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蔡斯的ZF鏡頭
作者  
討論話題
 

didadida

部落格(16)
終身 VIP

2006/01/18 08:36
器材: Nikon 尼康 其他
http://www.zeiss.com/c12567a8003b58b9/Contents-Frame/d10916e347d1265ac12570f8003e3839

不曉得算不算好消息,但絕對是花錢的消息。

2006年春天將供應50/1.4與85/1.4的鏡頭,Contax RTS版本(手動對焦),價格與對應的Nikon鏡頭具有競爭力(不知道[競爭力」程度如何),2006年會陸續引進其他鏡頭(如果是RTS版本,推出的速度應該很快,有哪些鏡頭,也應該可以猜猜)。

推薦者: leekamwai, kevin741852963, louischong

shattuck

部落格(3)
終身 VIP

61) 2006/01/19 04:26 
Lee兄:
下次寫完文章後,加入一段特別的字句pattern.
聯發科可是用這招狠狠A了威盛5000萬美金!
DCView如果真的copy,不知可....

JazzyRic


網路會員

62) 2006/01/19 07:05 
DCview什麼都拷貝,不給點教訓實在是不行

ITO


網路會員

63) 2006/01/19 09:13 
根據日本攝影雜誌ASAHI CAMERA及NIPPON CAMERA這期(2006/2)的介紹
ZF與Y/C的比較:

Planar T* 1.4/85 ZF與Contax 的Planar T* 1.4/85 (Y/C接環)
http://bluemaple.ddo.jp/camera/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364&forum=3&post_id=8015#forumpost8015
Planar T* 1.4/85 ZF與Contax 的Planar T* 1.4/85 (Y/C接環)
http://bluemaple.ddo.jp/camera/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363&forum=3&post_id=8014#forumpost8014

JasonLi


網路會員

64) 2006/01/19 09:56 
感謝firefly-Lee的翻譯

1.Nikon所打的策略應該是把MF市場交由Ziess經營,對Nikon來說,MF是有點陳舊卻又無法擺脫的包袱,交由Ziess之後,除了在影像品質上提升,並且也將Nikon的相機市場坐大。
2.FF的趨勢似乎勢在必行,ZF並未DX化,要將合作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只有將FF的產品推出,只是可能重演DSLR的歷史,先是高價FF,再來逐漸降地價格,亦或是DX與FF分隔兩者的市場。

kuankuoyun2002


網路會員

65) 2006/01/19 10:30 

SCH1014


網路會員

66) 2006/01/19 12:24 
好像大家聽到Cosina生產就產生反感??
====================
想買德國光學(品質)但卻是日本製造時
心理感受就是不好囉...

vkh672


網路會員

67) 2006/01/19 12:29 
呵呵..想不到made in japan這個mark還有被嫌的一天耶...

chaoyang


網路會員

68) 2006/01/19 12:33 
呵呵..想不到made in japan這個mark還有被嫌的一天耶...
================================================
應該是拿來和made in Germany比吧^^"

SCH1014


網路會員

69) 2006/01/19 12:33 
根據日本攝影雜誌ASAHI CAMERA及NIPPON CAMERA這期(2006/2)的介紹
ZF與Y/C的比較:
============================
從內容來看似乎變動不少...(品質較Y/C接環更加提升)
對焦環改成金屬製.又回到nikon早期auto鏡頭的況狀
也合leica大多數定焦鏡頭相同...ㄏㄏ

陳泰宗


網路會員

70) 2006/01/19 14:34 
如果是這樣   那麼SINAR M 的鏡頭事不是也可以用在NIKON上啊???
http://www.sinar.ch/down/sup/sinar_m_en.pdf  sinar M 附件有好多種可供選擇耶???
完全不懂SINAR系統的人發問 >___<\\\  

josefhsu


網路會員

71) 2006/01/19 14:40 
統統換成ZF鏡:P
作夢中.....

jenhoxen


網路會員

72) 2006/01/19 14:52 
>>好像大家聽到Cosina生產就產生反感??
>>呵呵..想不到made in japan這個mark還有被嫌的一天耶...
---------------------------------------------------------------------

因為Cosina這個牌子在日本相機界排名位階太低,別說六大沒份,算十個能否點到它都還不一定!過去以Cosina之名行銷的鏡頭,充其量和Ricoh同級吧(應該和Vivitar或Soligar同級才對;Ricoh與它一樣有機有鏡,但Ricoh還出過一些有特色的機身;Cosina機身可說完全沒有特色,可以想像一下FM2出現1/4000秒五年之後,它推出一部有1/2000的CT-1 Super,唯一改進是多了一小塊像F3的小手把突起)

不過,不是人人能成為明星,本份勤勞的工匠是打造明星華麗的幕後功臣;相信只要切實遵守原廠規範(這規範也沒太悖離MIG原本標準)的話,質量應還是很可觀的。

stevenchien


網路會員

73) 2006/01/19 15:56 
感謝firefly-Lee大大的翻譯

給個小建議
以後譯文時 可以依個人習慣 不時的插入一些空白
這也是特殊的pattern  含有個人風格  同時又不會干擾到閱讀

kuankuoyun2002


網路會員

74) 2006/01/19 19:09 
我認為翻譯得很好同時標點,符號也用的很得當.

lo987

部落格(16)
網路會員

75) 2006/01/19 20:04 
在大家注目ZF現身的同時,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KonicaMinolta 的重大訊息,這家再相機光學製造方面佔有一席之地的大廠從與SONY結盟,到最後終就放棄相機事業,徹底由SONY接管。隨著NIKON停產絕大部分底片機與MF鏡,已正式宣告數位影像的霸主地位;在當今非常倚賴影象傳感器(比如CCD等)的數位相機時代,即使有精湛的光學、機械和電子技術,要及時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變得尤其困難,傳統大廠除CANON擁有核心技術的優勢,其他多以與電子大廠結盟方式來確保競爭力。在NIKON用家欣喜能夠享受頂極光學的支援時,數位心臟似乎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NIKON至今未與異業結盟,其研發CCD/CMOS技術仍未知,D200的CDD是哪家的好像也不是很確定,使得ZF的產生在數位時代好像成了消極的競爭方式,其影響力仍有待觀察,對領受過蔡斯"毒"的NIKON用家來說,這也許真是一大福音,但是在數位時代,大家關注的可能不再是神鏡,而是對機身影像感測的強烈要求。NIKON的未來,對於CCD/CMOS技術的取得CCD/CMOS技術,可能是更重要的課題。

hmydrm


網路會員

76) 2006/01/19 21:14 
Nikon D200肯定是Sony的。
可是,我擔心的是,Sony現在吃了KM,換了我是Sony,還會不會賣感光元件給Nikon,真的要認真想想了。
如果沒有廠商賣感光元件給Nikon,Nikon可以怎樣呢?
LBCAST,你早點成熟吧,成為一個能與Canon和Sony的感光元件比併的完成品吧!

firefly-Lee


網路會員

77) 2006/01/19 21:49 
如果在商言商,Sony看到Nikon的市佔率,還會不賣嗎?Sigma也不會因為自己有自己的機身,就不做其他接環的鏡頭呀!倒是Nikon可以考慮一下在感光元件上是否要繼續受制於他人,自己可以爭氣點,或是也可以尋找其他的可能阿!柯達、富士、Sigma的感光元件都各有優缺點,找到特性全力發揮,然後避掉缺陷,也可以讓路走得更寬廣些。

真‧KABUKI


網路會員

78) 2006/01/19 22:07 
SONY應該沒有不賣CCD的理由吧?白花花的銀子送上門豈有推掉的道理?(笑)

SONY接下KM的相機部門只是為了有一個即席戰力的平台(也就是接口與規格)
可以使用。SONY當然可以一切自己來,可是前置成本以及開發時間加上來,
在DSLR被日本本國攝影者當成"家電用品"來看的快速更替時代,有那麼一點
不符合經濟效益吧?只要KM的系統規格將來在兜的轉,SONY與KM的結合也許
會是好事一樁哦!只是KM的用家會有點傷感吧.....

剛剛jenhoxen兄提到10大,讓我稍微的回想了一下1945年後日本的135相機
品牌(SLR為主),結果還真不少咧.....^_^

NIKON,CANON,MINOLTA,PENTAX,OLYMPUS,CONTAX/YASHICA,TOPCON,
KONICA,MAMIYA,FUJICA,COSINA,SIGMA,CHINON,RICOH.....

時代就是這樣又翻過了一頁(笑)。

hmydrm


網路會員

79) 2006/01/19 22:15 
firefly-Lee兄:
在商言商,我並不認同Sony因為Nikon市佔率高而賣感光元件給Nikon。
現在Sony吃了KM,Sony已經成為一個相機品牌,它自己有幾方面要做,
包括完善整個鏡頭系列,改善機身(包括技術及外表),還有從新塑造品牌型像和提升市佔。
Sony自家肯定是把最好的感光元件留給自己。
如果把同等級數的感光元件賣給Nikon,Sony所能賺的,只有感光元件的利潤,
卻肯定會打擊了自己的市佔率,也無法突顯自身品牌的優越性(兩者都擁有相同的感光元件,Minolta現役相機鏡頭能打倒Nikon?)。
如果把次等的感光元件賣給Nikon,我相信,Nikon是不會接受的(除非已無別的選擇,然而,這卻是很可能發生的)。
如果不賣感光元件,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打壓手法,Nikon將會無感光元件可用(LBCAST暫不計算在內),
而Sony自己卻可以為在新產品中突顯自己的品牌(就像Canon),聲名必較現在KM更大,
到時Nikon因著感光元件的問題,很可能會導致新相機的研發和製造出現問題,那正好是Sony乘勢吃市場的好時機。
說實的,如果這樣賣感光元件是有利的,Canon早就做了。正是因為Canon自行開發感光元件,自己又是相機和鏡頭的完整品牌,所以才不能賣。相信Sony加入市場後,也必如是。
我自己是Nikon的用家,我也希望Nikon能爭氣一點。

JasonLi


網路會員

80) 2006/01/19 22:49 
我覺得這個消息可能Nikon早就知道了。
它放出研發FF的消息、放棄MF讓蔡斯入主,其實有可能早就在佈局儘早佔領市場了。

SONY面對DSLR不斷低價的打壓,尋求突破的意圖昭然若揭,吃掉一家相機廠,是最快速提升競爭力的做法。就如同網友講的,沒有理由不將自己的產品與他人做差異化的表現,所以勢必在CCD的販售上多少會有刻意的時間落差。

Nikon也許早就感受到了,FF感光元件可能就是自己做,並且的或者與某些晶圓廠合作的計畫。所以刻意放出FF的消息以拉攏目前的使用者。

不過SONY也沒有那麼好做,吃掉一家公司不是只有佔領它的技術專利,如何將兩家不同風格的公司合併起來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同時新鏡頭的技術開發與產品規劃,也不是SONY所擅長的,依然要藉助MK的原來那批人,在這方面就依然無法跟Nikon與Canon競爭。同時要如何維護原使用者的擁戴,並且導入新血?對消費者而言,買相機容易,買鏡頭就是一大包袱,選擇了相機也代表選擇這家公司的鏡頭特性、影像風格,這是長久以來,相機廠與消費者之間的默契與情感。如果只是買下相機廠,就以為可以開始競爭,那可就離市場差遠了。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 / 共17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911514人 │ 線上163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