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以古代西方教會重要的聖經學者
						
								-
						
						聖熱羅尼莫
						
								(Jerome)
						
						為名建造。
				
		 
				
						
						
				  
				
				
				
						
								1502
						
						年由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
						(
						
								Manuel I
						
						)計畫興建,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冒險家達迦瑪
						
								(Vasco Da Gama)
						
						成功航行到達印度歸來,並用以做為葡萄牙艾維茲王朝皇親貴族們舉行葬禮之用,由於其位置距貝倫港很近,逐漸成為船員出海時用以祈禱之所。據聞在
						
								1497
						
						年7月8日當晚,達迦瑪出海前往非洲黃金海岸發現印度航路時,就曾前往該修道院的舊院
						
								(
						
						與新修道院相同的位置
						
								)
						
						祈禱過。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建築宏偉,而內部裝飾極其華麗;它的真正工期長達
						
								50
						
						年,
						
								1502
						
						年,由曼努埃爾式
						建築風格的創始人-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負責建造,至1517年再由西班牙建築師究奧·德·卡斯提爾(João de Castilho)接手興建,風格改採文藝復興的建築方式,但在1520曼努埃爾一世去世,該修道院的建築即遭停止。直到1550年建築師Diogo de Torralva才又重新開始了該修道院的建築,完全採用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1571年再由Jérôme de Rouen接手,他在建築中加入了一些古典的元素,該修道院的所有建築工程於1580年結束。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整座建築,融合了各類不同的建築風格,使其在建築風貌上多樣而瑰麗,尤其是達迦瑪在遠洋非洲,轉進印度,帶回來各洲不同的文化與自然景觀元素,也巧妙的融入建築及雕刻中,如非洲的棗椰、印度的蓮花、揚帆待發的巨船等,令人嘆為觀止
				
				
						;在這修建的
						
								80
						
						年間,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見證了葡萄牙海洋帝國的崛起。
				
		 
				
						
						
				  
				
						
								1755
						
						年,里斯本地區遭逢摧毀性的大地震,整個里斯本幾乎摧毀殆盡,但是,該修道院卻仍屹立不搖而少有損害。
				
		 
				
						
								
								
						
				  
				
						
								
										1983年與同為里斯本貝倫區的貝倫塔共同合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Tower of Belem in Lisbon)。
						
				
		 
				
						 
				
		 
				
						
								
								
						
				  
				
						
								  
				
				  
				
						
								á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以葡萄牙的金色石灰岩所建,因此在視覺外觀上以白色而內含金黃色為主
		 
				
				  
				
				  
				
						
						
				  
				
						
						
				  
				
						
								  
				
				  
				
						
								á 
						邊牆在陽光的照射下,顯露金黃石灰岩的質感,同時呈現曼努埃爾式建築特色,架構簡約而細節處表現繁複
		     
				在購買不算便宜的門票進入之後,即可見雙層迴廊圍繞一寬闊中庭,由門後轉入一石階直上二樓,印入眼簾的,即是居高臨下見到四方由迴廊圍繞的中庭;而長廊屋頂繁複的拱形設計,面向中庭的手扶階上精細的浮雕,立即衝擊視覺。金黃帶紅的顏色,肅穆的氣氛中卻不死沉。
		 
				
				  
				
						  
				
				  
				
						á 
				石階扶步而上,在達二樓之前的小窗望內,可見到中庭和在陽光照射下的迴廊扶階浮雕 
				
				  
				
				
		 
				
						
						
				  
				
						
								  
				
				  
				
						
								á 
						金紅色迴廊深邃卻不沉悶,尤其在陽光的投射下的陰影,且饒具趣味
		 
				
						
						
				  
				
						
						
				  
				
						
						
				  
				
						
						
				  
				
						
								  
				
				  
				
						
								á 
						仔細端詳長廊頂端,以為簡單線條,卻有花朵般的飾物,線條因此而不單調,此為曼努埃爾式建築型式
		 
				
						 
				
		 
				
						由長廊往外望去,一根根尖柱突出於藍天,拱門型的開放窗架,波浪狀的半圓飾物,呈現明顯的海洋元素。
				
		 
				
						
						
				  
				
						
								  
				
						
						
				  
				
						
								á 
						注意牆面的雕飾,印度植物飾物赫然可見
		 
				
						
						
				  
				
						
						
				  
				
						
								  
				
						
						
				  
				
						
								
										á 
								拱門型窗架望出,藍天與金黃色壁柱圍繞整個中庭,海鳥或於天空中展翅,或歇於紅色屋頂休憩,氣氛自然安詳
				
		 
				
						
						
				  
				
						
						
				  
				
						
								  
				
						
						
				  
				
						
								
										
												á 
										浮雕造型,以陰影描繪,在藍天下顯現曼努埃爾式建築的趣味
						
				
		 
				
						
						
				  
				
						
						
				  
				
						
						
				  
				
						
								  
				
						
						
				  
				
						
								á 
						據說因為修道院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未加以維護而屋頂損壞,重修時再加圓頂修飾
		 
				
						
						
				  
				
						
						
				  
				
						
						
				  
				
						
								  
				
						
						
				  
				
						
								á 
						即使是牆上小小的窗桇也有可愛的小裝飾 ;而金黃石灰岩的石磚顏色魅力頗為討喜 
				
				  
				
				  
				
				  
				
						在進門購票時,瞥見有一個海報表示今晚在修道院將有一場FADO(一種葡萄牙的民謠演唱方式,氣氛頗為憂傷)的演唱會,正想會在修道院何處舉辦? 難道會在教堂中演唱FADO嗎?
				
		 
				
				  
				
						在望向修道院中庭時,見到中庭排滿一排排的座椅,以及架好的音樂舞台時,頓時了解,修道院的中庭原來也是一個不錯的表演場地。
				
		 
				
				  
				
						
						
				  
				
						
								  
				
				  
				
						
						
				  
				
						
						
				  
				
						
								  
				
						
						
				  
								
										
												á 
										FADO演唱會將在修道院碧草如茵的中庭中舉辦,相信將另有種說不出的味道
						 
				
						
						
				  
				
						
						
				  
				
						
						
				  
				
						
								  
				
						
						
				  
				
						
								á 
						二樓望向排滿座椅的中庭,原由綠草與石灰岩構成的十字通道造型,現覆蓋上不同黑白膠椅的幾何造型,也頗為有趣
		 
				
				  
				
 
				
 
				由二樓迴廊左側通道,可進入熱羅尼摩斯修道院的教堂區,由於位於二樓,一進入之後,往下俯瞰,立即為教堂高聳的單拱頂及六根八角原柱的高挑空間所震懾,三通道的設計,整齊的木椅座位,紅色地毯直向的延伸,第一眼即令人瞠目結舌;往下至一樓,仔細端詳教堂內的各部分建築,主祭壇栩栩如生的壁畫,旁邊多個祭壇,各自陳述不同的葡萄牙歷史人物,或有君王之墓,如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及其妻的棺木,或有重要功績的名人之墓,如航海家達瑪迦、詩人卡蒙斯(洛卡角十字架石碑上的名句:「陸止於此,海始於斯」的作者,請參閱 歐陸最西端-洛卡角篇)等,
				
						其它祭壇做工之精細與雕刻繁複,令人讚嘆不已。
				
		 
				
						
 
		 
				橫跨教堂的19公尺花窗格,雕刻細膩、栩栩如生的八角圓柱,聳立於二樓巨大的耶穌受難像的雕塑,在在都展現熱羅尼摩斯修道院在葡萄牙歷史、文化、藝術各方面無可匹敵的價值,號稱葡萄牙第 一國寶當之無愧。
		 
				
				  
				
						
						
				  
				
						
								  
				
						
						
				  
				
						á 
				由後方正視整個教堂,望向主祭壇位置,挑高空間設計,單純的樑柱座落,有令人漂浮在三度空間之感 
				
 
				
 
				
						
						
				  
				
						
						
				  
				
						
								  
				
						
						
				  
				
						á 
				由二樓突出的圍欄望向教堂壁面,瑰麗鮮豔的花格窗殊為精彩 
				
 
				
 
				
 
				  
 
				
						
						
				  
				
						á 
				祈禱木椅與紅地毯鋪陳在金黃石灰岩製成的地板上,構成教堂的主色調 
				
 
				
 
				
						
						
				  
				
						
								  
				
						
						
				  
				
						
						
				 á 教堂內多個祭壇,放置葡萄牙君王或重要人物的陵墓 
				
 
				
 
				
						
						
				  
				
						
								  
				
						
						
				  
				
						á 
				燭台與多角牆面的花窗格互相輝映,雖是仿中古時期的蠟燭式燭台,亦饒具味道 
				
 
				
 
				
						
						
				  
				
						
						
				  
				
						
								  
				
						
						
				  
				
						
						
				 á 巨型耶穌受難像,栩栩如生 
				
 
				
 
				
 
				
						
						
				  
				
						
								  
				
						
						
				  
				
 
				
						á 
				聖人畫像的廂格間上方,屋頂被圓型花窗格透入的光線渲染,其滄桑古味立現       
				在教堂內徘迴許久後,信步走出,再度到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南門;這面修道院的主們,高32公尺、寬12公尺,由奧 ·德·卡斯提爾(João de Castilho) 所興建,雕塑精細,作工優美,人物造型各自迴異,小尖塔與山形牆環繞整個門牆,據稱是Castilho一生的代表作。
		 
				
						
						
				  
				
						兩扇門上方的兩片尖塔形雕塑,可清楚的看到聖熱羅尼莫的事蹟,左邊是聖熱羅尼莫為一頭獅子拔腳中的刺,後來據說這頭獅子成為了他的好朋友;右邊是聖熱羅尼莫在沙漠中傳道的故事;另外中間的拱間上有曼努埃爾一世的徽章。
				
		 
				
						
						
				  
				
						
						
				  
				
						
								  
				
						
						
				  
				
						
						
				  
				
						
								á 
						南門是熱羅尼莫思修道院最為精彩的一扇門,精細的雕塑值得細細品嘗觀賞
		 
				
						
						
				  
				
						
						
				  
				
				
				
						
						
				
				
						
						
				  
				
						
								  
				
						
						
				  
				
						
						
				  
				
						離開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之際,回眸望向另一側造型線條較為樸素簡單的邊樓,心中穆然;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展現葡萄牙海上霸權時,輝煌燦爛的一頁;然而曾是霸權國家的葡萄牙,見他樓起樓塌,於今偏安歐洲一隅;歷史教訓,數百年之後,有無給現今國力盛大的霸權國家一些省思?
				
		 
				
				  
				
				  
				
				  
				接 走過里斯本(二)-貝倫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