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我的疑惑?
作者  
討論話題
 

kpsax4


網路會員

2004/11/24 02:09
器材: 其他 其他
剛在另一篇留了言,覺得文不對題,想想寫了就寫了,來此請前輩指點一下好了

就在幾個月前,還抱著底片機的憧景,在遍尋不到滿意的沖印店後,小弟放棄了傳底(但沒賣掉),購入DSLR所需的專用鏡頭~

朋友說了一句公道話,傳底先洗出一張跟DSLR可以相比凝的相片出來再說吧!
(傳底的朋友不是一直強調的嗎?我有個同事號稱攝影高手的仔細瑞詳我的照片,問我是數位拍的?然後開始說層次不足等等的鬼話!哈,老話一句,照片先拿出來看再說吧!恕我無禮,看了我的爛機DSLR後,這同事改135換120系統了,大概面子下不來吧!祝他成功囉!)

沖印店小姐洗出我DSLR的照片,以為是正片拍的,經我說明後,小姐一句話說了出來:對喔!正片調的再好洗出來都會有顆粒.....

而我想不通的是,即然所有正/負片現在送去的沖印店十之八九都是數位化(先掃成數位,再沖出照片)那底片優勢何在?那幹嘛脫褲子放屁?直接用DSLR拍不是很好嗎?

小子沒有任何批傳底的意思,也是想找出答案支持我繼續使用傳底的理由

重點是,小子指的是:APS CCD對135 底片

有沒有那張底片的相片可以沖出來比”APS”CCD還好的相片?

這樣對底片機會不會太嚴厲了? 沒辨法!老FM2在包包裡的價值只有長時間曝光的利用價值,其它的,實在想不出能拿來幹嘛?

歪桑


網路會員

501) 2004/12/07 21:16 
To kuniaki 的第 480 篇:

"1.一個pixel的XYZ 值是如何求得? 可以經由RGB 三個色板值求得嗎?"
如果你指的是你有一個JPEG檔,是用sRGB色空間表示的,每個pixel的RGB都有的,則依照http://www.w3.org/Graphics/Color/sRGB的(1.8),可將RGB值轉成XYZ。若是要跟我做同樣的工作,由sensor拍進來的raw RGB值要求出XYZ值,基本上就是一個color correction的動作,用sensor拍標準的色卡(如Macbeth),然後求得raw RGB和linear RGB之間的轉換矩陣,之後就很容易轉換成其他的色空間了,包括XYZ。

"2.Lab值是由該pixel 的XYZ 值跟參考白的XYZ 值轉換, 請問, 這時的"參考白", 是指哪個"白"....我可不可以說它就是(R,G,B)=(255,255,255) ? 或是有別的定義?"

在XYZ空間是不談RGB的,在不同的色溫下,參考白就是那個色溫顏色的XYZ,看一下sRGB的定義,他的Illuminant White是D65,也就是白色是x=0.3127, y=0.3291,則z=1-x-y=0.3582,然後就很容易將xyz轉成XYZ啦。

"3.這個pixel 的Lab 值既是經過轉換而來, 是不是有某個轉換矩陣? 請問一下, 如果有, 我該去哪找這個資料? (這些都請歪桑打字真的太過份了....)"

XYZ轉Lab:http://www.colourware.co.uk/cpfaq/q3-21.htm

"4.如果, RGB空間跟Lab空間本來就存在有可以"互相轉換"的"公式"存在, 又為何Lab 色彩空間的定義會比較廣?"

看了我最近的回答,應該就會知道單單RGB這個自掩飾定義不清。至於說"Lab 色彩空間的定義會比較廣",不是這麼說的,而是每個不同的RGB空間都可以轉換到Lab空間,其中的L*是依照這個RGB色空間的白點來定的,而a*b*則本來就沒有極限值,所以Lab本身是沒有範圍的,一個轉換到Lab色空間的動作只是將原來的RGB值在Lab這個空間上找一個對應點而已。

簡單來說,你可以說 RGB-A色空間 的 Lab空間 比 RGB-B的 大,所以 RGB-A色空間 可以表現更多的色彩,但這兩個RGB色空間是沒辦法和Lab色空間比大小的,就像你可以說"日本在地圖上的面積比台灣大",但沒辦法說"日本的面積比地圖大"!

T2536


網路會員

502) 2004/12/07 21:19 
.............首先,在我和OV的工程人員交談中了解,製程中的B filter品質最難掌握,變異性最大,而其實半導體製程對以紅色到近紅外線的波長最敏感,但Bayer pattern的每2*2的pixel中為什麼不是兩個R而是兩個G,其實是眾說紛紜,但其實都沒錯,只是說法不同,人眼對亮度的敏感度高於彩度,而亮度裡面G的貢獻最多,所以選擇兩個G的話可以提高G的解析度,提高他的Nyquist frequency,而可以降低aliasing或moire發生的機率,讓畫面看起來比較sharp,相對上,選用R或是B,則對於提高亮度值的解析度,效用就小多了。又因為G的密度高,color interpolation之後產生的誤差較少,所以許多color interpolation的方法都是先將G建立出來,再利用G的資訊來建立R和B,如此可以有效降低false color發生的機會。.........歪桑

感謝您拿這段話肯定我提供給網友們的理論﹝理論不是我的﹞。
看其中兩段
歪桑第一段:製程中的B filter品質最難掌握,變異性最大..
我說過的話:柯達曾說ccd對藍光感度最低。

歪桑第二段:,所以選擇兩個G的話可以提高G的解析度,提高他的Nyquist frequency,而可以降低aliasing或moire發生的機率,讓畫面看起來比較sharp,相對上,選用R或是B,則對於提高亮度值的解析度,效用就小多了。
我說過的話:以兩個綠點為主,紅藍為主計算出的高解析度黑白影像

歪桑!
看清楚了嗎?
您不要看都沒看清楚就胡亂發言,你認為我的論點何處有錯誤?

T2536


網路會員

503) 2004/12/07 21:29 
另外!歪桑兄!
您501篇的發言沒錯。
可是您忽略兩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第一、不可以從未定義標準去否定理論正確性。
第二、要談未定義的東西,那麼請您從頭來過,
解釋定義的文字要多長?要多久?你認為幾個網友會明白?
我用簡單的Lab實際計算一次,大家很快都明白了。

我說過個人專業上的東西給非專業人士看的時候,
必須轉譯為簡單易懂的東西,這才夠專業。
不是只會用專業名詞來表達自己是專業人士。

歪桑


網路會員

504) 2004/12/07 21:32 
To T2536 的第 498 篇:

"另外,如果您想用週邊畫素去猜測每單一畫素可能的正確顏色,
那麼我可以跟您說除非您的計算非常優秀,
否則先去除多餘的綠點,
把方陣中的三個紅藍綠直接加總成為"低解析度彩色影像〞,
再以兩個綠點為主,紅藍為主計算出的高解析度黑白影像,
兩個相合併後計算出的色彩誤差會更大。
不相信嗎 ?"

抱歉,真的是沒有人這樣做的啦,就算是早在1970年代的工程師也沒人這樣做,就算是我們的晶片再怎麼cost down,簡化再簡化的結果只能用3*3的color interpolation,高頻部分的aliasing及false color挺嚴重的,也沒有人會用您所提的方法啦。

還有,color interpolation的專利有一大大大大堆,查美國的專利是免費的,您何不試試看呢?Nikon最近還有這方面的新專利喔~
http://appft1.uspto.gov/netacgi/nph-Parser?Sect1=PTO2&Sect2=HITOFF&p=1&u=%2Fnetahtml%2FPTO%2Fsearch-bool.html&r=0&f=S&l=50&TERM1=color+interpolation&FIELD1=&co1=AND&TERM2=&FIELD2=&d=PG01

T2536


網路會員

505) 2004/12/07 21:36 
歪桑兄!
再次挑出我說明過的地方。
R128  G128  B128 在影像處理時任何人都會定義為中灰階,
為什麼?因為我說過,先定義才有後續的計算。
而且每個影像處理的人都早已如此作業。

但是您認為把白點定義換掉會影響理論進行嗎?
不過是數據轉移而已。
所以我說,定義不會影響這套論述。
請您不要不看我的發言而再隨意發表。

kuniaki


網路會員

506) 2004/12/07 22:01 
to 歪桑 兄,

真的很感謝您的回答, 我想我有比較懂Lab 了.
如果我用下面這個說法來說, 是否正確呢?
由 RGB 轉 Lab 是可行的, 但是反向由Lab 轉RGB, 則要指定某個"參考白", 不然不知道要轉到什麼樣的RGB 空間去.
也就是說, 在Lab 空間裡, 是沒有色溫不同的問題, 因為在RGB 空間中的色溫不同問題, 在Lab 空間只有"參考白"的不同而已.
所以我們說的某個RGB, 其實只是Lab的一個子集合?

不過話說回來, 如果我上面的那種"不專業"的講法沒錯的話(抱歉, 我真的不是學這個的), Lab 空間的L 是可以想像的, 但是a, b 到底各是什麼東西, 真的超出我的想像範圍. 我只會實做, 更狹義一點說, 我也只會用Photoshop 來實做, 當一張RGB 的圖轉成Lab 時, 在a 色板及b 色板所顯示的那堆怪東西, 我真的搞不懂它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有沒有一個比較容易了解的方式來說明給大家了解呢? 關於這個, 我想有興趣的人應該不少, 在這個討論區上, 大家都喜歡拍照, 但是....理論這東西, 我想了解的人, 真的是少之又少吧.

真的謝謝您花時間打字....不好意思再麻煩您一下.

歪桑


網路會員

507) 2004/12/07 22:03 
To starphoto 的第488篇及第496篇:

"不過可不可以講你認知的CCD工作基本運作原理呢!!多謝!"

這部分我記得數位影像訪 http://www.digital.idv.tw 的數位講座有很多相關的資料啊,可以給你基礎的知識,我一開使也是看這些資料入門的。因為我自己也不是設計CCD的人,是用CCD的人,所以很多CCD的特性及操作方法等,都是從spec中得來的,應該是不適合你的需要吧。

對了,Omnivision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一些資料,試試看吧。http://www.ovt.com/pr_1997.html
還有,spec有時也會有一些有趣的資料,試試看這個:http://www.ovt.com/pdfs/ds_9121_9620.pdf

"可否簡單講出一幅畫面的成相原理呢!多謝幫忙!"

這部分啊,記得兩年多前我剛開始作的時候,也有從網路上收集到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不過現在一時忘記是從哪裡抓到的資料了。倒是有很多名詞解釋很容易找,像這裡:http://www.dpreview.com/learn/?/Glossary/。隨便查一下color filter array就有一堆資料,像這個:http://www.fillfactory.com/htm/technology/htm/rgbfaq.htm。

要畫出來啊,這就麻煩多了... 這半天我都幾乎沒幹事了呢...

歪桑


網路會員

508) 2004/12/07 22:19 
To T2536 的第 502 篇:

"歪桑第一段:製程中的B filter品質最難掌握,變異性最大..
我說過的話:柯達曾說ccd對藍光感度最低。"

抱歉,我有說過你這句話是錯的嗎?

"歪桑第二段:,所以選擇兩個G的話可以提高G的解析度,提高他的Nyquist frequency,而可以降低aliasing或moire發生的機率,讓畫面看起來比較sharp,相對上,選用R或是B,則對於提高亮度值的解析度,效用就小多了。
我說過的話:以兩個綠點為主,紅藍為主計算出的高解析度黑白影像"

不是什麼"以兩個綠點為主"啦,也不是要"算出高解析度黑白影像"啦,只是很簡單的 利用相鄰的點的資訊來插出本身這個點所缺少的顏色 而已啦,為什麼你還是要把2*2當作一個pixel呢?目的根本就不是如此啊。看看這個網頁:http://www.dpreview.com/learn/?/Glossary/Camera_System/Color_Filter_Array_01.htm,還有這http://www.fillfactory.com/htm/technology/htm/rgbfaq.htm,一大堆啦,google隨便查一下就一大堆,不要再自己發明了啦。

T2536


網路會員

509) 2004/12/07 22:20 
先去除多餘的綠點,
把方陣中的三個紅藍綠直接加總成為"低解析度彩色影像〞,
再以兩個綠點為主,紅藍為主計算出的高解析度黑白影像,
兩個相合併後計算出的色彩誤差會更大。
不相信嗎 ?"

抱歉,真的是沒有人這樣做的啦,就算是早在1970年代的工程師也沒人這樣做,就算是我們的晶片再怎麼cost down,簡化再簡化的結果只能用3*3的color interpolation,高頻部分的aliasing及false color挺嚴重的,也沒有人會用您所提的方法啦。...................歪桑!

不相信!
首先、我舉例,請您看看是不是這樣好嗎?看完再來發言。

第二、"就算是我們的晶片再怎麼cost down,簡化再簡化的結果只能用3*3的color interpolation....歪桑這段話
我不是說,不要把硬體的缺失拿來討論,那是硬體工程師的困難。

第三、您有本事提一套稍微超過我的"基礎"的計算法來瞧瞧。

我舉例了,這也會同時說明第二點→→不要拿硬體缺失當成理論的錯誤,
不要不看清楚又亂說話了喔。

例子如下:﹝這是天文攝影常常使用的方式,跟324頁的做法相同﹞

天文攝影用的單色冷卻CCD,畫素1024*1024,
首先以4個素子為一組拍攝合成512*512的低解析度影像,
拍攝時RGB濾鏡各用一次,也就是分三次曝光,
再拍攝一張1024*1024的高解析度灰階影像,
拍攝時不用濾鏡,並將曝光時間縮短。

之後將512*512的彩色低解析度圖片,與高解析度黑白影像圖片,
依324頁的方式操作一次。
如此方式可以縮短總體曝光時間,但是得到精準的顏色,
顏色誤差範圍在一個畫素之內,因此可以忽略。

當然可以直接以RGB分開拍攝三張高解析黑白圖檔,
再直接組合成RGB彩色圖檔,缺點是總體曝光時間要延長。

這個例子說明二點,
第一、顏色檔案可以不用大,只要搭配高解析度黑白影像,
依然可以獲得非常滿意的相片,幾乎完全騙過眼睛。

第二、直接分開拍攝三張高解析度黑白影像檔並"直接"合成彩色檔。
並沒有出現歪桑說的"再簡化都必須用到3*3個畫素",
也就是硬體缺失問題請不要列入討論.
硬體缺失列入討論文章會寫不完。




T2536


網路會員

510) 2004/12/07 22:36 
......................不是什麼"以兩個綠點為主"啦,也不是要"算出高解析度黑白影像"啦,只是很簡單的 利用相鄰的點的資訊來插出本身這個點所缺少的顏色 而已啦,為什麼你還是要把2*2當作一個pixel呢?.............

那麼,我只好再次、再次、再次請您仔細看看我的發言再評論。
我也再次、再次、再次再說一次。

如果單獨靠利用週邊畫素來預測該點會是什麼色彩,
那麼因為預測誤差,藍紅會比綠誤差多一些,
因為綠色有兩次擷取,所以比紅藍可以少猜測一次,
因為紅藍誤差會多一些,因此整體畫面會"容易"偏向綠色。

所以我說過,必須利用兩個影像檔,一個彩色,一個黑白互相合併,
如果不加入黑白影像檔做計算,除非您很高明,
否則畫面偏黃綠是少不了的。

那個彩色影像檔為何要用2*2再去掉綠色來計算低解析度,
不直接計算高解析度呢?
因為這樣整體畫面雖然降低解析度,但是色彩最不容易產生誤差,
但是如果要直接用高解析度彩色影像檔我也沒意見,
只要算得準就可以了。

所以請不要把我的意思誤解,然後胡扯一堆,
324頁功課請乖乖做好,好嗎?歪桑!


T2536


網路會員

511) 2004/12/07 22:51 
http://www.dpreview.com/learn/?/Glossary/Camera_System/Color_Filter_Array_01.htm,還有這http://www.fillfactory.com/htm/technology/htm/rgbfaq.htm,一大堆啦,google隨便查一下就一大堆,不要再自己發明了啦。..........歪桑

哈哈哈!感謝歪桑再次肯定。
您如果回去看看我324頁的計算原理﹝那是基礎,可以更複雜﹞,
那您這第一個網址計算與說明跟我的方式原理上是相同的,
只是拆成Lab與RGB去計算比較簡單,也是最易了解的解說,
也符合我說過的一些BAYER CCD特性。
您計算既然很強,那不應該看不出共通點。

您的第二頁網址只是說明不同CCD排列方式而已,
我們談的只有BAYER CCD,SONY CCD ,SUPER CCD,
這些排列跟我的計算沒有衝突。

T2536


網路會員

512) 2004/12/07 23:01 
我還是再說明一次基礎架構,免得看不懂一直亂說話。

利用黑白影像做為主要解析度與明度的基礎,
以彩色影像做為色彩資訊的基礎,
當然整體色彩或明度計算可以做更複雜的演算,
只要能計算的更好。

但是業餘天文上或是SUPER CCD可以說已經不需要如此麻煩而就能做的更好。



歪桑


網路會員

513) 2004/12/07 23:06 
To T2536 的第 505 篇:

"再次挑出我說明過的地方。
R128 G128 B128 在影像處理時任何人都會定義為中灰階,
為什麼?因為我說過,先定義才有後續的計算。
而且每個影像處理的人都早已如此作業。"

並不是所有的色空間的白點的定義都是一樣的,像AdobeRGB,sRGB及Rec BT.470-2 system B, G的白都是定義成D65(x=0.313, y=0.329),但是Rec BT.470-2 system M 的白點卻是定義成C光源(x=0.310, y=0.316),也就是說,如果有兩台螢幕,一台校正成system B,一台校正成system M,則如果在這兩台螢幕上同時顯現(R=128, G=128, B=128)的顏色,你會發現system B的顏色相對於system M的顏色是比較偏黃綠色,而反過來system M的顏色相對於system B的顏色則是偏藍紫色,即使差別非常的淡,但人眼就是能夠明顯的分辨出差異。明明就是R=G=B=128啊,為什麼灰色不是灰色?問題就在於,在不同的色溫的光照射下,即使是一片從380nm~780nm的反射率都是18%的灰卡,也會反射出不同頻率分布的光,請問這塊灰卡的RGB值應該是什麼呢?不是都是灰的嗎?這種不同環境光下造成人眼對顏色判別的問題,四十年前的標準就已經定進去了。為什麼要有不同的白色定義?因為某些國家因為緯度(日照角度造成陽光顏色不同),習慣的顏色(文化差異),家庭中常用的照明設備的不同等,造成對白色的習慣和其他國家不同,所以要有不同的標準,這是從人的實驗就可以知道的事。

想像一個麻煩的問題,如果a圖的色空間system M,而b圖的色空間是system b,現在要將a圖中的一塊灰色(R=G=B=128)貼到b圖中的一塊灰色(R=G=B=128)的旁邊,如果你是這套繪圖軟體的作者,你會怎麼做呢?直接就將(R=G=B=128)填上去,讓兩塊灰色都無法分辨嗎?還是將a圖中的(R=G=B=128)由system M轉成xyz,再轉換到system B中的新RGB呢?想想看。

nfish


網路會員

514) 2004/12/07 23:06 
如果偶是版主,我一定會把那個硬凹的人禁言啦

看不下去了..Danny 兄也跳出來啦,哈~~

把四個Pixel 混在一起看,一直講RGB RGB..累不累啊

這邊在講CCD啦...

==============禁止硬凹=======================

歪兄,我們都懶的回了...送你一本書吧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10401

T2536


網路會員

515) 2004/12/07 23:09 
歪桑!
我還是必須特地提醒您,您若不相信我下面的文字,
那麼您還是會計算不出好色彩。
再寫一次這段話.......
如果單獨靠利用週邊畫素來預測該點會是什麼色彩,
那麼因為預測誤差,藍紅會比綠誤差多一些,
因為綠色有兩次擷取,所以比紅藍可以少猜測一次,
因為紅藍誤差會多一些,因此整體畫面會"容易"偏向綠色。
............再補充一句..膚色會偏暗。

如果您不相信,那麼市面上大多數的數位相機為何都發生這樣的困擾?
為何我說的預測與計算沒有人真正提出錯誤之處?

我可以跟您說,因為我提出的東西是我整合的,但不是我發明的,
我只是因為每天接觸太多數位影像,加上好玩興趣,與細膩的觀察,
因此做出結論提供網友參考。

T2536


網路會員

516) 2004/12/07 23:11 
.......並不是所有的色空間的白點的定義都是一樣的.........

我不是說過嗎?
定義不影響理論,只影響數據偏移

T2536


網路會員

517) 2004/12/07 23:18 
..............380nm~780nm的反射率都是18%的灰卡,也會反射出不同頻率分布的光,請問這塊灰卡的RGB值應該是什麼呢?不是都是灰的嗎?這種不同環境光下造成人眼對顏色判別的問題...................歪桑

您還是不明白。
定義與理論是沒有違背。

不同環境的誤差或反射率都可以在理論中忽略,
那只是偏移量多少的問題,
您要重新定義R50  G50  B128為中灰階也沒問題的,
但是整體計算就跟著偏移多少,毫不影響理論基礎。

T2536


網路會員

518) 2004/12/07 23:20 
N兄!
很抱歉,我沒錢買人蔘了,都被您吃完了,
無法再幫助您了,請原諒我。

歪桑


網路會員

519) 2004/12/07 23:23 
To T2536 的第 509 篇:

"天文攝影用的單色冷卻CCD,畫素1024*1024,
首先以4個素子為一組拍攝合成512*512的低解析度影像,
拍攝時RGB濾鏡各用一次,也就是分三次曝光,
再拍攝一張1024*1024的高解析度灰階影像,
拍攝時不用濾鏡,並將曝光時間縮短。"

抱歉,這種CCD一般市面上沒有賣,一般市面上所賣的DSC, DV 或是 camera phone,都沒有人用這種三次曝光的CCD,知道為什麼嗎?只有拍靜物的camera才可以用這種三次曝光的方法,會動的東西都不行,要達到同樣的效果,以往都是用分光稜鏡再加上3CCD的方法。目前看這個討論串的人,手上的攝影設備有99%以上都是用CFA的sensor。

我以為我們從頭開始討論的就是用CFA的sensor,不知道您是有技巧的...(嗶...消音,不要口出惡言), 還是我一開始就誤解你要討論的問題了。

好啦,問題都澄清啦,我的半天時間也花掉啦~

太簇


終身 VIP

520) 2004/12/07 23:23 
nfish 同學 不要這樣子啦

T兄是很有巧思 很優秀的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6頁 / 共39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前10頁│ 到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頁│下10頁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6575013人 │ 線上1721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