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2) 網路會員

|
我覺得....如此去強調細節.....何必呢?
即使所有的細節都呈現出來了....也未必能未作品加分
|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
具備這樣的技巧,當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滴答大,只是隨便拿一張圖將細節強化到極致,來印證突顯這個技巧的效果。
感謝滴答大分享。
推薦者: jenhoxen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sufen847888 發文時間: 2008/04/26 00:16
具備這樣的技巧,當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插嘴一下...
嗯... 如果用在人像, 大概就是 [卸妝前/卸妝後] 的...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Sample 01
Sample 02
Sample 03
Sample 04
Sample 05
Sample 06
Sample 07
Sample 08
Sample 09
Sample 10
Sample 11
Sample 12
Sample 13
|
網路會員

|
縂覺得應該銳化該銳化的就可以了,全面銳化看起來不自然。。。
CS3學習深入一點點,可以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
我覺得
....
如此去強調細節
.....
何必呢
?
即使所有的細節都呈現出來了
....
也未必能未作品加分
<<
令人難以想像的邏輯觀念。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改一改:
>>
我覺得
....
如此去強調「健康」
.....
何必呢
?
即使很「健康」
....
人生意義也未必加分
<<
結論:所以「健康」不重要???
上面的「健康」,也可以改成很多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譬如:「金錢」、「攝影」……等。
影像處理這個領域,研究的對象就是『色彩』與『細節(亮度)』:如何修正色彩,如何凸顯細節!
談論影像處理,如果細節不重要,那還有什麼是重要的???
推薦者: alanhaung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8/04/26 20:16
>> 我覺得 .... 如此去強調細節 ..(恕刪)
插嘴一下...
[健康], [
金錢], [攝影]... 大概可以說一定是越多越好~ 阿不過, 細節一定是越多越好嗎? 如果不是一定的, 就有不該去強調細節的時候啊... 比如說, 拍老婆/女友的時候~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
插嘴一下
...
[健康], [
金錢
], [
攝影
]...
大概可以說一定是越多越好
~
阿不過
,
細節一定是越多越好嗎
?
如果不是一定的
,
就有不該去強調細節的時候啊
...
比如說
,
拍老婆
/
女友的時候
~ <<
我不知道此處提出負面批評的人之中,有多少人真的下載這個
action
去試試。這個
action
裡面有三個滑桿可以控制細節的程度。
我只是提供一個控制細節的工具,沒有建議任何人應該凸顯多少細節。
細節不是愈多愈好,也不是沒有最好,而是要儘量加以
『控制』
。
如果各位可以顯示,這個工具不夠好,還有更好的控制工具,我很樂意聽取各位的意見。如果只是想做「全有」或「全無」的扭曲,實在很無聊,浪費大家的時間。
至於,你提出的下列批評,那就更可笑了,本來不太想回應,不過現在就順便吧……
>>
插嘴一下
...
嗯
...
如果用在人像
,
大概就是
[
卸妝前
/
卸妝後
]
的
...<<
你的邏輯大概是:
當人們談論「飛彈」的功用時,你可能也會提出:
如果拿飛彈打小鳥,大概大不到,就算打到也打爛了,不能拿來烤。所以飛彈沒有用。
難道有用的東西,就必須可以用在每個地方嗎?
何況,如果你曉得如何用這項工具,照樣可以用來修飾人像(人像不是不要細節,而是要控制細節)。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
縂覺得應該銳化該銳化的就可以了,全面銳化看起來不自然。。。
CS3
學習深入一點點,可以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
銳利化是很棒的影像編輯工具,但銳利化也有銳利化的問題,很多情況未必適用。請參考下面影像,左側是利用我的細節提升工具,右側是
USM
。兩個結果很類似,但
USM
有明顯的
光暈
與
色偏
問題(黃色箭頭標示),因為
R-G-B
是三個亮度分配可能截然不同的灰階影像(譬如像目前這個例子)。
我的方法在概念上與銳利化完全一致,不過只利用「模糊化」的指令,完全沒有採用「銳利化」。(事實上,
USM
也可以只透過模糊化指令達成銳利化的目的,如果你知道怎麼做的話)。
工具是給人用的;很多情況下,結果不好,不是工具的問題,而是使用者的問題。
|
網路會員

| |
終身 VIP

|
didadida兄所提供的Action對Photoshop不熟的朋友有幫助, 分享精神十分讚賞.但有三個問題: 一.對不同題材的表達,以及每張圖片中的各部分,細節要求均不盡相同. 很難以同一個公式通用.且增加不必要部分細節的同時,亦有增加雜訊之虞! 二.因鏡頭解像與拍攝條件(例如光圈)不同Action無法適用各種情形, 以及圖片尺寸不同,像素越高的大圖,強度須更強, 例如4288X2848必須比3008X2000的圖執行的流量更強才有相同效果. 三,許多影像的邊緣反差特別明顯,這種圖片在執行加強細節的動作後, 可能造成反差強的邊緣已過度時,其他部分仍可能細節不足! 基於以上三點原因,建議仍使用圖層,配合遮色片分區執行為宜. 不過,仍非常感謝didadida兄所提供的Action. 奇摩小趙修改於2008年04月26日23:13 推薦者: jenhoxen, sufen847888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didadida 發文時間: 2008/04/26 21:17
你的邏輯大概是:
當人們談論「飛彈」的功用時,你可能也會提出:
如果拿飛彈打小鳥,大概大不到,就算打到也打爛了,不能拿來烤。所以飛彈沒有用。
回應一下...
不會啊, 愚才不會提出這樣的講法呢~ 也就是您所推論的愚的邏輯出錯了... 同樣的, 愚也認為前面您所推論 windflow 前輩的邏輯也錯了, 愚才插嘴一下~
|
終身 VIP

|
不好意思,剛再看了didadida製作Action的說明. 對於前述第二項,應無問題.但對於第一,三項問題, 使用者仍以運用圖層,配合遮色片分區執行,方為上策. 再次感謝didadida兄的分享. |
網路會員

|
玩後製、影像處理,本來就是在搞這些了,不然要搞什麼??
要顯現出多少細節,當然是由你自己決定,當然不會是「越多越好」
didadi大只是秀出軟體可能達到的效果,
並不是叫大家都要修成這個樣子,樓上的那麼緊張蓋麻?
推薦者: sufen847888 |
網路會員

|
Didadida兄:
剛點選您提供的連結, 第一個畫面看得到Details Enhance等字樣, 點選Free Download, 就變成LogMeIn了, 並且要求輸入e-mail信箱及密碼, 請問這是正常的嗎? 輸入之後下一個download畫面也是download "LogMeIn"程式, 感覺這名字挺怪, 沒load完就cancel了!
電腦常設掃毒軟體Spybot在這些網頁都顯示有攔截部分內容.
一開始看您的寫法, 以為是您自己製作了一個action供人下載試用, 但到後面感覺這是一個adobe的工具...?
jenhoxen修改於2008年04月27日01:30 |
網路會員

|
點選連結第一個打開的網頁: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點選Free Download再得到的畫面: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jenhoxen修改於2008年04月27日01:29 |
網路會員

|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Jenhoxen
兄:
關於下載,請參考下圖: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奇摩小趙兄:
你好!關於第
11
帖指出的問題,我想這是任何凸顯細節的工具都會碰到的問題。所以,除了工具本身必須增加處理彈性之外,使用技巧也很重要。
關於工具本身的問題,這個
action
使用
Surface Blur
的濾鏡工具,因為我擔心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根據影像條件設定濾鏡的
radius
&
threshold
,所以我在
action
裡面固定採用
2
組參數,這也是我衡量得失的結果,未必是明智之舉。對於真正的好手,如此處理當然不恰當;我自己使用的
action
並不是這樣,我會根據影像條件和需要而把
radius
&
threshold
設定在
10-20
到
40-60
之間。
至於使用技巧,譬如遮罩的運用,那就要看個人的功夫了。可是,只要
radius&threshold
調整得當,遮罩也不是很必要。
讓我藉由一個人像例子(很多人認為這個
action
不能處理),說明這方面的運用
圖
01
原稿
圖
02
這是利用
Imagenomic
的
Portraiture
預設處理。這套人像處理軟體之所以獲得普遍肯定,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像處理不是不要細節,而是要控制細節
。
圖
03
這是跑我自己通常使用的銳利化
action
,
USM
設定為
500-0.8-0
,加上遮罩,
5
秒鐘搞定。請注意,此處之所以利用洋人做例子,主要想要顯示其頭髮與肌膚的色彩雖然很接近,但我的遮罩還是會辨識:頭髮明顯銳利化,肌膚受到的影響很小。
圖
04
稍微
潤飾眼袋與魚尾紋。
圖
05
使用
action
,
Surface Blur
設定為
40-60
。老實說,這個結果未必優於一般人使用的「大
radius-
小
Amount
」凸顯輪廓方法。
推薦者: 奇摩小趙, exc71981 |
部落格(2) 藝廊版主

|
Imagenomic
的
Portraiture 效果真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