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數位與傳統之差異
作者  
討論話題
 

sam9372


網路會員

2006/05/05 22:59
器材: Nikon 尼康 D50最新拍賣藝廊作品D50規格表
我在十幾年前,還是學生時是攝影社的社長,當時用的機身是NIKON FA,鏡頭是AI 24MM F2.8左右的鏡頭(年代久遠以忘了)及COSINA與一起搭配的變焦鏡頭約28-70MM,印象最深刻試拍中正紀念堂的國家劇院的夜景建築,NIKON拍出來的相片之銳利(F22),真是震撼,探照燈的燈光拍出來,幾乎有些像加了十字鏡的感覺,而COSINA拍出來的便完全不同,兩相對照,誇張的說,有點像加了柔焦鏡的感覺,但是也別有風味!後來因所有器材被偷!傷心之餘便放棄了攝影的興趣.
直到今年三月初,因參加公司歐洲之旅,才花了幾萬圓,買了D50 KIT相機與小黑三,但拍回來在銀幕看成果,真的有些失望,夜景的部份街燈的光芒就不夠銳利,一坨一陀的(F11以上)
數位相機對我來說,我是新手,請問各位專家!真的數位與傳統有差那麼多嗎?還是因為我買的是較廉價的數位鏡頭,不可以偏概全?
還是有其他原因?
感謝各位!!
推薦者: 愚人

JasonLi


網路會員

81) 2006/06/04 08:49 
以人為出發點,去思考底片的廢存,就可推敲出底片還不至於消失。

電視即使發展到現在42吋的電漿電視,或者投影機,但是對看電影時那種群眾共鳴或超大畫面、空間環繞的音響,還是一般室內影音無法媲美的。又如現場看棒球賽現場感,是電視轉播無法取代的。

只要有人的需求,其東西就有存在的價值。底片從以前唯一的平面紀錄素材,轉變成高品質的影像媒體。我甚至相信底片還會不斷地繼續被研發,底片可能朝量少,高素質,客制化訂做,符合個人多樣的需求。只要底片與數位的差異還在,就有存在的價值。
推薦者: 老何471130

keven6393


網路會員

82) 2006/06/04 10:19 
坊間只有云「F8無爛鏡」
F22可沒有此說
而且一般來說鏡頭的畫質在F11或F16以後都會下降
絕不是光圈愈小畫質就愈好的
=============================================================
說得好,如果是使用dslr,要得到好的畫質,還可以適度的提高iso值,然後使用您手上鏡頭的最佳光圈,所以,熟悉鏡頭的最佳光圈和個人日常使用的工作光圈值是很重要的!
-------------------------------------------------------------
對了,最近常使用〞針孔〞相機拍照,它的光圈大多在f90-f200之間,那又是另一種拍照的趣味,大家也可以試試!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 / 共5頁 到第 1 2 3 4 5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194011人 │ 線上1579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