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SuperAugulonXL 5.6 / 90 特大口徑鏡頭
作者  
討論話題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2006/12/10 00:05
器材: Linhof 林好夫 其他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Linhof 617 使用 SuperAugulonXL 5.6 / 90 特大口徑鏡頭,有完美的遮光方式嗎 ?
相信用怪手加黑卡,或用蛇腹遮光罩,或用手遮,都會遮到攝角 !! 圖片是我自製的遮光罩,願與617寬景同好,研究完美遮光罩如何設計 ??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81) 2006/12/25 11:28 
jacky兄:
        請教您攝角在88X36度,是從光圈處為起點量起的嗎?(是您所稱的通光孔處嗎?)

jacky


論壇版主

82) 2006/12/25 12:12 
這怎麼說呢???

這通光孔大約就是在前鏡組底後鏡組頭的位置!

如果是用大型機的頭這可以把前鏡組拆下來就可以量了!如果是用中小型機,因鏡頭是包在鏡筒裡,如有原圖最好,如找不到那就估一下吧,但大都不是在鏡筒調光圈環那裡!

jacky


論壇版主

83) 2006/12/25 12:23 
路大,

這949的Dmax仍無法與滾筒相比,這暗部細節就無法完整呈現啦!
推薦者: 蛙王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84) 2006/12/25 13:40 
luch.df兄:
          亮部,暗部,中間調.要完整呈現.可能只能靠滾筒以雷射的方式,將正片所有細節多完整的抓下來數位化.
目前滾筒掃瞄,對 RGB 模式掃的很好的,我各人推薦 {台北爵士影像}.加上 Lambda 雷射輸出機,我們拍的 617 .放大到 1 公尺 x 3 公尺 . 細節都可呈現,無噴墨大圖機的墨點,無馬賽克 !!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85) 2006/12/25 13:43 
jacky 兄:
         感謝您 ! 我測量一番再來相大家報告 !! 但我怕 XPen 的鏡頭,要從光通處量,較難訂出光處正確的位址.4x5 鏡頭就好量了 !!

luch.df


終身 VIP

86) 2006/12/25 23:36 
玩家兄...真具研究精神!
小弟用的是L第一代的617,鏡頭為SuperAugulon 5.6 / 90﹝無XL﹞+CF之後.口徑為105MM
也碰過..側逆光拍照,產生光斑情況
但改變拍照時間重拍..就沒產生光斑的現象
如果研究出適用SuperAugulon 5.6 / 90﹝無XL﹞+CF的遮光罩,還煩請告知
至於掃瞄..個人認為..順光時..滾筒和IMACON差異並不大,高反差的才需送滾筒
高雄市也有滾筒掃瞄和 Lambda 輸出,小弟可就近監督修正,爵士太遠就不考慮了

farside


網路會員

87) 2006/12/26 16:52 
受益良多!

Nicola35128


網路會員

88) 2006/12/29 21:56 
路過這園地獲益良多。 樓上諸前輩所討論的「攝角」我想所指稱的應該是「物方視角 Object of view」,也就是「視場角」(Angle of field of view)。 一般而言,照相機有三個視場,「物方視場」、「像方視場(焦平面)」和觀景器的「目視視場」。 就光學原理而言,無論薄透鏡或厚透鏡,每一個透鏡都有二個節點,即「物方節點 Object of Nodal Point 」、「像方節點 Image of Nodal Point 」。它們的入射角和射出角是平行的。「像方節點」是全景攝影的透視軸點,其射出角度更決定了影像圈的大小,同樣焦距的鏡頭,影像圈較大的鏡頭其設計和製作的難度較高,售價相對也較高,也提供較大幅度的移軸距離。 基本上我們看到廠方所提供的視角數據是以鏡頭對焦在無限遠時,以「物方節點」(在光軸上)為基準所形成的夾角。很不幸的,當不同的玻璃材料、型式 (Tessar, Sonnar, Biogon, Cooke Triplet......)、鍍膜等透鏡群組被設計成一隻鏡頭後,它的節點的位置就變成非常複雜,「物方節點」通常在「像方節點」前面,有時卻會在「像方節點」的後面;「像方節點」通常在「物方節點」後面,有時卻會在「物方節點」的前面。有時更會在鏡頭前方好幾公分的地方,(例如根據哈蘇公佈的 XPan II 的三隻鏡頭資料表示——05/16/2003 的版本,已被卸除——30mm 和 45mm 的「物方節點」都以軟片平面(Film Position)記號為基點前方的 55mm,而 90mm 這隻鏡頭的卻為 121mm 已在鏡頭的前方數公分了。)文具行所賣的普通放大鏡正是如此。有時兩者都在鏡頭前方,有時兩者都在鏡頭後方。 因此,寬片幅攝影愛好者想 DIY 一個遮光罩,基本上末學建議可以參酌既有的 135 或 120 規格的鏡頭的水平視角和對角線視角的參數。垂直視角可以到焦平面用毛玻璃以目視來度量。喔,末學覺得頁首寬景玩家先進的 DIY 的遮光罩是堪稱工藝級的完美。以司奈耳定律來檢視,這個遮光罩也不惜工本的車出圈狀的溝槽來降低前透鏡剩餘的折射光的反射的可能性。這種設計大概參酌了電影工業級的遮光罩的設計。寬景玩家先進那裡應該有寶貴的經驗可以供大家參酌。 末學認為「曜光」或「眩光」只要強光源射到鏡片就跟遮光罩無關,跟鏡頭的設計,鍍膜較有關係,「曜光」或「眩光」的強度跟強光源正對、雲隙、樹叢間隙有關係。基本上,再「廣角」的鏡頭,都要設法弄個遮光罩遮擋鏡頭前的漫射光,特別是地面與天空的漫射光,漫射光進入透鏡間亂闖,是影像色偏、銳利度和色濃度全面降低的主要元兇。 末學的觀點,遮光罩除了上段所舉跟成像的色偏、銳利度、色濃度有關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功能就是讓我們花大錢買來的鏡頭發揮原廠規格應有的優秀規格。即使傻瓜照相機,用了遮光罩,影像的質感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至於遮光罩是固定在鏡頭前面,隨鏡頭(光軸)移動,所以和移軸/影像並無關連。 晚安。
Nicola35128修改於2006年12月29日22:04
Nicola35128修改於2006年12月29日22:10

yeats99


網路會員

89) 2006/12/29 22:39 
這...這...這是準備要出書嗎?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90) 2006/12/29 23:31 

哇 !! 哇 !   !!            Nicola 35128 ,真是學識淵博.以他的學識集結成冊,出一本書沒問題 !! 到時應該有一本專門探討寬景攝影的專業書 !!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91) 2006/12/29 23:36 

jacky 兄:

                依我測量這遮光罩,完全吻合 88X36 度的攝角. 但 Xpen II 的鏡頭不好找光通處,所以沒把握不敢斷定 !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92) 2006/12/29 23:42 

大家踴躍討論,除了知識交流.更讓此版面往第 10 頁努力 !

越來越多像  jacky 大 /  yeats 99 大 /  Nicola 35128  大 / 等攝影前輩的加入,其望能多發表更多的專業,造福影友 !!!!

e 道光


網路會員

93) 2006/12/30 06:58 
至於遮光罩是固定在鏡頭前面,隨鏡頭(光軸)移動,所以和移軸/影像並無關連。???
--------------------
寬兄
   以製作遮光罩的角度看,您可同意這句話?

Nicola35128


網路會員

94) 2006/12/30 09:33 
昨晚第一次在此網站發言,我又是麥金塔的使用者,貼出的文字竟然失去段落。今早重新檢視,修正並補充了一些文字,卻發現無法重新編輯,現在在重貼,想請版主將我發表的第一篇文字刪除。感恩您。 --------------------------------------------- 路過這園地獲益良多。 樓上諸前輩所討論的「攝角」我想所指稱的應該是「物方視角 Object of view」,也就是「視場角」(Angle of field of view)。 一般而言,照相機有三個視場,「物方視場」、「像方視場(焦平面)」和觀景器的「目視視場」。 就光學原理而言,無論薄透鏡或厚透鏡,每一個透鏡都有二個節點,即「物方節點 Object of Nodal Point 」、「像方節點 Image of Nodal Point 」。它們的入射角和射出角是平行的。「像方節點」是全景攝影的透視軸點,其射出角度更決定了影像圈的大小,同樣焦距的鏡頭,影像圈較大的鏡頭其設計和製作的難度較高,售價相對也較高,也提供較大幅度的移軸距離。 基本上我們看到廠方所提供的視角數據是以鏡頭對焦在無限遠時,以「物方節點」為基準與所形成的夾角。很不幸的,當不同的玻璃材料、鏡組型式 、鍍膜等透鏡群組被設計成一隻鏡頭後 (如,Tessar, Sonnar, Biogon, Cooke Triplet......),它的節點的位置就變成非常複雜,「物方節點」通常在「像方節點」前面,有時卻會在「像方節點」的後面;「像方節點」通常在「物方節點」後面,有時卻會在「物方節點」的前面。有時更會在鏡頭前方好幾公分的地方,(例如哈蘇公佈的 XPan II 的三隻鏡頭資料表示——05/16/2003 的版本,已被卸除——30mm 和 45mm 的「物方節點」是以軟片平面(Film Position)記號為基點前方的 55mm,而 90mm 這隻鏡頭的「物方節點」卻為 121mm,已在鏡頭的前方數公分了。文具行所賣的普通放大鏡其「像方節點」和焦平面則在透鏡的前方。有時兩者都在鏡頭前方,或兩者都在鏡頭後方。 因此,寬片幅攝影愛好者想 DIY 一個遮光罩,基本上末學建議可以參酌既有的 135 或 120 規格的鏡頭的水平視角和對角線視角的參數。垂直視角可以到焦平面用毛玻璃以目視來度量。 喔,末學覺得頁首寬景玩家先進的 DIY 的遮光罩是堪稱工藝級的完美。以司奈耳定律來檢視,這個遮光罩竟然不惜工本的車出圈狀的溝槽來降低前透鏡剩餘的折射光的反射的可能性。這種設計大概參酌了電影工業級的遮光罩的設計。寬景玩家先進那裡應該有寶貴的經驗可以供大家參酌。 末學認為「曜光」或「眩光」只要強光源射到鏡片就跟遮光罩無關,跟鏡頭的設計,鍍膜有直接的關係,「曜光」或「眩光」的強度跟強光源正對、雲隙、樹叢間隙也有對應關係,除非在同一條件上做 A/B test,否則不一斷論兩鏡頭對應「曜光」或「眩光」的能力。 基本上,再「廣角」的鏡頭,以末學的淺見,無論如何都要設法弄個遮光罩遮擋鏡頭前的漫射光,特別是地面與天空的漫射光,漫射光進入透鏡間亂闖,是影像色偏、銳利度和色濃度全面降低的主要元兇。 末學的觀點,遮光罩除了上段所舉跟成像的色偏、銳利度、色濃度有關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功能就是讓我們花大錢買來的鏡頭發揮或保持原廠承諾的規格。即使傻瓜照相機,用了遮光罩,影像的質感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至於遮光罩是固定在鏡頭前面,隨鏡頭(光軸)移動 (Shift),所以和成像完全無關連,但是和上面所說的「像方節點」的射出角度,也就是影像圈或有效影像圈的大小有直接的關係。 晚安。

Nicola35128


網路會員

95) 2006/12/30 09:43 
回應 yeats99 兄, 其實路過這裡,花了不少時間拜讀這五頁諸方攝林前輩的對遮光罩發表的高見,看到第 46 樓 e 道光兄說到「三不」時,一時感慨,不自量力,野人獻曝,還望諸位先進指正。

Nicola35128


網路會員

96) 2006/12/30 10:17 
由於末學的作業環境無法在此版面分段斷行,因此,雙斜線及代表斷行之意。或請版主代為斷行,感恩之至。 補充前面的發言:// 結合哈蘇 05/16/2003 的 XPan II 鏡頭的文件,以及 11/06/2006 更新的文件 <<http://www.hasselblad.se/downloads/datasheets/x-system.aspx>>(Fujifilm TX-2 比照) 顯示:// XPan 30mm Lens 的 N1 為:55mm,N2 為:mm63// XPan 45mm Lens 的 N1 為:55mm,N2 為:mm56// XPan 90mm Lens 的 N1 為:121mm,N2 為:mm58// 由此可知,焦距 30 和 45 mm 這兩隻鏡頭的 N1 都在 N2 的後面(以光的入射方向而論)只有 90mm 這隻鏡頭領先群倫並且超越前透鏡。// 這裡舉 XPan II 的例子,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哈蘇提供了廠方的 N1 和 N2 的明確數據。那麼,就可以明確的說明所謂「攝角」與遮光罩的設計問題了。// 612 / 617 的攝友或可以要求 Linhof or Schneider 公佈 N1 和 N2 的數據。// 註:「物方節點 Object of Nodal Point」簡稱「N1」、「像方節點 Image of Nodal Point」「N2」

寬景玩家


網路會員

97) 2006/12/30 10:51 

e 道光  兄:

                  待我把遮光罩裝於鏡頭上,再裝上 4X5 的機身,再裝上 617機背然後鏡頭上下移軸,從毛玻璃觀察就可知到,移軸時,是否遮光罩會擋到攝角 !!  要實驗看看 !!

yeats99


網路會員

98) 2006/12/30 13:01 
↑↑↑↑↑↑↑↑↑↑

對!就是要這樣試驗!

毛主席

部落格(5)
藝廊版主

99) 2006/12/30 17:24 
待我把遮光罩裝於鏡頭上,再裝上 4X5 的機身,再裝上 617機背然後鏡頭上下移軸,從毛玻璃觀察就可知到,移軸時,是否遮光罩會擋到攝角 !!  要實驗看看 !!
↑↑↑↑↑↑↑↑↑↑

對!就是要這樣試驗!
========
小失誤請注意!
請縮到比工作光圈大一格檢驗!
對焦無限遠檢驗!

mokolu


網路會員

100) 2006/12/31 07:44 
一個遮光罩只能遮12點鐘上方的太陽,還賣10張小朋友,還能爬文5頁,好笑好笑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 / 共10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966636人 │ 線上1449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