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攝影人都不看攝影書?
作者  
討論話題
 

h1925.david


新進會員

2003/09/09 01:34
器材: 其他 其他
接近午夜時分....
游車河到了敦南誠品,
我毫無目的逛著誠品...發現每個專題區都有讀者看書....
唯有攝影書籍專區無人....

我想每個專區都有人還在這樣的時間尋找資料吸收知識(頗為努力),
難道喜歡或從事攝影的人都不看書或者看其他攝影者的作品?

PS.我看了好幾本書,收穫頗多!

dv0079


新進會員

41) 2003/09/10 01:41 
不會阻止你
  但這是這個討論的意義卻不是任何人灌上「太嚴肅」就必須停止的。該停止的是攝影者的逃避心態。

nonick


新進會員

42) 2003/09/10 01:42 
dv0079兄:小弟沒有惡意哦,請繼續...

杏仁果


新進會員

43) 2003/09/10 01:45 
我覺得很多人看啊,我每次去永漢買攝影雜誌,都要早點去,如果遲幾天,常常就沒有了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44) 2003/09/10 01:55 
請別怪我不看攝影書,我是甚麼書都不看的人,因為魯獅有厭書症,只要翻開書不到幾分鐘就會睡著了,曾經買了一台NikonF80D的AF相機,就光那本使用手冊就花了我3個月才大概看完一遍,不過,才剛看完它,就因為覺得它的操作鈕太繁雜就賣掉它了.

因為電腦像電視(魯獅修理電視的時間超過30年)所以還是上網學東西比較習慣一些.

記得以前每回參加考試(特考或高普考)總是抱著書在客廳的沙發一覺到天亮.

sagem


新進會員

45) 2003/09/10 04:26 
我只到誠品一次
看到一位大約高中生同學
買了大約六筆記本
一本要490元的樣子
我非常驚訝
問他為什麼
他告訴我
這是限量設計的筆記
一組要六本
他要買回去珍藏的
我一時都呆了
筆記本不是用來做筆記的嗎
怎會變成這樣
那一次我就沒到過誠品了
-------------
不買攝影書是因為以前買很多了
內容大都一樣
所以不買了

jamescywu


新進會員

46) 2003/09/10 05:46 
這個題目的內文很聳動,有"斷言"之處.(可能故意的...呵呵)
不過,不失為一個好問題...
h1925.david你半夜去沒看到我嗎?
我是長頭髮穿白衣服飄來飄去的那個
一直飄到早上5點才走耶...

----------------------------------------

拍照用單眼用好器材:太嚴肅
拍照講究測光講構圖:太嚴肅
拍照要講就"內涵"講"意境":太嚴肅
拍照要半夜爬起來等"大景":太嚴肅


dv0079
我認同你說的


luckylock


新進會員

47) 2003/09/10 09:10 
嗯,其實,如果就問題本身的話,我覺得…或許“好像”還有一點必須要“嚴肅”討論的空間。只是…“攝影人不看書”??有多少人做過調查?是真的都不看嗎?…如果這是一個“現像”,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可能還要“嚴肅”到去寫問卷、去做深入觀察。不過,以我們網站的性質來說…就算再嚴肅,也到個人為止…結論呢??誰能下??沒有…因為,每個人的意見,永遠都依著前面的人的意見而發揮。只要文章一浮上來,可能就有人有新的意見…

呵呵,問題,可以被討論。可是,不是拿出一種看起來較為嚴正的態度,就表示永遠是正義的一方,不盡然吧。…我就是…只會呈口舌,而不會認真攝影的人。但是,who knows? who care?……我如果說,我很嚴肅的面對問題,問題就會解決了?凡上過攝影手札的人就會被我感化?…我想應該不會這樣,搞不好會引來更多的攻訐…(我現在就怕怕的…)

dv0079兄,嗯,或許您會覺得,我是針對您,其實不然。希望您在看了我的留言後,不是悖然大怒。我也只是講另一個“現像”而已。可能,您自身正好是從事這個行業的,而深受其擾。可是,我們可能也只是拿著一個小傻瓜拍的很隨興的業業業業餘人士而已…。對攝影的要求,可能只有能看就好………,但是,一切都是“可能”呀??當然,您的情緒,可能也是因為有人覺得您太嚴肅的看待問題了。只是,這也是一個普遍的“現像”,在網路上,沒有人可以限制別人怎麼說。或許,“太嚴肅了”指得是面對別人的回應吧。

以上…不是針對問題,而是在看過手札一些較有爭議性的文章,有所感覺。人的情緒,真的很容易被挑起。“網路”畢竟是虛擬的,各位可能都是極有責任感的人,勇於面對自己的發言。但是,不能否認有一些純逞口舌之能的人…專門在負責“回覆問題”。各位或抱以處之淡然的態度,而不是事事都要爭到一個贏、一個結果,會比較好一點。

如果要回到問題…呵,就問題“題目”本身,可能還有一絲絲的討論空間。但是,每個問題的發展,都需要有一個“引子”,否則,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一個說,攝影家本身應該要自重,多多補充知識,才能讓人尊(因為,他靠這吃飯);一個說,我都看電視、看報紙,不看書的(因為,她是家庭主婦);一個說,我啥都不看(因為,他是流浪漢);接著,可能有一些看似大師的,又不斷的發表文章和別人做筆戰(其實,他是寫文章的大師)………然後,你就會看到一堆人,不著邊際、沒有交集的在討論著、攻訐著,文章一直浮上來,可是…內容乏善可陳。而且…丟問題的人,搞不好還在旁邊偷笑,心裡想著“嘿嘿,我去了誠品,剛好只有我一個人在看書,回來後,隨便丟一個問題,你們就這樣被我耍得團團轉。我這個問題真棒,有這麼高的點閱率”。……不過,這剛好又是一個現像…一直在網路這個世界,上演著。唉…所以,不要太嚴肅…指的是什麼??…別人了不了解,我不知道,不過,我自己…很清楚。

jerloong


新進會員

48) 2003/09/10 14:02 
在69元的書店 買了攝影玩家系列/鏡頭人生 山之呼喚 花之宴饗 海之誘惑
之前在金石堂買過一本NT320元 現在竟淪落於此 買了一堆送朋友們參考
唉!

nonick


新進會員

49) 2003/09/10 14:37 
拍照用單眼用好器材:太講究!
拍照講究測光講構圖:太麻煩!
拍照要講就"內涵"講"意境":太抽象!
拍照要半夜爬起來等"大景":太懶!
---------
不覺得嚴肅耶~

longstory


新進會員

50) 2003/09/10 14:47 
上一頁的andyjy12兄
你說的「攝影採光」是不是有分「靜物篇」、「魅力篇」....等等的那一套
我有看過
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在書店很難看的下書
非得要買回家慢慢看才行
可是每次帶的錢都不夠
而且那套的每一本真的都不便宜呢
好想要啊
他裡面照片都有解說景物是怎樣排列的

我也常跑學校圖書館去借攝影書籍
可是最近那一層的書籍全部重新整理過了
號碼卡也都還沒編上
害我都找不到

longstory


新進會員

51) 2003/09/10 14:53 
其實...另一個沒常看書的原因還有
我如果跟我媽說我要去書店看書
她就會問是看啥書
我照實回答是看攝影的書
她就說:又擱係攝影?你要是看年底日文檢定的書也那麼認真就好了!
買些雜誌也是

不過唸歸唸
她還是不會阻止我去看白書或是買攝影書
阿母,感謝啦^^

luckylock


新進會員

52) 2003/09/10 14:55 
呵呵,您懂日文哦?真好!!!
那,你乾脆直接買日文的攝影書來k呀!

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

longstory


新進會員

53) 2003/09/10 15:05 
luckylock兄
實在慚愧啊
我學日文三年卻講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還好還有兩年學校生活可以多少補一些回來
現在看日文文章都是靠看漢字來猜意思

我能買到的都是一些日文的攝影雜誌
去永漢、紀伊國屋都是...還是我沒認真找
下次一定要去誠品找找看  我都還沒去過ㄝ...呵

dv0079


新進會員

54) 2003/09/10 19:49 
我發表言論的目的不是攻擊誰,因為本來事情就可以有兩極化的看法在辯論。因此,理性是必要的,嚴肅只不過是一種積極而認真的思考態度,以求治學能精準有效。
   會對這個問題有感而發,乃因我自己身邊有些攝影師朋友也是不看東西的,慢慢的,我也和他們疏遠了。因為談話不交集甚多,因為攝影變成是他賺錢求名的工具,而我不太能認同這種「嚴肅」的「工具論」,而我是個因創作常常犧牲溫飽的人,攝影對我而言就是那「一切」。
   但是,請台灣社會別否定我們的嚴肅創作態度。影像工作者必須時常吸收新知,思考影像許多的抽象問題,才能為客戶服務,為自己創作作品。
   如果你對現實都很滿意的話,那談啥創作呢?

BBChen


新進會員

55) 2003/09/11 00:05 
Re: Mr. dv0079
---------------------------------------------
台灣的攝影類書籍雖然不一定比國外昻貴,但是繁體中文有系統翻譯的攝影評論、傳記、教學還是很少。我常去公館的明目書局,買些大陸出版的這類書籍補充。雖然印刷不一定精美,但是他们對岸那國對於當代狀況、思想創作的追求,不餘遺力的努力,可以從翻譯的完整度和相關書籍的出版數量上看出來。
---------------------------------------------

我有一點補充,大陸的攝影相關的資料真的在廣度上比較夠,但是,還是有一
些問題,在這裡跟你交換一些心得,如果OK,可否將這段討論也轉錄至灰階幻
想曲。謝謝。

首先,在攝影史的文獻上,我認為 顧錚的著作很不錯,是眾多大陸書籍裡,會
以影像比較的方法在不同時期的攝影運動中找出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其他的書籍則跟阮先生的當代攝影大師與新銳,偏好於拍照人個人的描述與事蹟
,而且在70年代後,由R.F.所發生的觀點式的攝影以及反芻現代主義的後現代影
像的討論...等等,則資料較少或是保守。

這個現象在台灣或是大陸都是一樣的,只是今年姚瑞中先生的著作,似乎補足這
個版圖上的缺憾,我想相關的研究或是討論應該是一直沒有間斷,只是多數是發
表在國科會的相關研究之中,或是一些當代新媒材的相關論述,如 帝門的藝術
評論,這些討論常常因為走在當下發生的影像上,所以集結出書或是有系統的歸
那整理應該都不是很容易,就像是70年代的事情,也是到了90年代才比較有定論
的見解。

我想我會比較認同王雅倫的看法,她認為當代的攝影正在進行一件冒險的事業,
這幾年數位的普及以及媒體與網路資訊的快速傳遞與變形,讓原本在屋子裡作夢
的事情都隨時會發生以及傳播。

總之,大陸在思想的省思與實踐的確比南島的台灣深刻,但是台灣的文化叢林與
文化冒險卻是比起彼岸來的精彩與多樣。沒有對錯與好壞,一切都是人的因素。

http://202.130.245.40/chinese/RS/207591.htm
http://www1.e-pic.com/community/news/newsdata/news200011070001.htm
http://www.gmdaily.com.cn/gmsp/gmsphomepage_sza.nsf/documentview/2003-04-24-02-48256A01001A06D848256D0A000D2241?OpenDocument

http://www.deoa.org.tw/
http://nonarts.sce.pccu.edu.tw/image.htm
http://www.ncku.edu.tw/~ioas/sliuclass.htm
http://archive.udn.com/2003/6/19/NEWS/READING/REAS4/1393942.shtml
http://www.soidea.com.tw/soidea/2160403026958.htm
^^^^^^^^^^^^^^^^^^^^^^^^^^^^^這本書,我好喜歡,好多說到心坎裡^_^

--------------------------------------------------------------------
報告手札大大,這些都是小眾的攝影(要稱:象牙塔裡的攝影 也可以),純粹
跟一些發燒友交換心得,算是一些特殊癖好@@不是在主張→攝影=唸書,我還
是認為攝影就是用照片去感動人,決不是說的一口好攝影^_^
今天台南的日落蠻特別,我在開車 塞在高速公路上....殘念@@
期待明日的二寮^_^~~~~

ymh


新進會員

56) 2003/09/11 01:03 
To dv0079:

對於 "手札" 在個人看法上 是一種 "媒體",
類似於 電視, 報紙的功能;

在其中流動的資訊, 大多數可歸類為 "消費型" 資訊,
可解憂, 消遣, 交流;  雜散糟粕 間 偶遇金玉...

若要賦予手札"傳道" 或"教育" 的角色, 可能陳義過高!
這從 吳老師 的版面 門可羅雀 可知端倪...
(無意責難"手札", 只是有感...)

話說回來, 嚴肅的創作 跟 看不看書 是兩回事,
書籍 是 習知過程中的 利器. 卻不是唯一...

雕刻大師 朱銘先生 說過一句話:  "從事藝術創作, 是一種"修行" "
他的解釋 是 學會一切後 要把一切都放下 丟棄....

頗耐人尋味的一句話...

Ro Nald


新進會員

57) 2003/09/11 02:32 
網站也看,書也看.
不管從事什麼活動,多看總是好的.


米格雞


新進會員

58) 2003/09/11 13:18 
我想我可以體會 dv0079 的心情.

別的事情可以開玩笑, 可以接受別人不同的想法, 可是一講到自己工作上的專業 (我的專業不是攝影), 就會覺得別人的玩笑很刺耳, 想法很幼稚. 一覺得別人的想法有誤, 就急著跳出來澄清, 並講一堆道理, 然後對方就很奇怪的看著我說 "只不過是個玩笑, 有那麼嚴重嗎 ?"

如果你的工作也是自己的興趣 (那表示你花了大半輩子在這上面), 我想你也會用比較嚴肅的態度去看這些事情.

dv0079


新進會員

59) 2003/09/11 15:55 
^^^^^^^^^^^^^^^^^^^^^^^^^^^
^^^謝謝大家的意見,我想各位都說的比我PO的更為詳細了。吸收知識,不等於排斥那些感官的、直覺的生活經驗,這一直是我在念藝術以來一直的看法。「修行」也是個我常常思考的範疇,但是在學術風氣和環境文化的討論上,它卻不是那麼有效的字眼。因為我一直覺得本地不缺乏好的創作者,以通俗點的看法來說,都有人去馬格爛了,但是整個業界的水準,不諱言的說,落差卻太大,更何況攝影的觀眾接受水準也很有問題。電視媒體過度的影像和虛偽的「知道每個角落是大眾的權力」邏輯,讓我們在現代主義精英高雅式的洗禮之前,就被迫進入叢林生存的傳播年代。這在觀察者的角度來看是很有趣的,但在參與者的真實上(例如嚴謹創作者或是學術工作)卻得無時無刻面對「反知識」、「反教育」、「反理性」的大量現象,這些啟是朱銘大師的訓誡能了得的?。
^^^^^^^^^^^^^^^^^^^^^^^^^^^^^
手札或是網路當然可以被視為傳播媒介,但是任何傳播體都不是中介客觀的,它本身都受語言情境影響。這是傳播學的基本理論,講白點就是媒體都是受當下的風氣和權力所宰制的。在台灣大家有好好思考如何去避免這些嗎?並不是獨裁結束了,社會就自然變成公民社會,大家就自然有獨立自主的空間了。
^^^^^^^^^^^^^^^^^^^^^^^^^^^^^
TO BB CHEN
 
   張照堂老師那本書作者吳忠維去某週刊後,會不會又在創作上消聲匿跡呢?有必要好好觀察。我當初也非常喜歡那本書呢。

dv0079


新進會員

60) 2003/09/11 16:05 
TO BB CHEN
看了介紹《真實的背後沒有真實》 的文章裡頭提到
Leni Riefenstahl
萊妮·裏芬斯塔爾(簡體音譯) 
萊妮·萊芬斯坦(繁體音譯)

http://www2.beareyes.com.cn/bbs/s/262.htm

這位納粹政權下,極度精英的女導演,與及至今電影史仍然不能否認其開發的形式,是個我一直很注意的例子。有空討論。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 / 共5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904438人 │ 線上1531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