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討論話題 
                                                    
                                                      
                                                 |  
                                            | 網路會員
 
  
 | 
                                                    2006/07/30 22:44
                                                    
                                                    
                                                    
                                                    
                                                    
                                                        
                                                            器材:
                                                        其他 其他         
                                                    
                                                    剛剛對手札藝廊最近一個月發表的作品,做了粗略統計:
 7月份共有4998件貼圖,每天約167件。
 其中,有被版主或評議顧問推薦的作品,共有2398件,約佔48%。
 
 哇!~~幾乎每發表兩件作品,就有一件成為「推薦精選」~~這樣的「推薦精選」,會不會太浮濫、太不夠「精」了?
 這樣接近「通通有獎」的推薦比率,還會讓人有「精挑細選」的感覺嗎?,會不會鑑別度太低了?有點擔心,這樣的話被推薦為精選的人,可能不太會有「得來不易」、很高興、很珍惜的感覺了?
 
 試問,手札每天貼的圖中,真有那麼多值得你推薦的好作品嗎?
 多多推薦固然有鼓勵作用,然而若太過浮濫、或者流於換票交誼,則有反效果,只會使手札水準向下沉淪。
 個人覺得,既是精選,應該在精不在多。依目前藝廊現狀,大約15%~20%的發表作品被推薦為精選就很多了;每位評議顧問每天用心挑個3到5張推薦就夠了!不必做濫好人,壞了自己的名聲。
 
 或許有人會說:拍照嘛,高興就好,何必看得那麼嚴肅?
 普通網友這樣說說還好,然而在許多初學者的眼中,「評議顧問」代表攝影功力比一班網友高,是他們學習的對象,言行動見觀瞻~~他們除了學習你拍攝的作品,同時也學習你怎樣評議作品….。
 
 因此,建議每位評議顧問要愛惜羽毛,珍惜自己的推薦票。
 當你推薦了一件不值得推薦的作品,別人可能會開始懷疑你的攝影素養及鑑賞眼光。你推薦得越浮濫,你的那一票別人就越不會珍惜、對你越感不屑。試想,當別人看到你推薦一張失焦、過曝、手震、或內容不知所云的作品,而你確猛喊讚讚讚讚時,會做何感想?
 
 同時,建議在看作品時,眼睛先不要瞄到作者欄,先看這張圖的內容是否值得推薦,不要看到作者姓名再做判斷。
 
 誠摯的希望:每位網友都能在貼圖、推圖、賞圖中得到樂趣!
 更希望手札作品水準不斷向上提升。
 
 推薦者:  風留韻事, Bill, lin99y, 野夫, 大頭CHEN, 阿聊, LoTing, 忘了汪的, ankiel, 大鋒, skyler, soryo, yinchen1103, ravencoffee, Shee-Hong_Lee, 奇摩小趙, spp, sunshine, 1979, camui0704, visorprism1969, Chango, jblee, Arcon, a2330, 逍遙客, Kai_Chang, tabsba, oligo37, 風雲子, 9408031, COCO77
 |  
                                      
                                 
	
		| 部落格(36) 藝廊版主
 
  
 | 
極度贊成莊老師的意見
 據我所知,站方應該會在下個月發佈有關版主以及評議顧問的新消息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推薦者:  sunshine, jblee, cy139, anita121, ccf13122, ㄚ樂
 |  
		| 網路會員
 
  
 | 
過路的老師用心良苦!! 推薦者:  ㄚ樂
 |  
		| 網路會員
 
  
 | 
之前有看到這樣評語.....真是orz-------------
 推薦原因
 (評議顧問): 主題 感覺 解析 構圖 意境 色澤 光線 層次 表達 寫實
 推薦原因: 主題、感覺、解析、構圖、意境、色澤、光線、層次、表達、寫實、壯觀、細膩、溫馨、美麗、奇趣、特異、營造、創意
 
 推薦者:  ㄚ樂, 蘇聯ㄟ
 |  
		| 中區幹事
 
  
 | 
7月份首頁精選到目前為止竟然高達962件,到明天也許超過1000件,真的太離譜了.建議站方辦理網友票選新任評議顧問候選人,再由現任版主遴選20~30人擔任評議顧
 問,每年改選一次,以控制推薦品質.
 推薦者:  忘了汪的, ankiel, sunshine, tabsba, cy139
 |  
		| 部落格(1) 終身 VIP
 
  
 | 
懇請手札謹慎推薦評議顧問 推薦者:  忘了汪的, herchong, Shee-Hong_Lee, ACE1974, sunshine, 大鋒, ravencoffee, tabsba, Cool Dude, 秤子, seanyen, 鐵牛, the4x
 |  
		| 網路會員
 
  
 |  |  
		| 網路會員
 
  
 | 
不過說這邊啦不覺得這次國家地理雜誌的比賽
 有些得獎作品不覺得有些...........嗎
 推薦者:  L.S.F., katch
 |  
		| 終身 VIP
 
  
 | 
過路的老師真是說出了在下的心聲!最近就是受不鳥這種亂推的怪風,才淡出藝廊,留給閉著眼睛推圖的顧問大大去瘋狂的推吧!
 推薦者:  大鋒
 |  
		| 網路會員
 
  
 | 
感謝各位的回應!在此補充說明,我不是針對特定的個人,而是對目前手札藝廊的普遍現象,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許手札重新檢討評議顧問名單時,我就會因為推圖的「業績不佳」而被除名了;然而,只要在職一天,就會善盡言責,該說的還是要說。
 
 我要說:作品被推上「推薦精選」的比例實在太高了!許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甚至於缺點百出的習作,還當「精選」來推薦、還附上許多言不由衷、不著邊際的吹捧文字,真讓人質疑評議顧問的推圖能力;這種風氣是不是該有所檢討了?
 
 當你聽到網友說:「哦,原來你是手札評議顧問喔?」語氣中帶著輕蔑和不屑,應該意識到,我們漸漸的把「評議顧問」這一職銜玩爛了….
 
 過去也有人對評議顧問的推圖提出質疑,卻被類似「推薦只是鼓勵」、「不要太嚴肅」、「拍照,爽就好」、「又不是比賽,何必拼得你死我活」的聲浪壓下來了…..。
 ~~我想說的是:這是藉詞推拖!拍照拍不好、圖推得不好也就算了,假如連自我檢視、自我反省的能力都沒有,那就危險了。~~身為評議顧問,就算沒有攝影專業素養,至少還有一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風骨吧?
 
 或許,這樣近乎通通有獎的推薦風氣,的確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交誼的效果,也讓許多人覺得「拍照、貼圖,爽就好」…。試問,作品區真的只要「爽就好」,其他一些攝影的基本要素都可以不顧了嗎?假如手札藝廊失去了分辨好壞作品的能力,淪為社交場所,這樣對真正想學攝影的初學者有幫助嗎?
 我想,這樣只會讓愛護手札的人搖頭嘆息!讓許多有心分享作品者卻步,更讓冷眼旁觀的友站當笑話在談論。
 
 請停止當濫好人吧!每天用心挑個3、5件作品推薦,並說出他好在哪、不好在哪就夠了!
 
 推薦者:  奇摩小趙, 忘了汪的, 老何471130, tabsba, lin99y, cooooool, amost, 樵夫, 風留韻事, katch, 二愣子, anita121, MikeMa, 1977chris, joy558tw, 禧多郎, LoTing, 速還真, 雲樵, ccf13122
 |  
		| 網路會員
 
  
 | 
有時候人云亦云,或者受到友情不得不交流,建議手札推出一個匿名作品區,剛貼圖1-2個星期,作者名稱不顯示,讓大家都不知道是誰貼,而評語也是在一星期後再公開,在此之前只有發表者與作者才看的到。讓一些真正想進步不想受人吹捧的人到這貼,這樣大家也才可以進步。
 另外取消快速評語選項,讓評議自己打出幾個字,看看到底好在哪,也是一個好方法。這樣就不會浮濫快速的一直推薦。
 推薦者:  cooooool, hzs, 禧多郎, steve35735
 |  
		| 網路會員
 
  
 | 
匿名區的建議幾年來至少出現過三次了!不知這次手札會不會聽進去 .....
 
 
 |  
		| 海外幹事
 
  
 | 
又吵這個啊....太好了.....手札越來越有救了....先看看情況再說...
 
 還有, Photo1兄, 你看看我推薦了你哪一篇發言....謝謝你說了我不敢說的話....呵呵
 
 |  
		| 部落格(3691) VIP
 
  
 |  |  
		| 網路會員
 
  
 | 
也就是說......部份的人將評議顧問這個頭銜
 用作為為自己爭取最大與最多的好處之用
 而把相反的那部份留給了手札
 甚至是製造給了手札??
 |  
		| 網路會員
 
  
 | 
L.S.F.兄 很多人說文人相輕 但是我發現不是 或許我比上不足 但是要說比下也是可以有那麼一點點 我對自己拍的東西還算有點嚴格 看了那樣的照片也能得獎 實在是搖頭 要那種照片 我庫存照片一堆好不好 還有個現象 就是要會虎爛 講出一套說辭 照片可以普通 但是就是一定要有個說辭 或是一篇虎爛的故事 這樣才有藝術感 才叫藝術??? 藝術啊藝術 真是高明的騙術 我靠我直覺拍下來的 就不是藝術? 因為我不會虎爛 如果我有很多個虎爛出來的原因 搞不好我就是大師了 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 我寧可投國外的國際比賽 被真正的評審刷下來也甘願 不要只會向下沉淪 難怪韓國現在比我們利害 Photo1修改於2006年07月31日10:57 推薦者:  huhulin
 |  
		| 網路會員
 
  
 | 
不是偶愛異言手札本質就是個攝影協會
 攝影協會帶動攝影風氣具正面的意義,但要提昇攝影水準?難矣~
 
 站在經營者的立場、網站的競爭及永續經營的理念
 手札要以多數會員的需求為目標、求新求變,民主、活潑有趣、吸引年輕一輩的人來此發言、貼圖,才是上策
 
 
 推薦者:  the4x
 |  
		| 網路會員
 
  
 | 
大哥,偶跟您的意見有些不同了
 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制度可以當作是經營模式參考
 真正主導風格的是大聯盟各有特色的球隊
 1A,2A,3A只是打基礎的階段性任務而已...
 但並不表示1A,2A,3A就可以放牛吃草或它沒有任何市場魅力
 
 有些攝影網站為何缺乏特色
 那是因為它的攝影風格不夠全面
 生態照或人像樣版照居多...1A水準而已吧!!
 新聞或人文類的作品本來難度就高...
 (目前是有此類作品,但硬唬爛劇情,玩文字把戲的很多)
 但格局夠大的網站還是要推廣...
 至於如何從中謀取商機,看經營本事!!
 
 有些書,程度淺也許有人買...
 但若是大家程度都變高了,它就沒人理睬了
 如過讓眾人都停留在普通水平,以為可以廣惠大眾,同樂一堂
 這未免把人類的智慧忽視太多了!!
 
 推薦者:  kandingwu5044
 |  
		| 網路會員
 
  
 | 
我喜歡言簡意賅 luwenpin說的我同意 多數人在那市場就在那,雖然都是攝影協會,但有的攝影協會的水準很高,有得很低,講究特色是永續經營的不敗法則 會員分級制或許是個方向,例如高手一級~高手五級.......,段數低者應做某些限制,就不會一竿子打濫所有倫 高水準網站,就會有高手進來,評圖就會認真,也會吸引年輕人、新人願意朝更高一級的方向努力 kandingwu5044修改於2006年07月31日12:01 |  
		| 海外幹事
 
  
 | 
會員分級制或許是個方向,例如高手一級~高手五級.......,段數低者應做某些限制,就不會一竿子打濫所有倫
 高水準網站,就會有高手進來,評圖就會認真,也會吸引年輕人、新人願意朝更高一級的方向努力
 =============================================
 其實我很認同kandingwu5044兄的看法,只差一點, 要是這個技術分級制的系統能不淪為做公關的工具的話, 那應該是可以行得通.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台灣的很多攝影同好在看器材測試報告的時候, 會喜歡看國外的, 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們的說服力. 而他們的說服力是建立在, 就算有廠商贊助, 他們的立場還是能公正(當然不能說全部, 但我敢說絕大部分). 因為對他們來說, 贊助跟測試是兩回事, 贊助是因為廠商覺得他們的測試有意義, 如果測試出來他們的產品是真正優秀的, 那也會相對增加買氣, 但是, 他們不會想要用贊助的名義去影響測試的結果,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這樣做的話消費者對那個企業的形象跟產品的信心都會打折扣. 而一直在台灣發生的事情就是, 測試, 變成一種交易, 廠商把測試當廣告, 測試者把測試當作接受贊助的回饋.  kandingwu兄提出來的意見我覺得可行, 但是有幾樣東西需要釐清, 來讓這個想法能真正的被put in practice. 第一, 確定分級是靠技術, 想法等等和攝影有關的技能, 而不是誰錢捐得多, 誰的朋友多誰就是高手. 因為那是公關馬屁, 沒有意義. 第二, 確定用來訂定級數的依據在技術層面是被大眾所接受的. 第三, 每個月重新評估各顧問的評論, 確定沒有公關, 沒有馬屁, 而且確實有給他評論的對象技術上或攝影理論上的幫助.(既然要服務, 就不用怕批評, 一切以品質為優先) 我還要繼續想, 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忙, 以kandingwu兄的理論做假設的話, how far can we go..
 如果有人有別的不同評議顧問系統, 也拿出來大家討論....
 
 |  
		| 網路會員
 
  
 | 
國家地理大賽----------------------------------------------------------------------------
 台灣區選拔的評審陣容十分堅強,分別來自各界具有高度指標的資深攝影人。包括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所長張照堂、台北市美術館館長黃才郎、政大廣電系專任講師郭力昕、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監事簡扶育、中華攝影教育學會理事長蔡文祥、中時攝影中心主任黃子明,以及東京都美術館策展人笠原美智子等七位。
 ----------------------------------------------------------------------------
 我們有第一級的評審團
 
 實在不應該再說些什麼
 
 參加比賽不對口味,等於沒參加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