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吳嘉寶話攝影 > 20030213鄒春祥作品討論區
作者  
討論話題
 

lanechen


新進會員

2003/02/12 22:52
器材: 其他 其他
20030213鄒春祥作品討論區
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
原圖連結:
http://www.photosharp.com.tw/discussion/Wu/wu-discu-20030213-3.htm

 

阿度


新進會員

21) 2003/03/02 09:03 
謝謝吳老師的大篇指導…^^"
我想我應該先用功一下,把那兩本重要的書先K一下…

謝謝!

ㄚ寶


論壇版主

22) 2003/03/06 00:32 
郭大爛
發表於 - 2003/02/21 :  07:08:57            
--------------------------------------------------------------------------------
補充說明一下, 這些照片其實都有些共通性, 都有圖地逆轉的趣味性,
---------------------------------------------------------------
圖地可以逆轉嗎?
還是只是個人主觀認上的不同?


圖地是可以逆轉的!
請看最有名也最古老的「魯賓(Edgar Rubin)的杯子」的圖地反轉圖形。http://www.eaglehawksc.vic.edu.au/kla/art_graphics/illusion/illus5.htm
這個圖形不管誰來看都可以看見一張臉與高腳杯的兩種圖形。但是當我們看見兩張面對面的側臉(有意義的圖形)的瞬間,我們就無法看見高腳杯(已經成為「地」)。反之亦然。所以,這不是個人主觀的問題。這是人類共通的問題。
在藝術表現上,藝術家通常可以運用「將原本屬於無意義的地的邊緣線封鎖」的方法,就能夠讓觀者將原本屬於「地」的空間,在他的視覺上轉換成似乎是有意義的圖形了。著名版畫家家M.C.Escher的天空和水http://www.worldofescher.com/gallery/A41L.html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這也告訴我們,形成圖形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具備閉鎖的輪廓線」。

而我們知道,觀者觀看圖形的主要的視覺驅動力就是尋找有意義的圖形。

所以,如果我們的作品裡面有一些並非表現目的(不想讓觀者一眼就看見)的可是也無法排除在視框之外的圖形(人群中那些並非我們攝影對象的旁人)存在的話,只要將視框中的這種圖形的輪廓線破壞(讓它不完整),觀者就不容易在觀看的第一眼看見該圖形了。

lashawn


新進會員

23) 2003/03/06 01:28 
魯賓的杯子
有個人告訴我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很像從一管水彩擠出顏料來

純插科打混,博君一笑

lashawn


新進會員

24) 2003/03/06 01:42 
我不覺得這張圖有圖地逆轉的意味
因為:
1.模糊的背景表現出的空間感
2.重疊的物體表現出的遠近感
從老師提供的兩張圖以及我所接觸過figure-ground的經驗,
圖地很必要的就是「平面」,若我有說錯,也請大家指正。

前頁有網友提出這是攝影家對「質感」的探索,我想這就是老師
所謂文化訊息的部份吧,若非對此圖有長時間的觀看,或是有濃
厚的"empathy"素養,是很難從這麼一張圖得出這樣的結論的(至
少我辦不到),若是多看看攝影家同一系列的照片,可能才會有
這樣的心得吧……看來我實在沒啥耐心……

ㄚ寶


論壇版主

25) 2003/03/06 14:03 
lashawn
不覺得這張圖有圖地逆轉的意味
因為:
1.模糊的背景表現出的空間感
2.重疊的物體表現出的遠近感
從老師提供的兩張圖以及我所接觸過figure-ground的經驗,
圖地很必要的就是「平面」,若我有說錯,也請大家指正。

前頁有網友提出這是攝影家對「質感」的探索,我想這就是老師
所謂文化訊息的部份吧,若非對此圖有長時間的觀看,或是有濃
厚的"empathy"素養,是很難從這麼一張圖得出這樣的結論的(至
少我辦不到),若是多看看攝影家同一系列的照片,可能才會有
這樣的心得吧……看來我實在沒啥耐心……  

-----------------------------------------------------------
的確!鄒春祥這張中影文化城的恐龍的影像,並沒有圖地反轉的內容在裡面。反倒是張獻文那張在觀霧的杉木林拍的影像,有圖地反轉的視覺趣味內容在裡面!
正常人的日常視覺可以解讀的樹林(有意義的圖形)因為失去了我們對樹木理解的造型的輪廓線,在影像中反倒成了背景。
我們日常視覺解讀成背景(不具備意義的)的天空,因為被茂密的樹林包圍而顯現出某種程度的形狀(天空的邊緣線被樹林封閉了)反倒成了觀者想要去解釋天空的造型到底像是什麼(賦予快要變成圖形的天空某種意義)的圖形。

鄒春祥這張影像,有著完形心理學裡面著名的群化作用Grouping的視覺趣味。各位朋友不妨試著從這個角度來解析一下(台灣攝影前輩鄭桑溪作品的主要視覺形式就屬於這種http://www.tfam.gov.tw/html/art/imgjpg/F00831.jpg打球
http://www.tfam.gov.tw/html/art/imgjpg/F00811.jpg蒸氣火車頭
http://www.tfam.gov.tw/html/art/imgjpg/F00751.jpg雨中即景
http://www.tfam.gov.tw/html/art/imgjpg/F00741.jpg懷古
http://www.tfam.gov.tw/html/art/imgjpg/F00721.jpg蘭嶼婦人

)。還有影像中也有有關影像的語意符號解讀的問題。同樣的,也請朋友不妨試著這樣解讀一下。

請各位包涵ㄚ寶在這裡好像要賣關子。畢竟各位的不同的解讀之間的差異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啊!


Edited by - ㄚ寶 on 2003/03/09  18:49:54

郭大爛


新進會員

26) 2003/03/09 10:13 
所以,如果我們的作品裡面有一些並非表現目的(不想讓觀者一眼就看見)的可是也無法排除在視框之外的圖形(人群中那些並非我們攝影對象的旁人)存在的話,只要將視框中的這種圖形的輪廓線破壞(讓它不完整),觀者就不容易在觀看的第一眼看見該圖形了。
-------------------------------------------
哇! 長知識了
謝謝老師


魯賓的杯子
有個人告訴我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很像從一管水彩擠出顏料來
---------------------------------------------
真的很像
您的朋友真是觀察能力過人

小嬉皮瘋


新進會員

27) 2003/03/10 23:04 
鄒先生這張照片出現在"台灣寫真之新世紀展"一書中
(吳老師在這本書的扉頁也寫了篇很棒的序文喔!!!)
這張照片提名叫做"神祕"
還有很多同一批其他的照片
也都很棒呢!!!!
茲引述書中一段文章讓大家看一下:
"(鄒先生)寫真也同時從事繪畫創作,對超現實主義繪畫有獨特偏好的鄒春祥,以黑白攝影作品為主,題材則大多取材於他日常生活所見的視覺片段,就像大部分觀者在欣賞他的作品時所能感知的:雖然每一張作品都呈現極為安靜,單純,素雅,的表面,可是在影像底下(其實是在觀者的視覺之中)卻蘊藏著極為豐富而動態的視覺動力!!這正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總是那麼簡單,可是卻極為耐看得原因,可以說,可能也是此次展覽參展作者中,最具現代攝影特色的作家!!"

小嬉皮瘋


新進會員

28) 2003/03/10 23:05 
鄒先生這張照片出現在"台灣寫真之新世紀展"一書中
(吳老師在這本書的扉頁也寫了篇很棒的序文喔!!!)
這張照片提名叫做"神祕"
還有很多同一批其他的照片
也都很棒呢!!!!
茲引述書中一段文章讓大家看一下:
"(鄒先生)寫真也同時從事繪畫創作,對超現實主義繪畫有獨特偏好的鄒春祥,以黑白攝影作品為主,題材則大多取材於他日常生活所見的視覺片段,就像大部分觀者在欣賞他的作品時所能感知的:雖然每一張作品都呈現極為安靜,單純,素雅,的表面,可是在影像底下(其實是在觀者的視覺之中)卻蘊藏著極為豐富而動態的視覺動力!!這正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總是那麼簡單,可是卻極為耐看得原因,可以說,可能也是此次展覽參展作者中,最具現代攝影特色的作家!!"

ㄚ寶


論壇版主

29) 2003/03/12 00:01 
真要謝謝小嬉皮瘋同志!
我都忘了我曾經寫過這麼一篇文章呢!
讀著讀著,頓時就像走進時光隧道一般。Those Good Old Days!

這恐怕也是網路討論區的另外一個特徵吧!
你永遠不知道,會有哪一位網友同志把「你的過去」「你的曾經」翻出來,秀給你看!乖乖滴嚨叮咚,好在這次被翻出來的不是什麼壞事。好險!

所以從小就要謹言慎行啊!
免得....................

小嬉皮瘋


新進會員

30) 2003/03/13 04:52 
老師千萬別這麼說!!
這些日子以來承蒙老師指導 獲益良多!!

學生提到那次展覽的目的
其實是心裡面有個小疑問...

鄒先生那批作品 為什麼老師會想要挑出這張來討論呢?
那本書印刷品質算不錯 相信原作的沖放一定很上乘
但這張照片的確迥異於系列裡的其他張
非常令人難忘 但卻不是我最喜愛的?!!

老師一定有很精彩的 想藉由這張照片來告訴我們的事??!!!

millerspc


新進會員

31) 2003/03/15 11:07 
群化作用:阿寶老師指的是那「如同長在背上的鱗片」和「背景上由黑白分明所呈現的石頭」再加上那一團「混沌的水泡」嗎?
第一眼:這是什麼啊,沒頭沒尾的!四不像,但也由於它“不像”,就想看久一點找一找,有沒有可以像的…
第二眼:將那看似鱗片的東西,來來回回看了幾遍,感想:拍攝現場只有這一“片段”撞擊到創作的心眼嗎?他在想什麼?他想拍什麼?他想藉所拍的東西表達什麼、傳達什麼嗎?
第三眼:隔了幾天才看,將眼光從鱗片、石頭、那團泡沬,轉到整個水流,突然有種很“現實的感覺”:這是在某條人造的河道裏拍的。感想:如果創作是想藉由看來似像非像的圖塊,來讓觀者體會那是個恐龍,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心裡差距,但恐龍出現在“現實”裏,是不合理的,因此恐龍不是真實的,是人造的,即“原先似真的感覺是假的”…
第四眼:視覺放自然,發現視線的動向是從左上順到右下,轉到左下,再回到右上的石頭。感想:發現在這張照片上,我所能使用的語言,只能達“好像”。“好像”代表“界線不明確”,是模糊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也因此“好像”比較自由“好像”還沒有看完。

derek0316


網路會員

32) 2004/07/09 15:48 
哈!這個討論怎麼好像有點不了了之了...

這張影像我第一眼看到就有兩種不同視角.
一個當然就是比較顯性的恐龍視角.
這時候的水,我們是沒辦法確定他的方向.
另外一個是比較隱性的"黑洞瀑布"視角.
影像黑色部分扮演一個"神秘"的角色.
像是一個無底洞,一個在空間上的裂痕.
然後所有旁邊表象上是水的東西,都宿命性的往裡面流去.
這時候水的方向好像就被決定了.

對於作者我完全不認識因此沒辦法由他這個人的背景去細細解讀這個作品.

因此我個人雖然有在心理分析上的見解但是我想我選擇不發表.

阿彌陀佛


新進會員

33) 2004/07/29 15:43 
影像造成視覺上的錯覺:上面像是連在一起,而下面又是分開的

ㄚ寶


論壇版主

34) 2004/08/25 17:01 
[但也由於它“不像”,就想看久一點找一找,有沒有可以像的…]>為什麼人們會這樣想?

第二眼:將那看似鱗片的東西,來來回回看了幾遍,感想:拍攝現場只有這一“片段”撞擊到創作的心眼嗎?>>>>>>>>這可能不是重點
[他在想什麼?他想拍什麼?他想藉所拍的東西表達什麼、傳達什麼嗎?]>>>>>>>>關者會這樣看這樣問 這才是重點

第三眼:隔了幾天才看,將眼光從鱗片、石頭、那團泡沬,轉到整個水流,突然有種很“現實的感覺”:這是在某條人造的河道裏拍的。感想:如果創作是想藉由看來似像非像的圖塊,來讓觀者體會那是個恐龍,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心裡差距,但恐龍出現在“現實”裏,是不合理的,因此恐龍不是真實的,是人造的,即“原先似真的感覺是假的”…>>>>>>>>>>漸入佳境啊!

第四眼:視覺放自然,發現視線的動向是從左上順到右下,轉到左下,再回到右上的石頭。感想:發現在這張照片上,我所能使用的語言,只能達“好像”。“好像”代表“界線不明確”,是模糊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也因此“好像”比較自由“好像”還沒有看完。>>>>>>>>>會有這等結論,豈不妙哉

craig0123


新進會員

35) 2004/10/20 21:18 
第一眼:恐龍皮膚的質感顆粒和背後石頭產生群化的作用,讓人感到協調的美感。
第二眼:恐龍的出現讓人有荒繆的存在感,有一點超現實的感覺,難道這是在侏儸紀公園裡拍的?
第三眼:石頭的意義代表亙古長遠,與恐龍代表的意義相同,出現意義的美感。
第四眼:看到了第四眼,就感覺到有一點無聊了,說實在話,這一張影像承載的訊息並不多,拍者也不見得想要多表現些更深刻的意義,換句話說,並不耐看。

最後個人主觀看法,很多影像或許只需要一顆直觀的心去體會它的美就好,(不管是意義上的美還是形式上的美),也唯有如此才能深入拍者的心,有時候,盡在不言中、義在言外的的影像比比皆是,如果只用一種理性、分析、技術的心理去看、去評價一張照片,而不是用直觀的態度,去感受它的本質,那我覺得應該很多深刻的照片都會看不懂吧,換句話說,很多影像之所以會被拍或許單純到不能再單純,而不需要觀者去幫他做一些解釋,而說一些自以為是的理由吧。
一直覺得,觀者想說的理性、解釋性言語太多,不過只是想要表現「自己」罷了,並不見得真的能深入了解拍者本身的真意啊。

米格雞


網路會員

36) 2004/12/12 16:46 
讀了這些留言後, 我倒是有兩個疑問 :

1. 如果第二三四層的圖像,沒有辦法一眼看出, 而需要細細品味時, 那麼我想知道, 當攝影者在拍攝這些畫面的當下, 心中是如何的想法 ? (尤其是像 Robert Frank 的The Americans, 拍照時應該沒有太長的時間思考吧 !)
a) 畫面出現的瞬間, 一眼就看穿畫面中一至四層的意義, 然後按下快門.
b) 預期出現的場景, 可能會有心中有想要表達的主題, 等待適當時機出現, 按下快門
c) 照片洗出後, 再附加上第二三四層意義
d) 其他方式 ....

2. 如果解讀一張照片的深層意義, 需要了解到拍攝者的生平, 甚至當時的心理狀況的話, 那麼是不是所謂的 "大師" 才能享有這樣的特權 ? (會有這麼多的人願意花同樣的時間, 來解讀我的照片嗎?). 換個角度來說, 當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層的意義, 又怕觀眾無法解讀時, 作者是否要跳出來, 用文字, 連作圖, 音樂等其他方式來引導觀眾 ?

ㄚ寶


論壇版主

37) 2005/01/18 11:40 
1. 如果第二三四層的圖像,沒有辦法一眼看出, 而需要細細品味時, 那麼我想知道, 當攝影者在拍攝這些畫面的當下, 心中是如何的想法 ? (尤其是像 Robert Frank 的The Americans, 拍照時應該沒有太長的時間思考吧 !)
============[blue]沒有錯。一般而言,作者在拍照時,往往是不需要思考的。但是這樣講,容易產生誤會。因為這句話需要很多前提。
例如:用ViewCamera拍照,就必然會在按快門之前有很長的思考過程。
所以,拍照不需要思考通常是指用135相機在街上抓拍 snapshot。而這點,在八零年代以後開始大量出現的一切全自動傻瓜相機,又可以比135單眼反光相機來得更「不需要思考(更接近你在視覺上的直覺反應)」。這也是當今年輕一代應該使用的攝影技法,早已和七八零年代的標準攝影技法南轅北轍的真正原因。
另外一個前提其實是:雖然說用135相機在街上抓拍不應該在觀景窗後面思考,而應該任憑自己的本能反應驅使。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你現在的「本能」,必然和你高中時代的本能大不相同。你念美術系一年級的時候的本能也必然和你在美術研究所畢業時的本能大不相同。

最後,你這樣的問題,其實反映了一個傳統攝影觀念的迷思,就是:以為「唯有按快門那一剎那的思維才是攝影創作的唯一創作思考的介入點」。
這樣的想法其實在五零年代前後就已經有了大幅度的變化了。
換句話說,將攝影家在街上用本能任意抓拍所得的大量畫面當作「素材」,在工作室裡面對所有素材的畫面進行仔細的視覺思考,選定適當的(注意:這裡講的是『適當』,而非『正確』)畫面,進行放大。再從所有放大出來的樣片中,選出適當的作品,加以編輯之後,最終才用這幾十張或十幾張經過脈絡性信息編組的照片,做為自己的『一件作品』,這樣的攝影創作思維的演進事實上在五零年代就已經在歐美興起了。羅伯法蘭克的美國人攝影集就是這種創作思維下出現的典型產品。
這就好廚師早上到菜市場買菜時想做的晚餐料理,與晚餐餐桌上實際端出來的實際上的料理通常是不一樣的道理。[/blue]

a) 畫面出現的瞬間, 一眼就看穿畫面中一至四層的意義, 然後按下快門.=============[blue]很可能經驗老到的老攝影家會有這樣的本領也說不定。[/blue]
b) 預期出現的場景, 可能會有心中有想要表達的主題, 等待適當時機出現, 按下快門=================[blue]馬格南攝影家最常用的就是這一套。這一套在八零年代以後基本上已經被認為是陳腐不堪的老掉牙的老套了。[/blue]
c) 照片洗出後, 再附加上第二三四層意義====================[blue]不是攝影家往作品上『附加』,而是攝影家經過仔細思考後,從畫面中看見這些訊息。[/blue]
d) 其他方式 ....

2. 如果解讀一張照片的深層意義, 需要了解到拍攝者的生平, 甚至當時的心理狀況的話, 那麼是不是所謂的 "大師" 才能享有這樣的特權 ? ===================[blue]你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大師不是從母腹中呱呱落地時就被稱為大師的。[/blue]
(會有這麼多的人願意花同樣的時間, 來解讀我的照片嗎?).====================[blue]當然囉。你的攝影老師,某些你參加比賽的評審都是這樣思考的。[/blue]
換個角度來說, 當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層的意義, 又怕觀眾無法解讀時, 作者是否要跳出來, 用文字, 連作圖, 音樂等其他方式來引導觀眾 ?======================[blue]也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有「做了作品就任憑觀者自行解讀不管自己的作品被人解讀的內容是否與自己的本意相同的藝術家。也有很在意自己的作品被人解讀的結果一定要自己的本意相同的人。前者往往是藝術家,後者通常是商業性的影像作者。」[/blue]

nchiou


網路會員

38) 2005/08/01 15:41 
我所有的影像連結都進不去, 真可惜.....><

joy650821


網路會員

39) 2005/09/15 22:22 
鄒老師是我高中時的攝影老師~我的攝影也是他老人家教出來的^^
很可惜沒辦法連結看看他的作品@@"
回上一層 上一頁   第2頁 / 共2頁 到第 1 2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4758819人 │ 線上1578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