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攝影異言堂 > 黑卡與灰卡的應用
作者  
討論話題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2005/09/01 19:36
器材: 其他 其他
(一)黑卡:
聽聞拍晨昏色溫照搖黑卡技術起始於2~30年前台灣某位攝影前輩?
如今每到台灣各地風景區、景點拍日出、夕陽、夜景,幾乎都可看到列隊拿著黑卡拍照的攝影人。更有人戲稱:在台灣拍照,若不會搖黑卡就不能算會「攝影」?如果以此標準來衡計,現今這個世界上應該只有台灣才有真正的攝影高手了。

確實,搖黑卡能讓反差超過3級以上的場景在使用漸層減光鏡仍無法達到反差級距縮小時最好的方法了,而且它還有完全不損畫質的優點與之和漸層減光鏡相比之下。

既然只有台灣才有搖黑卡技術,難道外國就看不到人家拍照搖黑卡嗎?當然也有:台灣出去的、從台灣學的或台灣人在國外教的學生或親友。

難道國外就無法對反差過大的場景做處理嗎?以漸層減光鏡、重覆曝光、暗房技術方式不在此討論。聽聞老早就有分區曝光的攝影技巧對策了,但比起搖黑卡的難度更高但效果卻更佳,也不在此標題內論述。

整張照片裏的反差級距不超過幾級是最適宜的?端視各人的喜愛而定,級距太近有人嫌它沒有立體感,但級距太大常會導致暗部細節盡失,亮部過曝。因此搖黑卡來達到各人心目中理想的作品,算是某些攝影人所需要的,儘管還是有些攝影人不喜使用此法。(魯獅碰過多位屬高手級的攝影前輩就是這樣的執著,攝影新新手魯獅不搖黑卡則是因為太懶,曾經多位益友高手指導過,但還是懶得用,枉費人家送的一堆黑卡仍舊閒置。)

可惜像日本、美國或德國這等攝影器材製造廠的攝影人群還沒得知搖黑卡技術的妙用,要不然鐵定會生產「自動搖黑卡機」來掏攝影人們的腰包了。

之前也看過多位熱心的攝影前輩和手札義工在手札論壇教授搖黑卡技巧的要領和時機,但望這些前輩大大們或曾經收集此類文章的會員,不吝的轉貼於此編內,以饗需要的攝影新手們。期待著!

########################################

(二)灰卡:
應該算是攝影者的基本配備?

但為何現在的攝影人卻很少使用它?2~3張不到A4呎吋的KODAK 18%標準灰卡就要價幾百塊錢新台幣?需要曝光準確的專業攝影者都買了測光表?現在的新型電子式底片機或數位相機都有點測、多區評價、多區蜂巢、多區矩陣更有能分辨顏色測光不需曝光補償的先進測光技術機身?現在的攝影人測光技巧都很熟練了?
聽攝影老師或攝影前輩或靠自己經驗的白加黑減曝光補償、包圍曝光方式都已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照片?

但總是還有像魯獅這種拿相機拍了40多年照片卻還是不諳測光要決,學不會曝光補償的攝影新新手?手上只有中央重點測光的老舊相機?很多攝影新手常為經常曝光不準浪費掉不少底片不說,難得的家居生活照、旅遊風景紀念照甚或重要的私人壽宴喜慶聚會紀念照因此而報消?在雜亂且顏色不一很難找到中灰的大片測光基準的場景?

您還為經常曝光失誤而傷腦筋嗎?那麼,此時就可拿出自有拍照這門功課就有的,且世界通用的灰卡補助測光技術來幫您解決測光方面的困擾了。

註:黑卡以應用於稍長時間曝光之日出、夕陽、夜景、色溫之拍攝。灰卡則應用於一般白天室外或光源平均之室內補助測光。
推薦者: hank642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21) 2005/09/02 11:20 
怎麼說「灰布補助測光」有時優於「使用測光表測光」(含入射式和反射式)呢?

測光表的入射式測光方式比反射式測光準確,眾所皆知。

因每種物體因顏色的差異,對光的反射率不一,因此而影響反射式測光方式的準確度。
相機的測光就屬反射式測光方式,對於拍攝不同場景常需要曝光補償就是此原因。(更先進的能判別顏色測光不需曝光補償的新型機種機身除外)

既然相機使用的是比「測光表的入射式測光」不準確的反射式測光方式,那拿「灰布」或「灰卡」給相機當補助測光哪可能有時優於「使用測光表測光」的可能呢?

這就關係到鏡頭的變數囉!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22) 2005/09/02 11:45 
應該有人注意過:
使用同一部機身(先不考慮該機身測光準確與否因素)且使用相同光圈但不同焦距鏡頭,測出來的快門值不一定相同。同理,相同焦距但不同廠牌鏡頭也一樣會如此。

這就關係到該鏡頭結構的設計因素,導致經鏡頭進入到相機測光系統不相等的進光量。

例如個人現役中的Contax測距連動相機G系統。
我用AV模式,光圈f11,G2裝G90和G45各測得1/125秒;G35、G28、G21各測得1/60秒;G16測得1/20秒。

測光場地是一整片所有鏡頭都能含蓋進去的柏油路面停車場或一堵灰色的牆壁。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23) 2005/09/02 11:58 
使用測光表的入射式測光方式若所測得的結果是f11、快門1/125秒時。
您說我能直接就套用在G16、G21、G28、G35、G45、G90各顆鏡頭來拍照嗎?

曾經試過以使用測光表的入射式測光方式所測得的結果應用在G21、G28、G35這3顆鏡頭是曝光正確的;可想而知,G45、G90必定曝光過度而G16就嚴重曝光不足了。

而灰布或灰卡補助測光剛好矯正了因鏡頭進光量因素所造成的測光誤差,您說這是否證實了「灰布補助測光」有時優於「使用測光表測光」的道理呢?

jacky


論壇版主

24) 2005/09/02 12:21 
mokuli兄,

我所提的是反射式測光值!

我個人拍風景都是用反射式測光,對於入射測光則無經驗!

再者,太陽太高,我就睡覺,不拍了!

我很少順光拍攝,比較常拍逆光,側逆光,側光與側順光!

^_^

yeats99


網路會員

25) 2005/09/02 13:12 
據我所知,所謂分區曝光,就是以黑卡來遮擋的!

亞當斯的分區曝光法指的是拍攝黑白底片,沖洗底片後,在暗房中放相時以某種手法來遮擋各部,調整反差,這是一種暗房技巧而非拍攝技巧!
------------------
jacky兄..
您對Zone System的精髓完全誤解囉...或說是完全錯誤囉...

yeats99


網路會員

26) 2005/09/02 13:16 
魯獅兄..
這兩個問題大可不必討論到如此這般..

yeats99


網路會員

27) 2005/09/02 13:29 
Zone System如果被簡稱為〝分區曝光〞的話,真是大錯特錯了,真應該找出第一個說出這個名詞的〝前輩〞好好打屁股..
它是一個黑白攝影思考的系統,是一個分階曝光與顯影的系統,是以〝置Zone〞與〝落Zone〞來考量暗部與亮部在階調的位置,並運用各種方法(曝光與顯影等等)來使原本場景的階調經過壓縮或擴張來達成攝影者預想的階調..。
因為各位大大講的〝分區曝光〞完全沒有提到顯影的部份,這就把精髓忽略了。

但如果各位大大討論的〝分區曝光〞並不是指Zone System的話,那就另當別論,可以隨各位任意發揮!

超級新手


網路會員

28) 2005/09/02 15:15 
> 太陽太高,我就睡覺,不拍了!

咪兔~ 所以太陽太高就不會淹水, 因為我就睡覺了.^^

超級新手


網路會員

29) 2005/09/03 08:23 
> Zone System如果被簡稱為〝分區曝光〞的話,真是大錯特錯了,真應該找出第一個說出這個名詞的〝前輩〞好好打屁股..

會這樣翻議應該也有它的道理吧... 就是分區的曝光嘛~ 好像是廢話吼? 不過, 這與曝光底片或相紙時的 dodge & burn 一點也沒有關係~

EASTMANS


網路會員

30) 2005/09/03 13:46 
我用AV模式,光圈f11,G2裝G90和G45各測得1/125秒;G35、G28、G21各測得1/60秒;G16測得1/20秒。
=============================================================================
忍不住還是要跟魯杯杯講一下.....您的想法和事實正好相反,做法卻是正確的

相同的主體,照理講在不同的焦距,按理講曝光指數要一樣,但您測得的ev卻不同,這是因為測光系統取樣的問題,在望遠端,主體大,可以測得比較接近您要的正確值.相反的廣角景大時.主體變小,那您此時其它不是主體的景會納入測光參考範圍,此時測光值會完全不一樣.例如您用長鏡頭在海邊對準一個身著黑色潛水裝的人,可能測得的組合是250/8,但您用廣角測時還天空都進來畫面,此時測得的曝光值是2000/8.也就是講.您在長鏡頭只去測一片白色的牆此時測的值是125/11,這個意義是.您用這個光圈去拍時,正片會呈現出18度的灰色.您要白可能要加個一格半吧,但當您用廣角鏡時,景物前的柏油路也納入測光範圍,依上理如果您只測黑色的柏油路面可能得到的是125/2.8,而這個值是會讓柏油拍出來也是呈18度的灰,您要黑可能要減個二格半,但是您如果連白色的牆天空其它景一起測光,可以得到125/8左右,但您卻沒有辦法去判斷如可以去加減光圈.才可以讓白色的牆拍起來剛好白.
這個時候灰卡就登場了<=============之前大家的用法也怪怪的
一個主體如果是全平面的,那麼您將灰卡平平的放即可,測得的指數正好可以讓白牆還是白牆,不會變灰.
但如果主體是一個不規則狀,此時您必需前後轉動灰卡,讓灰卡的受光狀態相若於主體的受光狀態,這也就是為什麼當轉動灰卡時所測的曝光值會有很大的差異,那是因為現實事物被陽光照射時的量都不一樣,您要去模擬主體的受光狀態才能獲比較正確的值,如一粒雞蛋在大太陽下,頂端和底端的曝光值差距甚大,此時您前後轉動灰卡,想上面白就轉上,想下面白就轉下,而不是一直平平的放著.

以上所言大家可以發表討論....那個分區曝光題目太大了啦...

EASTMANS


網路會員

31) 2005/09/03 13:50 
18度灰卡的意義是什麼......
為何現在又有13度的講法呢...
不知那位大大可以講一下呢.

3DMickeymouse


網路會員

32) 2005/09/03 19:21 
Taiwanese invents the Black card method? Not necessary true.  Only taiwanese use this method?  Not necessary true.  I read circulars from Royal Photography Society in 60's era mentioning this method.  I believe he was not a Taiwanese or any chinese.

In Europe and USA, many people use black glove instead of black card as you can create shapes with your hand.

They use the methods for lanscapes.

An other applications of black glove are for double exposure photography in wedding and fireworks, etc.

http://www.wedding-photography-secrets.com/Double-exposure-photography-Black-glove-technique.html

http://photography-on-the.net/forum/showthread.php?p=737522#post737522

3DMickeymouse


網路會員

33) 2005/09/03 19:23 
whether to use 18, 13 or any number, it should also adapt your film and photo developing methods.  So setup your own system.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34) 2005/09/03 19:52 
22回應我有特別說明,測光場地是一整片所有鏡頭都能含蓋進去的柏油路面停車場或一堵灰色的牆壁。就是排除掉廣角鏡頭可能納入主體以外的景影響到測光的準確度.

現在每回拍照,我都從來不對著被攝物測光,直接拿灰布測了後就拍了,各顆鏡頭測光結果與原本上式測的結果差距是一樣.比如說,先用G28測灰布得F8,1/125拍完後,想縮小範圍,就拿G45測灰布,得F8,1/250也拍了,後來想想再拍一張更廣的,就拿G16測灰布,得F8,1/45.每次拍任何場景測的結果差距都是如此(因為都是測灰布)而沖出來的照片3個鏡頭的曝光都是無誤的(如果說曝光都是正確的鐵定又有人說哪有正確的曝光?)

再舉一個例子:
因為我的Pentacon-six120系統沒有另外買測光器,每回拍照前必需先用135系統先測光後拍一張,然後120再依135的光圈和快門值去拍.
當135使用G28mm鏡頭拍玩後,再拿出120的50mm鏡頭(約135的50X0.6=30mm),這樣120拍出來的曝光也無誤.
當135使用G45mm鏡頭拍玩後,再拿出120的80mm鏡頭(約135的80X0.6=48mm),這樣120拍出來的就會曝光不足.
因此爾後拍照,如果是使用45mm或90mm測光的,120系統就要光圈加大一級(135用f11,120就用f8)或快門慢一級(135用1/125秒,120就用1/60秒).如果是G21,G28,G35就不必作調整.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35) 2005/09/03 19:59 
13%或18%反射率,大概只有在以灰卡補助測光時才用得到.
用負片拍照時,以灰卡替代現場測光,幾乎沒感覺.
但若以灰卡替代現場測光結果拍正片,會感覺色彩飽和度很高,有點兒稍稍曝光不足的感覺,如果給它加個半格,看起來就舒服多了(比較正常些).

因此不以灰卡替代現場測光的,就不用去理會13%或18%反射率了.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36) 2005/09/03 20:08 
台灣人用黑卡,是圖方便,外國人用黑手套是異曲同工的效果.
但戴著黑手套拍照,感覺不是很順手吧!也許習慣了反而可以不必如黑卡那樣硬邦邦的就是一條直直的分區界限,手掌的靈巧動作可變化各種如現場的自然分區界限好像更高竿咧!

lgl07190


網路會員

37) 2005/09/03 20:09 
使用正片洗一張4x6或5x7的照片,無論是西霸還是R3或數位洗相,至少都要30元以上新台幣。
後來得知數位機台洗相的流程後,大約4年多前俺魯獅(當時手札北區副總幹事)就打著手札的旗幟與沖印商家遊說:既然負片,正片以同樣工法和成本洗相,價格理應相當,終於遊說成功該商家答應以正片洗相4x6一張5元優惠手札的諸多VIP會員,後來引起大台北地區多家沖洗店跟進,當時還招致一堆沖洗業者罵到臭頭。
----------------------------------------------
雖然負片或正片都是同樣的洗法.但是業者為了洗個正片.就要另買一個沖洗片匣
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雖然也有業者用底掃.但是都要成本.且正片洗相也不是天天有的
所以招致一堆沖洗業者罵到臭頭是正常的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38) 2005/09/03 20:17 
我拿灰布測光,必需讓灰布保持與被攝物平行的方向,例如我要拍前面那棟建築物,就必需拿和地面垂直的方向,因為建築物是垂直立在地面上的;如果我站在高高的堤岸上向前下方拍一片稻田,我就將灰布放45度角來測光.也就是說,讓灰布保持與被攝物接受和太陽照一樣的光.

雖然被攝物並非全部都在同一個角度,但以大部份為主的角度為主角來測.

魯獅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39) 2005/09/03 20:22 
聽聞新型的數位機台,正片片匣和負片片匣都是隨機有附,不必另購.
就是那麼一個塑膠片匣而已,就要幾萬,沒聽說過.

lgl07190


網路會員

40) 2005/09/03 20:36 
一般都是附負片片匣.正片都要另購
有些只要更換中間小塊的
有些是整個的
回上一層 上一頁   第2頁 / 共4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059267人 │ 線上1591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