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吳嘉寶話攝影 > 我對名言的感受
作者  
討論話題
 

ㄚ寶


論壇版主

2006/03/16 20:03
器材: 其他 其他
"A photograph is a secret about a secret. The more it tells you the less you know." (Diane Arbus 1923~1971)

"It's not what it's about. It's what else it's about."(Minor White 1908~1976)

有哪位願意從自己的經驗出發,發表一下你對這兩句名言的感受
推薦者: 會員服務部

johnhus


網路會員

1) 2006/03/17 21:19 
喔 我來插頭香
通常一張照片很直接可以告訴觀者是什麼或有什麼
大家都只是會說 哇   好漂亮  好可怕 好什麼的
然後就沒有了 沒有聯想  沒有情感上的觸發
就是以上兩句話的反證





可是要做到以上兩句名言是非常非常難的
我想這兩句話是一個攝影家終身在追求的吧

bennydia


網路會員

2) 2006/03/18 00:09 
1."A photograph is a secret about a secret. The more it tells you the less you know." (Diane Arbus 1923~1971)

康德視萬物都有其「物本體」以及「現象」,
我們能夠透過我們的感官去捕獲現象,
然而,關於投射出這些現象的物本體,
則是我們的感性無法知曉的。

若用這個觀點,
那麼面對一個事件、物件或動作,
我們所能瞭解的必然只能從我們的感官而來,
因此,杯子對我們而言,
它給我們的現象便是硬的、透明的、冰冷的以及無氣味的等等,
然而當我們再繼續去追究杯子的物本體是何物時,
便陷入了一個巨大的秘密。
其實,杯子之所以是杯子只是因為人叫他杯子,
是我們給予了這個實體一個概念,
好讓我們去使用。
我們不會真的去追問杯子到底是什麼。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這世上萬事萬物都是一個又一個的秘密呢?
面對這些秘密,我們做的便是將其概念化,
我們將萬事萬物依照人類邏輯分門別類的歸類,
但擺脫了這「知性」的邏輯之後,
我們會發現,我們其實並不瞭解任何事物,
萬事萬物都將會回到一種秘密的狀態,
但是卻也給我們更多思維的起點。

而照片,
則是將這些似乎都已分門別類的「秘密」,
又經由拍照者的「邏輯」去歸類審定的「第二層秘密」,
這第二層邏輯的編排如同我們自然而然將這世上萬事萬物加以分類一樣的不被知覺,
因此,看到一張杯子的照片,
你可能會看到一張美麗的杯子,卻不曉得這杯子的後面已經破了個大洞。
拍攝者只會顯現他想拋出的訊息。

所謂秘密,
便是將資訊縮減、隱藏,
以造成收訊者的感知偏差,
若我們對這世上萬事萬物的歸類便是第一次的訊息縮減動作,
那麼,經由照片,
我們所能得知的更少。
因此便會造成The more it tells you the less you know.這樣的情況,
這裡的more並不代表了那最初的現象,
而是經由了拍攝者邏輯審查之後所拋出的訊息,
這樣的訊息越多,
你我便離真實越遠。

因此,
每一張照片都代表了一個情境,一個觀點,
巴特說,攝影跟繪畫沒有關連,反而應該與戲劇更有關係,
便是這個道理,
每一張精彩的照片背後,
都少不了作者精心安排的角度、構圖以及情緒。

我想Arbus並不贊同這樣的相片,
因此在她所攝影的人像中,
我鮮少看到他刻意運用角度或者構圖來強化某種情緒或感覺,
她的照片往往都是平鋪直述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技巧的,
將整個人置入她的畫面中,
她唯一的要求,
大概只有希望每個被拍攝者都能夠看著鏡頭,
因為她並不打算由她來告訴我們任何事,
而是經由這些被攝者直接與讀者對話。

我想這句話的確是Arbus終身想要擺脫的框架,
然而也道出了攝影本身最難擺脫的現實。

推薦者: jinmin

嬉皮


網路會員

3) 2006/03/20 00:10 
有機會看看Arbus有名的幾張照片的印樣
或許會更了解....
bennydia兄似乎是以現象學的角度來談的~~

BBChen


網路會員

4) 2006/03/20 02:04 
Diane Arbus Revelations

bennydia


網路會員

5) 2006/03/20 02:06 
嬉皮兄

小弟是對Arbus的痲瘋病人那一系列特別喜歡,
沒有看過她所有的照片,
所以可能對Arbus這句話的感想有些偏頗,
或許可以聽聽您的看法。 ︿︿

嬉皮


網路會員

6) 2006/03/20 02:17 
bennydia大 您太客氣了
小弟這邊剛好有Diane Arbus的Monograph, Family Albums, Untiled, Revolutions, Magazine Work
不曉得bennydia大您說的痲瘋病人的照片在哪一本
sorry 遍尋不著,找的一頭汗,請指示!!感溫~~

bennydia


網路會員

7) 2006/03/20 09:30 
嬉皮兄
真是太烏龍了,大概是我搞錯了,抱歉。
那些人可能不是痲瘋病人(精神病患?),現在書不在手邊,所以沒辦法在確定一次。
我只有一本大陸那邊出的Diane Arbus的作品精選集,
在這本書最後面的系列照片就是我說的,
如果有哪位前輩看過,還麻煩幫小弟指明一下,謝謝。 >_<

bennydia


網路會員

8) 2006/03/20 09:38 
小弟在網路上找到這系列照片的其中之一
http://www.culturevulture.net/ArtandArch2/Arbus.htm
上面屬來第三張,Asylum Inmates,1970-71這一系列,
看來應該是精神病患,是小弟搞錯了。^_^

BBChen


網路會員

9) 2006/03/20 15:08 
http://elsa.photo.net/arbus1.htm
http://www.slate.com/id/2089172/

應該是唐氏症(Downs Syndrome)不是 精神病患  ^_^

嬉皮


網路會員

10) 2006/03/20 19:46 
印象中有出過幾本討論名攝影家作品和同一捲底片中前後幾張印樣關係的書
公視之前也撥出過contact
觀看印樣可以發現好多秘密.....

bennydia


網路會員

11) 2006/03/20 22:51 
感謝嬉皮兄跟BBChen兄的指正,小弟真是孤陋寡聞。

請問嬉皮兄,印樣可以在那邊找到呢?
您吊了小弟好大一個胃口啊。 XD
若找不到,您得幫小弟解解饞! CCC

嬉皮


網路會員

12) 2006/03/21 06:56 
Diane Arbus Revelations
^_^

嬉皮


網路會員

13) 2006/03/21 15:01 

bennydia


網路會員

14) 2006/03/21 23:27 
謝謝!
不過好貴 >"<

BBChen


網路會員

15) 2006/03/22 13:27 
Diane Arbus Revelations:
登錄號1381832   索書號770.92 Ar19c      
成功大學圖書總館/總圖圖書區(B2)

bennydia


網路會員

16) 2006/03/22 15:38 
謝謝BBChen兄,
現在小弟人在北部,有查到幾間圖書館有,
有空再過去翻閱。

BTW,好像有點離題了,
大家還是趕緊回應阿寶老師的問題吧。
^_^

BBChen


網路會員

17) 2006/03/22 15:46 
....喔~~還以為你在高雄@@
古龍華,誠品或是雅典應該會有 才對
查過了,誠品有書,去翻翻不用錢^_^


BBChen


網路會員

18) 2006/03/22 15:54 
很抱歉,清狂的少爺又來亂了~~~~~~
其實,我有個問題,就是,一張圖或是一句話的討論,
目的是為了要作什麼,對於作者或是作品的研究通常
會以整系列的作品為研究單位,或是那個攝影展來當
樣本,對人的話,會以創作年代與他經歷的事情,寫
下來的日記or筆記,甚至長期的談話,演講當研究的
文獻,所以,很冒昧的問老師,老師的動機是?

ㄚ寶


論壇版主

19) 2006/03/23 00:37 
動機?

期望藉此能夠鼓勵大家對影像的事情多思考。

只有多思考,認真思考。我們對影像的認識才會更進深,才不會被眼前的花花綠綠給迷惑住。才不會變成只有在支撐日本電子工業獲利上具備意義的萬骨枯、墊腳石。

要「真」認識影像,唯有多思考。要能對影像的本質進行有意義的思考,唯有將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表現出來。

能夠用影像精準表述抽象觀念或大整體現象的人,一定是能夠精準使用文字表述的人。

文字與影像的關係就是男與女的關係。應該是積極的互動之間保持雙贏的關係。而不是台灣大多數婚姻的那種遇到問題就只知道互相毀滅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零和關係。

BBChen


網路會員

20) 2006/03/23 11:47 
謝謝阿寶老師的釋疑~~

但是,從影像思考影像與用文字思考影像有什麼不同呢?

文獻上,很多影像(攝影)創作者並不怎麼用文字來note,
通常看到這些人的筆記都是用繪圖的方式來建構他的作品
的概念,文字頂多都是輔助圖片的功能。

當然,文字與圖像都是人們將所想的投射出來的工具,原
本就不是有文字沒影像或是有影像沒文字的零和關係,我
的想法就是,看作品與看他的自傳會比關心他某句話所透
露的"創作概念"來的完整。

由創作端,作品的閱讀應該先於文字的閱讀,對評論端也
是從作品端的閱讀再深入作者的biography甚至是創作的
Note.

再者,由史觀的角度來看,某個人或是否個作品,其代表
著某個創作(想法)上的開創,甚至影響了某個潮流的創
作,所以我才會發想老師的動機是想由一句話來引出這一
連串討論與思考。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4754001人 │ 線上1578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