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Canon 300D VS Kodak E100vs正片
作者  
討論話題
 

orionyang


網路會員

2004/03/16 22:03
器材: 其他 其他
相機是Canon 300D和Canon 50e,鏡頭是SIGMA 70-300mm APO,每張照片都是有
腳架固 定拍攝,焦長都固定在70mm,光圈都在F8-F11範圍.
正片是由實體顯微鏡的4倍物鏡+Canon 300D拍攝,原圖縮小至17%並且裁切了
一點點的周邊,拍出的畫面跟肉眼觀察顯微鏡差不多,但是顏色和亮度有點差.
照片在:
http://home.kimo.com.tw/princelittle2000/
為了做這測試,還特地買了實體顯微鏡和Canon 50e單眼機身,因為我之前把
傳統機身和鏡頭都賣光了.

鷹學行


網路會員

61) 2004/03/19 21:53 
就我平常的觀察,同樣都是百萬級滾筒掃描器掃出來的正片,在色彩上及解析度上差異仍是很大,就算是同一家輸出公司,當師傅知道要用在雜誌的封面或是在月曆上,一般都會掃的比較好,不只色彩好,連解析度也會比較好,此種怪異的現象連我也不知為什麼.
要用滾筒掃描器來輸出成20吋以上相片,前提是你很有錢.
目前最差的正片的濃度域都在3.0以上,也就是明暗比皆在1000:1以上,但目前的反射稿(也就是照片濃度都不超過2.0,也就是明暗比在100:1)我為何要如此的深奧的原理,只是要說明,正片洗成照片時必須被迫損失大量的色彩及細節,此種現象數位相機洗成照片時,同樣也是如此.
沒錯以目前的600百萬的數位單眼洗成B4的照片,影像的素質是相當高,以人眼不超過300DPI的解析度,會覺得毛髪一根根清晰可見,但當你看到1100百萬畫素所拍出來的,你會覺得他更清楚.
同樣的正片,假如你用FDI的機器洗,你也會覺得他很清楚,但是假如你願意花更多的錢,找一個好的滾筒掃描器師傅,你會覺得你的照片更清晰漂亮.

stlrshu


網路會員

62) 2004/03/19 22:05 
這是我另外一個想提的,理論上正片和數位拍攝的差距「應該」不會很大,如果真如orionyang兄有那麼大的差距的話,其實可以試著檢視拍攝過程。有些測試儘量使用評價不錯的鏡頭,應該就是想減少因鏡頭或拍攝因素造成對畫面的干擾。
大家人都在台灣嗎?那各位真的是太「平心靜氣」了,給各位鼓鼓掌。題外話啦。

orionyang


網路會員

63) 2004/03/19 23:39 
stlrshu 兄
我跟你說說我的經驗,但這只是純經驗喔,沒有仔細的測試,
就是這些經驗讓我有今天的實驗.
當然我不是第一個用數位相機的人,我以前看別人使用數位相機,
心理也是想說數位相機拍不清楚,畫質差,有誰要買,但我工作需要
拍攝一些金屬零件,不得不買了Canon G2,也有用幻燈機看幻燈片而感動,
但是有一次,我的DC不小心拍到模特兒皮膚上像灰塵一樣的皮膚碎屑,
我趕快拿出同一天拍的幻燈片,從頭看到尾,雖然壯觀,但是就是沒有
皮膚碎屑,我還跑到牆邊去用力看,也是一樣看不到.
我發現事情不妙,跟隨我10幾年的傳統相機,居然輸給一台DC,我覺得
趨勢擋不去,所以賣了Nikon 機身和50mmF1.4,28-105mm鏡頭,50mmF1.4
拍的幻燈片也不少啊,但也只有壯觀,沒有小細節.

不要嫌我的SIGMA 鏡頭不好啦,這顆可是我考慮很久才買的耶,之前貼一張
半身ShowGirl,居然有人說他看到模特兒的隱形眼鏡,當然大部分的人都看
到模特兒乳溝裡的汗毛!我也是!
我當初從美國新買一顆小小白,收到時有股莫名的興奮,很想趕快試試這隻神鏡,
架起腳架,對著遠處的門牌拍了幾張,SIGMA 70-300APO也拍了幾張,
趕快在電腦上觀察,我失望了,兩支鏡頭都只能約略看出門牌幾號,其他小字
都不清不楚,我就把小小白賣了,實際使用時間5分鐘.

有個在Canon台灣廠上班的網友跟我說Canon 300D的搭配鏡頭一個月要生產
18萬顆,還要天天加班,如果再加上日本線的產量一定多更多.
還有網友引述說:[數位時代雜誌]曾形容Canon的變革傳奇是
*衰頹日本唯一例外*

套句我曾說過的話:
數位科技是擋不住的潮流,就算有些人想拒絕這潮流,
但相機工廠可不會拒絕,照相器材行也不會拒絕,沖印店也不會拒絕的.
努力追求數位科技的公司,像Canon,業績好的不得了,只要稍稍晚了
別人一步像Nikon,利潤就差人家很多了.這也是我投靠Canon的原因!

minipai


網路會員

64) 2004/03/20 01:23 
如果說是Simga鏡頭不好的話
應該是300D和正片一樣模糊

現在結果居然是300D比較清楚
難道300D有特異功能??300D有加分效果??

300D好棒阿. Simga升級成小小白喔

鷹學行


網路會員

65) 2004/03/20 10:09 
既然大家認為鏡頭的好壞,用軟片或數位底片都很明顯可以感受到.....
因此不論是用軟片或數位底片都可顯示一隻鏡頭的好壞.
所以我的結論是......要用好的鏡頭.對焦要一定要對的準.
對一些很要求鏡頭解析度的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要用腳架,更重要的是反光鏡要先上昇(mirror  up)没有mirror up的功能的相機一定不要買.(當然是一句玩笑話>-<)

JasonJ05


網路會員

66) 2004/03/20 10:38 

----------------------------------------------------------------
所以我的結論是......要用好的鏡頭.對焦要一定要對的準.
對一些很要求鏡頭解析度的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要用腳架,更重要的是反光鏡要先上昇(mirror up)没有mirror up的功能的相機一定不要買.(當然是一句玩笑話>-<)
-------------------------------------------------------------------

不是玩笑~~反光版震動影響超大~~
那個震動可以讓蔡斯鏡頭變蔡頭
腳架別忘了要夠重~~10Kg以上
再聲明一次不是開玩笑,真的有差,微些震動都有影響
長時間曝光最好不要講話,聲波也會震動相機

真的假的?一定有人覺得我在胡扯
我是過來人...以前一天到晚在看片子上的一顆一粒
要拍超清晰的照片還有更多的技巧

但拍個照那麼辛苦幹麻?修行喔?


P.S.那個Sigma70-300APO不是不好,只是邊角畫質糊成一團,放大照片比較醜.
   其他方面都很不錯,300D可以遮掩一些糊掉的邊角,但還是沒辦法全避掉
   要全部避掉可能要接在4/3的系統.
   

鷹學行


網路會員

67) 2004/03/20 11:50 
JasonJ05兄確實知我心.
在鏡頭的測試中變數很多,没有像asahi camera  或photosharp photograph那一種實驗級的測試,確實很難客觀.
不論如何,當今的軟片或數位底片,巳經可以像照妖鏡般感受到一隻鏡頭的好壞,也就是影像解析度的障礙來自鏡頭的比率越來越高,(扣除其他的變數)在鏡頭不改變其解析度現狀下,由軟片或數位底片來增強其解析度是緣木求魚.

orionyang


網路會員

68) 2004/03/20 12:03 
我也曾買過一台SD9,這台有反光鏡預昇的功能,因為這台有千萬像素,
所以拍攝時有稍微的震動都很明顯,我晚上在室內用也是用70-300mm
的鏡頭要測對焦準確度,我寫了123456789在紙上,我用300mm往5對焦,
當然有架腳架,因為是內燈光不強,快門只到1/15,拍出來後發現對焦是有準,
5最清楚,但是卻是變成445566的雙影.啟動反光鏡預昇效果有比較好,
但還是有些微雙影,我想是SD9反光鏡震動太大,拍的時候就覺得聲音
批哩啪啦的很大聲.
我也是把SD9賣了,因為我的記憶卡只能拍8張,而且存檔要很久,
我是習慣都用連拍,這台實在不方便.畫質是很棒啦!

stlrshu


網路會員

69) 2004/03/21 02:30 
orionyang兄:前面幾位說的沒錯,若真要做解像力的測試,可能需要較嚴謹的測試比較好。
300d是不錯的機器啦,聽說有些萊卡迷買來玩轉接,圖檔棒的很。

josefhsu


網路會員

70) 2004/03/25 14:13 
數位大圖輸出是多大?
我 10D 拍的裁切一半面積,再印成 A3 大小(13 X 8.5 吋),
鳥身上的細毛仍舊非常清晰,我看原圖輸出成 A0 大小
(26 X 17 吋),應該也沒問題 ...........
這應該看機器吧 ..........

------------------------------------------------
這A3的尺寸會不會怪怪的
這A0的尺寸更是小的可愛
請先查一下真正數據喔
A3應該是29.7*42cm
菊全應該是25"*35"

小弟5mb的小圖都可以輸出成近兩公尺長的作品
對於大圖輸出補插技術相當佩服

jutso


網路會員

71) 2004/03/26 04:08 
喔!A3 應該沒錯啦,我直接拿紙來量的 ....
另外我指的是 A3 長寬再增加兩倍,應該是 A1!

上次發覺打錯了,不過沒人理我,也就懶的再發文訂正了 ....


RHC


網路會員

72) 2004/10/23 23:26 
A4=29.7cm*21cm
13"*8.5"=33.2cm*21.6cm=?
你是要說Lettet size=11"*8.5"=27.9cm*21.6cm嗎?
A3=29.7cm*42cm
A2=59.4cm*42cm
A1=59.4cm*84cm
A0=118.8cm*84cm
放到A0->2000pixel/84cm=~60dpi
肯定要插補點的肉眼可見是150線=300dpi

kuankuoyun2002


網路會員

73) 2004/10/24 00:19 

KCL2780


網路會員

74) 2004/10/24 00:55 
謝謝提供, 的確測試比較須要考量多方面而且須要把其目的和結果顯示出來,
這也是任何研究該有的態度,可惜的是開版者似乎沒這麼做, 如同一般所謂畫素的迷思,用 V.S.來做題目卻不去做多方面比較,我是用S2PRO, F100, F3還有未來的D1H, 我的經驗是正片在某些方面是數位所不能及的, 這些書籍雜誌都有提到,可是就是有些人要強去針對某方面去比較

舉個例
IMPRENZA GT V.S BMW 330
0-100KM  6秒 V.S. 7秒 (似乎暗示了330是比較差的, C/P值低)
相信沒有雜誌會只這麼測試吧!

RHC


網路會員

75) 2004/10/24 09:21 
一開始沒有人說正片好或數位好吧?別看得太嚴重,這不過是一個300D跟100VS解析度測試的實驗報告。正片層次較多或是顏色較好跟這個實驗一點關係也沒有。原作者也沒有因此下結論數位比較好。這個實驗技術上來說可能不夠精確,但是方法都是正確的。這個實驗得到的唯一結論(我相信作者也知道)是300D的“解析度“跟100VS相比之下較好,就這樣。這裡的解析度只的是單位長度感光元件能分辨影像的能力,與片幅無關。
...一個寫過上百篇物理實驗報告的人留

RHC


網路會員

76) 2004/10/24 23:53 
「可是就是有些人要強去針對某方面去比較
舉個例
IMPRENZA GT V.S BMW 330
0-100KM 6秒 V.S. 7秒 (似乎暗示了330是比較差的, C/P值低)」

數字什麼都沒有暗示
也許在某些條件下BMW加速就是比Imprenza慢
但那又怎樣
我不會因為這樣去買Imprenza
(天啊!那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啊?)

我自己照相會用正片,因為喜歡那種顏色跟比較大的片福。但是接案子一定用數位,因為解析度夠,不用等沖印,另外就是顏色可以調到客戶爽為止(憑良心說客戶對顏色的要求還都滿好達到的)。而且可以馬上看結果。印到A1不處理當然不行,但是大部分的情況只要在重點用Photoshop筆刷修一下,六百萬其實很夠了。

xyz1999


網路會員

77) 2004/10/25 00:13 
RHC寫道:
一開始沒有人說正片好或數位好吧?別看得太嚴重,這不過是一個300D跟100VS解析度測試的實驗報告。正片層次較多或是顏色較好跟這個實驗一點關係也沒有。原作者也沒有因此下結論數位比較好。這個實驗技術上來說可能不夠精確,但是方法都是正確的。這個實驗得到的唯一結論(我相信作者也知道)是300D的“解析度“跟100VS相比之下較好,就這樣。這裡的解析度只的是單位長度感光元件能分辨影像的能力,與片幅無關。
...一個寫過上百篇物理實驗報告的人留

我同意, 這篇文章只是在說作者他認為數位相機的解析度比正片高, 我沒自己去做實驗,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 但我相信就算現在不是, 未來數位比正片解析度高也是可以預見的. 但仍堅持用正片的人, 難道只是因為解析度? 不是吧? 應該是因為正片的層次和飽和度等等, 所以一直爭論這個沒什麼必要吧?

skyforce


網路會員

78) 2004/10/25 04:17 
>-----焦長都固定在70mm,光圈都在F8-F11範圍------
>
>那請問一下,300D 的 70mmx1.6=112mm
>跟50e 的 70mm來拍電線桿真的對kodak公平嗎...
>難怪天線看不清楚囉!

實體焦長都是70,成像在焦平面的面積也都一樣
有什麼好不公平的嗎????

orionyang


網路會員

79) 2004/10/25 11:44 
友站有人提到SIGMA 70-300mm APO 在70mm端也可以MACRO,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msg.asp?id=A14&msgid=48085&posit=0&curmsg=47612&remsg=47612&showalltitles=1

我也試了一下,並且和Canon 50mm F1.8做了一個比較: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msg.asp?id=A14&msgid=48085&posit=0&curmsg=48085&remsg=47612&showalltitles=1
圖為中央部份原圖裁切,沒做任何處理,目前SIGMA 70-300mm APO是我中望遠
主力鏡頭.

rocaf


網路會員

80) 2004/10/26 03:11 
Orionyang兄
難得颱風假在家無事看到這帖被翻出來的一篇老文章,很高興您有這樣的研究精神,因為多年前的我,也一樣為了發掘底片蘊藏的秘密而買了很多器材來追尋,首先我從拍攝鏡頭著手,用leica的APO鏡頭,嘗試各種正片(最喜歡RDPIII),用NIKON的底掃(LS-30、40ED、4000ED)來數位化比較,用LEICA P2002、Rollei 35TWIN DIGITAL幻燈機來播放,也買了一台光學900倍的顯微鏡來檢視底片。
我也是很認真的控制好一切能掌握的變數,力求比較測試器材的公正基準,盡量減少變數的影響,經過多年的時間及花費超過百萬的金錢,現在的我不想再討論這些誰的解析度好、誰的CP值高等問題,只想說,從這些經驗中,我找到我自己的喜愛方向了。
以下針對一些前面的發言提出我個人的看法,希望給您一些參考。

【systemseal兄說:現在手扎已經少有如此熱心的人了。】但是我必須說,手札上有很多文章分享,只能用輕鬆的態度來看,很多來此的朋友都是對攝影有著一股熱忱,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專長,但是畢竟真正全方位懂攝影的人不是太多,如果一個虔誠新手用嚴肅的心態來此學習時,就可能會被誤導了,有時候熱心分享原是好意,卻造成負面的效果。

【如果有人也能用數位和傳統拍攝[一樣]的景物,然後仔細比較過後,說正片的細節較多,那就可以大家互相討論,但是到目前為止,沒人肯自己親自做實驗…我再三強調,有不同意見的人,請先自己測試過後再來討論,不要空口說白話!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有第二個人測試!】
我有些不同的意見,但是我也不是空口白話,您做過的這些,我都有親自實驗,但是我並沒有發表,因為我還有一些理論部份有待澄清,而且如果要發表,必須佐以更多的圖例及佐證,甚至還要能夠現場目睹後才能讓大家都有最接近的變數控制,否則以網路為平台來討論這個題目,正如您發表了這篇一樣,會有很多盲點存在,也容易誤導別人。

【我用300mm往5對焦,當然有架腳架,因為是內燈光不強,快門只到1/15,拍出來後發現對焦是有準,5最清楚,但是卻是變成445566的雙影.啟動反光鏡預昇效果有比較好,】
如果您想自己測鏡頭的MTF值,就要盡量排除別的變因,反光鏡預鎖是必要的,穩固的腳架雲台及快線都是少不了的,我相信這些您一定都有做到,但是,您不要忘了,光源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要有一個夠穩定、硬調的光源才能盡可能拉高鏡頭的分辨率。

【用肉眼直接用顯微鏡觀察正片,這樣應該是純粹是正片跟數位相機的比較了吧!】非也,非也,用顯微鏡看正片您不是在看您拍的作品,您是在看底片的「組織成份」,我不知道您用的顯微鏡是哪一種,但是如果您將顯微鏡的光源移動調整或是縮小顯微鏡的光圈,您都將看到不同的結果,如果倍率夠大的顯微鏡,您還能看到底片不同厚度處的不同結晶層,這不是看「作品」,這是看「底片」。
如果您想要比數位與正片的「作品」,我建議「數位」用最好的顯示卡及最好的螢幕來看;「正片」用最好的幻燈機及最好的鏡頭加上最好的屏幕及理想的遮光來看,這樣雙方都能有一個公平的展台來比較。

【正片我也在顯微鏡下看過. 正片就是密密麻麻的化學顆粒,所以顯微鏡的解析力不用懷疑,解析力指的是銳利和能看出細節的程度,比較的對象是RDP III。digital方面用的是10D, D100, 和S2 Pro。比較的準則是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簡單的說就是能對表現細節的能力,以及片幅。結論:雖然digital在MTF勝出,但考慮片幅因素後,正片略勝於digital。但全片幅的digital相機,如1Ds, 14n則勝過正片。消費級的DC之MTF值雖不差,但在片幅和雜訊方面輸一大截,整體的表現仍然較差。】
前面說過了,用顯微鏡來看正片,您只是看底片的結構,而不是看作品,至於解析力的比較,我的認知是:如果今天要比的是鏡頭的解析力,那紀錄影像的媒材(底片或CCD/CMOS)要有著高於鏡頭的分辨率;如果今天要比的是紀錄影像的媒材(底片或CCD/CMOS)的解析力,那鏡頭就要有著高於紀錄影像的媒材(底片或CCD/CMOS)的解析力,測量的平台一定要是一個高標準不變的參考點,以前的某些黑白底片或是細粒子的彩色正片都還蠻適合用來擔負這個工作(除了少數鏡頭有著高於底片的分辨率,那就要用其它的方法來測)。
但是現在的數位機身,本身的影像就不是一個「純淨的產出」,是經過運算處理過後的「結果」,從CCD/CMOS的排列位置及對色彩訊號的撿拾來說,「那個位置已經不是很準確的那個東西了」,數位影像是經過軔體、軟體的處理,將訊號加以重組整理之後歸納的結果(尤其是拍些複雜的遠景或細密的紗網之類的物體,數位相機如果不加以處理運算,就會產生網花網紋),每個品牌都可以附予該產品「銳利化」或「高反差」等特性,數位化的產品確實可以用一些技巧讓作品更鮮明銳利。
您說300D紀錄下了花上的小蟲,而底片上沒有,我想底片上應該不會完全沒有小蟲的影,只是沒有像300D一樣清楚,我想原因就是因為數位的擷取時,已經將小蟲的線條計算處理過了,而底片上的化學成份,並沒有只針對線條的部份來加強,而是將小蟲的光影層次有著立體的紀錄(希望您再用幻燈機看一下而不是用顯微鏡) 。
那到底是正片的細節較多還是DSLR檔案的細節較多?
如果您要說一張影像最重要的成份就是線條分辨率要夠高夠清楚,那麼,也許經過處理的數位檔案會滿足您的胃口,因為線條的「細節」可以處理的很清楚。
但是如果光是清楚的線條無法滿足我對一張作品「細節」的要求時,我希望一種能夠保留更多的立體層次、顏色演繹的媒材,才是我所想要的「細節」要求。

【數位科技是擋不住的潮流,就算有些人想拒絕這潮流,但相機工廠可不會拒絕,照相器材行也不會拒絕,沖印店也不會拒絕的.努力追求數位科技的公司,像Canon,業績好的不得了,只要稍稍晚了別人一步像Nikon,利潤就差人家很多了.這也是我投靠Canon的原因!】廠商追求的是利潤,拍照如果是一種興趣的追尋,大可不必跟著廠商的腳步走。數位科技確是擋不住的潮流,但是如果連興趣嗜好也要被牽著走,那將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 / 共5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1 2 3 4 5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6640968人 │ 線上1389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