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olympus 的是防塵係統吧,柯美的才是ccd防手震。 推薦者: cyw |
新進會員

|
恩~~種之,希望有機身內建防守鎮系統就是了 而大大提的防塵系統,若有就更好了不是嘛!! |
網路會員

|
我的依照你的邏輯、也有以下看法.....
1、Canon應該依照KM加入CCD防手震 2、鏡頭的IS也得改良成足以與Nikon VR II媲美的四段快門防手震 3、然後比照O跟Nikon除了L鏡的螢石鏡片之外、而外加入ED鏡片 4、比照O社重新設計所有鏡頭、讓全幅鏡頭邊緣也能有定焦鏡頭中央般的銳利成像 5、所有C的DSLR除了SRGB跟Adoeb RGB之外、都要有DC免修圖RGB模式、所有照片都免後製啦 6、所有C的全幅鏡頭都要提供1.3X、1.6X跟2.0X高速裁切模式、而且裁切後畫素都要保持全幅最高畫素 7、加上以上設計之後、價格也要完全比照350D的價格、不能漲太多
距離愚人節只剩不到兩個月了.....Orz 推薦者: 0318, cyw, cleverly |
新進會員

|
是阿,重點是一定要全片輻才好,而且要中低價位!! 至於我也覺得OLMPUS的成相真的是爆銳利的~~~CANON真的要加油啊!! 若不趕緊精進真的就有危險了!!! |
網路會員

|
再補充:
8、最好也加上O社的CCD除塵功能 9、然後也加上Sigma的Dust Protector換鏡頭也不會進塵、就算進去也有CCD除塵功能 10、最好設計成百家接環、所有的鏡頭都能夠裝置上去、也都能夠完整支援AF還有一切功能.... 11、提供體積輕巧(低於50g)、具備超超超高容量的電池、最好充飽一次、可以拍攝一萬張以上、然後充電只要三分鐘... 12、提供類似Nikon無線網路模組功能、直接內建WLan a/b/g功能、可免記憶卡拍攝傳輸照片 13、提供30FPS/sec連拍功能、並且可以靠機身內建的5Ghz高速DIGIC-X處理器直接後製成1080i HDTV... 推薦者: 0318 |
網路會員

|
Canon1VHS 兄
首先,你是否說olympus的CCD除塵,我覺得此功能可有可無,如數碼背CCD外露於空氣中都是這樣,只要時常清理即可,而混合機種方面,其實120機種一早也是這樣,我想Canon 絕對有此能力,但它想有較佳的效能才獨立設計機身,如速度可保持EOS 1系傳統,真的出此機也無妨 |
網路會員

|
1.我倒是覺得鏡頭IS不錯,因為鏡頭會用比較久,數位機身換的比較快。 2.我希望的改進: (1)功能鍵能再增加一些,Canon的單一功能鍵很少,希望能取Nikon的優點,又保留目前簡潔的設計。 (2)增加白平衡鎖,這是我的突發奇想,不過卻是可能實現的。就像是曝光鎖一樣,對準白色或是灰色物體,按一個鈕,然後會自動設定色溫。不用像現在照一張然後在menu裡load,這樣很沒效率。白平衡在數位相機中重要性非常重要,應該讓他成為和曝光/對焦一樣簡便能夠手動的相機標準功能。 (3)相機預設影像對比似乎都高一點,雖然立體感會好一些,但是影像時常偏暗,暗部細節喪失,用一些他廠的RAW Converter轉出的影像似乎影像都比較亮些。Canon應該在色彩校調的用心上向Olympus看齊。
Canon的DSLR作的真的算是不錯(相對),除了我的技術之外實在也想不出能再增加些什麼。 |
新進會員

|
chamberlaintsui兄,我想你是我的前輩,我才高2而已,稱"兄"不敢當!! 大家可能都有許多的期許,只是有些想法恐怕難度過高,像是"提供體積輕巧(低於50g)、具備超超超高容量的電池、最好充飽一次、可以拍攝一萬張以上、然後充電只要三分鐘..."這就似乎太過夢幻了點!!況且50公克以下的重量拿起來手感就差了,倒是應該輕量化到1公斤以下會最好[專業機種],不然若加上大光圈望遠鏡頭還真相是在當兵拿步槍阿!!
|
網路會員

|
補充一句
我想Canon 及 Nikon 在技術上絕對有能力在CCD上出防震,個人覺得它們不研發的原因是希望想將防震技術做得更好,如在CCD上防震,由於在CCD上作修正而不經鏡身會出現一個問題,在觀景器上看的影像沒有防震依然搖動不定,而且CCD在避免震動時有所移位,有所影響了相片的焦點及取景位置,我想可能是此原因而不研發CCD防震技術 推薦者: mirolin |
新進會員

|
難道CANON沒辦法將CCD在避免震動時有所移位,有所影響了相片的焦點及取景位置的問題做改革吗?? 可以的話該有多好阿!! |
網路會員

|
To: chamberlaintsui 照你這麼說來,如果Canon/Nikon,和KM內建防手振相機在低於快門一兩級且拍攝相同物體, 最後挑出不模糊的照片,還是分得出來那張是KM照的囉?因為焦點和取景會偏移? 我還以為Canon/Nikon不採機身內建防手振的主要原因還是已有鏡身防手振系列,再做機身開發反而多此一舉
To: CANON1VHS 有些東西不是不會做,而是做得比人慢,它廠已有專利。簡單直接的設計已經被使用走了,若要繞過專利可能開發設計會更費金錢,産品反而達不到精巧。那還不如放棄,教育消費者那是個無用的裝置來的快。 |
網路會員

|
Canon1VHS
我的意思是由於防震在CCD上,是在反光鏡後,因此會出現實際影像與觀景器上不同,這是不能改變的,但如將防震在鏡身上所有防震都在反光鏡後,可使觀景上和影下的影像相同,另外可使觀景上影像更穩定 |
網路會員

|
對不起打錯字
我的意思是由於防震在CCD上,是在反光鏡後,因此會出現實際影像與觀景器上不同,這是不能改變的,但如將防震在鏡身上所有防震都在反光鏡 "前" ,可使觀景上和影下的影像相同,另外可使觀景上影像更穩定
另外,我所說"焦點“的意思是相片的位置 |
網路會員

|
SLR 的設計不就是要讓「觀景區」和「影像區」相同? 怎麼會多了個防手振的補償裝置就不一樣了呢? |
網路會員

|
To JazzyRic
無錯SLR 的設計是要讓「觀景區」和「影像區」相同,但在KM機身上CCD有防震功能,CCD為了要修正因震動而出現焦點偏移,CCD就會移位去修正,這是由於只對CCD上影像修正而沒有對反光鏡上的影像作修正,導致出現了此情況,我曾用KM 5D開啟了防震觀景器上是沒有分別,要觀看影下來的影像才能分別,其實各廠都明白都會有一些這樣的問題,即是在Canon 及 Nikon 在鏡間上防震也會影響了取景位置,(以鏡片移動來修正偏移焦點),可能我說得較誇張,可能只是1-2mm的偏差,但是無論在機身或鏡身上的防震功能都設開關,使各使用者可自由選擇,最後我想Canon(IS)及Nikon(VR)有這樣的設計原因只是讓使用者有更佳的操控性 |
網路會員

|
鏡頭防手振觀景窗所看到的是穩定的影像,CCD防手振觀景窗看到的是晃動的影像,在300mm以上焦段加上快門時滯時,看到的和拍到的構圖位置會有些差別,除非觀景窗不是光學式而是EVF式的。而且在還有底片機的情形下,鏡頭防手振的實用性會更高,且若防手振不幸掛掉的話,換隻鏡頭照拍。當然CCD防手振的優點是鏡頭成本可較低,短焦也有防手振,加上高ISO的話拍夜景也很方便等等,看設計廠家的想法吧。 推薦者: 0318 |
網路會員

|
小弟現用E1, 就自動除塵功能一項, 已令曾用10D,20D共約3年和多用細光圈的我夠感動, 不需再為那清不完的黑點煩惱. 當然, 高齡的E1仍有很多可改進的地方, 如高iso表現和抑噪方面Canon確有過人之處. |
網路會員

|
路西法兄
我認同你的說法,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廠方是為了底片機的市場。 |
網路會員

|
就算是所有廠牌的優點全都做到了!看到那“偉大“的價格!應該沒幾隻貓會買吧!所以別做夢了! |
新進會員

|
我想價格或許"偉大",但這應不會持久的,科技產品種是只有幾年短暫的輝煌,價格應該會隨時間而降低他的"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