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討論話題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2004/09/01 21:34
器材:
其他 其他
(A)魯獅札記--憶兒時,話童年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74860(B)魯獅札記--說現時,話當今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74861笨魯獅近年來得了健忘症,失憶症,自閉症,倉狂症,鬼扯症,…… Key in症候群,按快門症候群,貼圖症候群,迷糊症候群……. 常常忘了半秒鐘前想做的一件事,整天都在忙著尋找剛剛隨手一丟的東西,像眼鏡啦,原子筆啦,照相機啦....... 趁著偶爾的片刻清醒,趕緊記下掃過腦際的思緒. 從來不曾寫過日記,其實寫了的鬼畫符似的有若豆菜芽的中文,就是自己也看不懂. 自從前年剛學會了上網,又不需動筆畫鬼符,亦能存入電腦內存檔永遠,更能免經審核即可免費刊登.需要時,一指列印,就有電腦秘書幫忙抄寫一份漂亮的各種端正字體,當然樂此不疲囉! (C)魯獅札記-談旅遊,話攝影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23412魯獅的手機:0933838323;電子信箱:fm4715小獅尾yahoo.com.tw
推薦者: 孟博, ZXC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1)有人極力反對野放?
摘錄〔台灣省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計畫〕
( 二 )建議:
1、立即劃定「蓋斑鬥魚保護區」。 2、大量增設種魚繁殖池量產。 3、成立「種魚供應中心」。 4、擴大野放復育蓋斑鬥魚。 5、透過學校復育:由農業局提供種魚及飼料供學校飼養、復育。 6、盡速將蓋斑鬥魚列入各級學校教材。 7、拍攝蓋斑鬥魚生態錄影帶專輯並製作成「多媒體光碟」。 8、繼續將各「型」混交,產生新子代,「避免基因劣化」。
以上是政府學術單位的建議,您認為不妥嗎? 為了保持純種,近親交配所產生的後代,常是造成低能畸形,抵抗力降低,甚至滅種的危機,我是不懂遺傳學,優生學,亞種學,但根據分析結果顯示,分佈在台灣本島各型之間DNA差異甚小,確定均為同一種無誤。因地區分隔,環境氣候食物水質影響,各自逐漸演化出稍具明顯差異之體型,顏色和習性,故血緣關係也逐漸遠離,對復育反而大有助益。以上是笨魯獅個人觀點,您以為如何呢? 養殖來野放,總比某些宗教團體去水族館,鳥園買進大量動物,到處亂放生(其實是放了讓牠們早超生),營造和鼓勵野外捕生的原動力,
近親通婚,極易造成不良的後代,高等動物的人類如此,請教,低等動物就不會有此現象嗎? 目前台灣各大溪流,湖泊,封閉式池塘,甚或水田濕地,早已被外來種的強勢族群所佔據,像吳郭魚,福壽螺僅僅只是其中之一. 大哥您既然是水族專家,您該知道台灣特有種的蓋斑鬥魚,目前已處於瀕臨絕種的命運,您真要眼睜睜的看著牠們就這樣,漸漸地在這原本棲息地的台灣消失嗎? 講求純種,真的有那麼必要嗎?何況台灣各地的蓋斑本來就是一個種繁衍出來的,只是棲息地,食物,氣候和環境的變遷,而各自之間的體型,顏色有了稍許差異而已. 請教您有更好的方法能夠讓台灣蓋斑鬥魚更迅速的在本島繁殖大量族群嗎? 也許,您的唯恐破壞當地的族群演化,會讓各地區目前僅剩的少數蓋斑逐漸喪失繁殖與競爭能力而滅絕也不無可能. 曾經看過一篇物種優生論文,曾論及在上一世紀,某一部落,就因領導者鼓吹種族純正,明訂不得與異族通婚而導致整個部落在2百年之間滅了種,不可怕嗎? 以您的專業和熱心投入,相信必能為台灣蓋斑取得在本島延續生存的空間,只是您的執著,您是否想到,因此而斷送了牠們綿延流長的命運? 何以我們的祖先在數百年前要千里迢迢遠從唐山遷居來台?歐洲的英國人要移民美國新大陸?甚至現在還有人高喊著要移民外星球? 笨魯獅是鄉下長大的草地郎,雖然思想古板,也沒能多讀一點書,致才殊學淺,但看到農業的改良,物種的進化,早已改變了先前那種默守成規,故步自封的舊觀念.雖然我也極力反對與外來種的彩兔雜交,但本島各區域型的交流,我卻持正面的看法. 如果我接受您的觀念和建議,那麼,我寧願將所有育養的蓋斑,放回原棲息地,不再養殖,事實上,那也非此等蓋斑之原棲所,而是縣府野放的據點之一,因當時看到有人垂釣,又有附近居民將由此帶回復育幼魚後再放回原池. 原本我的蓮荷缸只養孔雀魚來吃蚊子,繁殖多了的,還可拿去水族館換魚飼料或賣錢或贈與花友,何苦花了一筆不算多的銀兩,買缸,蓋遮雨蓬,飼料的,到頭來還要為了野放的諸多問題而傷腦筋,也不能隨便給人,養在自己家裏純觀賞,算了吧!何苦自尋煩惱?我寧可放棄. 感謝您的來信,但也希望您看了此信後,將您的思考模式稍作些許的調整,別再劃地自限,也許,將是台灣蓋斑們的一大幸事.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2)蓋斑吐苦水
曾經 台灣各低流速的溝渠,靜止的湖泊,水田,都是我們的天下. 農友的過度使用農藥,幾乎逼得我們走投無路. 吳郭魚的引進,更佔據了我們大部份的地盤. 原本 農民以鋤頭鐮刀清除阻礙水流的雜草,我們還有些許生存的空間. 但自從除草劑的發明,我們幾乎瀕臨絕種的命運. 人類呀!人類,以前有我等之輩幫您們清理掉蚊子的幼蟲-孑孓,何患登革熱,瘧疾等病痛的發生呀!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3)幫三斑蓋房子
就快到台灣鬥魚渡冬期了. 在水電批發行買來兩支4米長的27mm塑膠薄管,每10公分鋸成一段. 用矽力康以6x3支束成一模擬涵洞. 置於水族箱底,充當鬥魚新屋,才一下子(20分鐘吧),就開始有魚兒進駐搶位置了.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4)渡冬
台灣三斑鬥魚,有渡冬行為,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為其渡冬期,會潛入沙土中或洞中,不進食,也不出來活動.實驗室中亦然.此時不可投餌,以免破壞水質. 用塑膠管建造擬似自然環境,供魚兒有屋可住,安然渡過寒冬.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5)轉載"台灣鬥魚的繁殖方法"
一般而言,要看到台灣鬥魚交配排卵的機會還算不少,但必須要包含有以下條件:首先是公魚成熟而且處在發情的階段,在水面築起一個大泡巢,其次則是母魚成熟,而且腹部膨脹(抱卵)。如果未達以上的兩個條件,母魚會被公魚追趕,在太小的容器中,母魚會被公魚咬傷,甚至被咬死掉。 當符合上述兩個條件時,公魚會以誇張攻擊的姿態游過來,母魚不會逃跑,反而側著身傾斜地與公魚擦身而過,公魚此時不斷地張開魚鰭,並圍繞著母魚,最後引誘母魚往公魚的泡巢游去。經過數次的引誘後,母魚會游向公魚泡巢。
在母魚到達公魚的泡巢下方後,公魚就從母魚的腹部處,把母魚捲起來,然後將母魚的腹部朝上,突然壓縮母魚腹部,迫使母魚排卵,公魚也趁此時射精,完成卵受精的動作,公魚再將卵一個一個啣回泡巢,在撿拾完所有卵後,公魚又開始捲住母魚,重覆排卵、受精、撿拾卵的動作。
在卵全部排完後,公魚會將母魚趕走,獨自負起育兒的重責大任,在不斷的吐泡,卵會被推擠到泡巢的最上方,從上方俯視的話,呈現乳黃色顯而易見;尤其在筆者的池塘中,很容易從上方分辨出有無卵,而且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卵的溫度高達攝氏三十五度,這對一般的魚而言,是無法孵化的溫度,可能只有台灣鬥魚承受得住。
種魚蓄養方式 使用50至100公升的大桶,放置在太陽側曬而無法正曬之處,放置一些水芙蓉或布袋蓮,水放置三天後將一對魚放入,每星期換1/4水 使用池塘,如筆者池塘為長300公分*寬100公分*高30公分,種植睡蓮、布袋蓮等水草,放入公母魚各15尾,也不要太多,因為台灣鬥魚有地域性,每一尾公魚需一定的地盤築巢,太多種魚反而無法正常築巢。 使用一般水族箱,如二尺缸放入一對。 專業繁殖法,利用500到1000個一尺小魚缸,每個缸中放一尾公魚、母魚則放到大型魚缸中蓄養,每一個月將腹部膨脹抱卵的母魚放入有泡巢的公魚缸中繁殖,繁殖完再移出母魚。 小魚培育方式 台灣鬥魚卵的孵化速度與溫度高低成正比,溫度愈高,孵化愈快;溫度愈低,則速率降低,再太陽直射的池中,一天即可孵化,而在陽光無法直曬處約需二天,在孵化後的小魚帶有卵黃囊,需2至三天吸收完後才能正式游動。 受精卵──1至2天──孵化/卵黃期2至3天──小魚開始游動身體為白色,餵食綠藻、輪蟲10至15天──變態,體色變為咖啡色,餵食豐年蝦幼生,15至25天後──幼魚,可餵食微細飼料,中幼魚則餵食小型魚飼料,至成魚階段
在小魚的培育可採用: 公母魚繁殖後,將母魚撈走,留下公魚照顧,公魚照顧時會不斷的吐泡泡,而其泡泡含有營養物質,可以讓小魚得以成長,待小魚成長約15天後〔從卵算起約20天〕,開始餵食無節幼蟲〔豐年蝦幼生〕,這個方式的缺點就是,公魚有時會在不明原因下將小魚吃掉。 將泡巢撈至一大臉盆,每天自池塘換新的水到池塘中,因池塘水含有天然微生物足以提供養分,約15天後〔從卵算起約20天〕,開始餵食無節幼蟲〔豐年蝦幼生〕,以筆者利用長70公分*寬40公分*高10公分的盆子,約有1/3的育成率,如200尾小魚可育成70尾,但如果小魚太多,有600尾以上會因餌料不足而全軍覆沒。 利用細網子將籃子包起來,放到池塘中將孵化後會游動的小魚放入,利用池塘中天然微生物提供養分,約15天後餵食豐年蝦幼生,筆者利用魚網放置在池塘中,放入30尾小魚,有近25尾的育成率。 利用蛋黃,將熟蛋黃利用紗布過濾出細微的蛋黃粒,此種方式必須嚴格監控水質,每天需大量換水,魚很容易因水質污染而死。 利用輪蟲,先培養綠水,使用花寶或自配肥料,將水培養至綠水,再加入輪蟲種,最後將含輪蟲的水直接餵食即可。 註:小魚的換水方式較為困難的,如果直接使用水管將水抽出,容易將小魚也抽出,建議可使用魚網當作隔離裝置,再將水從魚網中抽出。
剛出生15日內的幼魚,應隔離養在另一缸,不能與大於出生15日後的中魚養在一起,否則將被當點心吃掉.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6)浮出水面呼吸?
在野外,因為水中溶氧度夠,三斑根本無需露出水面呼吸空氣. 如果將缸水弄渾濁,三斑必定一下子功夫,就隻隻探出頭來. 這幾天,天氣逐漸轉涼,發現牠們已不再進食,不是躲進塑膠管內,就是躲在水草間.也許久未見牠們露出水面呼吸空氣. 因笨魯獅的魚缸內未置沙土,故未能見著鑽土現象. 第一篇所述,渡冬時會潛入沙土中或洞中,係自學校的研究文獻抄錄的資料,應有相當的可信度! 您見過幾個月沒水的地瓜田裏,在地瓜收成時,看到地上有小圓形洞穴,用鋤頭挖下,必得泥鰍一條.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7)轉貼小不點兒的來信
我家住在小山上,沒有自來水,爺爺用管子接水到後面用水泥和磚塊蓋的水池裏.長和寬都是12台尺.有台階可以到水池裏. 日子久了,池裏會生小蟲和青苔,我們就要下去把它洗乾淨. 冬天,管子流入的水很少,有時候,連續好久都沒有水.池裏的水,都快要乾了. 有時候,我們全家都要到姐姐家洗澡,爸爸也要到山下去載水回來,倒進水池裏. 後來我上學了,從學校的水池裏撈回來台灣鬥魚和大肚魚養在裏面. 從此以後,撈起來的水就沒有小蟲子了,青苔也被魚吃掉很多. 山上很冷,冬天時氣溫都在10度以下,過年時,住在外面的哥哥都會帶他的小孩子回來,他們很喜歡看魚. 真奇怪,每次過年都看不到鬥魚,只有看到大肚魚而已. 後來,哥哥才用網子,在池底的泥巴裏撈到幾尾鬥魚.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8)養在玻璃水族缸和水泥蓮花盆裏
想好好的欣賞牠們,非得要養在室內透明的玻璃水族缸裏不成.牠們也比較不怕人,看習慣了吧! 水草種有十多種,水族館買得到的便宜貨,3盆或4盆100元的買了不少,但現在不再買了,野生的水蘊草有來源,何需再花錢買?時常都要將那些太短或葉子長滿了青苔的水草丟棄. 浮水性的水芙蓉很會長,沒幾天就要撈掉幾百棵丟棄,怕它遮住了陽光. 布袋蓮和菱角太大枝,很佔地方,所以沒種. 養在外頭水泥蓮花盆裏的三斑,很害羞,看到有人靠近就躲起來,餵食飼料時也一樣,等到人走遠了,才敢出來啄食.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29)更換細粒魚飼料,改餵冷凍豐年蝦
這幾天,溫度較低,三斑們總愛躲在塑膠管涵洞裏或水草間,餵與魚食,沒有一隻有胃口的. 去了水族館,買那一盒10片裝200元的 冷凍豐年蝦. 剛一丟下,大概聞到魚腥味吧!就有兩隻懶洋洋地出來咬食,接著,又出來了幾隻. 爾後,只要一丟入,便有一堆出來搶食,馬上又退回涵洞裏. 看來,美食是可以增進食慾的.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0)螺絲,成了鬥魚們,茶餘飯後的點心佳餚.
魚缸裏,常有小貝殼(小螺絲)撿食魚兒吃剩的飼料,量少時,還可以張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看見. 日子一久,玻璃缸四周和水草葉子,爬滿了小貝殼,食物不多時,還會啃食水草葉子. 片片荷葉翻轉來,背面沾滿透明黏稠狀的螺絲卵.手抓不起來,夾它又斷裂,不得已,拿來水管加壓沖洗去. 原本抓到小螺絲,都是往那地上丟,久而久之,地上到處都是小貝殼,今天笨魯獅忽生一計: 抓到它們,就猛用力一捏,小小螺絲立刻變成了壓扁的生魚片,丟入魚缸裏,鬥魚們,立刻嘴巴一張,連肉帶殼,吞進肚子裡,充當點心吃掉了. 美味又營養,也算資源利用又一招,只是有點太殘忍些.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1)超好款待的一群--鬥魚吃的生魚片(小螺絲)
水蚤幾百隻,也塞不滿鬥魚的大嘴巴. 水族館買的冷凍豐年蝦,成本太高了. 經過近旬的試驗,吃了帶碎殼的小螺絲後,鬥魚們並沒有因消化不良而喊肚子疼要看醫生. 每次丟下壓碎的生鮮碎螺絲時,大伙兒總是搶著一口吞入肚子裏. 拿來塑膠桶,丟進一堆小螺絲. 只要缸底撈起的剩魚食,腐爛或離枝的水草葉片,通通丟進螺絲缸桶裏,來者不拒,它們照樣吃的津津有味. 小螺絲,真是超好款待的一群.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2)不換水的養魚法
養了那麼久的魚,總會碰到有人問多久時間換一次水的問題. 換水?真是新鮮事兒!魯獅養魚從來不換水. 看那缸壁髒了,拿來美國菜瓜布擦一擦. 用手將缸水自缸底攪一攪,讓髒東西,像魚屎,剩食,爛葉之類的垃圾浮起來,加一些明礬粉下去再攪一攪. 用過濾器給它濾個30~120分鐘,這當中,還要給它攪動個幾回. 如此這般,缸水就像整缸換了新水一般乾淨. 不但節省水資源,也沒有魚兒適應水質,水溫的問題. 平時看到缸底有髒物,用那超細小網撈起來,丟給小螺絲當點心. 水位若降低,拿來放了幾天的自來水,加點鹽巴攪一攪拌,再倒進魚缸裏. 但確記,一次不能加過多,每次不越8分之1為原則.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3)和睦相處的一群三斑鬥魚
2呎缸裡,養著50~60尾的台灣蓋斑. 現在,至少也有40多條吧! 每尾都是漂漂亮亮的,沒有打架受創的傷痕. 牠們,真是和睦相處的一群.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4)蓮苗也來擠一起
最近從葉柄新生的睡蓮小苗. 暴露在寒冷的外頭,怪可憐的. 跟魚兒們商量,搬進來與牠們同居. 看來,它們相安無事,蓮苗又長出了新葉子. 魚屎肥,日光燈下,它們活的好自在. 蓮苗長大後,會不會賴著不走?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5)渡冬期不休眠,竟忙著生小寶寶.
去了環島旅遊10天,拍了60卷底片剛回來,看那鬥魚缸長滿了青苔. 拿了菜瓜布準備擦拭缸壁,卻看到上回丟下的水蚤未食完,在缸裡到處游走. 但猛地再仔細一瞧,不對!不對! 缸邊有一團氣泡,有隻雄鬥魚兇巴巴的趕走趨近氣泡囊邊的任何同類. 看到到處游走的小鬥鬥,看來一隻雄鬥難敵眾多窮兇餓極的三斑們的爭奪,氣泡囊早已支離破碎. 疲於奔命的鬥魚爸爸,已失去了大部份小寶貝了. 富有愛心的笨魯獅,趕忙拿來一只透明塑膠缸,把那僅剩的幾十尾小小鬥撈出來. 看那還有蛋形肚子的小魚,像陀螺般在水裡轉圈圈,也有一些已能到處游走的,看來應是早一兩天出世的大哥哥大姊姊吧!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6)青苔,酵母粉+魚食粉當幼魚飼餌
出生已十天,早已和一群成魚分居的幼魚,似乎沒有夭折的跡象,百來尾有吧! 大概溫度低的關係吧,牠們大多靜止的浮著,以為翹了,一碰牠,馬上游開去. 臨時也沒準備綠水,就隨便在蓮花缸邊刮來些許青苔,丟下幼魚缸裏. 用那13燭光的檯燈給予全日照,缸壁逐漸長出青苔,水也變綠了. 磨碎的細粒魚飼料,先用細網目魚網濾去較粗飼料,供大鬥魚和孔雀成魚食用. 再以超細目魚網濾去細小粒,供孔雀幼魚食用. 僅剩的魚食粉末和養水蚤用的台糖公司買的酵母粉混合,就當小鬥鬥的正餐餵食飼餌了.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7)趁旅遊之便,幫鬥魚們找棲身之所
此番環島行,在各地覓得多處封閉式水塘 此時正逢冬季缺水期,此時池水仍多,可見是終年不凅 並已拍照記錄,準備小鬥鬥長大後(大約明年夏季),有了一定數量後 趁著旅遊之便,帶往放養,當然,還會跟保育單位商討一番 當然,孔雀魚也一起作伴去.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39)笨魯獅充當小鬥鬥們的超級奶爸
最近常看到鬥魚吐泡巢,但隔了幾天卻又消失了. 前天,又看到泡巢了,不同的是,它扎實多啦. 幾百粒透明魚卵,散佈在泡巢邊緣. 深怕被魚群們吞食,趕緊將它們撈往一空缸. 並將護在旁邊的公鬥一起撈過去. 3個鐘頭下來,公鬥已將散處2呎半缸裡的魚卵,收集一處,並以泡沫保護之 第二天清晨一覺醒來,一看缸裏不但沒了泡巢,連魚卵也一粒未剩.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又撈了1條公鬥,2條母鬥入缸 湊成雙雙對對.讓她們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象之機會. 到了晚上,又見生了一堆小蛋蛋浮在水面上,卻沒見著泡沫. 鬥魚呀!鬥魚呀!你們該不會只顧著談戀愛而將愛情結晶棄之於不顧,讓牠們變成了街頭棄嬰吧! 還是根本就是無精卵? 不管如何,還是讓笨魯獅充當一次超級奶爸吧! 將原來住在小缸裡的幼小鬥撈去與大鬥們同住. 8個小時後,透明的魚卵,變成烏濁狀了. 12個小時後,看到蛋裡頭有小圓點. 為了防止牠們凍死,將水加溫到26~28度C.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B-040)哀矣!半數小鬥鬥慘死囉!
為了迎接即將出世的新小鬥鬥. 將原來養在小缸裡的兩個月大的幼小鬥鬥們,移到大缸裡和叔叔伯伯們同住 是缸太深了,還是溫度的差異 昨夜8點移缸,今晨8點,已發現6條死屍 讓人心痛不已,都長那麼大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