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4/3系統DSLR E-1
作者  
討論話題
 

ITO


新進會員

2003/11/16 17:33
器材: Olympus 其他
各位好,
小弟昨天也終於買了 E-1了,
本來只預定買一機一鏡,
但聽到Nikon AF-S DX Zoom-Nikkor 17-55mm f/2.8G發表延期後,
將買此鏡的預算也移來,
一口氣買下一機3鏡加閃燈FL50及一些配件.

小弟有個建議,Olympus 專屬版中該有個4/3系統的主題,
OM版的內容已經太濃厚了.
推薦者: an09111

小小翼兒


顧問

461) 2004/02/20 13:30 
collective_9-9兄
依照olympus的保守作風...
我初步估計...原廠所建議的參考光圈
應該往上下推一級...應該都還不錯用吧!

不過還是等實際東西到手再來做個實際測試比較準!!

lazy


網路會員

462) 2004/02/20 16:18 
聽說現在來回機票一萬台票左右
您可問問有沒有親朋好友想去逛逛街的...

ITO


網路會員

463) 2004/02/20 16:31 
Olympus來信有提到免費送OM 接環活動送完為止,
但在結束活動2個月前會做通知,看來送OM 接環活動會持續一段期間的.

ITO


網路會員

464) 2004/02/20 22:01 
collective兄可能要再等了
這期3月號digital photo
有做ZD 11-22mm的試用報告,對此鏡評語是解析度,周邊光量均極佳,
但11mm側周邊有些色收差,11mm-18mm有些桶狀變形.
推薦用於自然風景,
不太適合建築物的攝影.

neosephy


網路會員

465) 2004/02/20 23:12 
請問ITO兄,
這樣說來ZD11-22mm這個鏡頭的11-18的桶狀變形不小囉?
因為似乎每個鏡頭或多或少都會有變形的情形
小弟記得手札對Nikon 17-35mm/f2.8的測試有提到它的桶狀變形"極輕微"?
所以這種鏡頭可以用來當建築物的攝影,是這樣嗎?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66) 2004/02/21 06:27 
neosephy兄,
經您提醒小弟也到手札測試區看了一下,
http://www.photosharp.com.tw/cameratest/widezoom.htm
個人覺得在六支評比的鏡頭中,在最廣角端,MINOLTA 17-35mmF3.5G的變形控制最好.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67) 2004/02/21 06:43 
謝謝ITO兄提供資訊,小弟最在乎的是ZD將在今年推出的超廣角變焦鏡的性能,這關係到是否能替代小弟目前用RF機加COSINA VOIGTLANDER 12mm F5.6在超廣角的運用.不過SLR的超廣角變焦甚至定焦鏡始終是很難追上RF鏡的.

ITO


網路會員

468) 2004/02/21 07:11 
neosephy兄,

其他雜誌也有幾個ZD11-22mm試用報告,
未提到色收差,桶狀變形也是寫輕微.

只有digital photo試用報告提到,
在用11mm側時周邊色收差及桶狀變形
會在如建築物之類有直線邊緣的攝影時醒目的顯出.
作者有寫到4/3目前只有此廣角可選,
且價格不便宜,所以他才特別將在意點寫出.
如在乎的人等年底的8-16mm(?)或sigma 新鏡.

不過E-1的ccd除塵,使光圈縮至f22的照片,
都還幾忽沒看到CCD上的灰塵.

Nikon 17-35mm/f2.8應該是目前各廠同級廣角鏡中表現最好的一隻.

lazy


網路會員

469) 2004/02/21 09:41 

小小翼兒


顧問

470) 2004/02/21 12:38 
lazy兄...你的這消息太震撼了...@@||
只是上有一些搭配性上的技術性問題還需解決!!
例如...閃燈搭配性...^^"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71) 2004/02/21 14:58 
Nikkor鏡後距離長的特性,的確適合轉接到別系統的機身.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72) 2004/02/21 19:41 
122459兄,
小弟在此勸您敗4/3系統,若是E-1不能符合您的需求,可以等OLYMPUS或其他4/3系統加盟廠出機身,因為小弟覺得數位時代鏡頭是唯一可以保值又能久用的攝影器材,機身的汰舊換新太快了,升級時鏡頭一起被汰換實在很浪費.

小弟忽然有個想法,有沒有那家4/3聯盟的廠商願意設計生產一部超便宜(相對於D-SLR),可換鏡頭的4/3系統DC,不知道這個想法有無價值?請大家給個意見討論討論...^_^

Castor


網路會員

473) 2004/02/21 21:09 
我有想過ㄝ.....但我想應該不太可能吧!我想的是類似RF相機,且應該可作的比現行的LeicaM orCONTAX G更小,品質上也能到到目前市售RF相機的程度,說不定能更好,但我想這還是要看4/3聯盟的成員想不想做了.......

122459


網路會員

474) 2004/02/22 00:27 
to Collective 9-9兄,您的建議非常有道理,但我覺得E1這種功能設計與規格設定,即使再過十年,仍是經典;也如4/3聯盟官方網站上所說,這是調和系統體積與銀鹽、CCD矛盾的最佳解決方案,投資4/3系統將是一種保障。

就如同您之前的留言所說,佳能有1:1、1.3、1.6等三種片幅,小弟個人覺得那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輕慢,因為佳能對任何一部數位單眼相機的廣告詞,都提到有佳能全系列鏡頭支援,但卻沒告訴消費者,他們的EF鏡頭用在數位機身上會是什麼德行?除了那支有點急就章搭配300D一起賣的18-35之外,那一支EF鏡頭可以剛好滿足28-80這個最常用焦段?如果有,也只是差強人意,例如25.8-56︹16-35︺,讓消費者重溫尼康AIS25-50的時代,但即使用了這支鏡頭,代價又是何等昂貴。







ITO


網路會員

475) 2004/02/22 00:57 
如果有人出canon FD鏡-->4/3接環就更有趣了.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76) 2004/02/22 06:47 
ITO兄,
不好意思找一時不到先前您提供的各系統鏡頭接環口徑和鏡後距離的表列,不知OLYMPUS是否已經公佈4/3系統的接環口徑和鏡後距離,如此我們就可以來研究有那些鏡頭有機會製作出無鏡片的轉接環.呵呵...

ITO


網路會員

477) 2004/02/22 07:24 
鏡後距離
http://www.infonia.ne.jp/~kori/adaptor/flange.htm

OLYMPUS未公布4/3系統的接環口徑和鏡後距離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03/topic/topic.asp?forum_id=10&code=20011227000006&fPage=1&page=24
474)的值如可信.很微妙,搞不好真可做 FD鏡-->4/3接環,
如此可能反過來很多canon老客戶會買4/3系統.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78) 2004/02/22 10:12 
感謝ITO兄,
CONTAX/YASHICA,LEICA R,MINOLTA MD,M42,PENTAX K等應該很容易做到,FD-4/3的轉接環大概會和L39-M的一樣很薄,不過FD的鏡頭釋放鈕和OM一樣都做在鏡頭上,又增添了可行性.想像FD也有一支1200mmF5.6,裝上4/3畫角等同2400mm在135片幅,Nikkor 2000mm的反射鏡,MINILTA 800mm/1600mm的反射鏡,ZEISS 1000mmf5.6反射鏡,還有......這些巨砲若是都接上4/3機身,真是令人期待...^_^

ITO


網路會員

479) 2004/02/24 08:06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480) 2004/02/24 12:38 
連COSINA VOIGTLANDER MACRO APO-LANTHAR 125mm F2.5SL / f2.5都上了!不知道是以OM接環版的鏡頭再接OM-4/3轉接環,還是又有新轉接環又誕生了?
看了這些測試照,覺得還不錯.OLYMPUS的建議值好處客氣了點.

ITO兄,您是否也期待C/Y-4/3轉接環,小弟又在肖想將FD 85mmF1.2L轉接到E-1的可能性了...^_^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4頁 / 共89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前10頁│ 到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6167532人 │ 線上1390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