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我對所謂透視感的看法
作者  
討論話題
 

quesderHo


網路會員

2004/09/24 23:10
器材: 其他 其他
以10D配 10mm 鏡頭和 1Ds配16mm鏡頭,
站在同一地點, 根據透視投影及相似形原理,
兩張影像上景物的實體成像大小不同, 但是
所有景物彼此間的相對大小比例 在兩張影像上是相同的,
(亦即, 若物體A與B在第一組中的成像大小比例是1:3,
則在第二組的成像大小仍然是1:3
不管是遠物或近物
)

小弟個人認為這就是所謂的透視感或空間感相同,
不知各位大大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當然景深是不一樣的)

HOBA


網路會員

1) 2004/09/24 23:15 
以前的實驗(好險還沒殺掉).
http://www.ntut.edu.tw/~s1360523/FF_APS/FF_APS.htm

thundersha


網路會員

2) 2004/09/24 23:17 
前輩說的沒錯 :) 透視的確是相同的 :)

但在下是有個想法...
當要討論"空間感"時,該不該把"景深"討論下去呢?
如果說"景深"會影響"空間感"(對於遠近的感覺),那..空間感就不同了 :P

thundersha


網路會員

3) 2004/09/24 23:18 
HOBA前輩的實驗惠我良多 :)

quesderHo


網路會員

4) 2004/09/24 23:50 
景深是可以透過  光圈來改變的,
所以只要光圈值可以無段調整,
理論上 兩組透視感相同的機鏡組,
是可以拍出兩張連景深都一模一樣的照片

minipai


網路會員

5) 2004/09/25 00:16 
hytong
網路會員
66.185.84.xxx
香港
發表過1篇文章
回應過562篇文章
141) 發表於 - 2004/9/24 下午 11:59:05
--------------------------------------------------------------------------------
minipai,
when I said "background coverage", I mean absolute coverage, not angular coverage. This "background coverage" is determined by picture angle & shooting distance.

=====================================================================
背景的距離就是視為無限遠
哪來的不同shooting distance??

minipai


網路會員

6) 2004/09/25 00:16 
hytong
網路會員
66.185.84.xxx
香港
發表過1篇文章
回應過562篇文章
141) 發表於 - 2004/9/24 下午 11:59:05
--------------------------------------------------------------------------------
minipai,
when I said "background coverage", I mean absolute coverage, not angular coverage. This "background coverage" is determined by picture angle & shooting distance.

=====================================================================
背景的距離就是視為無限遠
哪來的不同shooting distance??

minipai


網路會員

7) 2004/09/25 00:20 
如果你能靠前進後退就拍出background coverage不同的風景
我送你100台 1Ds II

然後全世界的廣角鏡都可以拿去丟掉了

夢幻nikon


網路會員

8) 2004/09/25 00:37 
minipai 你是不是貼錯地方啦
怎麼看都接不上原來的討論說

minipai


網路會員

9) 2004/09/25 00:43 
應hytong要求
從1DS II討論串轉貼來這裡的說

-
也好
再留在那個討論串
拿賭的1DS II的台數要越來越多啦

hytong


網路會員

10) 2004/09/25 01:11 
ok, I hope this is not another misunderstanding of "background" and its "coverage".

Lets say you drive and park your car at the beach.
You take out a 135 camera with a 35mm lens to shoot at the pacific ocean at the sea shore, your picture include the sky, the water but not the sand. Now you backup up towards where you parked, now you can cover the sand, backup more and you can also cover the parking lot, backup backup more and you"ll see the curvature of earth, backup backup backup more ... eventually you"ll be able to cover the whole planet. This is all done with the same 135 camera and 35mm lens.

hytong


網路會員

11) 2004/09/25 01:17 

minipai


網路會員

12) 2004/09/25 01:29 
你不斷的退後只不過是有更多的subject : sand, parking lot..進入妳的畫面
背景sky還是不變

如果地球全拍進來的話, 地球就變成subject 宇宙才是background

by the way, 這就是16mm on 1ds vs 10mm on 20D 要拍出同樣大小的distance-to-subject的差異??

minipai


網路會員

13) 2004/09/25 01:45 
阿還有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ame subject size at image capture time, you need a shorter shooting distance when using a 10mm lens on 20D then a 16mm lens on a EOS1
這句話也是錯的

既然10mm lens on 20D will give the "same picture" as a 16mm lens on a EOS1,如果不用相同的shooting distance ,10mm lens on 20D 和 16mm lens on a EOS1是拍不出一樣的subject size

minipai


網路會員

14) 2004/09/25 01:46 
一時沒注意
差一點就讓你推翻了DSLR有所謂等效焦長倍率這回事呢

hytong


網路會員

15) 2004/09/25 02:29 
my friend, you probably need more sleep. :)

Consider using 10mm & 16mm on a EOS1 with the same shooting distance.
image magnification, M = f/(So-f)
The 10mm will renender a smaller subject image on the film plane than 16mm.
Now take that frame shot with 10mm, crop the film from 36x24 to 22.5x15.0. This is what you get on the 20D. Is your subject size on film any larger or smaller after the scissor?

http://www.luminous-landscape.com/tutorials/understanding-series/dslr-mag.shtml

hytong


網路會員

16) 2004/09/25 02:35 
Now take that film shot with 16mm, compare with the "20D image" created above. The 16mm shot should give you a larger sized subject image.

Acon


網路會員

17) 2004/09/25 08:20 
HOBA 的實驗太好了,有圖片看就很明白。不過都太間接了,如果能瞭解一個原則的話,便能夠更明白這些實驗結果的原因和應用意義。有關透視感,沒什麼複雜的,只有一句:

★透視感只受到「物距」(底片與被攝物的距離) 影響★

物距愈短 (相機離你對焦的主體愈近),透視感愈強烈。
即近的東西看起來更近/遠的東西看起來更遠。

物距愈長 (相機離你對焦的主體愈遠),壓縮感愈強烈。
即近的東西看起來沒那麼近/遠的東西看起來沒那麼遠; 原本彼此距離很遠的東西看來變近了。

理解這個科學原理就可以拋開焦長/片幅等等對透視感的種種迷思了。
------------------
常見的例子和誤解如下:

1.
物距相同,也就是你站在同一個地方拍攝同一個畫面,用 16mm 的鏡頭和用 200mm 的鏡頭,透視感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 16mm 的畫面較大,而 200mm 只呈現出中間一小塊畫面罷了。是從這從 HOBA 的第二個實驗即可看出。

片幅造成的 1.3/1.6 等焦長轉換影響也是相同道理,把它們視為焦長不同的鏡頭即可,不要再在機身上夾纏打轉了。

2.
同樣的道理,常有人說廣角鏡頭透視感較強,望遠鏡壓縮感較強,這也是一種較不正確的說法。就應用的結果上來說,這種說法沒什麼大錯,不過我們要知道,造成這個結果就是因為廣角鏡拍攝時「物距較近」,而望遠鏡拍攝時「物距較遠」所致。

HOBA 的第三個實驗即可看出這種效應。

要知道一件事,所謂「構圖相同」是一種人為認定的標準,只有應用上的意義,卻不是個物理因素。透視感受物距影響卻是個科學現象,是物理法則。討論時這兩者一定要分清楚。

換句話說,用「構圖相同」來討論透視感,在應用上很有意義,卻沒有科學意義,真正影響的因子還是物距。

3.
至於景深,那因素就更多了,受到光圈/實際焦長/物距/CoC 四個因素影響,應該另外討論,不該和透視感混為一談。嚴格來說,透視感是指上面說的這種,畫面中遠近物體「看起來」與彼此「實際上」距離的差異的一種效應; 景深則是指對焦平面前後容納的清晰範圍。換句話說,景深和透視感一點關係也沒有。

常有人不同景深的東西看起來"透視感"不同,這是個用詞上的問題,那個叫作「立體感」而不是透視感,這也是個主觀認定標準,不具科學意義。中文的翻譯常有這種混用上的問題,也許用英文原文就很清楚了,可惜我也不知道原文是哪些字,有知識淵博的人能提供最好。

夢幻nikon


網路會員

18) 2004/09/25 08:48 
"常有人說廣角鏡頭透視感較強,望遠鏡壓縮感較強,這也是一種較不正確的說法。-------------造成這個結果就是因為廣角鏡拍攝時「物距較近」,而望遠鏡拍攝時「物距較遠」所致"

這種說法個人覺得只對了一半
事實上廣角鏡因為攝入了較多的前景,
增加的前後景或主題間的相對關係的確會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即使物距相同)

請參考此圖
http://pic.twbbs.org/db/c/chingche/34F4E6DC/863848B383.sized.jpg

判斷一下中間的粗垂直線哪個圖較長
然後再用尺量一下驗證之

事實上視覺是很多因素的組合結果
只抓取一個因素要解釋所有的攝影現像其實很危險

minipai


網路會員

19) 2004/09/25 09:07 
hytong

我想我probably 需要的是更多的英文程度
我想你以後還是寫中文好了

不然我看不懂為什麼底片上的主體大小跟透視有關系
難道背景不會跟著變化??

看不懂裁切比率只影響主體大小不會切到背景
也看不懂放大被率跟透視哪裡有關
難道照變放大到4x6 跟8x10的透視感不一樣 ??

minipai


網路會員

20) 2004/09/25 09:13 
夢幻nikon

你說的現象可以用 --
廣角鏡拍入了更多前景. 也就是物距更進的物體,
而人的直覺把更近的東西當作主體

所以認為廣角鏡有把叫強的透視感

沒有違反"透視感只受到「物距」(底片與被攝物的距離) 影響"這個原則

因為隨著鏡頭越來越廣 主體就換成更近的東西 , 物距越來越短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史上最殺!★Canon 600D超值包★
【Nikon D4 / D800 完全活用】晉升Nikon專業旗艦必備寶典!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6887610人 │ 線上1531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