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23) 海洋首都文篇
泛亞文化 FORMOSA 福爾摩沙 讓台灣的美永不消失 共96冊
2003年6月出版的第35集海洋首都-潮起潮落,老高雄訴情懷一書,花整整5天拍照,6天寫文字內容,是個人20年來拍照工作生捱中,唯一一本全書圖文都是自己完成的作品。
海洋首都
概論:(667字)
高雄市原名「打狗」(TAKAO),又稱打鼓或西港,它源自本地原住民馬卡道族打狗社之名,本是原住民種植在聚落四周用來保護安全的「竹林、竹圍」之意,日後逐漸相沿成習而成為地名,後來日本人取與閩南語「打狗」發音相似的「高雄」,於是我們所熟悉的高雄自此定了名。
在清代與日治初期,打狗原指今天的旗津與對岸的哨船頭一帶,遠在荷蘭人佔領台灣以前,這裡已經是許多漁民、海盜與冒險家們活動的天堂。隨著墾殖與文明的不斷發展,打狗的轄區逐漸更迭、擴張,如今從每年數十萬個貨櫃的小型貨櫃港,到現在貨櫃轉運量每年可達七百多萬個的第一大港,也是全球第三大貨櫃港和全台第二大都市,市區面積廣達一百五十餘平方公里,擁有一百五十多萬人口。在短短三百多年間,如此狂飆式的發展過程,打狗發展史蔚為台灣史中最特殊的一頁。
擁有港灣之利的高雄不但是海洋首都,也是鋼鐵之都,六○年代十大建設中的中鋼、中船,還有煉油、石化廠……等重工業建設,不僅塑造了高雄典型鋼鐵都市的面貌,更成為帶動整個台灣經濟起飛的火車頭。
長久以來,高雄一直被冠上「草莽氣息濃厚」、「文化沙漠」的污名,然而事實上,高雄正逐漸蛻變成一個讓人驚喜、海闊天空與親水親海的美麗城市。有生態寶庫之美稱的柴山、蜿蜒流過市區的愛河與雄偉壯闊的高雄港,宏偉的城市氣勢、浪漫的都會夜景情調與精緻藝術文化的蓬勃發展,正在醞釀成形!
隨著時代的巨輪,高雄也正逐漸地由一個專業的商港轉型成為一個觀光貿易轉口港,如何把握時代契機,讓高雄港像其他世界知名港口一樣,成為東南亞最璀璨的貿易轉口觀光港,正考驗著每個高雄人的智慧與勇氣!
第一單元 港都傳奇
第一單元
標題/哈馬星的前世與今生
標語/(60字)
明鄭時代,鄭成功從台南安平往南找尋所謂的「犄角戰略位置」,這麼一找,就來到了這個南台灣的小小潟湖-打狗港即現今的高雄港。
主文/(519字)
在古代打狗社的原住民,就住在靠海邊的山坡地上,考古學家總共發現有兩處遺址,一處是龍泉寺後山的「小溪貝塚」,另一處是「桃子園貝塚」。這兩處遺址都留有豐富的石器、海貝陶片和鹿骨,其年代距今約從七千年前到四百多年前。柴山有許多鳥類,而且蝴蝶千萬,形成天空河道。古代外國人都稱打狗山為「猴山」當時的中國人來此開墾或貿易,船隻經過打狗山下,必須鳴鑼向山神致敬,否則船隻就會觸礁沈沒,因此漢人也稱此山為「打鼓山」。
北倚萬壽山,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半島相望,長長的港灣防波堤是西子灣的標誌,日落時分,成對佳偶或邀約三五好友倘徉堤上,海風吹佛令人心曠神怡,堤外就是高雄港第一港口船隻進出的水道,大小船隻齊聚海面上,大船入港襯著嗚嗚船笛的景象在眼前歷歷上演。
1927年,港內擁有完善的製冰場、冷凍廠、漁業專用倉庫的高雄第一個現代化漁港-即現今的鼓山漁港。該漁港且有專用鐵路直通高雄驛(今高雄港站),達到魚貨快速流通的目的,成為南台灣漁業的重鎮,亦因而帶動哈瑪星的繁榮。當時哈瑪星的漁業鉅子以王沃、蔡文彬(蔡文賓)為最著名。
自然與文明交融的景色,共存在腳下這塊古老的土地,呼吸海風,靜聽蟬鳴,點數著遠方港口過往的船隻,讓人益發遙想著哈馬星的前世與今生。
圖說:
D1-1I鼓山漁市
鼓山漁港、漁市場-佔地寬廣,設備新穎的高雄第一個現代化漁港、漁市場
D1-2I第一船渠
沿著第一船渠徒步,可欣賞船渠內各種漁船景色,船舶進出港口、來往鼓山與旗津繁忙的渡輪。
D1-3S旗后燈塔
自旗津市區循登山道可達旗后燈塔,塔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有一日晷儀。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圓頂上有風向儀,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十一公尺。所用的導航設備,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八十五萬支燭光。回顧百年來,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從無間斷地發出光芒,照耀海上的船隻,確保航海安全,其功不可沒。
D1-4S旗津渡輪站
為昔日來往旗津離島和高雄市區的主要渡輪站,過港隧道完工通車後,上班族、學生和觀光遊客仍以渡輪為往來兩區間之主要交通工具。這個渡輪站的造型像一艘即將出航的船隻,象徵著高雄港的海洋氣息。每到夜晚,渡輪站的燈光更將高雄第一港口點綴得燦爛美麗。
D1-5F西子灣與中山大學
位於高雄市西側,是一處以海水浴場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由中山大學左側的車輛管理站進入,即達西子灣海水浴場。高聳蒼翠的椰樹和潔白寬廣的的沙灘是弄潮者的天堂,黃昏時,於此晚泳頗富詩情畫意,暖暖的落日餘暉照紅了海水,涼風徐來,所有疲倦都隨之而去。
D1-6F鼓山渡輪站
鼓山輪渡站:為了旗津半島而設立的,目前旗津島上有三條渡輪航線:一、旗津與鼓山航線。二、中洲與前鎮航線。三、中洲與紅毛港航線。往返於哈瑪星與旗津兩地的橋樑,航程約5分鐘,班次密集,營運時間為早上6點至晚上12點。而旗津與鼓山之間的航線是全台灣首先設立的公營輪渡交通線。
D1-7 雄鎮北門
位於鼓山區蓮海路,係二級古蹟,是座老紅磚城門,與對岸旗后山上的旗后砲臺“威震天南”共同固守高雄港,也是清代從旗后往鳳山地區的必經之路。城門雖已斑駁古舊,但門額上「雄鎮北門」四字,依然襯托出城門威風凜凜的氣勢。
D1-8 哈瑪星海岸公園
蔚藍海岸、平緩沙灘、綠意中襯托著中山大學的幢幢紅色校舍,經常是新人們指定的婚紗照景點。被忙碌的人們遺忘二十多年的西子灣,已經重拾她舊日的風華,除了您已知的海水浴場外,另外增加了校友會館、海景餐廳、會議廳、露天咖啡座、露天游泳池、水上與沙灘活動區等等多項設施。哈瑪星海岸公園將會是您在高雄市休閒、渡假旅遊的一個好去處。
D1-9旗津海岸公園貝殼館
家住高雄市的黃葛亮先生是一位熱愛蒐集貝殼的人,他收藏品之豐富可說國內無人出其右,他本著「服務市民之熱誠,尊重海洋之生命」的精神,將所有的收藏捐出。市政府利用這個資源,在海岸公園中成立了這處「貝殼展示館」,進到館內,兩千多種貝類琳瑯陳列,每個都有各自的特色,使人不禁讚嘆造物者的神奇。
D1-10 旗后砲台
旗后砲台位於旗后山上,建造時間約在康熙五十年代,當時築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由水師右營撥兵三十名駐守。直至光緒元年,王福祿聘英籍技師設計監造現代化的砲台;外鄜部為長方形,牆垣由鋼筋水泥築成。
D1-11廿十五淑女墓
民國62年,一艘由中洲開往前鎮的民營渡輪 (高中二號) 在港內翻覆,總共有 25 位女子溺斃。罹難的 25 名女子都未婚,大多任職於前鎮加工出口區,政府將她們合葬一處,稱為 ~~廿十五淑女墓 ~~ 。
D1-12 天后宮
旗后天后宮:清康熙年間,福建漁民徐阿華因颱風而漂流至旗后,見此地美得有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般,於是回到福建,攜家帶眷並邀了同鄉的蔡月、洪應、王光好、李奇、白圭、潘踄六戶人家同行,並迎奉湄洲媽祖分靈來台,在現在天后宮的位置上搭蓋的一座簡便的草寮供奉,稱為「媽祖宮」,成為本市最古老廟宇,廟前有一口光緒十二年的鑄石碑,右護室供有一艘王爺船和一對光緒十八年的木楹聯,上面刻有:「旗峰煥彩浮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聯語,隱略訴說著先人建基之心意。旗后亦成為高雄市最早發祥地。
D1-13 旗津海岸公園
北自旗后山下的海水浴場,南至污水處理廠,長約3公里,佔地約45公頃,有海水浴場、觀海景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區四種不同型的規劃。黃昏時漫步在海岸公園,當夕陽斜掛、彩霞滿空,一波波的浪花輕拍沙岸,是閒人雅士觀浪聽濤之處,它的詩情畫意更是適合情侶們談情說愛的浪漫地點。樹蔭底下,經常是閒話家常的老者與阿公阿嬤帶著孫兒們嘻戲的絕佳去處。
1-14 三輪車
三輪車曾經是交通不發達時代的的主要交通工具,載著客人在大街小巷裡靈活地來往穿梭。而在近幾年來政府機構極力推廣當地觀光事業,三輪車遂成為旗津地區的特色之一。三輪車業者透露說,大部分的客人是成雙成對的情侶居多呢!如果您是攜伴到這兒旅遊的,不妨試著搭它一趟三輪車暢遊旗津街頭,讓您的人生旅途中增添一份永遠美麗的回憶。
D1-15西子灣隧道
西子灣隧道開鑿於民國十六年,並於隔年完工,隧道穿越壽山,全長265公尺,連接中山大學與哈瑪星地區,西子灣隧道一直是市民與遊客前往西子灣的主要交通路線,且隧道屬特殊景觀,除了具備功能性的角色之外,更是一個聯繫山與海、校園與社區的交流入口平台。
第二單元 工業與文化
第二單元
標題/進步蛻變中的高雄
標語/(60字)
蔣經國年代的十大建設與陸續推動的十二項建設,讓高雄躍居成為台灣第二大城和工業重鎮,不但讓經濟嚴重衰退的台灣有了起色,更是後來台灣經濟突飛猛進的原動力。
主文/(519字)
地球上有十分之七是海洋;因海而生,因海而繁榮的都市,高雄就是一例。而這些都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活力。高雄自清代就已開港集市,其西、南面瀕臨台灣海峽,時至今日,老港口已逐漸發展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埠。
日據時代,雖然日本人將台灣的政經中心北移台北,但是水泥、蔗糖等工業技術,也都從高雄港的腹地一帶開始建立,也因此建立了高雄一帶在台灣工業重鎮的重要里程碑。光復以後,美軍第七艦隊的駐防,更曾經讓高雄市區充滿著異國風味。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高雄更是不斷地在擴張著她的範圍,而貨運量也隨著一年比一年增加。
日據時期以來,由於政經重心一直在北部,使得高雄地區的發展與各項資訊吸收總是比北部慢了半拍。更讓人產生一種「南部人保守、戀舊」的刻板印象。在進入21世紀的同時,這個充滿活力的港口,也逐漸地由一個專業的商港轉型成為一個觀光貿易轉口港。唯有發展高雄港的觀光和文化資源,才能夠將高雄進而推向世界的舞台!對高雄人而言,高雄的轉型,更是高雄人活力的象徵,「海洋首都」不是口號,而是高雄人對港口觀光發展的希望和活力!大航海時代雖然已經逝去許久,但是高雄人從海而來的熱情永遠不變。
高雄市立美術館、市立歷史博物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都是灌溉高雄市文化沃壤的泉源,近年來又有更多民間美術館、展示館的興起;而全國最高的東帝士85層摩天大樓國際廣場更成為高雄市區的新地標。
D2-1I
半山腰的十八王公廟及前英國領事館即廢址後的史蹟文物陳列館
D2-2I中國造船廠
中國造船廠為一國營生產事業單位,為提昇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並提供顧客最佳服務及支援國防工業而設立。
D2-3S高雄都會公園
全國第一座將使用後的垃圾掩埋場再生利用,並兼具環保、休閒、遊憩、教育等多項功能的大型公園。佔地廣闊,公園內並規劃有親水設施。圖為公園南側入口處的一座金雞報時的日晷,相當醒目。
D2-4S 八五東帝士摩天大樓
東帝士85國際廣場在台灣建築史上第一次有了可與世界頂尖建築媲美的曠世鉅作,地上85層地下5層地上高度347公尺的國際級綜合大樓,85層的鋼骨巨構已是台灣之最,在世界建築史上名列五巨頭終於有了台灣的名字。在台灣商業史上這是第一座結合各種不同物業、經濟活動的超高立體綜商大城。東帝士85國際廣場是高雄不朽而完美的LANDMARK,象徵台灣科技與經濟的驕傲更是高雄問鼎世界經貿旅運大城的重大指標。
D2-5F 中鋼
中鋼遠在三十年前建廠之初,就採用當時最新科技的百分之百連續鑄造製程,並決定百分之百的電腦化營運;是老前輩和子弟兵們胼手胝足的奮鬥,寫下了中鋼在台灣經濟奇蹟中的一頁光榮史。圖為中鋼運鐵砂船,由中船承製。
D2-6F台糖高雄物流園區
台灣民間有句諺語說: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蔗糖產業,數十年來,它已為我國家賺取多少外匯?而今台糖已面臨轉型的命運,圖為斥資三十億,歷時三年才完成的台糖高雄物流園區,以最高標準打造各項倉儲物流設備,完善的規劃及先進的軟硬體,成為台灣第一座高科技的物流園區。
D2-7忠烈祠入口牌樓
忠烈祠位於壽山公園旁,於民國十八年落成,採中國宮殿式建築,供奉國民革命烈士神位。忠烈祠前古松傲立,環境清幽。每年吸引眾多觀光客至此參觀並有兩尊清代古砲供人憑弔,其位置居高臨下,視野遼闊,為遠眺高雄港及市區的絕佳地點之一。
D2-8法興禪寺
萬壽山風景區位於高雄市西側,海拔約三百餘公尺,佔地約二百公頃,山區道路平坦,車輛可環山直驅而上,滿山綠樹,花香撲鼻,蟲鳴鳥叫聲隨處可聞。是港都的另一處淨土,也是遠近聞名的觀光遊樂區。萬壽山風景區內計有:動物園、忠烈祠、千光寺、法興禪寺、壽山寺等名剎。公園內是市民晨間散步、跳土風舞、練瑜珈、打太極拳、晨跑、蹓鳥者的好去處,讓現代人抒解身心,活動筋骨的最佳場地。
D2-9大林發電廠
大林火力發電廠位於高雄市大林埔的紅毛港岸邊,裝置汽輪發電機六部與氣渦輪發電機四部。其中大林第五、六部機及氣渦輪機為配合環保要求,已改以液化天然氣發電。與高雄市成功路二段的南部火力發電廠共同提供高雄港區工業與高雄市區民生用電。
D2-10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打狗英國領事館建於西元一八六五年,可說是西方國家在台灣的第一幢洋樓,原屬於英國商人天利洋行所有,一八六七年之後才由領事館承租下來,後來被買下當館舍。本幢洋樓堪稱打狗「第一幢蓋得最監固的房子」,當時此屋的建築工人和建材,都是來自廈門,大件的石材和木料,也都事先在廈門備妥運來打狗安裝。日治時期,領事館被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在一九八七年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修復成現今之情形。現今館內闢為高雄史蹟文物館。遊客至此,除可參觀館內豐富收藏外,館外可西眺大海的點點船影,東望市區及港口,南側有曲折保持完好的古道,處處展現迷人的風采。
D2-11忠烈祠
高雄市忠烈祠座落於壽山南麓,俯瞰高雄港,遠眺高雄市區,氣勢雄偉,風景秀麗。由壽山腳下蜿蜒而上,花木扶疏,蒼翠繁茂,壽山景色畫入眼底,深受高雄市民所喜愛之休憩場所。
D2-12旗津修造船廠
在旗津狹長的港澳沿海地區,隨處可見各式大小規模不一的修造船廠,提供港區漁民,或交通遊艇業所需。
D2-13陽明海運物流
目前陽明海運擁有 58 艘營運船舶,承運能量高達 302 萬載重噸,15萬 TEU,船隊包括貨櫃船、散裝船、巨型油輪及礦砂船等。陽明海運自成立以來,全球員工秉持 『團隊、創新、誠信、務實』的經營理念,不斷創新求變、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不僅以『準、快、穩、省』四大準則提供優良服務,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海運公司,平均船齡更為全球最年輕的公司之一。
D2-14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在八十三年六月正式開館後,已經成為高雄的另一個觀光勝地。這座美術館,位於鼓山區內惟碑文化園區內,戶外雕塑公園矗立著不同風格的雕塑品。書法為高美館的典藏重點之一,收藏了從清至現代的書法藝術。除了長期展出館藏各名家書法作品外,每一層都有展覽室,定期展出國際當代藝術品,已展出多場轟動一時的名家作品,展示解說及典藏均極有看頭,吸引數十萬人次前往欣賞藝術饗宴。
D2-15高雄市客家文物館
高雄市客屬人士為數眾多,在各行各業均有傑出表現,但卻一直沒有固定活動場所、且客家文物亦無適當場所可供保存,為發客家精神並傳承其優良傳統文化,高雄客屬熱心人士,乃倡議興建『高雄市客家文物館』。此館座落於三民二號公園內,為具有客家特色的三合院建築,地面一層五OO坪,地下一層三OO坪,做為展示客家文物及活動場所。
第三單元 舊城風情
第三單元
標題/左營舊城與潭湖風情
標語/(60字)
左營舊城為高雄市最早開發的一區,今僅存東門、南門與北門供後人懹舊,尤以位於蓮池潭西南側的北門景觀較具瞻仰價值。
主文/(519字)
左營舊城建於清康熙61年,道光六年擴建為石城,內擁龜山,外接蛇山,闢有四個城門各置城樓,東門「鳳儀」、西門「奠海」、南門「啟文」、北門「拱辰」。,北門的特殊之處為城門外壁兩側各有一尊門神,左為「神荼」、右為「鬱壘」,以螺殼花浮塑為底,外施油漆彩繪而成,為少見的門神像特例,雖飽受風雨摧殘,以致斑剝陳舊,但其細膩的筆觸與刻工為本省難得一見的古城門。左營舊城與北門附近的拱辰井、鎮福社同於民國74年8月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統稱『鳳山縣舊城』。
蓮池潭水源來自高屏溪,湖畔遍植垂柳,配上潭面的水蓮,浮萍,彷彿置身於西湖中,水域廣闊的蓮池潭是高雄市名聞遐邇的風景區。蓮池潭原名蓮花潭,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的東側,南近龜山、北接半屏山,潭長1.4公里,寬約400公尺,潭面約42公頃。往昔潭中遍植綠荷,每逢盛開,花香四溢,清代鳳山八景中的「泮水菏香」即指此地。
蓮池潭沿岸廟宇林立,五百公尺內就擁有二十餘座寺廟,由北而南的主要廟宇景點分別為孔子廟、北極玄天上帝、啟明堂、春秋閣、五里亭、龍虎塔等。各廟的建築形式,無論是石雕、泥塑、銅鑄、繪畫、剪貼、擺設、塗漆都顯露出閩南系統及台灣地方性的風俗民情,而這幾座廟宇的藝術技巧,也道地的表現出台灣在藝術上的真正成就,並形成此地著名的寺廟觀光勝地。
金獅湖位於高雄愛河上游,原名「大埤」,與獅頭山比鄰而居,故名金獅湖,其水源來自鼎金圳,湖水經愛河排入高雄港。
D3-1I北極亭
北極亭為蓮池潭中第三個景觀。這座北極玄天上帝亭,規模雄偉,結構精密,從寬闊的拱橋進到山門,兩旁站有風、調、雨、順四大天王,守著天門,鑒察凡間善惡,施善懲惡;再往前,站在拱橋兩側的是左右護法:武案是趙元帥,率領十八官將,施布雨露,文案是康元帥,率領十八官將,保佑黎民,分布在兩邊橋欄上,這些官將全部用青斗石材精心雕刻的。再前去就是鐘樓和鼓樓,六角形的玲瓏建築,鐘傳蓮池鼓響雄州,具教化作用。
D3-2I龍虎塔
龍虎塔為慈濟宮於於民國65年所興建,與堤岸間有九曲橋相銜接,塔前分別塑有巨型龍虎,遊客可由龍口進入從虎口走出,有入龍喉出虎口之逢凶化吉之意。龍虎塔外觀造型生動明亮,內部刻畫浮雕更別樹一格,其內彩繪孔子七十二賢人,以及三十六天罡塑像,徐徐如生。
D3-3S玄天上帝
這尊雄峙在蓮池潭水中的玄天上帝,是東南亞水上最高神像,恭塑在插黑令旗的地方,稱為北極殿,玄天上帝大神像,高七十二台尺,手持的七星寶劍,堪稱世界第一劍,長三十八點五台尺,寬二台尺,重二千三百台斤。
D3-4洲仔清水宮
洲仔清水宮位臨蓮池潭,結合東西方建築特色,建構雄偉,氣派莊嚴。祖師威鎮鄉梓,法像五十尺高,三十尺長,二十八尺寬,以紅礱石三百八十七單位崁裝而成,安置在五樓上方。廟埕前面二十尺高的麒麟金爐及廟內石雕,均為青斗石製作。麒麟金爐,設在正前方,左右各一座,也是由多塊石材堆砌而成。點燃金帛之時,青煙冉冉而上,有如麒麟吞雲吐霧、漫步於天際般似的。
D3-5F金獅湖道德院
金獅湖道德院建於民國四十九年,供奉道家開山祖老子,中國式的宮殿式建築,聳立在金獅湖畔,依山而築,林木蒼鬱,迴廊曲折環繞,古樸幽雅,名聞遐邇,香客如織,是一處道家人潛修勝地。
D3-6F春秋閣
啟明堂主祀關聖帝君,廟前設觀音騎龍像與龜池。觀音腳底神龍,遊客可由龍口進入,內壁彩繪觀音七十二應化身,以及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蹟。由龍尾出則可步行至五里亭,漫步至蓮池潭中央,蓮池潭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春秋閣於1951年興建完成,是兩座中國宮殿式樓閣,各有九曲玉欄橋相通,兩座樓閣稱為"春秋御閣",一為春閣,一為秋閣,紀念武聖關公。
D3-7天府宮
蓮池畔天府宮主祀中壇元帥或稱哪叱三太子,太子爺。右翼供奉朱府千歲,左翼奉祀福德正神。在高雄市擁有最多古蹟的左營區,在蓮池潭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左營萬年季,由左營區公所及左營十八家寺廟共同舉辦。該項活動從十月二十日起至二十八日一連九天。除了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外,最吸引民眾目光的便是在潭中央的水上巨型蓮花燈。最特別的是,源自於保生大帝座騎火獅的概念,以城隍廟為起點,將火獅迎至天府宮進行燃燒,將市民的心願隨著火獅的燃放,一同升上天空,祈求美夢成真。
D3-8孔廟文昌祠
孔廟係仿宋代孔廟樣式及山東孔廟配置略作修改而興建的,建築巍峨堂皇,面積之大堪稱全省第一。高雄孔子廟配置分為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文昌祠及書院。大城門前面的大門為櫺星門,廣場有座泮池及拱橋,橋前有座陳述孔子事蹟的浮雕,背面書有「萬仞宮牆」四字。
D3-9蓮池潭風景區牌樓
高雄市風景管理所位於左營蓮池潭畔,為北方式傳統建築,內設餐廳、KTV、露天圓形廣場,提供多元化的旅遊資訊。附近樹蔭濃密,為郊遊、野餐、烤肉,最佳旅遊活動地點。地點於左營翠華路與新莊仔路交叉口,並有寬廣大停車場,為蓮池潭週邊唯一大型停車場,交通、停車、用餐、休憩均很方便。
D3-10金獅湖風景區保安宮
金獅湖風景區保安宮廟貌宏偉,耗資八億,經過十年籌備,十年建造,終於在民國八十六年修建完成,殿內主祀中壇元帥,圓穹似的內頂襯以通天樑柱全是用牛樟木鏤刻而成,極盡中國傳統寺廟雕樑畫棟之美。廟外仿盧溝橋的石橋上有兩百零六座和盧溝橋上相同的石獅。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最完美的中國彩繪和雕刻藝術,是最值得喜愛中國藝術的遊客前往欣賞。
D3-11孔廟大成殿
孔廟大成殿為孔子廟的主體建築,仿北京故宮太和殿之建築方式,金黃色琉璃瓦頂,飛禽走獸屋脊,代表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殿內蟠龍彩鳳藻井,莊嚴華貴,純為手繪作品.孔子廟大成門平時並不開啟,由禮門或義路坊進入,啟示人要循禮.蹈義,亦暗示為學須通五經,欲達到孔子理想並無捷徑,因此具有鼓勵後進自立自強的含義.
D3-12五里亭與半屏山
在啟明堂對面潭畔,建有兩座中國式樓閣,各有九曲橋相通,中間為半月型龜池,兩座樓閣統稱春秋御閣;爾後又在春秋二閣的曲橋中央興建一座仿古長橋,向潭中延伸,盡頭有一座三層亭閣,名曰「五里亭」。圖遠處為經四家水泥廠多年開採,早已是「滿目瘡痍」的半屏山!
D3-13修建中的左營舊城東門「鳳儀」
左營舊城為高雄市最早開發的一區,今僅存東門、南門與北門供後人懹舊,現在高雄市政府正斥資重建東門中,不久之後,鳳儀東門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
第四單元 鹽埕風光
第四單元
標語/波光瀲灩 風華重現
標語/(78字)
霓虹、燈火、倒影相約墜入愛河,風姿搖曳;史博館、山形街屋娓娓道來塵封過往,風華再現。華燈初上,人約黃昏,在異國與懷舊情調濃厚的鹽埕堀江,華麗的夜正在甦醒……
主文/(790字)
鹽埕原本分為鹽埕莊和鹽埕埔兩個聚落,因「鹽埕」而得名,全區地勢平坦,形狀略似三角形。從明鄭時代開始,居民即以晒鹽為業,後來為了造港,將港底泥沙填平鹽田澤國,而起了「滄海桑田」變化。以前的鹽埕區,因受海港通商之賜,曾經是高雄的首善之區,鹽埕區內充斥各式大型商店,行人多如過江之鯽,有車行如梭之盛況,如今,隨著商業區的東移,鹽埕區的盛況已今非昔比大不如前了。
舊日鹽埕原來是一片浩瀚的鹽場,達三十六甲之廣,因臨近打狗港,故早期稱「打狗鹽埕」簡稱鹽埕。「埕」在閩南語與「庭院」的庭同音同義,即工作廣場之意,因此「鹽埕」即意指晒鹽的大廣場。
台灣光復後,將淤塞成為排水大溝的後壁港加蓋,搭建為攤販集中場,自富野路西側一直貫通到五福四路,頗似一條長龍巷,裡面開著各式形形色色的小吃攤和百貨店,應有盡有,是一般小市民買醉之處,及小額消費之所。
在老一輩的人印象中,愛河還是過去那條塞滿大原木的髒臭大水溝;事實上,經過多年整治,如今的愛河已經重現昔日風華。當我們跨越河上主要橋樑,可見到美麗的燈光設計,兩岸新舊建築也搭配起光鮮的新貌,周圍綠帶公園則提供行人遊憩漫步、坐飲咖啡,而文化表演與走覽活動,讓大家有重新認識愛河的機會……
愛河,是高雄最浪漫的意象;或許高雄仍在尋覓自己的方向,但愛河已然展現不同以往的動人面貌!
D4-1I愛河東岸高樓林立
鹽埕位處愛河西畔,是高雄早期的政經中心,隨著商業區的東移,如今東畔高樓林立,發展早已超越鹽埕。
D4-2S 愛河東畔夜景
每到夜晚,愛河東畔高樓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總是吸引愛河溪畔休閒的遊者佇足凝視。
D4-3F前金天主教玫瑰堂
愛河高雄橋畔的天主教玫瑰堂,俗稱前金天主堂。清末准許外國人來台傳教後,此教堂乃最早興建者,是天主教在台灣的第一座教堂。當時與愛河沙灘連在一起,建造時還因地勢低窪,以愛河的泥沙來填充地基。
玫瑰堂正門上兩位小天使中間掛有清咸豐皇帝頒賜的「奉旨」牌一方,是為防止當時的民眾排外行止而頒。民國17年重建為目前文藝復興式建築,尤其天花板上的圓拱型裝飾線條,層層分明極富幾何圖案之美。在聖壇上的神龕、神桌具有中國雕刻之工,頗值得觀賞。
D4-4F六合夜市
六合夜市是以小吃為主的夜市,雖然街段不長,但每天入夜後,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各種本地可口美食琳琅滿目,經濟實惠,國內外觀光客均慕名而來,知名度頗高,已被列為觀光夜市,媲美台北萬華區的華西街觀光夜市。以多樣化小吃聞名的「六合夜市」,主要賣點是平價、家庭式的牛排套餐。走完六合夜市一圈只需約10多分鐘,兩排攤位從山產、海產、特產到冷飲、冰品等應有盡有,小吃口味之豐富為全省有名。
D4-5紅色招牌整齊的銀樓街
新樂街位在鹽埕區的精華地段,當鹽埕區還是高雄繁榮的代名詞時,這條街的名氣早已響徹南台灣,成了「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名街。當時此街以經營銀樓之商店居多,其中雖也間雜著布莊或委託行,但一家家的銀樓櫥窗把整條街襯托得金光閃閃,而成了名符其實的「黃金街道」。
D4-6高雄巿立歷史博物館
原為巿政府辦公大樓,民國81年巿政府遷移至四維三路的新大樓後,便將舊巿府規劃為歷史博物館,使這幢老舊的建築開創出新生命。此建築採日本的“興亞帝冠”式建築,在現代建築上疊加日本神社式的屋頂,以強調民族主義;整棟建築外觀採“高”字造型,突顯“高飛雄立”的高雄精神,在氣派恢宏的外觀下,也有不少精緻的雕飾設計,如仿日本神社的角樓,中國的斗栱、瓦當及翼狀柱頭,以及繁複的浮雕紋飾等。收藏與展示主題以呈現南部發展軌跡、先民生活史為主。
D4-7愛河溪畔優閒老人
愛河畔東西兩岸的綠蔭涼亭,經常是優閒的老人們,談笑風生、下棋、溜鳥的好地方。或坐或臥或站著觀戰,人生百態盡皆表露無遺。
D4-8堀江商場
在舊日國際間貿易尚未發達年代,由商船或水手帶回的外國進口貨,因地利關係,堀江商場遂成為高雄最熱鬧的商圈。泊來品店、委託行、拆船零組件、各式各樣小吃店充斥在堀江商場各巷道。
D4-9鹽埕埔三山國王廟
鹽埕埔三山國王廟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間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由於地緣關係,一般稱為「鹽埕廟」日據時代為避免日人將各地廟宇神像集中予以焚燬乃暫改為「壽山寺」至台灣光復後始再迎回三山國王廟等諸神奉祀,並恢復正名,為遠近善男信女居民信仰,朝夕膜拜獲得精神寄託之處。
D4-10仁愛公園
仁愛公園位於歷史博物館對面、中正四路與愛河的三角地帶,原為體育場,曾經是高雄最熱鬧的「地下街」所在。民國83年後,重新整治興建成一座以休閒、保育為主的仁愛公園。公園內栽植了種類繁多的植物,這裡的植物大多為外來種,例如:木棉、紅千層、黑板樹、黃槐等,綠意盎然的公園成為民眾休閒的最佳去處。
D4-11五福四路蒸籠店的老師傅
五福四路蒸籠店的老師傅-儘管現在民生的日常用器已讓塑膠、銅鋁、玻璃製品取代絕大部份,但一些米食料理,還得以傳統的蒸籠才能獲得較佳的口感風味,因此傳統的木、竹製品仍舊佔有一蓆之地。圖中這位滿腮長鬚的老師傅,戴著深度的老花眼鏡,以數十年的純熟手藝,固守著老本行。
D4-12愛河夜景
愛河原名高雄河.是高雄市內最長的河流,長十餘公里。愛河兩岸河濱公園綠樹成蔭,情侶雙雙對對,流連徘徊,情話綿綿,道不盡的浪漫風情。經整治後的愛河,已恢復其往日浪漫美景,為市民休閒最好去處。每年在此舉辦的龍舟賽,亦是全國矚目的焦點。
第五單元 戀戀高雄港
第五單元
標題/海天之際 夢想起航
標語/(65字)
信號台迎著來自海峽的微風,佇守於高雄港口,天際線是高聳入雲的摩天高樓,海平面有深入海上的防波長堤,在這裡看盡潮漲潮退、日昇月落……
主文/(761字)
打狗的先民,以海為起點,以海為生,無論漁獲或晒鹽,都離不開海。旗津離島,獨自懸浮在高雄的西南方海面上,抵擋飄沙強浪,成為高雄港的最佳屏障,讓旗津島與台灣本土間構成一天然的優良高雄港,世代以來,不知已養活了多少庶民百姓,造就了幾多才人學子。
港務局為了擴建第二港口而設立二座以「高」字形的建築物做為信號台,一座佇立在旗津,另一座則設置在紅毛港,然而位於紅毛港的信號台卻因紅毛港的遷村計劃遲遲未完成而荒廢至今。
但在2001年,高字塔卻在文建會的城鄉新風貌計劃中脫穎而出,成立藝術文化園區,展出各種地方文化及藝術,讓人們可以享受海風、夕陽的同時,也能進行一趟心靈之旅。站在高字塔上瞭望整個高雄港區,盡收眼底的各種港區活動,不失為人生一大享受。
站在紅毛港高字塔上望向旗津對岸的塔台,燈號從「O」(OUT)或「I」(IN)之間變化,有如馬路上的紅綠燈般,讓進出港的船隻得以遵循,避免造成撞船事故,也讓遊客的眼睛知曉該移往何方,欣賞大船入港還是揚帆出海。
當一艘滿載貨櫃的巨輪逐漸逼近我們,從遠處陽光下防坡外小剪影漸漸變成眼前的龐然大物。
一個可能是船長的身影從艦橋走出,向岸上揮手的人群舉手致意,長長的貨櫃輪就在咫尺之外,以優雅的姿態「滑」過水道。此時我們看見,一艘小船在輪船的左舷出現,原來是用來幫助不靈活的大船轉彎的小拖船;只見小拖船開始施展「四兩撥千金」的神奇功力,用船首推著大船的左舷後方,在小拖船的「頂撞」下,大貨櫃輪緩緩地轉了一個九十度的彎,對正了方向,繼續向港內的航道前進。
順著貨輪前進的方向望去,那是教人歎為觀止的壯觀場景,一字排開、像怪獸般的貨櫃起重機有調不紊的將貨櫃船上的貨櫃一個緊接著一個夾上排著隊伍的貨櫃連結車上,拖往貨櫃物流區準備出關。另一邊整裝待發的漁船、高聳入雲的起重機負載著的是國計民生,層層疊疊的貨櫃堆築起台灣經濟命脈的金字塔。
D5-1I 高雄港(從燈塔望鼓山區第一船渠)
從旗后燈塔望去,高雄港、鼓山區、打狗山一覽無遺。
D5-2I引水船
專業引水人以拖船幫助不靈活的大船轉彎,斜助大船安全進入停靠碼頭或離港。
D5-3S
年齡稍長的老漁民,已無法隨船出海捕魚作業,他們利用港岸以圓型定置漁網補撈魚蝦。此圖為紅毛港漁民正在收取漁獲,背景為港區信號塔台。
D5-4港都遊輪
目前在大勇路底的地水碼頭的觀光客輪,每天出航載運客人遍遊高雄的一港口、二港口與高雄外海,全程並有專人講解高雄港的歷史、地位、人文與地理景觀、碼頭設施與輪船種類等,令人大開眼界。遊覽高雄港全程約1小時30分鐘,遊港船每天上、下午各有二班。另外,在鼓山渡輪站每逢週六、日與例假日傍晚與夜晚,各有一班遊船載著遊客前往觀賞海上落日與高雄港夜景,更是迷人的航程。
D5-5從領事館俯瞰高雄港
從西子灣中山大學車輛管理站前層級坡道上去半山腰的十八王公廟及前英國領事館,可清楚俯瞰高雄第一港口大船進港情形和有名的西子灣夕照,此圖為從東邊俯瞰鼓山區和高雄港。
D5-6F前鎮漁港
前鎮漁港魚市場是我國最大及最重要遠洋漁獲交易地點,為全台灣最大的漁業基地。原高雄市最古老的旗後漁港,因腹地有限,於日據時代,配合築港新生地,轉移至哨船頭漁港,再轉移至對岸鼓山漁港,後亦因隨著遠洋漁業的發展一日千里,鼓山漁港受地域的限制,只保留為近海漁業漁港,而另闢建前鎮漁港,使之成為遠洋漁業漁港。
前鎮漁港位於高雄港第二及第三貨櫃中心之間,周圍另設有製冰、冰凍、漁產品加工、漁網加工等相關副業,以配合遠洋漁業的發展。
D5-7F大船入港
在高雄港四周,無論是西子灣半山腰的十八王公廟、哈馬星海岸公園、鼓山漁港、高雄港觀海台、紅毛港高字塔、旗后山上……等等地點,都可欣賞到「大船入港」的壯觀畫面。
D5-8紅毛漁港與紅毛港渡輪站
圖為輪渡紅毛港站和紅毛漁港,後方為港務局為了擴建第二港口而設立二座以「高」字為形狀的建築物做為信號台。
D5-9觀海台
原為港區香蕉棚,後來由於台灣香蕉棚盛況已日趨沒落,香蕉棚亦已喪失原有功能,因其位置正好位於第一港口與第二港口直線交匯處,可眺望高雄港區船舶進出港動態全貌,因此為配合市港合一之政策及適應高雄市民親水遊憩之需求.乃將閒置之香蕉棚規劃為休閒遊憩區,並正式為觀海台。觀海台位於高雄港號碼頭(七賢三路末端)正好面對高雄港第一港口,左臨旗津島右倚壽山,登上觀海台可觀賞船舶進出高雄港之全貌復可遠眺壽山之美景並備有廣大之免費停場;累了!歇歇腳,在此亦備有咖啡簡餐。
D5-10港史館
高雄港是中華民國台灣省最大的國際港埠,位於臺灣省西南海岸,扼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交匯之要衝,且港域遼闊,腹地廣大,氣候溫和,臨海有狹長沙洲,為港灣的天然防波堤,地理條件優良,港灣形勢天成,為一天然良港。為緬懷先民蓽路藍縷精神,深植文化情懷,特整修古紅樓成立港史館,以保存高雄港開發史實文物。並開放民眾憑身份證件換證後進入免費參觀。
D5-11前鎮漁港魚貨冷凍廠
前鎮漁港為全台灣最大的漁業基地。位於高雄港第二及第三貨櫃中心之間,原建於1964年,後經1982年、1986年等多次擴建,水域面積已達312,500平方公尺,可容納五十至一百噸等遠洋漁船一千艘,陸上面積32公噸。周圍設有製冰、冰凍、漁產品加工、漁網加工等相關副業,以配合遠洋漁業的發展。
D5-12長榮貨櫃
大仁商港區的第五貨櫃中心即長榮貨櫃場,是國內知名的世界海運公司之一,面積一一二公頃,臨港水線2,454公尺,興建有碼頭八座,其中十四公尺水深碼頭四座,十五公尺水深碼頭三座,水深十三公尺重件碼頭一座,及貨櫃場地一00公頃,可儲放貨櫃54,000TEU。
第六單元
福爾摩沙的美麗與哀愁
標語/(78字)
高空之雄,是凌雲的壯志;面迎海風,是夢想的啟航點。光陰在棋盤街道烙下印痕,記憶在山巔水湄一一浮現,流金時光積沙成塔,層層高昇,我們建築起一座海闊天空的城市!
主文/(655字)
數十多年前,首度遊高雄,那時我還只是個未上小學的稚童,因為家父參與競選民意代表,選舉日當天規定不得有拜票行為,因此,家父帶著全家人到高雄來暢遊。那時從本島到旗津離島旅遊,渡輪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記得那時坐一趟渡輪只要幾毛錢。雖然當時年記還小,距今已過了將近50個年頭,但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如若眼前,可見高雄的美景,讓幼童都能印象深刻,而這一趟高雄之旅影響更深的,非我家三弟莫屬了,後來他在嘉義中學畢業後,就直接跑到旗津唸高雄海事專科學校,就是現在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的前身。
在這往後的數十年間,不知又重遊高雄市和高雄港區幾多回,蓮池潭風景區是我每回遊高雄必到之處,蓮潭路路邊的小吃店、果菜攤,種類繁多價格又便宜;潭邊空曠廣場,又可免費傾聽卡拉OK的歡唱聲。
以前經過愛河邊,總是儘量緊靠街道騎樓,希望能遠離那原木泡在污水裏的惡臭。如今,白天的愛河邊卻是一群閒暇老人的聚會場所,黃昏後,家長或阿公阿嬤們帶著放學回來的小朋友們到這兒來嬉戲,年輕男女成雙入對到此情話綿綿。
經過多年來政府相繼開發中島商港區、高雄加工出口區、第一、二、三、四(中興商港區)和第五(大仁商港區)貨櫃中心及開闢第二港口,更令人鼓舞的是,政府投下巨資興建的艱巨工程-高雄過港隧道,不但讓貨櫃連結車暢行兩地間,提高港岸碼頭區的利用度,也讓旗津區的觀光事業更上一層樓。
台灣人民不曾忘掉的是,台灣的經濟,是由高雄港帶頭發展的。從每年數十萬個貨櫃的小型貨櫃港,到現在貨櫃轉運量可達每年七百多萬個的全球第三大貨櫃港,高雄港印證了高雄人對海洋的活力!在進入21世紀的同時,高雄港也逐漸地由一個專業的商港轉型成為一個觀光貿易轉口港。因此,也唯有發展高雄港的觀光,才能夠將高雄港更推向世界的舞台!高雄港的轉型,是高雄人活力的象徵,「海洋首都」不只是口號,而是高雄人對港口觀光發展的希望和活力!
D6-1堀江商場
堀江商場 -五十年代是它的黃金時期,專營進口舶來品買賣,是許多市民假日流覽逛街的好去處,附近也有許多供外國船員駐留的小酒吧。
D6-2旗後砲台威鎮天南
旗后砲台-建造時間約在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當時築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另有望高樓一座,煙墩一個,結構形狀像「目」字形。主要建材為「鐵水泥」及紅磚,磚牆採用「人」字砌磚方式,入口牆上有磚砌「囍字」,磚牆有蝙蝠刻紋,中區台階有花紋,磚砌方式皆不相同,值得細心推敲研究。砲台分兩處,在旗后山上題為「威震天南」〔威震兩字尚待考證〕,在哨船頭岸邊者即為「雄鎮北門」。在台灣砲台古蹟當中,旗后砲台內的中國式建築風格別具風格。乙末割台之後,砲台淪陷,門額半毀,後來依原字跡修復天南二字。
D6-3舊城南門
左營為高雄市最早開發的一區,始建於清康熙61年[西元1722年]。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擴建為石城,內擁龜山,外接蛇山,周圍1224丈,闢有四個城門各置城樓,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圖為舊城南門「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