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討論話題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2002/10/24 20:47
器材:
其他 其他
(A)魯獅札記--憶兒時,話童年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74860(B)魯獅札記--說現時,話當今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74861(C)魯獅札記--談旅遊,話攝影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ForumId=40&TopicId=23412雖然早已年逾不惑,仍然童心未泯,8年前花了8萬5,買了一部800cc銅罐車(廂型車啦),那時才剛拿到駕照8天,就拉著我那38(歲)的老婆,帶著那買了18載的可你佳老傻瓜相機,8號早上3點8分,帶了8瓶礦泉水,從28公里處的三重交流道直上中山高,中間只在158公里處的泰安服務區稍作休息約莫18分鐘,然後一路直驅中山高終點站高雄.一下高速公路,此時已近8點,裝了第一卷底片,從林園經東港,林邊 ,枋寮,枋山,就殺完第一卷.吃了8兩的屏東黑珍珠蓮霧,楓港起轉入南迴公路到台東大武,第2卷OK.買了8斤釋迦和8顆台東椰子.經太麻里,知本到台東,第三卷完.買了1斤80元的釋迦鳳梨和1斤180的金針花.在富岡漁港花了80元叫了一碗8仙(8種海鮮的什錦麵啦)煮麵,末了,向個魚販買了一條8爪魚帶回家,在小野柳就殺了第4卷底片.晃了一下水往上流,就這麼一個噱頭,因地勢的關係,讓人看起來好像是水在往高處流一般,實際上是進入該區時是很陡的上坡路,右手邊的山是微斜的,流向大海的排水溝裏的水讓人錯覺在往較高的東邊流去.就這個錯覺,在廣場四周就有18戶人家開店營利,靠此為生.逛了三仙台,石雨傘,來到8仙洞,第5卷OK.這裏商家的擺設真是琳瑯滿目,真叫人目不暇給.來到北回歸線標,經過長虹橋,看到秀姑巒溪的泛舟人潮(事實上是小船三兩隻,看的人是好幾倍多).經月洞,走過石梯坪,來到親不知子斷崖,直達花蓮,在太魯閣和天祥之間,就把6 ,7兩卷照完了,晚了,在市區小店叫了一碗8寶飯果腹,又買了8種口味的花蓮名產(香蕉乾,地瓜乾,栗餅,各種口味的麻薯)在南濱公園夜市邊小睡了一陣,在花蓮港,南方澳,又是東港(蘭陽溪口),一路上開累了就躺一會兒,回到基隆港,總算把8卷底片都殺青了,走中山高回到家,剛好8點整,拿下8樣東西下車,匆忙趕上8點半的班,迷迷糊糊的上了8個鐘頭的班(半睡半醒).現在我也睏了,下回見了. 魯獅的手機:0933838323;電子信箱:fm4715小獅尾yahoo.com.tw 自然寫真 http://s106305279.onlinehome.us/html/
推薦者: 孟博, Derry仔, doctor, ZXC, PhotoSharp, Peterwue, HOTO, gggg, 台東ㄚ峰, 8115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1)拍星軌
雖然魯獅不善拍晨昏照,但為了人家要我拍夜景一書,硬撐著到合歡山和阿里山夫妻樹拍星軌去,發覺在完全沒有月光下拍星跡/高手們所謂的光害,其實並非完全正確的. 在農曆初一前後幾天完全沒有月光的夜晚,除了星跡,前景幾乎是黑暗的,除非以照明燈或車燈或手電筒補光之,但補光範圍卻非常有限.
反而在農曆初一和十五為中心的那兩個禮拜之外的另外兩個禮拜,上半個月的上弦月和下半個月的下弦月,其月光剛好將前景照亮,拍得的照片除了星跡明顯之外,前景的青山和夫妻樹也一樣清晰可辨.
人們所目視天空上的星星幾乎全都是像太陽一樣一直發著光的恆星,因地球自轉的關係,一圈360度除以24小時,因此一個小時的星跡約為15度,如果想讓星星的軌跡長些,曝光時間就要拉長.通常在1個小時到2個小時之間,在天空完全無雲的天候下(有雲的話會造成斷斷續續的星跡),因每個位置都有星星,讓人看來照片還是圓形的軌跡.如果曝光更久當然越佳,只是一個晚上所能拍到的照片量卻減少了,個人習慣一次用三台機械式手動機身,將測光用電池拿掉.一個晚上大約6個鐘頭就可拍得9張星跡的照片.等候期間,將手機設定叫醒功能,車上睡覺去,真是輕鬆愉快呀!
個人習慣用光圈F5.6或F8,這樣星星軌跡才不會因為星星太小而看不見,如果用光圈F16或F11,恐怕星軌數會變少很多.底片如果用柯達的E100VS,會讓天空像白天一樣的深籃色,要是使用富士的RVP100F,則天空會是棕紫色的,但還是會隨著拍照時段因色溫的關係而變化不同的色調.
鏡頭使用越廣角越佳,我習慣用16mm,18mm或21mm來拍,越廣角越成圓形,太窄的鏡頭只能拍得半圓到2/3圓而已.
人家教我對準北極星拍,但魯獅笨笨的找不到北極星群,就拿指北針對準正北方,讓鏡頭抬高約10點鐘的角度就壓按快門拍了,晚上從觀景窗看不到景物,框景構圖不準也沒辦法了. 僅供參考!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2)轉貼一篇網友的來信
開車的人請注意「推撞」和「追撞」的不同
其實一般人對追撞推撞這些名詞都沒有接觸過,如果平時沒有注意到這些訊息,車禍發生時一定更不會去分辨這兩個名詞。 當然,更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這些常識。
日前朋友發生車禍,他提供一個作筆錄時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他是在高速公路被後方車輛推撞,結果損失慘重! 他做筆錄時,寫說是後方車輛追撞,但是保險公司只理賠後面被撞的部分並不理賠前面部分,因為他說這表示你也沒有踩煞車,所以不理賠!
所以以後如果遇上這種事情,一定要寫說是後方車輛推撞!這樣對方的保險公司才會做賠償的動作. 記住喔! 是推撞喔!
連環車禍推撞、追撞理賠方式大不相同
伴隨連續假期及週休二日的實施,開車出遊機會日增,相對的發生連環車禍的事故亦頻頻發生,萬一遭遇多輛車碰撞事故,涉及到汽車險對「追撞」、「推撞」理賠方式不同時,車主千萬記得應立即通知警方至現場處理(製作現場圖、筆錄)並通知保險公司,以確保車主應有之保險權益。
何謂『推撞』保險理賠如何處理?
說明:推撞係指本車已煞住車,處於停止狀態,而被尾隨車輛「推撞」進而本車再撞及到前車。
推撞理賠方式: 不論是本車的車頭或車尾,以及前車的車頭或車尾的損失皆由後車負責賠償。
何謂『追撞』保險理賠如何處理?
追撞係指各車皆為行進中,處於非停止狀態,因本車煞車不及「追撞」到前車,而本車車尾又遭後車撞及。
追撞理賠方式:
前車: 受損部份,由本車之任意第三人責任險賠償。
本車: 車頭受損部份:由本車之車體險賠償。 車尾受損部份:由後車之任意第三人責任險賠償。 後車: 車頭受損部份:由本車之車體險賠償。 車尾受損部份:由該後車之任意第三人責任險賠償。
再後車: 車頭受損部份:由本車之車體險賠償。
無論是「推撞」或「追撞」均會牽涉到車體損失險及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因此建議車主,預算足夠時請務必投保此兩險種。
在「推撞」或「追撞」發生時,為確保肇事「責任」,務必請警方「當場」處理,並製作現場圖及筆錄,千萬不可私下和解以免事後孳生糾紛。
以前在公司上班時,公司讓我們到公路局駕訓隊學開車. 教練也曾經告訴我們,發生車禍事故處理時做筆錄的用詞. 像"右側前方"和"右前方"就有很大的差別.
寫"右側前方",就有點比較不是自己的過錯責任.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3)轉貼一篇如何自己分裝底片(很抱歉忘了抄下原作者大名)
1. 裝片前要先插入搖把的軸, 遮光的出口才會打開, 底片才穿得出來, 裝好片要記得先拔出來, 避免漏光. 2. 抽出約15公分的底片, 由內向外穿, 軟片被頂住的時候, 請轉動左邊(出口朝自己)的小旋鈕, 片頭就會被帶出來, 再把軟片盤整理平順的塞進去. 3. 分裝前先把片頭前15公分剪掉, 因為我在穿菲林時通常都會把片頭搞得很糟糕. 4. 分裝時先歸零, 轉盤繞了一圈(跳40格)後, 再多轉兩格, 這樣可拍38張. 5. 剪斷菲林後, 從片筒中拉出7~10公分, 剪片舌附帶查驗看看有沒有刮片, 我分過十多捲的結論, 分裝片刮片的情形從未發生過. 一般RDP 100尺分裝可分21卷, 大約會多25公分(前面已剪掉15公分). 這是我用Kaiser分裝器的經驗, 祝攝影愉快
----------------------------------------------------------------------
主旨:補述分裝片 內容: 1.買一個底片分裝器(約NT$1600) 2.買一捲一百尺的底片(用圓盤鐵盒裝著,玖華就有賣) 3.去找一些用過的一百度底片殼子(向沖印店要) 4.在暗房中將一百尺底片裝進底片分裝器(或買個暗袋) 5.會有一個片頭露在底片分裝器外(會損失一點底片) 開始,用膠帶連上空殼子所留下的片頭(膠帶黏性要佳,且長過底片寬度,再予摺疊包住,確保不會被相機捲溜) 6.轉動轉軸,看計數器到三十六張了,剪斷,重複動作,到一百尺分裝完。(可分裝19卷)
另一個方式:去買別人分裝好的或三五同好,一起製作,共享資源 魯獅住板橋,有沒有要和我一起DIY的同好? -------------------------------------------------------------------------
像有許多朋友礙於原裝片太貴,要節省開銷,想自己動手分裝,小弟就是其中之一啦!我最近分裝了幾卷,提供經驗與大家分享。
準備的器材有: 1.剪刀:用來剪斷底片與膠帶,一般剪紙用的即可。 2.膠帶:黏性不差的即可,寬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公分的,我是用一般的鹿頭牌透明膠帶。 3.標籤:用來標明底片的種類與保存期限,我是用華麗排自黏性標籤,14×26mm。 4.分裝器:事先要瞭解分裝器的運作原理,可以拿片頭來練習幾次,需注意分若裝器裡面有灰塵,可用氣球吹吹或水彩比刷刷。 5.底片空鐵罐與塑膠空盒:可以向沖洗店「要」,當然態度與口氣上要好一點,最好是向常去的店家要,一般都很樂意給的,拿回來之後我都仔細挑選,用氣球吹一吹或水彩筆輕輕刷去任何毛削灰塵,這會關係到底片會不會刮傷要小心一點,還有空鐵罐剩餘的片頭要平順,通常會有一點彎曲,這沒關係,若有破損或翹起則淘汰,不要用。 最貴的就是分裝器了,我這一個向朋友借的,他花1600元買的。
分裝的步驟: 1.準備一個暗房或暗袋,我沒有暗袋,就在房間裡「製造」一個暗房,要以不能看到任何光為準,那怕只是手錶的螢光都不行喔! 2.拆開100呎底片盒,小心拿住底片,因為是一整捲,摸到的是底片邊邊的地方,應該是不會有指紋的啦,需注意有的底片片頭會以膠帶黏住! 3.分裝器裡有一個可以將片頭插入的地方,就將片頭插進去,捲動分裝器轉軸,確定有咬住片頭,這個步驟很重要喔!能不能捲動底片就看這裡了。再將整捲底片放入分裝器,蓋上蓋子瑣緊,可以開燈了。 4.捲動分裝器轉軸,片頭吐出約1~2公分,越短越好,減少底片的曝光,以可以貼上膠帶為原則,將此片頭與空鐵罐的片頭,以膠帶黏住,要黏得平順,需注意邊緣不能有翹起,這關係到將來底片拍完後的回捲,要小心喔! 5.蓋住分裝器上蓋,開始捲動,最好將分裝器平躺來捲動,因為有的底片軸心大於分裝器的軸心,以避免底片與分裝器的摩擦造成刮傷。 6.一般捲動的格數,因為在將底片裝入相機時,要拉出大約會用掉四格,加上最後又有一張在分裝時的曝光過,所以會有五格不能拍到,也就是說若要拍36張,就要捲41格,不鼓勵捲太多格,因為有可能會造成在鐵罐理捲得太緊,造成自動相機拉不動。 7.剪斷片頭,將片頭修剪成原裝片的模樣,在鐵罐上貼上標籤,最後放入塑膠空盒即可,塑膠空盒也貼上標籤。
大功告成,一般100呎大約可以分裝20捲。以上若有任何疏失請指教!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4)手札論壇帳號密碼儲存問題
登入時記得點選永久儲存,只開一個論壇版面,無論發表新主題或回應,帳號密碼都不會跑掉.
若沒有選擇永久儲存或開了兩個(含)以上的論壇版面,將無法儲存.
但一經離開手札,再次進入,還是得重新登入,這應該是為防止借用他人電腦或到網咖,個人帳號被他人誤用.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5)摘錄以前在異言堂瞎掰的回應
聽說嘉明湖是隕石撞地球的產物,最近有人要向我調隕石的照片,拜託amos大大如果去了那兒多撿幾顆隕石回來,魯獅想向您要個1~2顆,先謝啦!
萬一隕石太大或太多撿不完,麻煩您CALL我電話,我向老羊大大借卡車過去載.
小時候,自然老師告訴我們說,就是一顆千萬噸重的大隕石,經過大氣層的磨擦燃燒,還沒到地面已經變成灰塵了哪還有隕石可撿?
如果真是慧星撞地球,恐怕引起的灰塵,都會讓太陽光無法照射到地面來,恐龍之所以消失於一瞬間,可能就是此原因吧!
要撿圓滾滾的各種顏色質料小隕石(其實它叫鵝卵石),在海邊或溪流到處可撿得.一塊方形的磚塊或奇形怪狀的任何物體,比如石塊或水泥磚,每天經歷無數次海水的沖擊洗刷,很快變成圓滾滾的鵝卵石;但從山上一路滾下且順著溪流的石塊,想變成鵝卵石,時間上可就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了.
地面上自然生成的圓形凹陷,人們就猜測可能是隕石撞擊的,有圖案的麥田,人們又會懷疑那是外星人連絡用的訊號.哪天有人生出一個三隻眼睛的怪胎,那一定就是二郎神楊戟投胎轉世的囉!
話說隕石這檔子事兒,應該是人類近百年來才知道的東西,嘉明湖蛋池的造成,距離現今至少萬年以上有吧!而那兒果真有隕石碎片,相信最早發現的是住在當地附近的居民,再來就是登山客遊者,接著是專家學者或政府人員,而當證實確實有隕石碎片時,相信第一個拿走的是專家學者和政府人員,當然對外的說法是拿回去研究;果真數量繁多時,相信到現在附近還是滿佈隕石碎片任誰也撿不完,就像海岸沙灘的貝殼般.如果是數量很少呢?大概在證實的當天所能見著的早已讓專家學者和政府人員撿拾殆盡,往後若因雨水沖刷暴露地表,相信也讓後來者撿拾一空.像隕石這種外太空來的東西,甭說我們國內,就是任何一個國家,若有發現,也將盡入科學界研究室或成了個人私藏品了;假若哪天有人在深山野地見著一顆小小的閃閃發亮的金鋼原鑽或一顆漂亮的天珠曝露在地表淺層,請問真的有哪位看見它欣賞過後便揚長而去不去理會它.這樣的比喻和在路邊撿起人家掉落的任何東西不一樣喔!
其次,魯獅還要感謝這位到登山補給站幫魯獅打知名度的這位仁兄,剛剛拍照回來去看了一下那篇留言,還好他沒將"萬一隕石太大或太多撿不完,麻煩您CALL我電話,我向老羊大大借卡車過去載."這句話也一併轉貼上去,否則據魯透社推測將引發如下情形: 國際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瞬息間台灣嘉明湖有碩大隕石需以卡車載運消息立即傳遍國際間.
國際部份: 擁有高科技國家諸如美國,蘇聯,中國大陸…..的太空總署,立即一方面透過人造衛星,以能清晰分辨地面上1公分大小物體的超高倍率天文望遠鏡攝影機監錄嘉明湖周圍數百公里內的任何景物和動靜,並以探測地底礦產蘊藏量的探測儀透過人造衛星以嘉明湖為中心500公里內予以地毯式的偵測,一方面指派國防單位派遣航空母艦載運大約翰準備接獲證實時,立即馳騁台灣準備開挖大隕石工程.並洽商報社現場採訪並請國家電視台準備現場以人造衛星直接轉播現場報導.
國內部份: 全國人民攜家帶眷,或自行開車或租用雙層巴士遊覽車,攜帶挖掘工具麻布袋準備挖寶去;沿途住家在馬路兩旁擺設攤位販賣旅客所需用品,有如當地舉辦數百年一次的齋醮那般熱鬧;軍警單位則增派數十萬軍警手持盾牌木棍以備緊急應變策施.多家民間電視台已在沿途架設攝影機錄下現況經微波傳回電視台放送. 瞬息間,全世界唯一的話題就是"台灣發現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巨大隕石挖掘工程進度情形"無論廣播電台,電視台,網路論壇,電子郵件,市場街坊………重機械相關股票大漲,高科技股亦如是,全球民眾對這件事的發展有如當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般的關注,而這篇主題的瀏覽人次豈是"聯電工程師"那篇幾十萬人所能比擬,攝影家手札花了3年才破千萬人次,到時是以每秒千萬人次來計數的.大家還會議論紛紛,這魯獅何許人也,是當代文學家魯迅的後代?木工祖師魯班的同宗?還是航海家魯賓遜的傳人?
經過狂熱人潮的抽乾蛋池的水,向地底挖掘了數十公尺深,終於真相大白…. 一顆翼龍未成熟蛋的化石埋在那兒,這就是蛋池名稱的由來.
人群逐漸散去,南橫公路變得寬廣而不易坍方,都是因為此事件重機械和人們將鬆弛的泥土給踩踏結實了,因為外國觀光客的大量擁入,讓旅行社,航空遊覽車業者和商家們賺了不少錢,台灣的知名度因此大大知名於全球,並一致推崇台灣加入聯合國.台灣失業率幾乎降為零,經濟成長率再度達2位數,再創第二度的台灣經濟奇蹟.,(瞎掰得有夠爛的)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7)Contax-G16/F8
去攝影怪兵器店/楔石,花了70元買了一個編號ARY080/DCR6600(56.4mm)的塑膠後蓋替換掉原附的57mm/GK-54的金屬蓋.
G16/8經試拍結果:
1.與G21,G28,G35測光差了1格半,與G45,G90差了2格半.(原本G21,G28,G35與G45,G90就有2/3~1格之差)
2.加了中央漸層鏡後,與原本測光又差了1格半,曝光補償鈕要調在+1又1/3或1又2/3的位置.(例:G21/F8時測得1/180秒,G16/F8測得1/60秒,加了中央漸層鏡後變成1/20秒)
3.除了攝角比G21寬廣外,其畫值用肉眼加放大鏡幾乎看不出其與G21有多少差別.
4.未加與加了中央漸層鏡,用肉眼加放大鏡看不太出來邊角失光情形,但掃瞄放大後就明顯了.比G21或C/Y的18/4邊角失光情形稍嚴重.
5.用灰布測光比G21或G28還方便(外部測光攝角範圍窄).
6.變形控制優於C/Y的18/F4.
裝了中央漸層鏡的G16/8無法蓋鏡頭蓋,只得再次到怪兵器店買來一只代號ARY084/DCR-1800前蓋(150元現在特價128元)76mm口徑的圓形塑膠鏡頭蓋來蓋它.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8)DIY電源連接器GP-1假電池與電池蓋 材料: 1.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一只(20元/五金行)--去頭去尾後可當電池蓋. 2.2.5DC母頭一只(15元/電子材料行) 3.2.5DC公頭一只(5元/電子材料行) 4.單麥克風插座一只(10元/電子材料行) 5.6V2.3Ah乾式續電池一只(120元/電池材料行4.2cmX3.5cmX7.5cm/ZEBRA牌) 6.AB膠 7.多芯線若干 工具: 1.砂輪機或鐵鋸 2.烙鐵 3.老虎鉗 4.斜口鉗 5.尖頭鉗 6.螺紋刀(或以尖頭鉗代之) 方法: 1.首先將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用來裝塑膠管的螺紋頭以砂輪機或鐵鋸去除,並磨平. 2.將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的孔以螺紋刀或尖頭鉗挖大些. 3.將2.5DC母頭塑膠套拿掉並剪掉負極接點,然後旋進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的孔裏. 4.單麥克風插座的接地端焊上線,線的另一端焊在2.5DC母頭的正極接點. 5.用AB膠將單麥克風插座的塑膠套管和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黏住. 以上動作即已完成電源連接器GP-1假電池的替代品,總共花了約50元. 原理: 1.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的螺紋剛好和電池蓋相同,可以順利旋入機身電池室. 2.單麥克風插座與3號電池幾乎一樣長,放進電池室後加上2.5DC母頭剛好塞滿電池室. 3.因機身就是負極,空氣壓縮機出風口連接頭的螺紋就鎖在機身的負極上. 4.單麥克風插座的接地端碰觸著電池室的正極,連接線引出到2.5DC母頭的正極. 接下來用多芯線將6V乾式續電池與2.5DC公頭連接,即完成P-8電池盒替代品(約130元) 說明: 1.因之前(C-092)DIY多功能DC6V外接電池所用乾式續電池6V4.5Ah(4.7cmX7cmX10cm)太大太重了(閃燈機身共用),詳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03/topic/topic.asp?forum_id=40&Code=20021024000071&fPage=1&Page=5故另購小號(約1半大小)的專供機身用. 2.可惜沒有DC可拍照,沒能讓大夥兒一睹為快(若版上有人有用不到的有近拍功能的DC可廉讓給魯獅)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09)拍夜景您都如何數秒的?
在黑漆漆的夜間拍照,對於從來不帶手錶的我,起初真的不知該如何數時間.有人告訴我可以用手機的碼錶,但我那隻老手機卻沒有這功能.
後來就拿以前上學時老師教的1秒鐘,2秒鐘,3秒鐘.....這樣的數著,但頻率經常拿捏不準,於是就利用紅綠燈的倒數秒錶練就數秒的頻率,日子一久後竟變成了習慣,每每遇著紅綠燈就閉上眼睛,跟著倒數計時,數到零秒張開眼睛剛好可以準備上路了.
因為魯獅總習慣自己一個人開車全省到處旅遊拍照,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某天清晨3點多從板橋出發直達屏東拍照,在一個十字路口碰上紅燈習慣性的閉上眼睛數秒休息,因為那天晚上沒睡多少覺有點兒累,數著數著就睡著了,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一位警察伯伯(看起來比我年紀還大)敲我的車窗讓我驚醒過來,他問我是不是喝了酒,我說沒有呀!他說紅綠燈變換了好多次了,我一直停在那兒不走,害得後面的車子都得繞道而行,於是我說了一聲真不好意思,然後趁著綠燈踩了油門開到附近的巷道繼續夢周公去.
現在拍夜景,我又換了數秒的方法,因為自小魯獅的脈搏除了感冒之外,平常的心跳一直都是保持在58秒到62秒之間,經過了數十多年後的現在又測量了多次,還是老樣子,每分鐘還是大約跳60下左右,因此現在拍夜景數秒,我就改以數脈搏次數計時囉!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0)用正片還是負片拍.
用正片還是負片拍,就看您自己的需要了.
選負片拍: 1.如果是人像外拍,純粹欣賞美女,湊熱鬧和網友連絡感情而已,就用負片吧(或者根本不裝底片,只是拿著相機虛晃一招而已)!
2.如果拍照純粹用來洗照片而已,洗過照片後底片就不用了,也建議用負片就好(因負片保存期限較短,有些負片底片盒子上好像就有註明洗照片用的不是嗎?).
3.如果您怕正片的寬容度低,為求至少有幾張成功的作品,用包圍曝光又怕浪費底片,就選負片吧!
4.如果您想作品洗成照片時能夠有多樣化的曝光表現(通常是高手,老手們的絕活),就用負片吧!
選正片拍: 1.如果您是像魯獅這樣的新手剛開始學習拍照,就選正片吧!這樣才能練就較正確的測光(曝光).
2.如果您是像魯獅這樣的拍照工人,照片是用來印刷的,您得選用正片,因為滾筒掃瞄幾乎只掃正片.
3.如果您拍的底片有保存需要,最好選用正片,因為正片的保存年限比負片長久多了.
4.如果您拍的不想全部洗成照片,只挑需要的洗,建議您用正片,因為正片可以自己用肉眼即能輕易識別拍照成果,負片卻有看沒有懂(除非是行家老手).
5.如果您想用幻燈機與朋有共賞或教學,作簡報用,也非正片不可.
6.如果您想自己掃瞄,似乎也以正片為佳,因負片用一般家用掃瞄器在軟體反相時通常會失真(除非您送去店家掃).
以前我都用E100VS正片拍照,後來發現它與RVP50相較之下:
1.E100VS的藍天都會偏紅而變成藍紫色調,RVP50卻藍得很透
2.遇上陰雨天或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時,E100VS會嚴重偏藍(我都加81B色溫鏡來矯正),RVP50則偏藍輕些,也就不用加色溫鏡了,
3.放大大呎吋照片時,E100VS粒子明顯較粗.
現在我一律改用RVP50(RVP100F雖然粒子更細,但它同E100VS偏紅我也不喜歡)
個人使用感想,僅供參考!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1)灰布應用摘錄集 用負片拍曝光不準時,沖洗店會幫您調整,使用正片拍照才能練就正確的測光方法.我就是使用正片,才學得不用曝光補償的灰布測光法,以期得到較多的正確曝光照片. RVP50度的正片聽說實際上只有40度而已,通常也都將相機設定在ISO50來拍,就如同muyu兄說的曝光不足半格,因此拍出來照片色彩會較為鮮豔些.這是在好天氣陽光充足情況下(但E100VS的藍天都會偏紅而變成藍紫色調,RVP50卻藍得很透).遇上陰雨天或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時,E100VS會嚴重偏藍(我都加81B色溫鏡來矯正),RVP50則偏藍輕些,也就不用加色溫鏡了,但此時就不能減半格了,反而正確曝光或過曝個1/3~半格會比較耐看,雖然色彩不濃豔,但洗出照片或掃瞄成圖檔會容易些. 至於點測或中央重點測光或多區域測光,其實只要是為測出當時比較正確的曝光值而已,直接對著被攝物測光會因其太白,太黑或太雜亂而導致相機測光系統誤判而需以人工方式調整曝光補償之,但該補償多少呢?則需視不同場景而定,真是一件麻煩的課題呀!有人則以包圍曝光求得較準確的一張來用,個人為省了這曝光補償的麻煩和包圍曝光的浪費底片,因此拍照時從來不直接對著被攝物測光而以背包隔層當灰卡使用來測光,幾乎拍的照片很少有測光失誤的,比手心手背測光還精準. 現在無論拍照與否,口袋裏頭必定隨身攜帶著兩片灰布,少了它們,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測光拍照了. 詳(C-107)DIY灰卡替代品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03/topic/topic.asp?forum_id=40&Code=20021024000071&fPage=1&Page=6灰布測光的方法是讓灰布保持與被攝物平行的方向,而非和底片平面成平行. 被攝物因不同顏色(如太白,太黑,全紅,全綠.....)將形成不同反射率,造成相機的測光系統誤判.因太陽光照射到被攝物和灰布的光是一樣的,無論順光,側逆光或正逆光,只要保持讓灰布和被攝物所受的光一致就行了,因灰布的反射率剛好符合底片的曝光值設計. 魯獅雖然拿相機拍照已40年有餘,但以前都只拿內附指針式測光表的傻瓜相機拍照,用的是負片,測光不準沖洗店會幫忙修正.如今(2~3年而已)幫出版商拍照(正片可就不能曝光差得太多了)賺些旅費也好過著消遙無憂的退休生活,當然得精打細算(捨去浪費底片的曝光補償需要的包圍曝光法),也不容許任何失誤重拍(重拍就得再跑一趟,如果景點遠在台東或屏東,花費的時間和油錢可不在少數,也會誤了人家出書的檔期),因此才以這種簡單又容易且99.9999%測光準確率的灰布測光法為之. 註1:站在遮陰處拍照時,需移動到和被攝物同樣的受光處以灰卡測光鎖住AEL後再回到遮陰處構圖和壓按快門. 註2:灰布比灰卡更好用,因1.使用灰卡因屬紙張材質,其反光率比布料材質的變數高,即當將灰卡或隔層以平行或向上或下傾斜所測EV值,紙質灰卡自0~2.5格間變化,而布質隔層自0~1.5格間變化.2.紙質灰卡經多次皺摺後容易毀損,攜帶不方便,而布質隔層卻剛剛好可放入口袋內,不怕摺皺,也比使用測光表方便,且不站空間. 註3:轉載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精技第137頁的建議片段: 今日科學研究發現,明暗度平均的畫面,實際上只有反射照射其上的光量的13%(而非18%);為了保持連貫性,今日的灰卡仍如以往,作成18%的灰,如柯達公司所建議的,使用18%的灰卡來進行替代性曝光時,必需將其曝光值再調高半格(曝光補償+0.5) 可見灰布測光非魯獅首創,只是善加應用而已. 因此,尋找適合當灰卡的布料時仍得借來一片灰卡,在同一地點同一光源下(我是選擇在有出太陽日子裏的遮陰處) 1.若光圈F8時,灰卡測得1/30秒,灰布則需測得1/20秒為適用. 2.灰布要選擇不會反光的布料. 3.裏頭要襯墊一層不會皺摺的塑膠(相機背包隔層那種). 註4:您可上台灣影像圖庫網 http://www.imagetaiwan.com.tw/瀏覽一下魯獅貼在那兒七千多張的照片,看看是否曝光都沒有太離譜?相機讓底片曝光時只有一個值,您得思考您要拍的主題是哪個,讓灰布保持和該主題相同的受光強度就行了. 我最廣的鏡頭是16mm的,也是用小小一塊灰布來測光,用的還是只有中央重點測光模式的傻瓜相機(如果是點測光會更佳).將灰布置於不要讓機身在灰布上產生陰影的鏡頭前幾公分位置,灰布足可含蓋超廣角的整個測光範圍的. 是背包的隔層,如果找不到灰色的隔層,可到迪化街永樂市場2樓購買,3呎x4呎50元,就可以做好幾十片了,但要選擇不反光的布料,裏層的塑膠墊到華陰街的塑膠行購買. 因此,尋找適合當灰卡的布料時仍得借來一片灰卡,在同一地點同一光源下(我是選擇在有出太陽日子裏的遮陰處) 1.若光圈F8時,灰卡測得1/30秒,灰布則需測得1/20秒為適用. 2.灰布要選擇不會反光的布料. 3.裏頭要襯墊一層不會皺摺的塑膠(相機背包隔層那種).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2)台東的景點 1.26號省道的南田(通車只到下南田,再過去就是管制路段,其實很多路基都已陷入海面了,上回去差點把車子弄壞掉) 2.大武,是停車休息吃飯的好地方. 3.大鳥的入口.拍一張照片留念吧! 4.大竹高橋前進去,原住民區. 5.大竹高橋後進去,還要走好幾公里,原住民區.就是有名的五年一次的排灣族竹竿祭的地方,土板溫泉兩年前去時,已被土石淹沒,我繞從溪的對岸過去,砂石路卻被支流河水沖斷,當時天色已暗,趁著四下荒野沒人,脫光衣物跳進野溪泡個涼水澡去去塵順便清洗衣物,沒溫泉泡,清澈見底的溪水也不錯泡. 6.過了金崙溪橋右轉到海邊有個露天的太平洋海水溫泉澡堂. 7.左轉則達金崙溫泉區,有個漂亮的紅色金崙溫泉橋. 8.到了太麻里,首先看到的是四學士姊妹經營的台灣牛牛肉麵餐館(當然也有台東出名的池上米飯可吃啦!),停車方便,順便買幾籮馬上吃的釋迦解解饞. 9.太麻里金針山,算了吧!去了三趟一張照片也沒拍(跟六十石山和赤科山相比較之下就沒興趣拍了),只在太麻里街上往金針山的路口拍一張金針山的牌樓門面充數囉! 10.三和地區在馬路邊有一個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紀念碑和公園. 11.美和的卡地布巴拉冠,也是原住民區,有男青年集會所和女青年集會所可拍. 12.左轉進入最有名的台東知本溫泉區,有知本森林遊樂區和東台灣溫泉飯店的露天溫泉泳池都不錯. 從知本到台東分9號省道和11號省道 9號省道: 13.卑南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外觀,大廳和廣場的漂流木藝術可拍,博物館以前剛開放時免費參考,但裏頭禁止拍照. 14.卑南史前文化公園的挖掘現場不準拍照,其他像石棺,展示品都可拍. 15.經過挖掘現場到台東新站之間的月形石柱是古蹟. 16.卑南綠色隧道. 17.利吉月世界和小黃山,利吉惡地形. 18.紅葉溫泉(個人認為這兒是全國最漂亮的露天溫泉池)和紅葉野溪溫泉. 19.紅葉棒球隊紀念館 20.鹿野溪的鹿鳴吊橋和鹿鳴溪的鹿野橋(好奇怪的取名?) 21.延平鄉的布農部落(要門票) 22.鹿野溫泉區(上回去還在增建中) 23.龍田的棋盤式稻田. 24.鹿野觀光茶園. 25.高台的高空滑翔傘.(太美了,非去不可) 26.武陵綠色隧道. 27.關山親水公園自行車之旅. 28.海端鄉南迴公路入口的布農族文物館和石板屋. 29.池上牧野渡假村的蒙古包(您可以看到魯獅穿蒙古裝的雄姿) 30.池上便當博物館. 31.富里算是東部地區一個很大的城市,去年花蓮縣原住民豐年祭就在這兒舉行.六十石山金針花就在富里境內,還有與台東池上米齊名的富麗米. 32.經23號省道經東河,泰源幽谷(這兒住著許多台灣獼猴),東河遊憩區東河橋接回11號濱海公路(泰源隧道). 11號省道: 33.台東豐年機場,外觀造型很漂亮喔! 34.台東海濱公園--寶桑亭,框框,噴水池,原住民茅草屋,琵琶人工湖. 35.海山寺,天后宮,天官堂,日光寺,日光大橋. 36.鯉魚山風景區-忠烈祠,龍鳳佛堂,胡鐵花紀念碑. 37.山地文物館,原住民文化會館,森林公園. 38.天氣晴朗能見度高時,11乙省道的凌霄寶殿俯瞰台東市和卑南. 39.富岡漁港啖海鮮(搭船到綠島或蘭嶼). 40.小野柳的海岸奇岩和露營. 41.杉原海水浴場. 42.水往上流. 43.金樽漁港遊憩區. 44.東管處和阿美族民俗中心(如果您的膽子和魯獅一樣大,可爬上瞭望台拍個照留念) 45.福樟紅樟木屋休息區. 46.成功漁港和成功海濱公園. 47.鯊魚博物館. 48.三仙台遊憩區的拱橋和鵝卵石海灘步道(這兒也很美),過了橋到小島上,如果想穿過山洞,記得要帶手電筒,裏頭伸手不見五指喔! 49.小港有座100多年歷史的成廣澳天后宮. 50.石雨傘遊憩區. 51.烏石鼻漁港. 52.八仙洞遊憩區(長濱文化),逛一圈要幾個鐘頭喔! 53.台東的三色海域,比東北角的陰陽海更明顯,再過去就是花蓮的靜浦北迴歸線標,秀姑巒溪泛舟的長虹橋漱玉和月洞遊憩區,石梯坪漁港,石梯坪遊憩區,露營區(這兒的海岸線也很美). 去過的有些都不記得了,暫時就提供這些.相關照片請上台灣影像圖庫網搜尋. http://www.imagetaiwan.com.tw/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3)鏡頭進塵?
您一定沒看過蘇聯鏡頭,才會為這鏡頭進塵而感傷. 聽說蘇聯製造鏡頭時是沒在無塵室組裝的.但我卻懷疑,那根本就不是灰塵,而是一片片的掉漆,且會在鏡片間到處滑動.而且幾乎沒有一顆鏡頭是乾淨的.
某天買了一顆人家用了幾年的Nikon二手定焦鏡,真訝異它裏頭竟然一點兒灰塵也沒有,讓我好生懷疑這位賣主是不是拿去乾洗店清洗過?後來才知道,原來Nikon的定焦鏡真的設計得滴塵不入,變焦鏡就稍差些,但還是比我手上的一堆蔡頭好多了.
那天拍照,在觀景窗裏頭看到一隻6足怪物,還一會兒往左一會兒往下的走動,害得我根本沒心情構圖;幾天後,它變成了繭,就窩在正中央,害得我不知道怎麼去對焦;過年期間北部天氣不好,忙著整理正片,利用空檔將器材清一清,卻發現那繭已變成了一隻長了翅膀的飛天怪獸,在相機裏頭到處飛竄,我將鏡頭拆下想把它趕出來,但卻找不到牠,後來發現原來它溜進了鏡頭裏,為了不讓它危害我拍照,我用三層塑膠袋封緊後拿進冰箱裏凍死牠.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4)阿里山
去了幾趟阿里山,幾乎已經將大部份的東西都拍了,像日出,雲海,夕照,森林,火車,車站,鐵道,蒸汽火車頭,集材機,集材柱,鄒族服飾,姐妹潭,神木步道區的各號巨木,各個枯樹頭,步道,慈雲寺及鐘樓,受鎮宮及神木蝶,一葉蘭,山葵,木蘭花,各種櫻花,梅花,森氏杜鵑,茶花,毛地黃,杉樹,松樹,柏樹,楓樹,千歲檜,光武檜,樹靈塔,水仙花,金錢薄荷,射干昌蒲,海棠,海竽,蒲公英,白耳畫眉,冠羽畫眉....比較遺憾的是鐵道邊已經躺平的那棵神木祂活著的時候沒能去拍,還有找不到山椒魚可拍.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5)剪貼
只要在畫面上看得到圖,就是鎖了滑鼠的右鍵功能,只要同時壓左鍵就可Copy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用,魯獅這3年級的都會,更年輕一輩的更不用說了.
將來的圖庫下載功能和一些圖庫網的功能應該是差不多的: 1.大家看到的照片圖檔都不大,通常長邊只有500k~600k,檔案都在150K以下. 2.每張照片有一個原始檔案,視其數位相機的原始檔的大小或傳統底片底掃或滾掃掃多大,通常為數M~數百M. 3.當有人想買這張圖時,得視其用途需要點選圖檔的大小付費後下載.比如說作網頁,可能直接COPY圖庫上貼的圖就夠用了;如果印工商日誌或書刊月曆之類的,就非得大圖檔才行了.
剪貼幾篇文章供參考: ********************************** 春節這幾天北部天氣一直都不好,整天悶在工作室整理放在台網的那些照片圖檔,人家新線上圖庫開放後圖是越貼越大張,圖檔越來越大;魯獅卻反其道而行,貼在台網的照片從600x400縮成500x330,圖檔從原來的8~90K縮到3~50K,人家問我何為?魯獅當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拍照人家是拍得美美的貼大張一些好讓手札好友來共賞;但魯獅拍得醜醜的貼圖沒人愛看,貼它小小一張意思意思咩!
原本我在台網有6000張貼圖權限,後來增加到7000張,現在和手札一樣改了新版,改為以空間容量來計算,我的6000張變成600M,我就來個小聰明,把圖縮小了,準備貼它到10000張.
朋友問,圖貼小了不好看,誰還買你的照片呀!當然魯獅會有自己的打算: 圖貼大了,容易被盜用(作網頁或小小圖印刷),我拍的照片如果別人也有鐵定比不過人家,貼大張也沒用,貼小張圖就當是產品目錄,別人沒拍客戶卻需要,照片再醜也會有人買呀! ******************************************* 很多攝影比賽不是只規定很合理的5X7嗎 為什麼還有很多比賽卻規定要用10x12或11X17的照片而且規定參賽作品一律不退件 就是參加的所有作品都會變成他們可以私自使用的 方法當然是大張照片方便用底片翻拍或用數位相機翻拍效果佳 然後稍微修改一下就是他們自己的作品了 他們用在哪裡你又不知道 即使知道了你用底片仔細核對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他們很聰明都會動一些手腳 而且他們還有那張照片的翻拍底片或數位翻拍原始圖檔呢 所以很多老手根本不會笨到花那麼多錢洗大張照片拿去給人家免費使用
很多比賽單位就是用高額獎金來騙人的 裏頭有一條規定若未達標準該獎項獎額可從缺 結果是大獎全部從缺因為都沒有達到標準嘛 原本總獎金20多萬最後卻以20張各1000元的佳作獎金2萬元騙得數千張總值數十多萬的照片 以每張沖洗費100元計算 還有很多公佈的大獎根本就都是他們自己的人拍的 所以大家會奇怪為什麼金銀銅牌的照片比佳作的照片還差呢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6)pchome免費網站
1.進入網站www.pchome.com.tw/ 2.點選會員中心 3.點選申請會員-填寫帳號(自己決定),按立即申請 4.看完會員服務使用條款後按確定,選擇是否將Pchome設為首頁(可選是或否) 5.輸入兩次密碼(自己決定),和個人資料. 6.加入會員成功後,回到Pchome首頁. 7.點選網站,填入剛才你加入會員的帳號和密碼. 6.點選一個路徑後(我是選tv)按確定 7.點選瀏覽器上傳 8.點選瀏覽,將你個人電腦的圖檔找出來後,點選上傳 9.上傳完成後,點選剛才上傳的那幅圖的名稱就會顯示整張照片來 10.將網址列該圖的網址Copy下來. 11.在本站的文章內容填寫< img src="該圖的網址">
這樣你不但擁有免費的pchome電子信箱也同時擁有免費的個人網站(其實我都只用來當電子相簿)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7)后土
前年清明節返南部掃墓,首次帶照相機上公墓拍掃墓的照片,當然自家叔嬸兄弟們清掃祖墳的畫面是第一優先拍的,然後再拍些左鄰右舍的掃墓照片.回家後又特地到打貓街五金行買了紅漆和水彩筆又回先父的墳上,將那過了20多載早已退了顏色的碑文重新描繪一番,末了又將那"后土"也一併描繪.
回北部一個星期後,就有一家出版商的編輯打電話來問我有沒有人家在掃墓的照片,還有那種不是土地公像,只有寫著"后土"兩個字的土地公碑.
原來先父早已預知有人要這種照片,特地指引魯獅掃墓時一定要帶相機上去,因"后土"的紅漆早已完全退色,不加描繪拍出來根本看不太清楚那兩個字;後來編輯在一堆掃墓的照片當中,選的竟然是有先父墳墓的那張掃墓照片,只可惜,拍那張照片時碑文還沒用紅漆描繪.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8)淡水河
淡水河流域於淡水出海:
在關渡匯入基隆河:基隆河上游在平溪的支流三坑溪,嶺腳的嶺腳瀑布,十分寮的十分瀑布,四廣潭,眼鏡洞,月桃寮溪. 南磺溪自小油坑附近發源後經竹子湖,龍鳳谷地熱景觀區,沙帽山,北投,在士林匯入外雙溪後再注入基隆河.外雙溪上游的內雙溪來自明德樂園,流經張大千大師的摩耶精舍,故宮博物院,中影文化城,芝山岩.
大漢溪和新店溪在板橋華江橋合流後才叫淡水河.
大漢溪:
在板橋到土城,三峽之間的河濱公園都不錯.三鶯大橋底下的河床奇石很漂亮.
雲森瀑布的中坑溪在樂樂谷與山中傳奇的熊空溪及滿月圓的蚋仔溪匯流後為彩蝶谷的大豹溪,在大板根附近與東眼溪匯流,在十八洞天與五寮溪匯流後稱為三峽溪,三峽溪流經清水祖師廟(端午龍舟賽),三峽拱橋後在橫溪(地名)和橫溪匯流後在土城匯入大漢溪,其間有很多釣魚的好地方.
泰崗溪與白石溪於秀巒溫泉匯流後稱玉峰溪,流經幽靈瀑布,三光,爺亨梯田,爺亨溫泉,巴陵橋,巴陵攔沙壩後與拉拉山流下來的拉拉溪匯聚流後稱為大漢溪.
大漢溪經榮華大霸,在羅浮橋,復興吊橋前匯入來自小烏來瀑布風動石的宇內溪.經角板山賓館(先總統蔣公行館)的溪口吊橋,阿姆坪,龍珠灣的石門水庫.再流經大溪的蓮座山觀音寺,大溪吊橋.
新店溪:
北勢溪自闊瀨流經虎寮潭吊橋,虎寮潭露營區,合歡營地,經北宜高速公路底下到坪林,經坪林茶葉博物館,在幼瀨附近匯入九芎根的金瓜寮溪.經灣潭谷,鯉魚潭,鷺鷥潭後稱為翡翠水庫.在成功湖與南勢溪匯流後稱為新店溪.
哈盆溪自哈盆自然保留區流經哈盆越嶺古道後始稱南勢溪,經福山村,蘭吼瀑布(五重溪瀑布)在信賢與來自內洞三層瀑布的內洞溪匯合.經烏來瀑布,烏來溫泉區,在烏來橋匯入來自桶後營地的桶後溪,再流經洪荒峽,紅河谷與加九寮溪匯流.在成功湖與北勢溪匯流後稱為新店溪.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19)直幅構圖閃燈正打DIY 橫幅構圖時閃燈置於機頂熱靴座上,打光沒問題;但當拍攝直幅構圖時,置於機頂熱靴座上的閃燈將斜打造成左邊亮右邊暗的情形.
改善方法: 買一個L型閃燈握把,將握把的皮護套拿掉換成機車用的橡皮帶.將閃燈套入後就變成在鏡頭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如此打燈即可修正. 在握把的塑膠柄上用AB膠再黏貼一條機車用的橡皮帶當襯墊,用以保護閃燈免被刮傷,並有束緊之功能防止閃燈滑落.
註:因為我的相機使用外接DC電源,故需將握把鋸短,閃燈只能置於相機下方.若使用CR2鋰電池,則不必鋸短握把,閃燈可上放或下放皆可.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C-320)草嶺十景
草嶺十景分別為:萬年峽谷,幽情谷,峭壁雄風,同心吊橋與同心峽谷,石壁仙谷,青蛙石,新草嶺潭,蓬萊瀑布與長春谷,水濂洞,九芎神木.這十景我都有拍,只是有些沒貼圖上去而已.
目前最流行的是萬年峽谷,其實這萬年峽谷早就有了,但下去峽谷卻沒有明顯的路徑可循,只有登山客知道怎麼走,連當地知道的人也不多;多年前去時,因921地震和後來颱風的關係,149甲道路中斷(目前尚未修好無法通車),大量土石將此峽谷淹蓋,後來又一次大水沖刷才讓它再度恢復原貌,再次吸引大量遊客而走出明顯路徑.
從中,北部過去,最好走二高,從竹山交流道下去會近很多而且好走,順著3號省道在竹山市區接149號縣道走,經桶頭後還是直行,在桶頭右轉接158甲可到古坑,斗六;下一個右轉149縣道可通樟湖,梅山)此時仍舊直走,但已變成149乙→過149乙8K路標處後約幾百公尺,會發現萬年峽谷的指示牌要往右轉下去→往右轉後再行三公里通過3個明隧道後左轉抵鐵柵門就是入口。從柵門(猜測這柵門是萬年峽谷小吃店裝設的,因該處是私人土地)旁缺口進入,順著小徑蜿蜒下山到溪谷,約需10分鐘,但上來是爬坡,大概要15分鐘.
那天去先在萬年峽谷的溪流洗過澡後(後段很平坦,有一座竹橋可達對岸,若不走竹橋就直接跨過溪水過對岸),上坡回到停車的明隧道時又是滿身大汗了,只好拿了換洗衣物再次下坡到明隧道底下路旁打開塑膠水管用山泉水再洗一次澡.
山區,上午還好,中午以後很容易起霧,如果碰到下雨,最好別下去,一來蜿蜒下坡小徑是泥巴路很滑,峽谷區平時就有山泉水竄流,到處長有青苔,可以找乾的路走,一遇下雨分不出哪兒濕滑,很危險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