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E-1及4/3系統鏡頭
作者  
討論話題
 

ITO


網路會員

2004/06/29 13:26
器材: 其他 其他
DSLR的CCD防塵措施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03/topic/topic.asp?forum_id=27&Code=20040615000026&fPage=1&Page=1
中與該主題無關的討論移到此主題討論
發言0)-6)為原討論內容

================================================================================================
ADI  
109) 發表於 - 2004/6/21 下午 09:27:50  
================================================================================================
.................(略).......................

還有更好笑的報給你知,E1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別人沒有,就是”邊角補償” (SHADING COMP.)

說明書上說,在某些情況下由於鏡頭特性不同,會使圖像的邊緣出現陰影現象,邊角補償功能可以增加圖像陰暗邊緣的亮度………等等云云。

啊你會說這有什麼好笑??
可是你翻閱”精美DM”就會發現,當初發明4/3系統就是要改善全幅CCD跟APS SIZE CCD因為邊緣光線射角斜度過大而造成的CCD感光不良,所以重新設計一個鏡頭系統跟CCD的SIZE來使畫面邊緣跟中央感光平均,結果E1竟然還要設計一個邊緣補償來補償邊角失光,這不就表示他的4/3系統也不比APS SIZE高明(人家APS SIZE CCD還不用補償咧!!)?? 實在是令人費解!!

廠商發明一種功能,當然要使勁說他多好多好,信者恆信,你買了他就賺到了,有什麼問題大家再喬、再修,大不了換台新的給你。消費者本來就要有點自覺,在大限之前努力操給他夠本。DSLR若像是FM2那樣一用數十年不壞,壞了還可以自製零件修理,那廠商三年就倒了(啊你會說NIKON怎麼沒倒?? 因為他不只賣FM2而已,還可以搞FM2N, FM2 2000版、FM2龍年版、FM2狗頭版、FM2鈦合金版)。

E1除了幾個好笑的功能,但他的色調表現真的不錯,濃度很夠,測光等等都很準,而且他是繼EOS之後,唯一可以用轉接環接各家鏡頭的機身,這就值得大書特書。

.................(略).......................
================================================================================================
cafekid1025
112) 發表於 - 2004/6/22 上午 12:02:34  
================================================================================================
呵~
ADI兄所言真是和我所想相同!!
在E-1的使用手冊的確說了一些和文宣有些許出入的事實,
如ADI兄指出的邊角補償與CCD入塵等,
E-1的邊角補償在我拿在說明書時,
也是和ADI兄所想一樣…
怎和宣傳時有差距呢??
而入塵更不用說了,
甚至机身防水的性能,
也因外層包覆的像膠會些許脫離,
也破了功
(但這算不算破功看個人認定,
畢竟机身並無因淋水而功能上產生不良)

可是E-1也有些功能是在使用手冊上所說出的,
如對焦環的轉向可設定向右或向左,
亦如AF對焦後還可手動對焦!!
.................(略).......................

================================================================================================
Acon
114) 發表於 - 2004/6/24 上午 09:25:02  
================================================================================================
E1 的「邊角補償功能」(shade compensation) 實際上沒有任何效用!
請見: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olympuse1/page17.asp

我看這個功能根本只是噱頭。

4/3 的設計的確有它合乎理論之處,但實際的產品卻沒有把這些原本想要顯現的優點發揮得很好。E1 成像的色澤是無可匹敵沒錯,不過我想和它的解碼引擎也有關吧,SLIPIX 解出來本來就蠻漂亮的感覺。

對了,E-system 的鏡頭可以全時手動對焦 (AF 後直接 MF) 喔? 我怎麼不知道,太棒了…

ITO


網路會員

1) 2004/06/29 13:26 
--------------------------------------------------------------------------------
jerloong
115) 發表於 - 2004/6/24 上午 10:19:57  
--------------------------------------------------------------------------------
>The Olympus DSLR E-System manages the issue of corner shading >elegantly because when you change the lens on your camera the lens >mounted tells the body digitally how much compensation is required.
shade compensation 以後應該會有更多相機採用此技術
應該等olympus超廣角變焦鏡推出 或用11-22mm來測試才知功能
或許14mm(28mm) 即使您啟用 電腦或許認為不需作用吧
dpreview測試時 11-22mm尚未推出
----------------------------------------------------------------------------------
jerloong
116) 發表於 - 2004/6/24 上午 10:28:52  
--------------------------------------------------------------------------------
Acon兄 看看就好 僅供參考
http://homepage.mac.com/yuen/B372242080/C507355967/E945077848
-------------------------------------------------------------------
小小翼兒
117) 發表於 - 2004/6/24 上午 11:00:39  
--------------------------------------------------------------------------------
ADI兄...所謂的邊角補償...適用在廣角鏡頭上的時候
算是一種軟體的輔助抑制功能!!
----------------------------------------------------------------------
E-system 的鏡頭可以全時手動對焦 (AF 後直接 MF) 喔?
----------------------------------------------------------------------
這功能必須進入選單做開啟才能使用!!
出場預設為off
--------------------------------------------------------------------------------
jerloong
118) 發表於 - 2004/6/24 上午 11:45:00  
--------------------------------------------------------------------------------
ADI兄
邊角補償與CCD無關也與4/3系統無關 只是用軟體來消除超廣角鏡之暗角
只是開啟時 Olympus會針對鏡頭資訊與以"必要"之作用
這在許多傻瓜數位相機運用情形應該會增加
連Epson RF數位相機 好像也加入 只是L鏡無法提供資訊 效果?
或許是Zuiko Digital鏡頭優劣 個人主觀因素不予置評
但是暗角失光該補償與否 也是見仁見智吧!

---------------------------------------------------------------------------------
ADI
121) 發表於 - 2004/6/24 下午 01:31:25  
--------------------------------------------------------------------------------
jerlong兄
您的說法也是對的
但是4/3系統本來對邊角失光的產生就有抑制的作用
就個人使用的感覺,邊角失光也不明顯,其實這個功能實在有點多餘,就像E1的"減噪"跟"抑噪"功能一樣。
同樣的功能,他就弄成兩個,實在讓人覺得有點硬把E1ㄍ一ㄥ成高級機的感覺。

順帶一提,小弟的E1已經回來啦!!
日本的服務真不錯,像新的一樣!!
-----------------------------------------------------------------------------
Chris
122) 發表於 - 2004/6/24 下午 01:40:51  
--------------------------------------------------------------------------------
jerloong, 這我實在是不想說, 要做到這一點也不難.. 把鏡頭對著白色牆壁拍張, 把這張圖反白, 重疊於 "真實拍出有暗角的影像", 用遮罩方式就能夠解決了. 軟體運算功能, 並不難. 大家不刻意這樣子做是因為有很多底片機在超廣角依然有暗角, 不過有些時候使用這些暗角, 可以營造一些特殊感覺. 所以並沒有所謂需要消除的必要.

第二個原因是, APS ccd 使用的是 135mm 鏡頭, 割除額外的部份, 暗角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只要別太誇張的超廣角都可以. 反而因為 E-1 鏡頭是以重新設計為出發點, 他的鏡頭產生影像的區域剛好就大於 4/3 ccd 一點點, 這種物理現象 (鏡片是圓的, 四周當然一定會有失光與暗角), 絕對會突顯. 倘若 E-1 不做適當的修正, 那他就有點笨了. 不過是否真的有效那倒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種東西 APS CCD 只要用還不超過 14~20mm 應該都還看不到有暗角的問題. 頂多造超廣角時, 有些時候會發現, 不過通常都相當輕微, 在這微乎其微的狀況比較下, 我也不知道 E-1 這設計能夠解決多少市面上的 "暗角問題". 至少在 *ist D 送的超廣角變焦上, 在 10D 上用 20mm.. 就算 F3.5 ~ F22 我都拍過, 依然沒有暗角發生.

.................(略).......................

ITO


網路會員

2) 2004/06/29 13:27 
--------------------------------------------------------------------------------------
luke63
129) 發表於 - 2004/6/24 下午 02:20:20  
--------------------------------------------------------------------------------
Chris版主:
請問一下,135的鏡頭解析度跟645鏡頭的解析度,那一個比較好??
---------------------------------------------------------------------
Acon
130) 發表於 - 2004/6/24 下午 02:23:48  
--------------------------------------------------------------------------------
關於 Chris 對廣角暗角的分析,是十分正確的。這個問題在目前 135-based APS-sized CCD DSLR 上的確馬上獲得解決,因為成像都只用到鏡頭的中央部份。

可是優點和缺點往往是同一件事,這些系統的鏡頭週邊部份等於都是「多餘」的,大幅增加鏡頭的重量。E-sys 的鏡頭在等效焦長下,比其他的系統幾乎輕了一半。

和 canon 來比作例,那顆 ZD 50mm f/2.0 macro 只有 300g,canon 100mm f/2.8 macro USM 卻有 600g,簡直是重死了,我之前用 D30,買了這顆不到兩個禮拜就賣掉了,原因無它,就是太重了 (除了重量之外,它簡直是完美)。

ZD 50-200mm f/2.8-3.5 和 canon 100-400 當然也不用比,重量輕太多了,只有一公斤!! 就算和小白相比,也輕上不少,比小小白重了 300g 左右而已。我覺得 Olympus 很聰明,許多變焦鏡都用上 f/2.8-3.5 的設計,望遠端光圈縮減有限,但卻大幅減少鏡頭的重量! 實在讓我非常欣賞。

廣角鏡相同,重量比其他系統輕太多了,而且目前看來暗角十分輕微。因此在鏡頭有效進光這部份,E-sys 的確設計得非常成功。

缺點是這樣會大大增加超廣角鏡的設計難度和成本 (想做一顆 16mm 焦長的鏡頭,就得做出 8mm 出,難呀)。
-----------------------------------------------------------------------------
collective_9-9
144) 發表於 - 2004/6/24 下午 11:28:41  
--------------------------------------------------------------------------------
Chris版主您好,
拜讀您的大作,想請問您是否認為135片幅鏡配APS片幅感光元件才是D-SLR的"王道"?
您稱"APS ccd 使用的是 135mm 鏡頭, 割除額外的部份, 暗角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是廣角也沒了吧!
又稱"至少在 *ist D 送的超廣角變焦上, 在 10D 上用 20mm.. 就算 F3.5 ~ F22 我都拍過, 依然沒有暗角發生.",20mm上10D只等於135片幅32mm鏡頭的畫角而已,PENTAX FA-J18-35mmF4-5.6在*ist D上只等於135片幅27mm-52.5mm的畫角,這樣的例子,似乎並不適合說明想要擁有84-122度的廣角視野的攝影者可以用APS D-SLR就同時解決廣角和暗角的問題.
Canon 1Ds配合135鏡頭是否您也會覺得成像圈太小了呢?
另外影像軟體可以解決的事,在相機上也可以解決並選擇ON或OFF不也是另一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嗎?
-------------------------------------------------------------------------------------
Chris
160) 發表於 - 2004/6/28 上午 10:25:55  
--------------------------------------------------------------------------------
Acon, 其實你會這樣想也不怪你, 的確 canon 都要比別台 135 "大支". 當你用過 *ist D + LE 鏡頭, 你就會發現, 好像 E-1 所說的精巧小隻, 也不過如此. 不過 Pentax 亦無較嬌小的大砲, 所以望遠端依然是 4/3 較為優勢. 在廣角與標準, 整體的質感與價值上, *ist D 配上 LE 鏡頭恐怕, E-1 要走到這還有一段路. 光是鐵製具有 Contax 手動質感, 卻又擁有 Nikon 的自對對焦鏡頭, 也僅此一家.

Collective_9-9, 我是不大喜歡跟您打交道啦! 跟你聊一定有混戰出現. 嚴格來說我並不覺得 APS ccd 為王道, 不過割除畫面暗角可以解決也是事實. (您用過中型鏡頭裝 135? 你馬上便知). 廣角也並不是沒有. 好比 16mm 的鏡頭在 E-1 必須研發出 8mm, 那太辛苦了!! 而且誰也不保證到了 8mm, Olympus 能夠消除暗角. 然而在 135mm 系統上早有超廣角, 暗角問題也因為 "多餘部分" 被沏出了, 一點問題都沒有喔.

http://tongchai.cocolog-nifty.com/city/pentax_ist_d/ 給您做參考吧! Pentax 出的超廣角 14mm, 請問您能看出多少暗角? 等你看出來你會發現他連 1% 都不到的遮蔽性時, 你可否保證在 E-1 同交段有如此效果呢? Pentax 14mm DA 2.8 ED 大光圈超廣角, 等於 22mm 左右, 已屬於超廣角了, 您看到幾張有暗角的? 相同於 E-1, 可能要做出 11mm 才有這表現了. 目前廣於 11mm 的 E-1 Olympus 鏡頭都還未出現吧?

至於暗角使用軟體消除.. 我倒覺得真的沒有必要. 這樣子說好了, 機上的 "縮放", "轉檔", "JPEG 壓縮", "色彩調整", 無一不是破壞性的, 而且怎做都會比 Photoshop 來處理來的差. 倘若他內建了 NR (現在勢必有), 而且 Photoshop 也沒提供之下, 我情願他在機體上幫我 NR. 但是在於圖檔大小, 縮放, JPEG 壓縮都好, 甚至色彩配置, 色彩調整,.. 甚至這個... 所謂的 "消除暗角". 我覺得 Olympus 應該分開為軟體部分, 葛使用者自行使用, 而非建立在機體上. 因為我實在不相信在機上的特效. (光是 SONY 的黑白模式, 連拍彩色之後用 Photoshop 調整依然好太多了.)

ITO


網路會員

3) 2004/06/29 13:27 
------------------------------------------------------------------------------
ITO
163) 發表於 - 2004/6/28 上午 11:39:00  
--------------------------------------------------------------------------------
Pentax 14mm DA 2.8 ED 大光圈超廣角, 等於 22mm 左右, 已屬於超廣角了, 您看到幾張有暗角的? 相同於 E-1, 可能要做出 11mm 才有這表現了. 目前廣於 11mm 的 E-1 Olympus 鏡頭都還未出現吧?
-------------------------------------------------------------------
ZUIKO DIGITAL 11-22mm F2.8-3.5 ,11mm部分一樣沒暗角,
是否有使用軟體消除就不清楚了。
這裡也有些samples
http://homepage3.nifty.com/outer-maru/1122-2835/00.htm

如按Olympus鏡頭發售計畫,年底會有一隻6-16mm超廣角鏡發售。
--------------------------------------------------------------------------------
collective_9-9
164) 發表於 - 2004/6/28 下午 01:21:27  
--------------------------------------------------------------------------------
Chris版主,
您對您主觀認定不好的東西大概連瞭解一下的心都沒有吧?所以才會連ZUIKO DIGITAL 11-22mmF2.8-3.5這支已經出了些時候的鏡頭都不知道.
小弟還是很尊敬您在影像軟體的知識與功力.只是先前的一些您所謂的"混戰"是為追求一些事情的真象,並非是無理取鬧和您吵架.
--------------------------------------------------------------------------------
Chris
165) 發表於 - 2004/6/28 下午 02:20:52  
--------------------------------------------------------------------------------
collective_9-9, 請把論點搞清楚. 宣稱 E-1 4/3 系統具有解決 "超廣角" 問題之設計, 並且質疑 APS CCD 無法做到的是你喔! 嚴格來說, 就算今天 E-1 也有 11mm 並且也無暗角. 我只能說 "Olympus, 謝謝您對這廣大的使用者的愛護, 做到您應該做到的事情".

然而重點在於你的質疑, 11mm 既然 E-1 做到了, *ist D 依然也在 14mm (相對也是 22mm 在 135 篇幅上) 也做到了一模一樣的表現. 那請問一下 E-1 獨有 1. 4/3 解決超廣角之問題 2. 使用機身軟體解決暗角之問題 兩種科技到底從 E-1 上是否真的優於其他廠商使用 APS CCD? 答案很明瞭, 也早就出來了. APS 與 4/3 大同小異, 誰也沒有佔到多大的便宜.

您文中指出

"APS ccd 使用的是 135mm 鏡頭, 割除額外的部份, 暗角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是廣角也沒了吧!....."

A) 有, 廣角還是有, 14mm 就是個例子. 當 O 牌能夠做出 11mm = 22mm (135) 時, 他場依然早有 14mm = 22mm (135) 在於 APS 系統上.

您又文

"似乎並不適合說明想要擁有84-122度的廣角視野的攝影者可以用APS D-SLR就同時解決廣角和暗角的問題"

A) 我當時比較的確是以 canon 與 pentax 系統做比較, 並且交段是以 135 片幅的 28mm 與 35mm 作為廣角的標準. 然而並不適合 84 ~ 122 度廣角視野. 不過 Pentax 14mm 就達到了這需求, 也同時解決了暗角之問題. 是否沒做功課的人是您? http://www.dcviews.com/press/Pentax-DA-14.htm 清楚的指出, 這顆鏡頭具有 90 度的視角. 我想就算其他廠商跟進, 也會相差無幾. 這意味著其實 APS CCD 系統的超廣角, 問題就算存在, 至今早就解決了, 不必去開發額外的新規格來解決此問題不是嗎? 所以 collective 兄, 您的論點是?!?!?!?!?!

我並不是很喜歡 E-1 的設計, 因為在輕巧上 pentax *ist D 勝過於他, 在於價位方面, canon 各機身又遠超過他, 在於鏡頭選擇方面, 各廠都能夠互相轉換於 *ist D 與 300D 兩款機身. 老實說 E-1 的設計並不是很適合我. 至於他的鏡頭發展, 雖宣稱很多家投入研發設計, 但是看到的依然只有 O 牌. 就算如今他開始研發 4/3 系列之鏡頭, 無論從最便宜到最貴, 他依然都比其他廠商競投貴上許多. (暫且不談 600mm 這種怪物), 對於廣角/變焦/定焦, 價格其實除了逼使用者重新買起以外, 他的價格也反映了高過其他廠商同級產品許多. 這種 c/p 值低的產品, 我個人是不會有太多想要去買它的意願. 更何況他宣稱了很多專利, 到底實不實在? 好不好用? 至少到現在, 愛用者恆愛, 不用者恆不用. 我會去挑他毛病, 這與 canon/nikon 大戰是一樣的道理. 只因為我不會去用它! 而我相信, E-1 是台很好的像機, 喜歡用它的當然用得爽就好, 何必在乎我說什麼? 難道今天 E-1 超廣角 "宣稱" 比 APS 好結果沒有證實的證據, 就會有人賣掉它嗎? 不可能的啦! Collective 兄是否也想太多了?

追根究底是好事~~ 不過太過於擁戶依然也會有漏陷的地方!! 至少在我看來, APS vs 4/3.. 沒解決的依然沒解決. 解決的問題都站在同樣的腳步上, 誰也沒有比較好啦!

ITO


網路會員

4) 2004/06/29 13:28 
---------------------------------------------------------------------------------
collective_9-9
167) 發表於 - 2004/6/28 下午 07:12:07  
--------------------------------------------------------------------------------
Chris版主,
小弟提出疑問的是您所謂 "APS ccd 使用的是 135mm 鏡頭, 割除額外的部份, 暗角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的這個論點.您一定看到您所提供的連結中"The image circle is designed to match the CCD used in PENTAX digital SLRs"
的這一行,難道也是用135的成像圈去裁切嗎?
小弟並沒有説過300D,*istD不好的話,反而曾經和人辯論*istD有重複曝光的好處.我所要說的是,使用原135鏡頭的APS D-SLR,是在做一場寧靜的改革,而OLYMPUS因為之前OM接環AF化的失敗,讓他因為沒有資產/包袱所以可以去設計全新的接環並將之列為宣傳的重點.
--------------------------------------------------------------------------------
Number5
168) 發表於 - 2004/6/28 下午 07:57:11  
--------------------------------------------------------------------------------
>>>>>>>>>>>
至於他的鏡頭發展, 雖宣稱很多家投入研發設計, 但是看到的依然只有 O 牌. 就算如今他開始研發 4/3 系列之鏡頭, 無論從最便宜到最貴, 他依然都比其他廠商競投貴上許多. (暫且不談 600mm 這種怪物), 對於廣角/變焦/定焦, 價格其實除了逼使用者重新買起以外, 他的價格也反映了高過其他廠商同級產品許多. 這種 c/p 值低的產品,
>>>>>>>>>>

唔.....提到這,我就不得不說一句公道話.....
台灣Olympus公司貨的鏡頭賣太貴了,台灣公司貨的ZD 14-54mm可以買到香港/大陸地區的ZD 50-200mm鏡頭,若是以類似等級的鏡頭,ZD 50-200mm比C牌、N牌便宜,何來C/P值低?? 實在不解?

ps:
BTW E-1搭的ZD 14-54mm這隻標準鏡,跟300D,D70搭售的標準鏡應該是不同等級吧,相比較有失公平。

--------------------------------------------------------------------------------

Chris
169) 發表於 - 2004/6/29 上午 10:21:21  
--------------------------------------------------------------------------------
挺有趣的論壇..

"的這一行,難道也是用135的成像圈去裁切嗎?"

A) 的確, 很多 APS CCD 的超廣角鏡頭都宣稱為 "數位鏡頭", 也就是他的成像並非真實 135mm, 也到不了那麼廣. 原則上來說, 多餘的玻璃是浪費了? 成像若僅僅只有 APS, 是否意味著, 無論哪廠牌, APS ccd DSLR 只要套入 "數位鏡頭", 嚴格來說應該是與 Olympus E-1 的 4/3 設計無多大差異, 最大的差異是大家會質疑浪費了成像圓周以外的區域與材質.

不過大家往往少想了些. 我們大膽假設, 倘若在底片機上, 超廣角已有可能出現暗角, WHY 超廣角鏡頭必須有相當的口徑? 玻璃必須要如此之大? 有暗角表示其實超廣角在於底片機上依然有所謂的 "成像非真實 135mm 涵蓋區域之圓周, 亦有可能因為玻璃的天性, 四周繞射, 在物理狀態下失光導致暗角." 但是我們可曾想過, 有史以來的廣角鏡頭往往第一片的鏡面都相當大片, 意味著在廣角的角度上, 實質上若要達到一定的光線進入鏡頭本身, 必須要有更大口徑的玻璃來接受更多的光線. 在這邊, 我就可以說, 依此類推, 就算現階段的超廣角鏡頭在 APS ccd DSLR 上只有 APS CCD 大小的成項涵蓋區域, 然而大口徑的鏡頭依然是必須的, 至少要達到一定的光線進入鏡頭本身以外, 也能夠提增影像本身的品質. 所以, 在這論點上, 我並不覺得 APS 鏡頭本身多餘的空間是一種浪費. 由於我之前提起過 4/3 的鏡頭雖為重新設計, 涵蓋區域剛剛好包括了 4/3, 有效節省了其餘的空間. 然而, 這真的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嗎? 以 Olympus 具有 11mm (135 - 22mm) 的表現, 與 APS DSLR 14mm (135 - 22mm) 的表現來說, Olympus 並沒有特別有突出的表現, 也沒有真正說明 4/3 的設計真的有超越 APS 鏡頭的差異. 只要清楚知道, 135, 4/3, 甚至 aps 都不是真正的重點. 重點是 "廣角是否得以解決!". 而這問題, 無論是 APS, 135, 4/3 的解決方案是大同小異, 誰也沒有比誰來的高明,


"而OLYMPUS因為之前OM接環AF化的失敗,讓他因為沒有資產/包袱所以可以去設計全新的接環並將之列為宣傳的重點."

A) 您確定是因為他並無 AF 資產之包袱? 倘若 AF化的失敗, 他是哪裡得到的技術來做 DSLR 的 AF? 別忘記了, 沒有 AF化或者 DSLR 基礎的至今依然還在爬. 好比 SONY, 他最終的打算依然是必須靠某家 SLR 公司來研發, 要不然 SONY 還是無法取代 50 年的 SLR 設計經驗, 也不大可能自行研發. 既然大家都知道 Olympus 當時 AF化失敗了, 試問沒有了AF資產是脫去包袱還是實際上負債了新的包袱? 其實大家就能夠見到了, CONTAX, 不就是最終也走上 AF. 失去的那幾年的技術, 就算要趕回來, 恐怕要追上日本的技術不只要很久, 技術也偏貴, 也較不純熟. 這反而成了 CONTAX 新的包袱不是嗎? 所以沒有 AF 資產這段, 我個人感覺並不會因此設計新的接環就迎刃而解. 4/3 到底還存在多少用後之問題都還未知, 他太新了, 不像 135 接環已經用了大半世紀了.

ITO


網路會員

5) 2004/06/29 13:30 
--------------------------------------------------------------------------------
Chris
170) 發表於 - 2004/6/29 上午 10:28:17  
--------------------------------------------------------------------------------
Number5

唔.....提到這,我就不得不說一句公道話.....
台灣Olympus公司貨的鏡頭賣太貴了,台灣公司貨的ZD 14-54mm可以買到香港/大陸地區的ZD 50-200mm鏡頭,若是以類似等級的鏡頭,ZD 50-200mm比C牌、N牌便宜,何來C/P值低?? 實在不解?

A) 試問一下 50-200 要多少錢呢? 要以同等級相比, C, N 都沒有! 反而 Tokina 有.. 50-400mm.. 問題是它比 ZD 50-200 便宜很多喔! (雖然不同焦段啦)

BTW E-1搭的ZD 14-54mm這隻標準鏡,跟300D,D70搭售的標準鏡應該是不同等級吧,相比較有失公平。

A) SORRY, 我的舉例太差了, 由於 300D, D70 均屬機身功能較強者, 而且鏡頭也多上幾倍選擇. 不過要同級的鏡頭相比, 光焦段而言, 14 端起的 N, C 大概只有定焦居多. 然而在變焦方面, N, C 的變焦 17~35 這種變焦 (涵蓋區域大約 ZD 14~54, 但是沒那麼廣), 的確不能拿來相比, 因為 N, C 這類型的變焦涵蓋區域較短, 不過影像應當較佳 (我們都應該清楚的知道大變焦的問題所在, 變焦焦段越廣, 影像品質越差). 所以兩者的確是不能比擬的東西. 好像拿著 28-70F 2.8 打壓 tamron 的 28-200. (短變焦 vs 長變焦)

由於 Olympus ZD 焦段較特殊, 所以沒有比較的空間. 最據接近的是 Pentax 16-45mm (24-67.5) 依然沒有 ZD 14-54 那麼廣. 不過以廣角而言, pentax 這顆價格仍比 ZD 14-54 便宜些. 對於大變焦 (個人認為價格應該會越便宜才對!), 所以 14-54 也沒有真的那麼超值. 雖然圓了 "一鏡走天涯" 的美夢. 由於使用上的差異, 我各然仍希望 135 端的 24mm ~ 70mm 與 70mm ~ 200mm 應當分開. 雖然鏡頭的變焦距離長相當佔優勢, 然而影像上還是會有相當的缺陷. 就算不比定焦 vs 變焦. 就算是短變焦 vs 長變焦, 具有經驗的攝影者都知道影像依然有頗大的差異在. 以 ZD 這顆的價格, 我個人攝影習慣寧可多買幾顆質感較高的, 影像較佳的.
-------------------------------------------------------------------------------
ducknest
173) 發表於 - 2004/6/29 上午 11:52:43  
--------------------------------------------------------------------------------
ZD 50-200 F2.8/F3.5水貨應該不超過三萬一顆
Canon 70-200 L F2.8IS 水貨大概五萬五到六萬吧
Nikon 70-200 VR F2.8 也是五萬五到六萬的價錢

算起來...真的有差阿!

ITO


網路會員

6) 2004/06/29 13:30 
--------------------------------------------------------------------------------
Castor
175) 發表於 - 2004/6/29 下午 12:40:42  
-------------------------------------------------------------------------------
我是認為在鏡頭上倒是沒得爭執,因為畢竟Olympus 4/3系統仍在發展中,我相信無論任何一個廠牌的鏡頭群都是需要時間累積的,至於說Olympus的AF技術是哪裡來的...Olympus在他OM SLR AF化失敗後並沒有不做AF相機啊!否則市面上大量的Olympus傻瓜相機都沒自動對焦了,且他還有一些"類"SLR的傻瓜相機-L系列及is系列(沒記錯的話裡面還有反光鏡,只是不能換鏡頭就是了),這些應該也需要自動對焦吧!
另外ZD50-200價格跟C或N的70-200有差應是正常的吧,並竟C及N都有防手振,但是我是覺得50-200這顆鏡頭的位置跟Sigma 120-300 F2.8比較類似...這價格就真的差很多了...
--------------------------------------------------------------------------------
collective_9-9
176) 發表於 - 2004/6/29 下午 12:41:48  
--------------------------------------------------------------------------------
Chris版主,
首先小弟要提醒您的是135這個片幅用了很久而非"135 接環已經用了大半世紀了",現行各廠的135接環不都經過或多或少的修正與演變?
另外要說明的是一個接環AF化的失敗並不表示廠商沒有鴨子划水繼續研究.最好的例子就Canon在T80失敗之後推出全新的EOS EF接環.
做出超過需要很多的成像圈再裁切,沒有成為主流的原因除了浪費,體積和重量的沉重負擔也是主因吧!
您可能沒有明白小弟所謂135廣角鏡配合APS片幅裁切後廣角也沒了的意思是在說明一支原本設計給135片幅用昂貴的超廣角變焦如17-35mm之類的鏡頭,在APS上變成約25.5mm-52.5mm的情形.
鏡頭的真實焦距並不決定其是否是超廣角,要配合其片幅才能決定.所以Nikon,PENTAX才要出APS專用廣角鏡不是嗎?這是小弟所謂進行一場寧靜的變革的真正意思.
至於ZUIKO DIGITAL 14-54mm和ZUIKO DIGITAL 50-200mm的焦段其實一點也不特殊,是要讓使用者可以有相當於135片幅28-108mm以及100-400mm的畫角.
Nikon不也是希望提供像135片幅的28-80mm變焦鏡才推出AF-S DX Zoom-Nikkor 17-55mm f/2.8G.
--------------------------------------------------------------------------------
Number5
178) 發表於 - 2004/6/29 下午 01:11:50
--------------------------------------------------------------------------------

To Chris板主:
唔...我個人接觸攝影的時間並不久,所以有些廠牌鏡頭的規格我並不是這麼清楚,請見諒...
但是
>>>>引用您的發言>>>>>>>
A) 試問一下 50-200 要多少錢呢? 要以同等級相比, C, N 都沒有! 反而 Tokina 有.. 50-400mm.. 問題是它比 ZD 50-200 便宜很多喔! (雖然不同焦段啦)
以 ZD 這顆的價格, 我個人攝影習慣寧可多買幾顆質感較高的, 影像較佳的.
>>>>>>>>>>>
>>>>>根據1GB兄之前的發言>>>>>>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03/topic/topic.asp?forum_id=10&code=20031116000040&fPage=1&page=41
14-54:3800元,=NT:15500
11-22:5900元,=NT:24000
50-200:6800元,=NT:27800
>>>>>>>>>>>>
不知類似焦段,而光圈F2.8-3.5的其他廠牌的價錢如何??
光圈大小應該是會影響比較吧?
此外,目前Olympus ZD鏡都是防水滴防塵設計,這也是我所認為比較上較為難置於同一基準。
不過以目前我自己的觀點跟使用經驗而言,14-54跟50-200這兩支而言,真的是C/P值很高,影像品質也相當好,可以說是我認為的質感較高的, 影像較佳的鏡頭。當然我是沒用過其他廠牌的鏡頭的菜鳥,無法陳述影像品質的比較,或許有人有相關經驗的補充......
我認為Olympus當然可以做平價鏡頭,少掉防水滴防塵設計、大光圈及焦段,不但價錢可以下探,也減低鏡頭的大小跟重量.....但是Olympus目前沒這樣子的產品(大概是留給新加入4/3 system的SIGMA出吧),所以也舉不出可以與副廠鏡比較的鏡頭。即使如此,跟其他DSLR原廠鏡頭相比,ZD鏡也沒有所謂C/P值偏高啊.....

fkb


網路會員

7) 2004/06/29 19:33 
to 各位板大跟先進

都是板大與先進在討論,有點不敢插話
但由於先前差點敗了 E-1,僅提供一些個人觀點
以下為小弟的考量點
1. 機身質感、操控性、100%視野率,超音波除塵
2. 鏡頭焦段適宜、質感佳
3. 動態範圍大、發色迷人、高 ISO 雜訊較大
4. 2x 倍率、4:3 畫角

一:因為超音波除塵經板大現身說法,似乎沒有原廠說的有效,有點失望(這點對我真的太重要,尤其在有過 300d 送彩虹清潔經驗後!)
二:發色部分與動態範圍請參考下面連結:"伊達淳一的 1D MarkII review"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2004/0629/date003.htm
可大略發現 canon 的 cmos 與 ccd 的發色並不相同,且 ccd 在天空的層次感覺似乎較優,感覺動態範圍較大,發色部分在 raw 經過 silkypix(疑似E-1處理引擎) 處理後,色彩飽和度大幅提昇,讓我有 E-1 的錯覺
三:小弟沒有各位板大與先進那般專業,E-1 目前的三支鏡頭已經足夠所需,質感亦佳,且有等效 28-108mm 畫角鏡頭可使用,與 50-200 並用,兩隻對我已經足夠
四:2x 可能犧牲部分人像攝影的淺景深優勢,最重要的還是對 4:3 的畫角有點遲疑,離黃金比例太遠 16:9,雖然可以裁切但又要犧牲畫素,另外洗照片有些不便(4x6 會裁切、6X8 太貴)

優點缺點一來一回,到現在對 E-1 還是念念不忘卻也還在觀望
僅就小弟物色下一台 DSLR 做的功課提供一些個人意見
有任何錯誤請包函並指正

ITO


網路會員

8) 2004/06/30 00:27 
fkb兄,

先回覆您小弟對E-1 ccd 超音波除塵的看法。

最近有台灣E-1同好發現了CCD超音波除塵無法解決的入塵問題並大力宣揚後,
使小弟也有些困惑了,因為小弟自去年11月買E-1至今已7個月,
更換鏡頭頻率比使用其它DSLR時多很多,但就是還未碰上入塵。
日本網上也沒網友反映過發生CCD入塵問題。

剛才小弟在日本E-1討論區貼了個發問。問有沒有人遇過入塵問題。
http://www.kakaku.com/bbs/Main.asp?BBSTabNo=6&CategoryCD=0050&ItemCD=005018&MakerCD=63&Product=E%2D1
結果反應冷淡,目前沒人回應小弟碰過入塵問題(說真的小弟也沒碰過)。
回應的也是以同情的態度說聽都沒聽過。
只叫小弟將開闢電源幾次去清ccd,真的不行時送OLYMPUS,
因為OLYMPUS 清CCD也是免費。
日本雜誌上有介紹在惡劣環境使用E-1的文章,交換鏡頭後最多電源ON/OFF個3次就完全除塵了。

當然,超音波除塵意思就是以振動將塵振掉,振不掉有黏性之類的塵也是有可能。總覺的台灣空氣環境是不是真的比較差?這類塵特別多?到現在小弟也只有聽到台灣有發生超音波除塵無法解決的入塵問題。

ITO


網路會員

9) 2004/06/30 01:30 
四:2x 可能犧牲部分人像攝影的淺景深優勢,最重要的還是對 4:3 的畫角有點遲疑,離黃金比例太遠 16:9,雖然可以裁切但又要犧牲畫素,另外洗照片有些不便(4x6 會裁切、6X8 太貴)
-----------------------------------------------------------------
2x可能犧牲部分人像攝影的淺景深優勢,這也是小弟目前對4/3較不滿足的地方。只有等待將來大光圈單焦鏡了。

除135系統外,120系統或dc主流均是4:3。

最近在大陸洗照片時是如此,原來台灣也一樣。
台灣洗照片傳統數位用的紙張尺寸還未分嗎?
由於一般DC 的CCD均也是4:3,日本最近數位相機洗照片時
使用的紙張尺寸和傳統不同。以4:3尺寸為主,
也就是比一般傳統用紙張長邊要短些。

小弟在大陸洗像片時,是洗4x6,但是要求不裁切圖,而是上下留白邊。

ITO


網路會員

10) 2004/06/30 14:59 
Chris
187) 發表於 - 2004/6/30 下午 02:01:54  
--------------------------------------------------------------------------------
我就說會變成混戰吧! 反正支持者是一定會支持到底的, 這是常態. 所以不便再多討論鏡頭的事情, 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爭論這種東西. 不過以下還是澄清一些事情.

"類"SLR的傻瓜相機-L系列 ....... 這些應該也需要自動對焦吧!

A) 類似 SLR 不代表 SLR. 難道 SONY 出完 F828 就有能力生產 Canon 10D? 我想據測光而言就差了很多,甭提到對焦了.

我是覺得50-200這顆鏡頭的位置跟Sigma 120-300 F2.8比較類似...這價格就真的差很多了...

A) 你可曾想過比比看他場 70-200 F2.8 把影像沏出中間部位? 自然有 ZD 50-200 的涵蓋區域但是價格未必比較貴.

"AF化的失敗並不表示廠商沒有鴨子划水繼續研究."

"浪費,體積和重量的沉重負擔也是主因吧!"

A) APS CCD 系列沿用 135 鏡頭, 進可攻退可守. Aps 成像的新一批鏡頭多魚的空間雖好像浪費, 其實他還是比 APS 大些, 所以超廣角沏了影像, 還是不大可能有暗角. 當鏡頭做到 E-1 系列這麼精準的沏圖, 當要做大一點來沏圖時, 造成設計上不必要之困難. 好比 SONY 面臨 MS 卡的困境, 只好出與先前不相容的 MS PRO.. 就因為大小與傳輸速度規格已經被自己現制住了. 倘若當時 MS 有預留點空間, 或許就不會有舊款不相容新 MS PRO 之問題了. 倘若 Olympus 無法設計出超廣角 (廣於 11mm, 或者成像有問題).. 就有點自打嘴巴, 當時說太滿的感覺了.

Nikon不也是希望提供像135片幅的28-80mm變焦鏡才推出AF-S DX Zoom-Nikkor 17-55mm f/2.8G.

A) 沒錯, 但是由於設計上有較大的困難, 會提高成本以外, 本身未何 DX 不做廣一點呢? 例如 17-80 也好呀?.. 主要在於變焦倘若太廣, 影像缺陷較容易浮現. 然而或許 E-1 鏡頭較精良, 也或者 E-1 晶片較小所以沒差, 要不然我還是覺得短變焦會筆長變焦好.

超音波除塵沒有辦法100%保證除塵,但是卻讓您在野外攝影時有相當大的機會以非常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除塵,這樣的努力沒有價值嗎?
我衷心的希望未來有更有效更好的防塵除塵技術被開發出來...^_^

A) 入塵不是一天就會滿滿的, 是日積月壘. 除非你長年在外, 要不然在家中清理會比在現場用除塵方式會比較好. 他在會場除塵, 代表灰塵早就在他 E-1 裡了, 不是會場當天才有的啦! 那他前一天依然可以在家裡有發現到也能用清理的方式清掉灰塵的. 感覺上在 "現場" 真的是多此一舉. 除非當時換鏡頭時滿天塵璊在空中飛舞.

不知類似焦段,而光圈F2.8-3.5的其他廠牌的價錢如何??
光圈大小應該是會影響比較吧?
此外,目前Olympus ZD鏡都是防水滴防塵設計,這也是我所認為比較上較為難置於同一基準。

A) 您何不這樣子看呢? E-1 比例 2X, 他場 APS 1.5x~1.6x. 應該說, 1.6x 與 2x 很相近了. 可以直接拿 ZD 50-200 與 80-200 F2.8 他廠相比, 價格 ZD 還是貴一點點.. 涵蓋焦段是差不多的. Nikon 80-200 F2.8 最貴, 只有 770 美元, 也不過 2 萬 5 NT, E1 呢? ZD 這顆報價最便宜才 2 萬 7 多.. 多出的兩千五呢? 一樣是 F2.8, 涵蓋區域差不多喔! 你要 2.0 喔? 你把 D7 影像再切割出 0.4 的涵蓋區域不就有了?

A) 防水滴是自己標的啦! Canon 高檔一點的也都有防水滴. 其實就算沒標的鏡頭, 你知道遠古時代的 Super Takumar? 便宜到離譜不也一樣具有防塵防水之設計? 我覺得, 就算是平常的鏡頭在雨天拍攝, 回到室內擦乾既可, 並不會在鏡片內出現雨水, 也不可能起水珠後無法消除. 對於防水波, 雖是以較大量的水波為主, 但是實質意義是, 只要你不去潛水跟洗澡, 你的評價 50mm Canon USM II 一樣死不了. 畢竟他才 2000 塊一顆.

.................(略).......................
--------------------------------------------------------------------------------
ducknest
188) 發表於 - 2004/6/30 下午 02:49:07  
--------------------------------------------------------------------------------
A) 類似 SLR 不代表 SLR. 難道 SONY 出完 F828 就有能力生產 Canon 10D? 我想據測光而言就差了很多,甭提到對焦了.

Sony應該是有能力的,只是沒有鏡頭的搭配,作出來也是白搭.

A) APS CCD 系列沿用 135 鏡頭, 進可攻退可守. Aps 成像的新一批鏡頭多魚的空間雖好像浪費, 其實他還是比 APS 大些, 所以超廣角沏了影像, 還是不大可能有暗角. 當鏡頭做到 E-1 系列這麼精準的沏圖, 當要做大一點來沏圖時, 造成設計上不必要之困難. 好比 SONY 面臨 MS 卡的困境, 只好出與先前不相容的 MS PRO.. 就因為大小與傳輸速度規格已經被自己現制住了. 倘若當時 MS 有預留點空間, 或許就不會有舊款不相容新 MS PRO 之問題了. 倘若 Olympus 無法設計出超廣角 (廣於 11mm, 或者成像有問題).. 就有點自打嘴巴, 當時說太滿的感覺了.

Olympus 計劃推出6-16mm的鏡頭,當推不出來的時候再來說自打嘴巴還不遲,現在這句話可以先收起來吧

Canon的USM鏡頭跟IS鏡頭也比其他鏡頭容易有問題,但是愛用者不也繼續用下去.
有需要就用,一台機身了不起用個三五年,一個鏡頭難道只打算三五年就換嗎?

ADI


網路會員

11) 2004/06/30 16:01 
E1是否如CHRIS版主所述那麼不堪,我想各位用家心中各有一把尺。
討論器材本來就應該把市場性跟理想性(姑且稱之)分開來討論。相機界多得是叫好不叫座的產品。
E1的理想性是值得鼓勵的,4/3開放系統、新的鏡頭跟接環、理論上較好的光學表現(實際上也不惶多讓)、可以接受的價格(我是指國際價格)。
而市場性則有待大家的評估。但基本上,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品。

《鏡頭不夠多??》
以現有的鏡頭群,如果你的口袋不夠麥克,抱歉!!您還買不齊呢!!

《價錢太貴??》
一機一鏡的價格,比10D+17-40/F4L還便宜,我不知道E1貴在哪裡。
而ZD50-200的價格也比小白要便宜很多。

《畫質不夠好??》
這個就牽涉到個人主觀。就我用了istD, 10D, E1的感覺,我覺得E1是最像底片的數位像機,你找不到那種DSLR或是DC的 ” 塑膠感 ”。而且完成度超高,幾乎不用後製。

《廣角端不夠??》
請問您要多廣才夠??除非您是職業攝影師,特愛魚眼鏡的效果,否則就目前ZD11-22鏡頭,等同135片幅的22MM廣角,就算你用全片幅CCD的像機,22MM也差不多夠了吧?? 更何況後續還會再出。

《機身不如預期??》
50000台幣的價格,你買得到同等級防塵防滴、CCD超音波除塵的機身,我隨便你!!
更何況第一次出數位機身,能有這樣的成績,OLYMPUS值得鼓勵。

《4/3系統不能普及??》
我之前就說過,叫好不叫座的產品很多。4/3系統不受青睞是因為市場性的問題而非理想性的問題。

大家一直在討論的重點,當初在OLYMPUS內部早已經不知道討論多少遍了。我相信他們討論得比我們還深入還詳細,到最後推出4/3系統已經是思考週延的結果了,根本不用我們去設想他將來是死是活或者是會如何發展。

身為消費者,既然買了他,就是想盡辦法榨出他的所有能量,看自己能搞出什麼佳作,而非去預設他的表現應該會有啥瓶頸。
DSLR的時代本來就是很混亂的,各種CCD片幅、各式鏡頭,大部份是著眼在自家的鏡頭群(市場性)而非著眼在最好的光學表現(理想性)。
E1給我的感覺就是理想性與市場性較為平衡的產品,雖然它還是有缺點,但是我寧願把錢砸在這個系統上,儘量榨出他的能量來。

買器材總是想得很遠,從超望遠到超廣角,每個人買得時候想出一堆漂亮的計畫,結果大部分都是買了機身之後,用不到兩個鏡頭就撇了,因為你只看到他的缺點。如果你是著眼於E1的漂亮畫質,那麼他不甚齊全的鏡頭群或許可以讓你更專心在攝影上,不會去想一些其他有的沒的。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
甲跟乙兩個人一同學英文,同樣遇到瓶頸。甲向乙抱怨---
“你看這啥鬼英文??光是A就有14種唸法(故事大概是這樣啦!!小弟也不知道)!!”

乙則是笑笑以對,繼續唸他的英文。

數年過去了,乙從國外留學回來,成為語言學家,而甲仍然逢人就抱怨英文裡的A有14種唸法…………..。

Acon


網路會員

12) 2004/06/30 20:12 
反正反對者是一定會反對到底的, 這是常態。

Chris 拿 1D markII 出來說,實在是…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E1 的 review 和網路上 user 的使用心得,指出有入塵問題的 case 少之又少,大部份是對這個功能相當肯定。

1D markII 和 1D 一樣,精細一點的 review 都有指出,它的入塵狀況蠻嚴重的,應該說塵點會忠實反映在影像上,常在 F8 就可以看到明顯的黑點。

我想說再多,Chris 你總有辦法把你想反對的事物說到爛吧,這不是討論事情該有的態度。好的東西要肯定,不好的地方要忠實批評它,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作為一個可交換鏡頭的完整系統,我看不出來 E-system 有任何巨大的缺陷,你一直一直強調的所謂缺點 (比如廣角的設計、焦長比的轉換、鏡頭價錢等等),在實際上根本算不上是一種缺點,Olympus 11mm 的廣角作出來了 (將來可能還會有 6mm),焦長比帶來輕巧一半的優勢、鏡頭不但比他廠等效焦長鏡頭來得便宜,甚至比那些實際焦長的鏡頭也差不了多少 (ZD 50-200 不會比小白貴吧,不要連這個都否認,何況是 4X 變焦,質素也絕對不比小白差),別人一一指出的反證你似乎完全沒有接收的意思,仍然再不斷堅稱一些無法確實成立、尚有討論空間的論點。

我對任何系統沒有任何心結上的喜好,哪個對我來說好我就會選哪個。就以前用單眼相機的習慣,我想買一台數位單眼,配一顆等效焦長 28-105 f/2.8 左右的隨身鏡頭,讓基本廣角到基本望遠都可以實現,這應該是合乎許多人的共同需求吧! 但尋尋覓覓的結果竟然是那麼那麼的困難! 現在看來只有 E-system 做到了,光是這一點就值得稱許,Canon 和 Nikon 有這麼合適的鏡頭出現嗎? 套一句不知哪位網友說過的話 (對不起),Canon 和 Nikon 這些所謂相機大廠,宣稱它們原來用於傳統機身的鏡頭可以完美延用到現代化的數位機身,畫下這個美麗的大餅,可是它們卻沒有仔細地告訴使用者,這些鏡頭接上去以後,畫面會變成什麼德性。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3) 2004/06/30 20:14 
Chris版主,
您還是聽不進去小弟所謂沿用原135接環,APS片幅的DSLR,其實廠商已經悄悄的做了改變.
您稱 "APS CCD 系列沿用 135 鏡頭, 進可攻退可守. Aps 成像的新一批鏡頭多魚的空間雖好像浪費, 其實他還是比 APS 大些, 所以超廣角沏了影像, 還是不大可能有暗角"
想請問您APS成像圈設計的新鏡頭除了用在APS片幅的機身外,難道還會被大家用在1.3X甚至135片幅的機身上再一張一張裁切嗎?小弟沒有說APS片幅不好,只是要提醒您除了接環不變外,其實廠商已經在內容做了改變.
您又稱 "你知道遠古時代的 Super Takumar? 便宜到離譜不也一樣具有防塵防水之設計?"
想請問所謂便宜的離譜是指現在的二手價還是當時的新品價格相對於當時的物價指數?配合Super Takumar的機身有在接環處及機身做防滴處理嗎?否則也是一樣等於沒做不是嗎?若是您要提供沒有標明防滴的機身和鏡頭來接受防雨滴測試,小弟也願意效勞,若是有做防滴處理的機身及鏡頭和沒做的一樣,那Canon EOS-1V/Ds/D/D MARK2及一些L鏡豈非也成了您口中的"自己標的啦"
您又稱"反光板不大穩定",請問用了這麼久的SLR基本結構有什麼問題呢?是個案的問題您怎麼拿來推論其他的機器也有同樣的問題甚至於是其他不同的機構的問題...
您又説 "您何不這樣子看呢? E-1 比例 2X, 他場 APS 1.5x~1.6x. 應該說, 1.6x 與 2x 很相近了. 可以直接拿 ZD 50-200 與 80-200 F2.8 他廠相比, 價格 ZD 還是貴一點點.. 涵蓋焦段是差不多的. Nikon 80-200 F2.8 最貴, 只有 770 美元, 也不過 2 萬 5 NT, E1 呢? ZD 這顆報價最便宜才 2 萬 7 多.. 多出的兩千五呢? 一樣是 F2.8, 涵蓋區域差不多喔! 你要 2.0 喔? 你把 D7 影像再切割出 0.4 的涵蓋區域不就有了?"
實在很驚訝您對數字的概念,1.6X和2X您竟然認為差不多!50-200mm X2=100-400mm, 80-200mm x1.6=128-320mm,這樣還叫差不多?如果如您所說的事後再切割就有了,那麼我們是否就不需要那些超長的大砲鏡頭了?
其實各廠70/80-200mmF2.8這類的產品是定光圈的3X變焦鏡,也是各廠大三元的主力重量級產品,而ZD 50-200mm是4X的變光圈變焦鏡,並非同級產品.

另外要提醒您的是 您說"在廣角與標準, 整體的質感與價值上, *ist D 配上 LE 鏡頭恐怕, E-1 要走到這還有一段路. 光是鐵製具有 Contax 手動質感, 卻又擁有 Nikon 的自對對焦鏡頭, 也僅此一家"
PENTAX LE鏡實在是很棒的鏡頭,但是其鏡身是鋁製的,不是您說的"鐵製"的
請參考http://www.pentax.co.jp/japan/products/filmcamera/lens/index35_long.html
最後要請問您是,先前您說"不過大家往往少想了些. 我們大膽假設, 倘若在底片機上, 超廣角已有可能出現暗角, WHY 超廣角鏡頭必須有相當的口徑? 玻璃必須要如此之大? 有暗角表示其實超廣角在於底片機上依然有所謂的 "成像非真實 135mm 涵蓋區域之圓周, 亦有可能因為玻璃的天性, 四周繞射, 在物理狀態下失光導致暗角."
不才小弟沒讀過什麼書,看不懂您所謂"四周繞射"是什麼東西,努力爬文找資料甚至把國中物理課本翻出來,才知繞射是指波通過狹縫或小孔而產生的物理現象,請參考 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3-02/06/content_18419.htm
實在看不出和邊角失光有什麼關係.還請您解釋"四周繞射"到底是什麼?若小第能增廣見聞長知識還真是不錯的收穫,先謝謝啦!


ducknest


網路會員

14) 2004/06/30 21:58 
A) 類似 SLR 不代表 SLR. 難道 SONY 出完 F828 就有能力生產 Canon 10D? 我想據測光而言就差了很多,甭提到對焦了.

Sony應該是有能力的,只是沒有鏡頭的搭配,作出來也是白搭.

A) APS CCD 系列沿用 135 鏡頭, 進可攻退可守. Aps 成像的新一批鏡頭多魚的空間雖好像浪費, 其實他還是比 APS 大些, 所以超廣角沏了影像, 還是不大可能有暗角. 當鏡頭做到 E-1 系列這麼精準的沏圖, 當要做大一點來沏圖時, 造成設計上不必要之困難. 好比 SONY 面臨 MS 卡的困境, 只好出與先前不相容的 MS PRO.. 就因為大小與傳輸速度規格已經被自己現制住了. 倘若當時 MS 有預留點空間, 或許就不會有舊款不相容新 MS PRO 之問題了. 倘若 Olympus 無法設計出超廣角 (廣於 11mm, 或者成像有問題).. 就有點自打嘴巴, 當時說太滿的感覺了.

Olympus 計劃推出6-16mm的鏡頭,當推不出來的時候再來說自打嘴巴還不遲,現在這句話可以先收起來吧

Canon的USM鏡頭跟IS鏡頭也比其他鏡頭容易有問題,但是愛用者不也繼續用下去.
有需要就用,一台機身了不起用個三五年,一個鏡頭難道只打算三五年就換嗎?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5) 2004/07/06 16:30 
來說一下OLYMPUS 4/3鏡的一個缺點,那就是相機電源沒打開時無法手動對焦.

longstory


網路會員

16) 2004/07/06 18:46 
collective_9-9,有的canon鏡頭也是沒開電源就不能手動對焦的,像手札上的50mm f1.0就是。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7) 2004/07/06 19:26 
瞭解,Canon EF 85mmF1.2L也一樣吧.小弟要說的是產品的設計應該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為攝影者都有即使不拍照也會拿鏡頭來手動對對焦的習慣,雖然到了AF時代還是一樣.
像MINOLTA 最早期的α鏡的對焦環真的是又窄又難用,AF時還要注意不要去抓住才行.後來就陸續做了不少改善.
全時手動對焦真的是很人性化的設計,很欣賞Canon在多年以前就讓它實現,至於為何EF鏡有的需要而有的不需要開電就能手動對焦,還望有熟悉Canon EF鏡頭結構的先進能夠說明一下...^_^

hotsan


網路會員

18) 2004/07/06 20:08 
有些EF鏡頭MF時也是用馬達推動鏡片移動,所以沒電當然就不能對焦了。
像EF300/2.8L上還有三段MF速度調整,方便焦距快速調整或微調。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9) 2004/07/06 20:24 
OLYMPUS 的ZUIKO DIGITAL 是感應使用者轉動對焦環的速度來改變MF的速率,當使用者輕輕轉動對焦環,則是微調,若用力轉動,則是快速調整.對焦環和對焦鏡片組及距離標尺間並沒有直接的機械式連結,是感應使用者的動作然後對焦馬達做出相對應的動作.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20) 2004/07/07 12:32 
4/3系統鏡的另一項特點,在相同畫角下由於其真實焦長較短,所以在同光圈值下其景深比較長,這對某些人來說是優點,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卻是缺點,所以稱之為特點,就看使用者如何去善用這個特性.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8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6619703人 │ 線上1713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