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震撼!Nikon高層:「明年鐵定推出全幅 DSLR」
作者  
討論話題
 

F6D200


網路會員

2006/11/28 15:18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據中國「IT168」網站消息得到 NIKON 高層確認:
Nikon 高層表示,該公司用D200機身從富士換來了明年將要問世的全幅CCD!
明年鐵定回推出全畫幅機型!而且全幅鏡頭明年亦將全面漲價!
姑且不論消息的真實性,Nikon的全幅機還是值得期待的!

消息來源 http://publish.it168.com/2006/1128/20061128000601.shtml?cPositionCode=1015
全文如下(已譯成繁體文):

一切從D80開始!尼康欲借富士實現全幅夢

作者︰IT168 灰羽 更新時間︰2006-11-28

【IT168 評論】大家一定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由於柯達發布全新全畫幅CCD傳感器而引發的
尼康全幅進程大考論(詳情可以點擊察看《謠言滿天飛﹗尼康欲借柯達實現全幅夢?》)
,當時筆者從三個方面否定了尼康將借助柯達傳感器實現全幅進程的猜測,同時還對尼康
自己的LBCAST傳感器報以了很大的期望。然而,就在上周六IT168與尼康公司一同舉行的
D80外拍體驗活動中,一位尼康高層人士與我們的談話卻揭穿了尼康全幅DSLR的真正實現
步驟。

  我們的談話是從D80和D40開始的,當我們問到尼康是否為D80和D40開發了更為先進的
影像處理引擎,因此才會令其在高感光度下有超乎以往的畫質表現時,這位尼康高層首先否
定了我們的推測,其次開始大談CMOS和CCD傳感器的優劣,並表示傳感器才是提升高感光度
表現的重點。

  之後,當我們都在為新力全新CCD在高感度下的優異表現而贊嘆時,這位尼康高層竟然
否認了D80和D40的傳感器來自新力公司。那麼,這兩款DSLR的傳感器到底來自誰家呢?針
對這一問題,尼康高層並未正面回答我們的問題,然而在接下來的談話中事實的真相逐漸明
晰。

  在談到借用尼康D200機身的富士S5 Pro時,這位尼康高層對S5 Pro的畫質報以了極
大的期望,並表示S5 Pro的畫質一定會超越D200。但尼康為什麼要把如此優秀的機身拿給
富士使用,從而與自家的D200爭奪市場份額呢?引用這位尼康高層的原話︰那當然是因為
我們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好處。緊接著,在談到尼康的全幅DSLR時,這位尼康高層斬
釘截鐵地表示,尼康公司在2007年一定會推出全幅DSLR,而且屆時尼康現有的全畫幅鏡
頭也將全面漲價。

  顯然,對於在製造DSLR方面鮮有建樹的富士公司,其對於尼康而言最大的、也是唯一
的誘惑就在於優秀的傳感器製造技術。而富士傳感器在高感光下的優異表現更是有目共睹,
且這一特性也正好可以解釋尼康D80和D40為什麼會在高感光度下有著超越D200的表現。另
外,從富士DSLR與尼康長久的歷史淵源中(從S1 Pro到S3 Pro,富士DSLR一直在
採用尼康的機身)也可以看出,富士與尼康的合作絕非偶然,這一強強聯合的結果是富士在
DSLR領域獲得一席之地,而尼康DSLR則可以從此擺脫新力的控制。

  現下,至於尼康即將在明年推出的全幅DSLR,可以說其採用富士傳感器已經是板上
定釘的事情。而就富士公司在CCD設計製造上的能力而言,我們絕對相信其有實力製造出
性能優異的全幅傳感器。

推薦者: 被版主幹掉的NeZeki, 奇摩小趙, ian.liou, skyler, Rainbowsky, SCH1014, 多心, jung, loveada, jinmin, barkwang, haywoodlam, 小柯, webber, Finder, 819431

亦龍


論壇版主

121) 2006/12/03 23:49 
電子時代 - 如果不需要大變動 也不需要換外殼。

你的PC多久沒換殼了,五年前的PC外殼,頂多換風扇,除非為了對流是不換的。

如果沒有需要在人體工學方面更改,若不是為了換個造型而求得更高的銷售量,大概不用換殼吧?

jenhoxen


網路會員

122) 2006/12/03 23:50 
1DMIIn就把原本2"的螢幕硬是撐成2.5"了不是嗎→其他外觀啥也沒改呀!

Nikon之前是沒像1V那樣有個石破天驚、獨樹一幟、可大可久的專業機平台(F5的底片本位太重、人體工學也不佳;所以第一代數位機還得用F100去改,這樣一來觀景系統又沒100%不到專業等級),從D2這個「和F6雙生共用」平台出現之後,也出了4個型沒動過了呀!感覺上還沒用夠本的 >"<

jenhoxen


網路會員

123) 2006/12/04 00:03 
我其實相當贊許D2的外殼,覺得是近十年來少見的佳作(除了記記憶卡艙門蓋兼拇指握把這點覺得還可改進之外)只是不希望太近期出全幅的D3,AF系統沿用CAM2000!那9+2個點實在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亦龍


論壇版主

124) 2006/12/04 00:07 
用非自家生產的CCD和CMOS,就可以發現NIKON在這個部分的策略不同於CANON、 SONY。而PANTEX也是如此,最後的贏家是誰,還很難說。

個人認為LBCAST已死,不然D2X和D200應該要採用。否則NIKON應該會宣佈劃時代的貢獻。

FUJIFILM 的CCD看不出來有多大的銷量,但從台灣總代理和 KODAK 的陸續裁員,古語有云:一葉知秋。要小心,一招下錯,滿盤皆輸。

有沒有需要自己去開晶元,那是需要評估的。就像要用CPU ,你就選一顆自己的CPU就可以了,無論是INTEL或AMD。但是自己去做一個CPU,有能力作和符合成本的做法自然不同。

最近從SONY α100 和 Nikon D200 的測試報告,似乎NIKON在相同測試下都不輸給SONY。
亦龍修改於2006年12月04日00:15

oceanmax


網路會員

125) 2006/12/04 01:55 
個人意見覺得...LBCAST 應該正在偷偷的研發中..
這個 NIKON 唯一的 .應該也是當初蠻得意之作
應該快有新版本了..

paul1958


網路會員

126) 2006/12/04 02:35 
NIkon扶不起的阿斗,連生個小孩都還要別人幫忙,我的一堆NIKON相機與鏡頭早就封塵在防潮箱裡,卻望著別人的C鏡流口水了....
paul1958修改於2006年12月04日02:48

bri121


網路會員

127) 2006/12/04 10:39 
Fujifilm的Honey Comb發展了兩代,除了徒增file size之外,看不出有多少優勢,但HR之後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大家都是鴨子滑水,光看台面很難說。

Green Original


網路會員

128) 2006/12/04 11:15 
不符合你的期望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這阿斗賺的前可不少呢!!

NY


網路會員

129) 2006/12/04 12:14 
..."泥坑"出不出FF對"屬忠"的愛用者,理應沒差別那麼大罷!---110樓的coco77大大說得真不錯,大家都有支持的品牌啦。小弟是泥坑愛用者先...。
NY修改於2006年12月04日12:22

ivanshen


網路會員

130) 2006/12/04 13:01 
再說一次,出了買就是暸 在這討論 都是要買的人嗎?

398287


評議顧問

131) 2006/12/04 13:05 
不買的人就不能討論ㄛ,很特殊的觀念,嗯..................




推薦者: iskay, landing

老智


網路會員

132) 2006/12/04 16:24 
fujifilm的作法往後不知道會不會被放棄?
前一陣子早看到的一種作法,簡單的說是同一個感測器,進行兩次曝光,藉以增加動態範圍,號稱可以到達80dB。
富士的作法則是放入兩組感測器,高感度和低感度同時存在。
開一次快門,即進行長短兩次曝光的作法,在以後製程進步元件速度加快時,會更容易作到,
包一大一小兩個感光元件,我覺得很難得到製程進步的利益,也許S5 Pro還是6MP的畫素也是原因

純屬個人想法...

godmars


網路會員

133) 2006/12/04 16:40 
一般的攝影工作大都不可能進行兩次重複曝光
這個方法只可以用在特定的題材上
如要供一般人業餘使用更連說也不用說
所以富士才會用SR這種特別的技術
不過成果離理想還差很遠很遠就是了...

老智


網路會員

134) 2006/12/04 17:28 
不是,您誤會了
兩次曝光並非使用者自己控制,例如使用者指定快門開啟0.125秒,
而實際上Sensor在0.025秒(相機自己算的時間)及0.125秒(使用者希望的時間)時各取入了一次畫面,當然0.025秒的那次是使用電子快門
這樣與S/R有相似的作用,快速取回來的可以照顧到強光的部分,而依照操作者設定而取回來的畫面
則是整個較均勻光或暗處的部分,類似攝影者拍攝一快一慢兩張照片,回家再疊和的後製技巧。

富士則是放兩組6MP,同時曝光,只是一組面積較大感光能力較強(等於是開正常時間快門),一組面積較小感光能力較弱(等於是開較短時間快門)。

當然我只是轉述這種處理的精神,0.0x秒取第一次曝光結果這也只是個比喻。
我看到的送審案件大概相當於四次曝光,動作則都在類比電路完成,輸出就直接有80dB的DR

CanonUser2


網路會員

135) 2006/12/11 15:00 
這樣容量就要加大囉~~~~~~~~

Merlot


網路會員

136) 2006/12/11 15:50 
所以 Fujifilm 的 S3 Pro 的 RAW 檔案大到不行!!
連JPEG Fine 都有5~6M 之譜!! 這是高 DR 的代價嗎?

etjan


網路會員

137) 2006/12/11 19:22 
所以 Fujifilm 的 S3 Pro 的 RAW 檔案大到不行!!
連JPEG Fine 都有5~6M 之譜!! 這是高 DR 的代價嗎?
-----------------------------------------------
體驗過S3的存取速度~~~閣下一定會有換機跟摔機的念頭!!!

jenhoxen


網路會員

138) 2006/12/11 19:29 
這大約就是Nikon敢於把D200機身給S5用的原因之一吧 :D

Merlot


網路會員

139) 2006/12/11 20:48 
如果如樓主所言, D3 (FF) 採用Fujifilm 的 CCD, 假設是 1600 萬畫素, 那麼......

1. buffer 要多大?!
2. 連拍剩下幾張?!

用過S3 Pro 的人, 應該不難想像吧!! 若是拍 RAW + JPEG Fine, 那還得了!!!!!!

我用S3 Pro + D200, 我的感覺是 S3 用於靜物或是人像很稱職, 但是要搶拍, 門都沒有!! D200 卻是動靜皆宜, 可惜目前 D200 尚在適應與調整中, 因為拍人像不如 S3 Pro 討喜!!

jenhoxen


網路會員

140) 2006/12/11 21:55 
可能如上面有大大說的,Fuji也會做別的CCD,他們只在自己的机種上用SuperCCD,代工或ODM時就只發揮「低雜訊」等獨門的技術優勢,做出客戶指定風格的一般型CCD?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7頁 / 共9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Canon EOS 1D X / 5D Mark III 完全活用解析】長銷熱賣中!
【Canon EOS 650D 完全活用】好評發售!
【Nikon入門者超值包】享74折,立省249元!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959968人 │ 線上1449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