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討論話題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2002/10/24 20:47
器材:
其他 其他
(A)魯獅札記--憶兒時,話童年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74860(B)魯獅札記--說現時,話當今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74861(C)魯獅札記--談旅遊,話攝影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23412雖然早已年逾不惑,仍然童心未泯,8年前花了8萬5,買了一部800cc銅罐車(廂型車啦),那時才剛拿到駕照8天,就拉著我那38(歲)的老婆,帶著那買了18載的可你佳老傻瓜相機,8號早上3點8分,帶了8瓶礦泉水,從28公里處的三重交流道直上中山高,中間只在158公里處的泰安服務區稍作休息約莫18分鐘,然後一路直驅中山高終點站高雄.一下高速公路,此時已近8點,裝了第一卷底片,從林園經東港,林邊 ,枋寮,枋山,就殺完第一卷.吃了8兩的屏東黑珍珠蓮霧,楓港起轉入南迴公路到台東大武,第2卷OK.買了8斤釋迦和8顆台東椰子.經太麻里,知本到台東,第三卷完.買了1斤80元的釋迦鳳梨和1斤180的金針花.在富岡漁港花了80元叫了一碗8仙(8種海鮮的什錦麵啦)煮麵,末了,向個魚販買了一條8爪魚帶回家,在小野柳就殺了第4卷底片.晃了一下水往上流,就這麼一個噱頭,因地勢的關係,讓人看起來好像是水在往高處流一般,實際上是進入該區時是很陡的上坡路,右手邊的山是微斜的,流向大海的排水溝裏的水讓人錯覺在往較高的東邊流去.就這個錯覺,在廣場四周就有18戶人家開店營利,靠此為生.逛了三仙台,石雨傘,來到8仙洞,第5卷OK.這裏商家的擺設真是琳瑯滿目,真叫人目不暇給.來到北回歸線標,經過長虹橋,看到秀姑巒溪的泛舟人潮(事實上是小船三兩隻,看的人是好幾倍多).經月洞,走過石梯坪,來到親不知子斷崖,直達花蓮,在太魯閣和天祥之間,就把6 ,7兩卷照完了,晚了,在市區小店叫了一碗8寶飯果腹,又買了8種口味的花蓮名產(香蕉乾,地瓜乾,栗餅,各種口味的麻薯)在南濱公園夜市邊小睡了一陣,在花蓮港,南方澳,又是東港(蘭陽溪口),一路上開累了就躺一會兒,回到基隆港,總算把8卷底片都殺青了,走中山高回到家,剛好8點整,拿下8樣東西下車,匆忙趕上8點半的班,迷迷糊糊的上了8個鐘頭的班(半睡半醒).現在我也睏了,下回見了. 魯獅的手機:0933838323;電子信箱:fm4715小獅尾yahoo.com.tw 自然寫真 http://s106305279.onlinehome.us/html/
推薦者: 孟博, Derry仔, doctor, ZXC, PhotoSharp, Peterwue, HOTO, gggg, 台東ㄚ峰, 8115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1)北部地區攝影景點
(一)自然風景區,首推國家公園---陽明山 陽明山—位於台北盆地七星山山腰,原名草山,為紀念王陽明先生而改稱陽明山. 陽明山公園-分為前山的中山公園和後山的陽明公園二部份. 陽明山四季的花-花季是2~4月的梅、櫻、桃、李、杜鵑、茶花. 春天:3月的杜鵑,4月粉紅鐘萼,5月紅杜鵑. 夏天:6月的杜虹,7月野牡丹,8月雙扇厥. 秋天:9月的山菊,10月芒草花,11月楓紅. 冬天:12月的茶花,正月山櫻,2月豬腳楠. 主要景點: (1) 林語堂紀念圖書館- (2) 王秀杞石雕公園-石雕作品與景觀庭園,搭配成一座佈置精巧的露天石雕園. (3) 白雲山莊-採科學方式培育各類各種蘭花的蘭花研究中心. (4) 文化大學-別具古典風格的宮殿式建築. (5)紗帽山-土雞城.,山豬湖. (6)中山樓-可惜,禁止拍照. (7)松園-矮化黑松,森林步道,溫泉,觀瀑,木橋和奇石. (8)絹絲瀑布- (9)冷水坑-菁山吊橋,觀光蔬菜園,清澈水塘. (10)擎天崗-昔稱太陽谷,碧草如茵,耕牛養老園. (11)夢幻湖-原名鴨池,終日雲霧飄渺故易名夢幻湖. (12)陽明山公園-遊客服務中心,視聽室每天播放國家公園概況,火山地形,地質景觀,棲息動、植物影片.有小隱潭,七彩噴水池,展望台,瀑布區和大花鐘. (13)杜鵑花園-陽明山公園後山內. (14)茶花園-陽明山公園後山內. (15)苗圃營地-童子軍活動中心. (16)竹子湖-高冷蔬菜區. (17)小油坑-觀察硫磺氣噴發的最佳景點,目前仍熱流滾滾,白煙緲緲,注意別太靠近,易遭灼傷. (18)馬槽溫泉-溫泉區,土雞溫泉山莊,活魚三吃. (19)大油坑-大油坑休憩區. (20)鹿角坑溪生態保護區-需申請核可後,方得進入 (21)楓林瀑布-山麓兩側的楓樹與槭樹,是賞楓紅的好去處. (22)大屯自然公園-芒草,箭竹林與闊葉林 (23)常青廬-常青農場,體驗農耕生活的最佳去處.有自助農園,魚池,烤肉區,並供應苗種及肥料,器材. (24)二子坪-蝴蝶花廊之稱的中興農場. (25)于右任墓園-巴拉卡公路邊 (26)"台灣天壇"-巴拉卡公路邊,酷似北京"天壇"的無極天元宮"寶塔. (27)七星山-無線電視台,訊號發射台天線林立. (28)雙溪聖人瀑布區. (29)磺嘴山 (30)菁山休憩區和菁山營地.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2)台北市區主要景點
國父史蹟館-位於中山北路一段 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在郵局可拍得不被遮擋的北門全景 新光三越摩天大樓-站在第46層的展望台,可盡攬台北盆地風光 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台北新公園)-古砲,火車頭,涼亭,噴水池,荷花池,紀念碑,音樂台 省立博物館-長期展出各種自然生態及動植物標本 總統府-歐洲文藝復興式建築,阿扁總統辦公的地方 中正紀念堂-內含中正公園,國家劇院,音樂廳,遊行集結的好地方,每年的台北燈展場所 大安森林公園-香花區,榕樹區,花草區,蜜源植物區,儼然一座大自然教室 植物園-攝影愛好著的荷花池,豐富的植物展示區 歷史博物館-長期陳列古代藝術國寶,書畫美術展 科學教育館-展出各種基礎科學的資料,中小學生的最愛 藝術館-戲劇,美展 龍山寺-艋舺觀音寺,今已棄除焚燒金紙惡俗,後殿屋頂加了金鐘罩 華西街觀光夜市-山珍海味,一應俱全,日本遊客的最愛(豬哥窟)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賞鳥好去處,冬季時,濕地範圍遼闊 青年公園-台北市第一大公園,常有大型展覽和園遊會,跳傘訓練場 台灣大學校區-傅鐘,花海,耶林大道,醉月湖畔楊柳成蔭 道南河濱公園-台北市第二大的河川綠地公園,溜狗的好地方 仙跡岩-據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雲遊至此 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已有一篇專幅介紹 指南宮-民間相傳,戀愛中男女不要到此遊玩,仙人會惡作劇拆散情侶. 建國花市,玉市-園藝愛好者的最愛 光華商場-電子,電腦,舊書攤,假日玉市 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大型藝文活動,展覽,大會堂,市民放風箏的活動場地 世貿中心-亞洲最大的國際貿易商品展售中心 胡適公園&中央研究院-前山公園,噴水荷花池,紀念館,研究院區 南港公園-台北市東區的自然景觀公園 四獸山-虎,豹,獅,象四座山峰 大湖公園(白鷺湖)野鴨,白鷺鷥常棲其間 金龍寺-巨型觀音像,十八羅漢塑像 孔廟&保安宮-928的祭孔活動 行天宮-與三峽白雞行修宮,關渡行天宮,同是關帝廟,建築酷似 榮星花園-攝影活動的好地方 新生公園-台北市第二大公園,飛機降落導引標誌 林安泰古厝-濱江公園內 台北市美術館-藝術家聯誼中心 兒童娛樂中心-分昨日,今日,明日世界三區仿古的閩南建築 圓山飯店-古代宮殿式的建築,宴請異國貴賓的場所 忠烈祠-換衛兵動作,吸引遊客圍觀 士林夜市-人擠人的地方,年輕一族居多 海洋生活館-展示以深海魚類為主 士林官邸&園藝所-老蔣的官邸和活動的花園,現已開放部份為民眾公園 芝山岩-泉漳械鬥的古戰場 雙溪公園--仿中國江南庭園格局設計.古典的迴廊,假山,水塘,泉水瀑布,九曲橋,亭閣. 中國電影文化城-拍攝電影的道具古城,古街,酒樓,四合院 故宮博物院-仿北平的故宮博物院 至善園--依照王羲之所著"天下第一行書"規劃設計成八大勝景:蘭亭,曲水流觴,籠鵝,松風閣,水榭,碧橋西,洗筆池及招鶴聽鶯. 至德園--和至善園隔著故宮相對.就在隧道出口正對面的那個公園,有很多的荷花..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由台灣三菱汽車順益企業獨資闢建 明德樂園,儷人雙瀑-森林公園和遊樂設施 北投溫泉區-台北泡湯的地方 地熱谷-蒸蛋,泡香港腳 中正山-砍樹留"中正" 關渡行天宮-與松江路,白雞,合稱台灣北部三大行天宮 關渡宮-與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並稱台灣三大媽祖宮 關渡自然公園-賞水鳥,紅樹林的自然公園 北投--復興三路白宮山莊前有約50m的櫻花大道 政大後山老泉里杏花林(私人平時花園不開放)每年2,3月杏花櫻花開時,都會開放免費入園賞花拍照.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3)魯獅的第三故鄉"板橋"
板橋新站的圓形建築物&文化中心和農村公園 板橋舊火車站早已拆除,沒有拍到. 從府中路一路往新站方向走去,同一條路過了民權路後,來到縣民大道. 一眼望去,映入眼撩的是板橋新站的兩個圓形建築物, 藍色的天空,襯托幾朵白雲,當這兩個圓形建築物的背景,看來不錯喔! 反方向從漢生東路過來,這兩個圓形建築物的背景,是火車站幾十層樓高的大廈,又是另一番風情畫. 請問哪位這兩幅都拍過?
莊敬路62號的縣立文化中心,設有陶藝館,經常舉辦捏陶和手拉坯活動. 目前正趕上攝影愛好人士喜歡的"翁庭華黑白童年系列全省巡迴展" 展出民國50幾年時的台北,基隆近郊的鄉土風情作品. 年紀稍長的一輩,(像老魯獅就是)從攝影展中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年輕一輩的,(像各位高手們),可從攝影展中看到以前農村社會(農業時代)的種種,明天12月3日是最後一天,別錯過了.
文化路和雙十路交叉口的板橋農村公園,是全國第一座農村公園. 農村公園主要分為仿古三合院,長春園區,愛心走廊,植物教學園區和假山瀑布景觀區. 屋院內,展示許多古農具,簑衣(古時候的雨衣,魯獅小時候穿過)農村民俗交趾陶. 最近魯獅去了幾趟,總愛和那些銅牛和牧童合照,銅雞,銅鵝也不少. 道地的牛車就擺在廁所邊,有人上一號,就把包包往那牛車上一擱,也不怕被牛車載走,原來牛車沒牛拉,自己不會動. 山丘上的白羊,水塘裡的水車和小橋流水,楊柳樹下,不拍個到此一遊留念,實在可惜. 廣場和前面的戲台,對面的廟宇,常有義賣,辦活動,廟會,總會吸引來人山人海的熱鬧場面. 隔鄰的石雕公園,就在不遠處. 林家花園,可順道一拍古老建築.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4)從高山上回來給水淹
星期四去福壽山農場避暑,晚上在臥車裏凍了一夜,隔日晴空萬里,空有深藍的天空,反差太大反而不利拍照. 星期五中午經合歡山返埔里,一眼望去,都是白茫茫的.相機一直躺在背包裏休息. 晚飯過後,再次上中橫,第五度在清靜國民賓館過夜(當然還是睡高級的廂車內). 星期六大清早5點多忙上合歡山頂.那時已稍有些許雲朵,斜射的陽光,山背常有陰影,畫面裏都有腳架相機和長長的人影,拍風景照,算來也不好拍呀. 路旁有條設有鐵門的小道,驅車上到最高點,好像是氣象設備還是電台甚麼的,那時已有兩部好攝之徒的車車停在那兒,人爬上大岩石頂上捕捉奇景,此時才10點多鐘,但雲霧早已覆蓋大半個山頭. 遠景沒得拍,只好拍些高山植物囉!拍過的野草莓,盡數入獅口沒得剩,早點午餐,就是靠那些高山野草莓果腹的. 中午未到,烏雲早已滿佈整個合歡山區.拍了脫光衣服的綿羊後,下山回埔里,一路上,斷斷續續收訊的收音機,並沒有聽到颱風警報消息. 到了北部,傾盆大雨下個不停,拿正片到玖華沖,才從大鬍子老闆口中得知颱風即將來襲. 星期日頂著大風雨到台北拿回沖好的正片,整理了一個晚上,星期一清早剛闔上眼小睡了一會兒,就接到淹水的電話通知,此時板橋文化路和中正大馬路已淹水及膝.忙將擺在地面的物件搬到樓閣上. 才剛搬好,正要小恬一下下,大雨也適時停歇了,真氣人. 眼見整個下午雨勢並不大,晚上就寢前將堆滿床上的東西搬下來,到了深夜一點多,又傳來里長廣播抽水站淹沒,河岸潰堤,要里民準備疏散的消息.早知如此,就留在合歡山上不回來了,看大水怎麼來淹我.還好,到目前為止,人,機,車都安然健在.沒有稍許的損傷,只有,累和擔心而已. 多謝大家的關心,但願大家都和魯獅一樣有驚無險的安然渡過納莉的蹂躪,也希望蓬萊仙景早日恢復原貌.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5)俺魯獅被雨水沖回來囉!
29日整晚沒睡,30日一大清早就驅車出發,一路上,邊拍照.邊睡覺. 剛在花蓮市區吃完扁食才剛上路就接到向日葵的電話,那時還看到一塊塊的藍天,沒想就快到玉里的"大禹"就下起"大雨"來了. 一路上的產業道路都是瀝青或洋灰路面,雖然崎嶇不平,7彎8拐的,但還算蠻好走的. 下午,一直到快到6點,太陽才從雲縫裏露臉,拍不到3張照片,夜遊千噸石龜,差點兒沒掉下山崖去,晚上當然是睡舒服的高級臥車上囉. "夏"高氣爽的山上,睡到半夜不得不拿條毯子來蓋,好涼快呀!一天半下來,怕熱的魯獅竟然沒流一滴汗,他們得知魯獅是同鄉(自己的人啦!嘉義的人台語)幾處農家都願意提供免費浴室給魯獅洗澡呢. 30日清晨拍不到日出,一上午陰霾霾的,綠葉橙花只配到烏雲,真掃興,剛吃過午飯沒多久,竟下起濛濛細雨來,眼看晒金針場搶收金針花的畫面,讓魯獅憶起兒時深夜,睡得正甜時被大人叫起來搶收稻穀的情景.作農,真是辛苦啊! 眼看沒有放晴的可能,只得向赤科金針山道別了,當然也是一路上邊拍照回家的.晚上下著雨拍甚麼?怎麼拍呀! 用車燈照亮讓綠色雨蛙不敢動,架起500萬的大傘,三腳架,機頂閃燈和光感應式閃燈補光消除陰影,就給它拍囉!還拍到雨傘蛇勒!(被車子壓死了啦!). 經過山路的當地人,還特地停下車來看魯獅在幹啥?他說:拍這麼小隻的青蛙啊!我去抓一條大的給你拍好了. 又是沒睡的一晚,睏了,睡覺去了.下午還想去基隆八斗子拍放水燈呢? 本來計劃一星期的花蓮行,就這樣被天公給破壞囉!實在也是惦記著回來餵魚啦!9月底之前還想再去一趟金針山.
天陰,不好拍金針花,您們拍美眉,不錯的點子. 可惜魯獅我一個人上山,只好找來兩位當地的小朋友當MODEL囉! 昨天誤以為是放水燈的日子,跑到八斗子,水燈沒拍到,拍岩石充數,沒想底片卻拍不完,原來是底片沒裝好,完了,金針山一趟,作品本來就不多,又一捲空轉,真是的,還好,還有5台機身有底片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6)SLIK-300救了俺一條命
先轉貼一篇舊文章: 輕便型三腳架SLIK-U6000 之所以選它,原因是: 1)含快拆台,背袋,一支才NT$899元,夠便宜,在家樂福賣場買的. 2)塑膠材質,夠輕巧,因外拍隨身攜帶Pentacon120系統,每回拍照,都得使用三腳架,帶太多器材在身上,只有從三腳架來減輕重量. 3)我以拍風景為主,鏡頭都為短鏡,此三腳架夠矣,碰到拍長鏡時,另有重量級三腳架待命. 4)時常一次用到3~4台機身,再加一只望遠鏡,因此三腳架其實總共有6支(放車上待用,每部機身都裝有快拆台) 5)帶三腳架爬山當拐杖用.(免再拿根手杖) 6)休息時,掛相機用.(地上髒或濕) 7)遇兇犬,打狗用.(總不能拿相機或鏡頭丟狗吧!) 8)遇壞人,防身,打架當武器用. 9)拍荷花,撥開雜葉用. 10)到果園採果,挑落高掛樹梢水果用 11)野地拍照,打草驚蛇用. 萬一弄丟,也比較不會心痛(事實上,沒人會要) ..........還有更多原因
前一陣子,因三支SLIK-U6000被俺這粗魯的魯小子折斷了兩支,添購新腳架時,聽網友的建議,就去買了一支三向雲台,含快拆台和附有短中柱才2千多大洋的SLIK-300. 這會兒,這支SLIK-300腳架成了我每回外拍的隨身必帶裝備. 1)在海邊拍照怕打濕,架起它掛我的相機背包. 2)在陡坡爬上爬下的,靠它來當我的第三隻腳支撐我的身體. 3)那天遇到一條大爬蟲,就是靠它趕走牠的(如果是以前,我會用石頭或木棍打死牠) 4)使用慢速快門或精準構圖拍照更少不了它.
那天在阿里山為了追拍一隻5色鳥,爬上山頭在滿山荊棘的林子裏,到處搜尋,結果一個不留神,整個人往山下滾,為了保護手上的相機,哪有閒空的手去抓樹支呢?(一手拿相機,一手拿三腳架,如果有第三支手就好了.)真奇怪,這麼緊要的關頭,竟然為了保住相機,連命都不要了(大概是仗著有投那兩仟萬意外險的緣故吧!) 滾到接近崖邊約30幾公尺的地方,橫拿的三腳架卡在兩棵樹頭間,結束了這場驚險的"滑山"運動.命是保住了,但這三腳架已是遍體鱗傷掉漆處處.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7)苗栗大安溪畔田心蓮園賞荷
昨天從苑里走130甲準備上三義交流道,這是以前彰化豐原間單向還是二線道,台中路段經常塞車,我從彰濱上高速公路常走的路徑. 路旁兩邊就有幾塊荷花田,比台北植物園更大,因田埂和位處大馬路邊,不但停車賞荷方便,拍照更是得心應手. 一朵花就有1~20隻蜜蜂爭吸蜂蜜,蜻蜓,麻雀也常會在蓮葉上停留映入底片畫面. 太陽未升起前的一大清早,涼風徐徐,光線對比姣好,該是賞荷拍照的最佳時刻吧! 3月才種植,現在已花海一片,台中,苗栗一帶的朋友,趕緊前去賞荷吧!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8)苗栗一日遊
130縣道自三義到大湖段,春節去時,滿山滿野桃花紅李花白的,現在5月底再去時,整枝結實累累的粉桃和紅李,又是另一番風味.路邊果農自設的果菜攤擺得滿滿剛剛從樹上摘下來最新鮮的果子叫賣著. 九華山大興善寺 朝山人潮之眾,媲美高雄佛光山的在全島恐非九華山大興善寺莫屬,但其廟寺之簡陋樸拙,絕非一般未曾到過此寺的信眾所能想像.水泥磚造隔牆,上以石棉瓦遮頂的二層建築,一點兒也不像寺廟,倒像工地旁的臨時違建工寮.但節慶,周六,假日甚至平時,來此循著碎石路面朝山跪拜之信徒卻是經常幾百部雙層巴士的壯觀場面.俺那超級迷信的胖老婆常是其中一員.願意一趟花個幾百塊錢的車資,跟著朝山隊伍來此,只為提一桶聽聞能治百病的"大悲水"或稱"佛水"(其實是九華山當地的礦山水)或幫忙洗菜,搓圓仔湯或吃一碗平安麵,卻要浪費一整天的時間,又得受塞車之苦,且常是一個月數趟的去,真讓俺這不信神佛的無神論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顱勒!(搞不懂啦!) 去了幾趟都留在山下等,此番因傍晚才到,大家都正趕著回去,上山反而不塞車,來到寺院旁,萬蟬俱鳴的蟲鳴聲振耳欲聾,蓋過了晚課的頌經聲,時間已過限定的6點,"佛水"沒能拿到手,只得在路邊暫住一宿囉!早上五點清晨上山,想必沒有幾個人到來,沒想到,停車場早已停滿了幾十部遊覽車,路途上尚有被管制不能上山的陸續到來的朝山客.自銅鑼經鐵道隧道上山來的沿途,發香客財的攤販,算命仙還真不少.往山下綠油油的農田和田間小屋望去,別有一番鄉下的清靜和悠閒的景象,讓過慣了緊湊生活的上班族,不失為一個舒緩壓力的假日踏青遊.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89)"三義后里舊山線復駛"可能只是永遠的"未來進行式"
三義后里舊山線之所以停駛,原因在於(1)單軌(2)坡度太陡(3)彎度太大,造成列車班次無法增加及經常誤點.鐵路局為改善行車效率,乃將此路段截彎取直另闢雙軌新山線. 據聞9月將復駛,那絕對只是空穴來風不足採信的訛傳而已,沿途電力輸送系統早已拆除,目前已將該段勝興,泰安兩車站列為縣定古蹟,交由觀樹教育基金會認養,每每於假日或節日舉辦各類活動,現今慕名前往此路段觀光之遊客絡繹不絕於途.媒體之喧嚷與國人之對旅遊已較以前注重與人們之懷舊情懷,往往使原來乏人問津的地方,一變而為膾炙人口的重要旅遊景點. 從三義經坡度最陡的一號隧道,最彎的十六份坡來到海拔最高的勝興車站,在單軌行駛中需要會車時,當在勝興走入全線唯一的安全側線避車,再走折返線回到正軌,經二號隧道來到糯米和石灰砌的龍騰斷橋,過三~六號隧道來到內社川橋(鯉魚潭橋),再經七號隧道過最長的花樑鋼橋-大安溪鐵橋,稍停泰安車站後經八號隧道即達后里. 根據報導,初期規劃動支數億經費讓舊山線最快能在92年初復駛,但並不與現今的縱貫鐵路參與聯運,而是自成一觀光旅遊路段,試想,原本行駛中時經此路段旅客,非南來北往上班族學生族就是過站旅者,有幾多人會在此下車觀光?非拜廢站之賜哪有如此倍數增加的遊客? 目前走高速公路在三義交流道下去或走13號省道都很方便到達該區,鐵路局真會投下巨額經費,將來勢必又得負擔龐大維護該路段的養護費用,鐵路局真會做此蝕本而不講究報酬的投資嗎?真是讓俺這笨魯獅百思而不得其解呀!據俺推測,這"三義后里舊山線復駛"可能只是永遠的"未來進行式"而已啦!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0)金針花
[金針花]以其金黃色的花蕾呈細長管形,狀如針支而得名(Hemerocallis fulva L.),英名day lily,金針花又名「萱草花」、「忘憂草」、「宜男草」、「黃花菜」等,是中國的母親花。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唐朝孟郊一首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
金針,屬百合科(Liliaceae)之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金針原產我國大陸、西伯利亞、日本、東南亞,其花可供觀賞之外,花蕾收穫後乾燥之成品即為金針菜乾,其味甘鮮,深受國人喜好。金針之葉片為製作萱紙之最佳材料,根莖亦是中藥常用消腫、退火、利尿之中藥藥材,全株各部位均有利用價值,為一種珍貴且多用途的園藝作物。 在歐美地區,栽培用途以觀賞為主,因其花朵狀似百合,且朝開暮謝,被稱為「一日百合」(Day Lily)或「一日美人」,本省則以採花作食用。金針之營養價值頗高,所含之鐵量幾乎超過菠菜的一倍。
無論作為鮮食或乾製品,金針的採收為花蕾綻放前一日或二日的花蕾。開了花的金針,因形狀散漫,即失去它的商品用途。作為鮮食的金針花菜,採收後需隨即運往市場銷售,以保持其鮮美。金針花菜乾,需將鮮蕾經殺清菁、乾燥、附硫及再乾燥後始可包裝上市。
金針苗種是採用「分株法」進行繁殖,分三、四月的春植和十一至十二月的秋種。每年花期約在八、九兩個月。台灣早年的農戶栽培多為自種自食,或庭園美化,零星種植於菜圃邊、溝渠旁、宅院前或水旱田之埂界空地上。
目前台灣最負盛名的金針產地為花蓮縣最南端的玉里鎮高寮的赤科山、富里鄉的六十石山和台東太麻里的金針山。
溽暑的夏天,綴滿近坡遠谷的金針花海,猶如一件件橙黃富麗的花毯,鋪放在山林綠野,屋前庭後間,煞是美麗。時值學校放暑假期間,家長帶著兒女,或邀約幾個親朋好友一同上山,的確是旅遊,踏青,拍照的好景點。
茶農們(有種金針的,大多也有種茶),在萱草園邊,農舍庭前,種有諸如唐棉,波斯菊,櫻花,木瑾,醉蝶花,三色牽牛,各式觀賞瓜類與金針花海相應成趣,蜂蝶、蜻蜓、斯文豪氏蛙、腹斑蛙也是這兒的住客。 每戶農家自設的餐飲部,都有提供金針料理和各種野菜佳餚及泉水茗茶。也提供民宿供遊客在這清爽宜人的山區過夜,讓過慣了吵雜都市生活的遊客,一圓優閒樸實的山村生活夢。
坐在500萬大傘下的涼椅上,一邊喝著飲料,一邊注視著頭戴斗笠或頭巾的採花工人,背著竹簍兩手不斷的重複採花入簍的勤快動作。
清晨,漫步在一片青翠的山野間,幻化無常的雲海和秀姑巒溪圖繪大地的痕跡歷歷在目。
應屬玉里高寮的赤科山最多了.
有幾位茶農(有種金針的,大多也有種茶),還特地將整片萱草園(就是金針花草園)任它開花不採收(採收金針花多為花蕾綻放前的一日蕾或二日蕾,開了花的,就沒用了),供遊客觀賞和好攝之徒拍照.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1)幫SLIK腳架換新鞋
買來才1個月的SLIK700DX腳架,今天被我這"粗腳重蹀"弄掉了一隻腳管橡皮護套.
去了博漢區詢價,一個是NT$350,不是很便宜.
於是就到環河南路高架路底下的五金街車輪行買了6個共30元的鐵管橡皮護套.(1個才5元)
將三支腳全套上新鞋,另3個留做備用.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2)DIY多功能DC6V外接電池 誘因 (1) 一台多年前購買的聲寶牌型號VL-E36的3吋液晶攝影機電池買不到了. (替代BT-70,BT-77,BT-80) (2)為耗電的Contax-AX或G2機身作一外接電源. (替代P8) (3)幫兩支使用4只3號電池回充時間慢的Metz閃燈54MZ3製作一外接電池.(替代P40,P50)Metz閃燈54MZ3如果使用外接電源(左側有兩個洞,底下的洞只有一個接線柱沒用到,上面那個洞有兩個接線柱,上面是正極,下面是負極)當接上電池時,打開閃燈開關就會出現PP兩字.因此使用外接電源時,開關要關掉. (4)手提收音機外接DC6V電源. (5)NOKIA手機充電. (6)緊急照明 材料 電池 (1)夜神EL-400緊急照明燈的6V4.5Ah電池(之前在愛買特價時買的NT$399,現在賣NT$698),可斜倒放置. 或 (2)湯淺6V5Ah的乾式鉛酸電池(光華商場或環河南路賣NT$200) 以上兩種電池都是4.7cmX7cmX10cm規格,但如果僅使用湯淺電池需另購充電器. 線材 (1)兩股電源線2碼(約200cm,NT$30). (2)DC1.75頭1個(NT$10)用於接攝影機或AX相機用. (3)AV接頭組2個(電視或錄影機那種AV端子的延長用接頭組).用於連接電池電源,充電器與電池延長線. (4)1mm圓型接線頭10個(NT$10)用於接54MZ3閃燈. (5)熱縮套管1包(NT12).用於接線時當膠布用. (6)套接頭2個,用於套上6V4Ah的乾式鉛酸電池的電極柱. (7)鏡頭護套一個(NT50)用於放置電池或背在身上或掛三腳架上. 工具 (1)斜口鉗 (2)尖嘴鉗(最好是電子用細長頭的) (3)30W烙鐵及焊錫絲. 製作 (1)使用夜神EL-400緊急照明燈的6V4.5Ah電池時,把照明燈拆開後,將電池線剪斷,取出電池. (2)將照明燈用烙鐵在外殼上熔一個洞,將兩條電線拉出. (3)將照明燈原來接電池的6V電源接到T型公連接頭上,用以當充電器或接上電池當照明燈用. (4)將AV接頭組母連接頭之電線焊上套接頭套於電池電極柱上. (5)AV接頭組公連接頭以約100公分長電線焊接1mm圓型接線頭兩個,即可用此線連結電池和54MZ3閃燈;複接一個DC1.75的頭一個(機身不外接電源者免裝). 註:54MZ3閃燈當電源開關置於ON位置時,使用4只3號電流源,當開關放在OFF時,使用外接電池源.54MZ3閃燈外接電源接線頭從上往下算的第一柱是正極,第二柱是負極,隔一個橫條後的第三柱可能是空柱或有其它功用,因沒有P40或P50資料可供參考 當旅遊中沒有AC110V電源充電時怎麼辦? 使用DC12V轉AC110V電源器,裝於汽車點煙器插座.(其實我都使用車上浮充的備用電池,從車內燈複接一12V電源充電,此電池入線端裝有一二極體,電池的電才不致被車子耗去,以夾線方式裝一只有4個點煙器的插座,供電視機,電風扇,DctoAC電源供應器使用,車子熄火沒在開時很好用.此電池也當車子的備用電池,常常在規定白天點車頭燈的路段,停車後忘了關車燈.) 以上經1個小時的構思,2個小時到光華商場買材料,3個小時製作,花不到1000塊錢新台幣,經試用後,個人太滿意囉!DIY的成就感是窮人才享有的樂趣,您心動了嗎?趕緊也加入DIY一族吧! 看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的,就是"知難行易"說啦! 非常感謝clwu兄提供的外接DC6V電源接線圖. DC電源連接頭的規格:0.7;1.0;1.3;1.75;2.1;2.5;3.0 市面上買得到公母頭供作延常線用的只有2.5,亦可以AV接頭組. NOKIA手機充電使用圖上沒有的1.0母頭.手提收音機外接DC6V電源和AX相機使用1.75的母頭.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3)開車到台北博漢區消費攝影器材,您有更佳捷徑嗎?
當需要到博漢區添購攝影器材,或急著將當天拍的正片拿到玖華二樓沖片時.
(1)如果是從北部回來的話,我習慣走中山高,過了汐止交流道後,改走高架路段,在堤頂交流道出高速公路後左轉,順著舊宗路二段走到民權大橋底下右轉,碰到堤頂大道後左轉,在堤頂大道一段依指標走上高架道,經麥帥二橋(第一個出口是健康路,別出去)繼續循著左道往市民大道高架快速道路方向走,在市民大道高架道路的台北火車站/重慶北路下去後左轉重慶北路,在重慶南路的開封街或武昌街右轉後,在博愛路再右轉即達.
(2)假使從南部回來,我喜歡走北二高,在中和交流道出來後,走左側往板橋方向,這兩車道要走右車道往板橋高架道(即省64高架快速道路,可達新莊,五股)(左車道是下橋平面車道,可往板橋,土城,中永和),在萬板路出口下來後順著民生路二段直走到板橋文化路二段右轉,雖然到華江橋有八個紅綠燈,不過,就是從民權路到華江橋儘管有15個紅綠燈,但因文化路是主線道,綠燈時間設定同步且有7~80秒鐘,走完這一段路,非上班時段通常不會遇上超過兩個以上的紅燈(不像嘉義市的彌陀路,從啟明路到彌陀寺,短短的一段路,就要碰上3~5個紅燈,有夠差勁的).下了華江橋,無論騎車或開車,我都走環河南路,到了漢口街後右轉,這段路和回程的開封街一樣,都要經過昆明街,西寧南路和中華路這三個長時間的紅燈,真是要命(少有三個路口通通綠燈一衝過去的).
(3)回板橋時,偶會在中華路左轉,直走到桂林路後右轉,到堤防便道外左轉上華江橋;如果騎機車從後火車站回板橋,在市民大道盡頭直走堤防內機車便道,到了桂林路後右轉出堤防便道上華江橋,一路上,沒有任何紅綠燈.
華翠橋剛開始單側通車時,限速40KM,曾經走過幾回,自從開放全線通車後反而不曾走過.
華翠橋在板橋就大部份上了高架,紅綠燈少了很多,可惜不能走機車. 到了台北又是直通主線道的艋舺大道和中華路,就是碰上紅燈,等候的時間應該也不長,下回去台北,就試著走看看囉!
請問諸位,您還有更佳捷徑嗎?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4)自製鋁梯腳架增高器 您會覺得自己不夠高嗎? 我就常常感覺自己太矮了,才173公分,如果能再長高到210公分的話,那下回拍照就不怕被一些雜草檔住視線了.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兒. 於是,每回出去拍照,必定帶著一支4呎高的折合式馬椅,放在車上備用. 有回碰到一堵6呎多的高牆,想爬上去那牆的屋頂,就將此4呎的折合式馬椅伸直成8呎鋁梯爬了上去. 曾經碰到過將近4呎的水溝,想一躍而過,但深怕相機背包會拖累我,或許會掉落水溝,於是我將鋁梯橫跨水溝,輕鬆地走了過去. 在深山野外,長在樹梢的野果,看來美味,鋁梯讓我順利摘下它們,給我解饞. 終於,我的腳架從Slik-6000U塑膠料品,升級為Slik-300DX,500DX到現在的700DX,免了每回拍照都得彎腰駝背的痛苦. 當我站上4呎鋁梯拍照時發現,這時的我已有10呎那麼高,但Slik-700DX將中柱整個拉出後,才只有7呎高.有朋友建議我買3個椅子來給腳架墊腳,但始終沒讓我感興趣. 今天難得下雨沒有出去殺底片,於是乎,就讓俺這喜歡動動腦的頭顱活動活動動一下下囉! 材料與工具: (1)電鑽(亦可以鋼釘加鐵鎚)將鋁板鑽洞用,用以穿過鐵絲作為固定. (2)砂輪機(亦可以鐵鋸代之)切割鋁版用. (3)老虎鉗. (4)6呎鐵櫃的活動中間隔板. (5)粗鐵絲20塊錢. 施工法: (1)將此鐵櫃的隔板以砂輪機切割至能伸放入4呎鋁梯的第二層踏板,大約兩邊各切割1.2公分寬,6公分長,將切割部份往裏反摺,剛好與隔板的中央支撐同高. (2)將隔板的另一端左右兩邊各穿一洞. (3)將粗鐵絲穿過此洞後,以老虎鉗將尾端繞成圓圈狀,避免尖端傷人,並以此當固定環.鐵線的另一端固定在鋁梯的最上面一層. 這麼簡單就大功告成了,平時不用時,將鋁板順勢放在鋁梯邊上,不站任何空間,使用時,將鋁板的切割端往鋁梯的第二層踏板穿入,並以此層當墊板,另一端則因有兩邊鐵線拉住,形成一平台,剛好放置腳架(三支腳形成等腰三角形,非原來的正三角形),現在,我有300公分高度拍照了,夠帥吧!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to-detail2.asp?TitleIe=34877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5)水里到塔塔加有何景點 今年四月初,返回南部掃墓時,繞道水里,從新中橫經阿里山到嘉義,一路上,遇到多處山崩和土石流,必需排著隊,等鏟土機清理後始得通過,這時忽然落石出現,等待的車陣中有幾部被石頭砸到見天(破洞),笨魯獅的銅罐車雖也被石頭砸到,但卻幸免於難(車頂有不鏽鋼鐵架和一塊厚鋁板),在本島旅遊,這個路段,可算是碰到最多土石流的地方了, 山坡地的過度開發,檳榔樹的大量栽種,應該是主要禍源.最近在接連豪雨的天氣下,是否能夠順利通行,最好上一下阿里山網站查詢一番比較保險. 從水里出發,到同富(和社)時有條叉路,經同富橋走東埔道路,可達東埔風景區,那裡有東埔溫泉,東埔五花-每年1~4月梅、櫻、梨、桃、聖誕紅依序盛開,美不勝收,情人谷,彩虹瀑布,父不知子斷崖,雲龍瀑布,乙女瀑布及樂樂溫泉區. 從東埔溫泉,經八通關大草原,越過秀姑巒山,可抵花蓮縣玉里鎮,這條西起南投縣竹山鎮的八通關古道,是第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越嶺道路.(上次為了尋找夢想中長尾巴漂亮的鳳凰鳥,經竹山,到鹿谷的鳳凰谷鳥園.結果因921大地震受創嚴重,需要整修而暫時關閉.,就在途中看到八通關古道的碑誌.) 從同富走21號省道,第一站是神木村的神木,但去了三趟北橫的拉拉山後,看多了千年神木,就沒肯花時間去看這一棵了. 第二站是頭坑溪觀景點,在那兒拍了幾張"觀峰"站牌的照片. 第三站是45K觀景點,再來是第一迴頭灣觀景點. 第五站是設有較大停車場,且下來最多人拍照留念的東埔山觀景點,那被火焚身的"夫妻樹"了,記得不只兩棵喔! REC您的目標站終於來到了,塔塔加遊客中心(鹿林山自然公園). 遊畢這段玉山國家公園之旅後,繼續西行,即達阿里山.
落石直掉,陷在車陣中進退不得,那種恐懼,記憶猶新. 大馬路中,大小石頭滿地,抓緊方向盤左右閃躲. 走在柏油路面上,忽然眼前一段爛泥巴路,有幾部硬闖的轎車身陷其中,等著救援,這種玩法,太累了吧! 下次笨魯獅如果再遊玉山的話,絕不再走那到處土石流擋路的水里到塔塔加段. 從嘉義出發,先到阿里山,再到塔塔加,最多逛到夫妻樹,然後就往回走.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6) 人總是在錯誤中學成長.
多年前第一次開車環島旅遊,玩累了半路上倒頭就睡,一覺起來,發不動車子,才猛地發現剛才經過蘇花公路隧道開車燈忘了關,經一位好心的卡車司機幫忙救電,車子發動後趕忙轉身向檳榔攤買了幾盒檳榔要答謝他,此時已不見那位好心的司機.
回家後,馬上去材料行買了一顆備用電池放車上,此後凡再買車,必定再買一顆電池放車上,現在我兩部車子各有兩顆備用電池,(因位已賣掉了另外兩部).
有一次要去花蓮,趕忙中忘了加油,到了坪林才清晨1點,但加油站要到早上7~8點才開始營業,為了趕時間,戰戰兢兢地往宜蘭開去,沒想,到了一處賣水果的中途休息站,油錶已見底,就將車子熄火,讓它一路滑行到礁溪.
爾後,我總在車上放兩個大寶特瓶的備用汽油.
今天騎機車到陽明山拍箭竹,到了冷水坑才發覺油快用盡,但記得附近沒有加油站,但下山加了油再上小油坑拍箭竹實在不划算,心想,就跟它碰運氣了.
到了小油坑,卻見一片霧茫茫的水氣,飄著毛毛細雨,一邊拍照一邊擦保護鏡上的水珠,剛剛拍完要下山,整個山頭更加濃霧,彼時才3點多,卻見有若太陽已下山那般陰暗.心裏盤算著,若這樣走到半路沒油,那牽著車下山路可就不好玩了,於是,將引擎熄火,讓它一路滑行下山.
沒多久,卻見太陽公公對著我露笑臉.原來,只在較高的山頭上才下雨.一路滑行到北新莊,到廣場邊方便後,發動引擎到淡水登輝大道加滿油,此時,如釋重擔般,連忙急速飛車到玖華沖片去.
明天,我要準備一個小保特瓶裝滿汽油放在機車座墊下.(原來只有一件雨衣和幾十元的打電話零錢和備用加油錢.) 2002-12-14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7)胡桶古道
今天與巫師,總共四人,一大清早就驅車前往坪林. 如北芨所述,走到一處岔路,路標清楚寫著往"東坑" 下頭還有一塊指示往"胡桶古道"的箭頭. 順著路,到了一個貨櫃車,上頭寫著往"胡桶古道""乾元宮" 還好,有注意看路旁,要不然,很容易就錯過這往山上走的一條小岔路. 路的盡頭,就是"乾元宮",將車停在廣場. 一眼就看到牆腳擺著數十根竹棒,知道是登山用的,人手一支借了用. 小小的登山步道,早已結滿各登山社的布條. 濕滑的小山路,就有人跌跤,整條褲子都是爛泥巴,還好不是我. 不懂植物的魯獅,還好有小時候住山上的巫師一路講解. 盛開著一串小黃花的蘭科植物,香味撲鼻,一路上到處可見. 另有一種沒開花的野生蘭,數量也不少, 偶爾見到長在樹梢上,高不可及的氣根蘭花. 台灣鳶尾卻沒注意看到. 長著整支尖刺的黃藤,忽然擋住去路. 死了寄主的爬藤,蜿繞的藤條,懸在半空,酷似蟒蛇.不免嚇人一跳. 蕨類植物也不少,魯獅只認得一種叫"觀音座"蕨類. 小路上,常常忽然一條節狀的竹根橫生. 板根的樹也不少. 本想一路走到宜蘭. 可惜原本毛毛的細雨,把樹葉當雨傘,卻不得不改穿上雨衣. 泥濘山路著實不好走,只得上了"東坑"山頂後就轉回頭. 不但胡桶村遺址沒到達,相片也沒拍一張. 回來的路上,看到一片雪白的山茶花,又大是又白. 忽地,從路的左邊山腰,飛竄出一隻嘴巴裡叼著一隻蜥蝪的大鷹. 就這樣子,草草結束了今天的行程,彼時,才12點半. 本來計劃去黑龍潭,但雨一直不肯停,只好,就此作罷!2000-12-03
兩年後的今天,為了拍黃藤,又跑了一趟胡桶古道,因為在前天到烏來的福山村拍可食用的腎蕨和其根部的球狀物( 山地人稱它為台灣威爾康)和過溝菜蕨(過貓)及台灣山蘇,以及昨天到陽明山拍箭竹,在山區小徑都沒能看到黃藤,今天只得再跑一趟坪林的胡桶古道. 剛進入胡桶古道入口不到幾分鐘,便覓見那令人生畏的整株長滿長刺的黃藤,這黃藤可長到30公尺以上,直徑可達3公分粗,去掉滿佈長刺的外皮就可拿來當藤椅的材料.葉柄上有2~3對倒刺,更可怕的是它的葉柄尖端,長滿細倒刺,可利用此倒刺鉤住任何植物往上或向前成長.在山區行走,常會讓這些倒刺鉤住衣物,如果是被莖上的刺刺著,馬上鮮血直流.為了拍它,整理葉子和藤莖時,它就是用倒刺鉤住其他植物,怎麼也拉它不下來,只得用斜口鉗剪斷它或小心翼翼的順著方向拉掉它的倒刺.手指也被它的長刺扎了好幾個洞,放了不少鮮血.2002-12-15
轉貼北笈的文章 胡桶古道 內容:這是坪林鄉鄉長帶我們走的一條北市近郊路線,我後續又去了幾次,很不錯.由台北出發走北宜公路,在過了坪林橋時立即左轉,會到坪林茶博物館.再往裡開,經過北宜高速路施工地在開進去,有路標指示胡桶古道之旅.一路人煙車輛稀少(幾乎沒有)山路彎延而上,終點有一座廟,車子可停廟前廣場.然後由廟之左側小徑入山.
沿路是典型低海拔山區的景色,植物繁茂,而且沒被開闢為茶園.一路可走至胡桶古村,這個村莊以前是台北和宜蘭中間的休息站,住著幾戶人家.後來日本人懷疑該村有人叛變,盡殺全村,荒蕪至今.看到古遺址令人不勝唏噓...
古道原是可至宜蘭,但是新近整理出來的是由一處茶園人家出來,若是自行開車前往的話,最好和我一樣,走原路回廟口,開車下山,順便到坪林街上逛逛.
我每次去,特別注意沿途的蘭科植物,尤其很多低海拔的蘭科植物台灣已日益稀少了,在胡桶古道上卻隨處可見,彌足珍貴.希望這樣的環境可以繼續保持下去,不要遭人破壞.
坪林在日據時代一度被日本人下令砍除原始林改種琉球松,但是這些琉球松這幾年陸續得了線蟲,枯死者日多!
在胡桶村遺址有很多的台灣鳶尾,我不知是原生的還是以前胡桶村人種植至今的,是一種很美的植物,開花時和古遺址相映,有一種悽美. 北芨 2000/10/26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8)黑面媽祖(野柳女王頭)
討海的漁民,總愛供奉媽祖娘娘(天上聖母),因此,漁村大都有聖母廟或天后宮或媽祖廟. 殊不知,漁船進出頻繁的野柳,就有一尊默默地保護著野柳漁民平安歸航的默娘頭像存在--黑面媽祖,而世人竟給祂取了一個洋化名"女王頭"
野柳的海岸奇岩真是教人嘆為觀止,不過,如果您到了那兒遊玩,對那黑面媽祖可要尊敬些,別當它是迷人的女王頭,擁抱著她拍照留念,這可就會讓它斷頭的命運提前喔!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099)DIY一台機身多台閃燈用的閃燈分接插座
誘因:接這麼多閃燈做何用?如何同時使用多盞閃燈? (1)時常在晚間才到某個需要拍1~2個場景的地方(例如建築物,像廟宇),如果等白天再拍,將浪費夜間趕路時間. (2)拍學生上課情形,希望整間教室都明亮. (3)夜間拍10M以外的某個特寫(像招牌或樹上的鳥) (4)大白天拍整個建築,希望屋簷底下的招牌也能看得清楚. (5)有兩部Pentacon-six120相機沒有機頂熱靴座.
我是用Contax的G2或Aria的機身,除了機頂裝Metz54MZ3,在相機的左邊有一個閃燈同步插孔,以前是以同步線連接一支Metz32z2,另外加兩支Panasonic-PE-20S光感應閃燈,不過,現在改接Metz54MZ3或再加Metz32z2.也許再增置兩支Panasonic-PE-20S光感應閃燈.
當需要同時使用多台閃燈時,在器材行有一種閃燈分接插座可買(有1分2或1分3的),不過又要另外多買幾條閃燈同步線,這樣算一算要花1~2千多塊錢.自己DIY閃燈分接插座,除了省錢之外,最大的好處是省了很多條同步線在那裏互相糾纏. 閃燈除了機頂一支外,可以雙燈架將另外兩支閃燈分別裝上,或以手持.
方法: 一般買得到的閃燈同步線的線都很細,沒兩下子就會被拉斷了.我是買一種兩頭同樣都是插相機的那種插頭,它的線很粗,將它從中間剪斷,就可做兩套閃燈分接插座了.另一端要插閃燈的頭,可到電子材料行購買一種細的單耳機插頭(好像是2.1的,就像手機用的那種,不是一般隨身聽那種2.5的,而且不能是3接點立體式的,要兩接點的MONO式的才可以).雖然是二接點的,但正負要接正確,否則會有誤動作或不能動作.(所謂誤動作就是當您插上同步線時,因正負顛倒,致使閃燈接點短路而讓閃燈擊發;所謂不能動作,就是插上後,同步線無法正常使用,如果拿掉機頂燈後,外接閃燈才有動作)
在自然光源下以閃燈補光,個人碰到過一種情形,就是建築物的招牌在屋簷下暗暗的或風景區的招牌也剛好背光陰陰的,當時使用鏡頭焦距都是在28~45之間,我習慣將閃燈焦距調在105mm,只對準招牌補光,試過幾次都蠻有用的,記得當時的快門速度不可高於閃燈最高同步速度.(我的閃燈是Metz-54MZ3,可以調出力,我習慣用M模式,如果當時補光的主體距離對應的閃燈光圈小於鏡頭光圈,就調閃燈出力來負補償).
不同機身對同一景物的測光結果或許都會有所誤差,而不同鏡頭裝在同一機身所測結果亦會有所誤差,因此除非該機身和鏡頭的搭配與測光表所測大致吻合,否則以測光表所測結果來當閃燈的出力參考,值得商榷.因此個人習慣直接以現用機身和鏡頭的測光作為依據,從不用測光表,而且也不直接測拍攝物,因被攝物或許太白或太黑或光線太雜讓相機測光系統誤判,而為了省去補償的麻煩,我寧可以測灰卡為準,而紙質灰卡易反光和折損,我就以口袋裝著的背包隔層當灰卡使用.(有人以手心或手背代灰卡,其誤差率實在太大我沒敢用).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