想想看,電影、電視廣告的剪接,奇幻的蒙太奇手法、雜誌圖片編輯對影像的編排,利用的不都是人類視覺的這種「注視點掃瞄路徑」的編排順序所產生的編輯效果嗎?

所以說,我們的任何一個視覺行為所下達的「視覺結論」,其實都是我們大腦對剛剛經驗到的「視覺注視點掃瞄路徑」編輯之後所形成的結論啊!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說明了希望大家能夠在發言時注意下面三點的原因。
一、先注意體會自己在觀看每一張影像的時候,自己先看到哪裡?之後又看到哪裡之類的觀看的順序,並且把這個順序記錄下來,同時把這樣的順序發表出來。二、就自己的觀看順序仔細想一想,為什麼是這樣的順序?中間有沒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
三、注意別人所發表的觀看順序,試著去理解,別人為什麼會這樣看(他她的觀看順序)?為什麼會這樣想?

前面所講:「注視點掃瞄路徑」,明顯的會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影像中預設(也可能是作者無心的結果)的引信(線索)所在的數量與位置。二、觀者大腦中既存資料內容。

這兩個因素不但緊密的相互影響,也必須同時存在。就像鏡像(以鏡子裡面的你妳自己為例)一樣,必須「鏡子」和「實體的你妳」同時存在,才可能有鏡像出現。
所以影像中的引信(線索),如果沒有「觀看」這個行為的「點火」,既存在我們腦袋中長期記憶庫中的「火藥」,是不可能被引爆成為一切高等視覺行為(回憶、聯想、解讀、懷舊、情動)的火花的!

ㄚ寶


論壇版主

133) 2003/02/09 16:53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觀看行為中「注視點掃瞄路徑」的發生點以及它的前後順序,又明顯的會受到下面三個因素影響:
一、是生物單純的(不論是否人類只要是生物都服膺這樣的原則)視覺生理反應所及的「視覺刺激強度」的強弱問題(刺激的物理強度最強的最先被看見)。
二、是人類來自人類生存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所產生的影像符號意義的解讀(琥珀色光代表的溫暖、落葉代表時間的逝去,鵝黃色代表的新生等等)。也就是人類共通的視覺語言的來源(不論人種、文化、不論表現媒材都相互共通!)。
三、是來自個人生活經驗的影像符號性意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見繩等等)。比較受地域、文化、族群差異的影響。

對於這張照片,第一眼看到後的感覺是蠻空洞的,特別是書架後方的空間感,但在多看幾次後,卻有相當不同的感受,漸漸覺得這張照片裡的元素配置的相當具平衡感,個人認為驢子在照片中具有相當的面積,第一眼可以說被他所吸引,漸漸隨著驢子的眼神一直延伸到書架上的書,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書架上的書的排列方式,似乎略指向上方,隨著眼神向上搜索後見到畫面中所佔面積部大的壁畫---太陽,有趣的是太陽的眼神似乎又往右方的驢子看去,就這樣,畫面中形成一個無形的視覺通路,也許之後又會在畫面中發現新的線索。
而白貓小姐?先生?所講的上面這些字眼,尤其是「所佔面積」、「眼神」、「有趣」、「(擬人化的)太陽的眼神」、「往驢子(生物)的方向看去」………其實就是上面所說的:一、是生物單純的視覺生理反應所及的「視覺刺激強度」的強弱問題。

對於這張照片,第一眼看到後的感覺是蠻空洞的,特別是書架後方的空間感,但在多看幾次後,卻有相當不同的感受,漸漸覺得這張照片裡的元素配置的相當具平衡感,個人認為驢子在照片中具有相當的面積,第一眼可以說被他所吸引,漸漸隨著驢子的眼神一直延伸到書架上的書,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書架上的書的排列方式,似乎略指向上方,隨著眼神向上搜索後見到畫面中所佔面積部大的壁畫---太陽,有趣的是太陽的眼神似乎又往右方的驢子看去,就這樣,畫面中形成一個無形的視覺通路,也許之後又會在畫面中發現新的線索。
這些觀看的反應,其實就比較向上面所述:二、屬於人類共通的視覺語言層級的觀看結論!

對於這張照片,第一眼看到後的感覺是蠻空洞的,特別是書架後方的空間感,但在多看幾次後,卻有相當不同的感受,漸漸覺得這張照片裡的元素配置的相當具平衡感,個人認為驢子在照片中具有相當的面積,第一眼可以說被他所吸引,漸漸隨著驢子的眼神一直延伸到書架上的書,在空間中搜索,在遍尋不著下,注意到書架上的書的排列方式,似乎略指向上方,隨著眼神向上搜索後見到畫面中所佔面積部大的壁畫---太陽,有趣的是太陽的眼神似乎又往右方的驢子看去,就這樣,畫面中形成一個無形的視覺通路,也許之後又會在畫面中發現新的線索。
這些觀看的反應,其實就是上面所述:三、比較可能屬於你妳個人的大腦長期記憶庫所影響的,你妳獨特的觀看方式。

reddliaw

部落格(1)
新進會員

134) 2003/02/09 23:20 
在這裡你妳可以看見ㄚ寶在策展的時候,從王福春的幾百張作品中挑出來的四十三張影像。同時應該也可以同時看見ㄚ寶為這四十三張影像所安排出來的脈絡性訊息。......在我幫他挑出來的43張作品中間,關於不同的眼神的脈絡性訊息應該很明顯才對。......當時我應該也是寄了類似有關眼神的照片過去才對,時間太久了已經記不清楚了。
-------------------------------------------------------------------

所以"眼神"這個脈絡性訊息是吳老師(策展人、經紀人、挑片者或編輯)造就安排出來的,那王福春在拍的當時或之前之後有看到或想到這個嗎?這也是他所要傳達的嗎?他對於自己的作品在被挑選之後多了這一層脈絡性訊息有何看法?

reddliaw

部落格(1)
新進會員

135) 2003/02/09 23:43 
第一階段第二張第一眼:
之前有po過,一看就覺得是練習習作,因為自己以前也做過一些這種練習。
第一階段第二張第二眼:
聯想到便便從肛門跑出來。
第二階段第二張:
仍然聯想到肛門......

不論第一張或第二張,我在兩個階段的聯想都一樣,
沒有因知道了影像的背景故事而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呢?

reddliaw

部落格(1)
新進會員

136) 2003/02/10 00:59 
沒有錯!這麼久,你還記得!真是應了「知識的終端在大腦,不在筆記本上」這句名言啊!
---------------------------------------------------------------------
 
當年就是因為老師說過雙眼相機這個特性,
加上看了荒木的「平成元年」每張照片都有打上日期,所以雖然當時苦哈哈,
仍跑去買了一台Contax T2高級雙眼傻瓜相機,並另購日期機背,
雖然此舉可能有點傻,但這台相機還真是好用,
每天隨身攜帶,十餘年如一日,
機在人在,機亡...可能還是會再買T2 or T3, 不過十餘年來從未壞過,
隨時想拍拿起來就拍,不用像機械單眼那樣顧慮一些技術問題,
最重要的就是享受到「雙眼仍可看到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特性,
雖是傻瓜相機,鏡頭品質佳,又可自行設定光圈,自動手動對焦,
測光準,又可調整EV曝光補償......(sorry, 扯遠了,在這裡討論器材)

其實老師所教過的東西,從沒忘記過,
只是沒機會想起來(反正不知不覺中、潛意識下有用上就好了),
現在這個討論版能讓我想起以前的,並學到新的 :)
謝謝。

ㄚ寶


論壇版主

137) 2003/02/10 01:31 
reddliaw:
所以"眼神"這個脈絡性訊息是吳老師(策展人、經紀人、挑片者或編輯)造就安排出來的,那王福春在拍的當時或之前之後有看到或想到這個嗎?這也是他所要傳達的嗎?他對於自己的作品在被挑選之後多了這一層脈絡性訊息有何看法?  

------------------------------------------------------------------
要先聲明,所有畫面中「有眼神」的照片是王福春拍的。
但是,注意到這些「眼神」可以闡述關於中華民族的「寬容與敦厚」是策展人的credit。
相信,王福春拍照時,並沒有特別為了要拍「眼神」而去特別找有眼神的場景來拍。這點,從他自己發行的作品集,看看他自己編排的結果就可以知道了。
所以,「眼神」當然不是他自己所要傳達的!
攝影家通常是用「權力」的角度,考慮他的作品怎麼被運用。儘管ㄚ寶曾經在許多作家想要展覽時,對這些大師級的作家提出如何「再現Representation」比較好的建議。這些人也會在你面前唯唯諾諾。但是一旦到了緊要關頭,要展出的數量、哪一張應該擺第幾張的再現效果,還是根據他她們自己那些已經屬於「農業時代」(ㄚ寶沒有講是石器時代已經很客氣了!)的傳統攝影觀念來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裡面展出他們的個展或者編排他們的作品集。
當然,作品是他們的,主權也在他們。我們想幫忙的最後也是莫可奈何的!
最後的結果,當然就是招致許許多多這樣的個展不好的「惋惜」的負面評議了!
到底,策展人與作者之間角色的扮演,應該如何分際,其實是大有學問的。講明白一點,藝術家所能眼中看見的,就是在這個「當下」,策展人手上掌握了多少「權力」吧!(手上正在掌握著預算多少規模多大的展覽?之類的權力)

剛才講到:「藝術家通常是用「權力」的角度,考慮他的作品怎麼被運用。」光是這一點,就可以大大的做一篇至少是碩士級的論文吧!

reddliaw

部落格(1)
新進會員

138) 2003/02/10 01:35 
第三張照片在第一階段第一眼時沒什麼聯想,只有一些疑問,
這些疑問之前po過了就不再重覆。
第二眼時,
記得驢子有傻瓜、白痴的意思,
影像中有書、有驢子,驢子又背著書下樓梯,
聯想到「書呆子」或「讀書人都是笨蛋」,
而那個太陽就是影像的作者本人,
以輕視的眼神在說「書呆子」或「讀書人都是笨蛋」這件事。

ㄚ寶


論壇版主

139) 2003/02/10 01:35 
reddliaw:
第一階段第二張第一眼:
之前有po過,一看就覺得是練習習作,因為自己以前也做過一些這種練習。
第一階段第二張第二眼:
聯想到便便從肛門跑出來。
第二階段第二張:
仍然聯想到肛門......

不論第一張或第二張,我在兩個階段的聯想都一樣,
沒有因知道了影像的背景故事而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呢?

-----------------------------------------------------------------
我想是每次與每次觀看之間,的時間「間距」的問題吧!
隔一段時間,或者你的生活中間有個比較大的變化之後,再從新看看吧!

ㄚ寶


論壇版主

140) 2003/02/10 01:41 
reddliaw
沒有錯!這麼久,你還記得!真是應了「知識的終端在大腦,不在筆記本上」這句名言啊!
---------------------------------------------------------------------
當年就是因為老師說過雙眼相機這個特性,
加上看了荒木的「平成元年」每張照片都有打上日期,

------------------------------------------------------------------
以前是不是和你妳們講過,荒木照片上的日期,大部分都是假的喔!
在編排影像脈絡的時候,他發現A照片,如果放在B照片後面會比較有脈絡性訊息,儘管A照片是在B照片之前拍的,他就會將照片中的日期做一個顛倒的日期出來喔!
影像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埋設著作家有意、無意的訊息喔!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7頁 / 共10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4248804人 │ 線上1766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