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版主

|
2.如果我買Koda Ektar100的底片 但是機身設定ISO3200 這樣也可以用來夜拍嗎?
或是黃昏時候 我把ISO設定值拉高 這樣對底片會有影響嗎?
------------------------------------------------------------------------------------------------------------
夜拍。。嗯。。可以。。。你会得到一片漆黑的结果
这个不是数位相机。。。你的底片的ISO是多少。。。你就只能是多少。。。。I建议你先去爬点和底片相关的文章吧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雖然也有人
Push
或是
Pull
來拍,然後讓
Lab
用增感或減感來沖片
Push Processing
把
ISO 100
的片子設成
ISO 400
來拍(以兩級為限!)
Pull Processing
把
ISO 400
的片子設成
ISO 200
來拍(以一級為限!)
救急,或是達到粗粒子效果!
〔注意〕如果你
Push
或是
Pull
來拍,必須整卷底片都一樣以方便沖片!
但是貓說的對!
建議底片
ISO
是多少就設多少來拍才是王道!
還有,不要用負片來練技術!
負片寬容度大,你即使差個兩級,
Lab
機器的自動補償都幫你調回來。
要看到你真正曝光是否精準,建議拍正片(幻燈片)
正片寬容度窄,曝光要求非常精準!
Life is like a camera.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capture the good times, develop from the negatives, and if things don't work out, just take another shot. 人生就像攝影,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抓住美好的時光, 在錯誤中成長,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預期…你還是有機會再試一下! |
網路會員

|
貓>> 謝謝阿 我不想要漆黑的效果 哈哈 NIKONGUY>> 日本店員也是有告訴我 可以設定ISO和底片不同參數 但是後面的我就不懂了 你說PUSH 增加兩級 底片100的 可以在機身最多設400 兩級是怎算呢? 如果底片400的可以設機身ISO800這樣嗎? 我就是渴望那種粗顆粒的效果 沖洗底片時 要特別告訴店員 整捲要怎沖嗎? 謝謝你們耐心的解決我困惑 底片的世界比數位難得好多阿 whiteyuna修改於2012年12月05日01:39 |
論壇版主

|
100可以设50-400来拍 但冲洗的时候要告诉店家你的设定。。。不能随心所欲的设定。 这卷100的底片你要是设了400那就只能是用400拍完整卷。。。。。而不是像数位相机那样可以随便设定
这个叫增减感。。。。。。。但通常你不按照底片本身设定拍的话颗粒会很粗。。。画质不会好的。
我建议你。。。。用自动侦测就好。。。不要手动设定了。看你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你。。。应该对底片机器不是很了解。先别做太多尝试在底片的ISO上吧。
另外。。。。景深的效果。。。这东西和镜头的光圈。。被摄物的距离。。还有镜头的焦段有关。。。和设定是DEP还是Av。。。。。。。。。好像关系不太大。。呵呵
这个。。。。建议你找些基本摄影的书籍或是手札上有一些教学的文章先看看。。先了解一下景深的关系吧。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
論壇版主

|
底片。。。。大部分标识50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这样你应该就看得出来一级或是两级该怎么设定了吧
把底片增感。。。。。得到粗糙的粒子。。嗯。。。这个效果可能没你想象中的好
如果过度的增感。。。会造成底片严重曝光不足。。。。即使用增感去冲洗。。出来的效果可能就是漆黑的一片
1V HS是台很难操作的机器。。。其实真要玩还不如找EOS3或EOS5。。这两台比较好操作的。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其實以前會要求店家
Push / Pull
絕大多數的真實情況都是↓
無
DX
底片識別
的機種忘了調
ISO
!發現了才要求店家增減感來補救
底片的最佳成像不是設計給你故意增減感用的!
底片廠請了多少位專家博士訂出一套標準作業條件
所有條件都符合,就保證能給你漂亮的成像
就好像啤酒的最佳飲用溫度大約是七度
C
你硬要把啤酒加熱然後說喜歡喝熱啤酒?會讓釀酒師很無言的!
還有,建議先熟練掌握什麼是適當曝光、正常色彩
再來做可控制的改變
以前學生時代應該做過實驗…
成功方法是一次只改變一個參數,你才知道是哪個參數產生什麼效果?
如果一次改變許多參數,你會搞不清楚是哪個參數影響了什麼?
在無法成功掌握底片正常表現就開始搞怪…
會很浪費錢哦!
Life is like a camera.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capture the good times, develop from the negatives, and if things don't work out, just take another shot. 人生就像攝影,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抓住美好的時光, 在錯誤中成長,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預期…你還是有機會再試一下!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論壇版主

|
增减感要玩的话。。。。你可以研究一下自己冲黑白底片和放相等等的一些技术
黑白上面玩增感比较有趣。。。。也容易让自己掌握到技巧。
增感在时间上的控制不是只有单纯的把100当400冲。。。有一些补偿的。。交给店家冲不见得会考虑到这些。自己掌握的话也比较容易知道在拍摄的后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增感来做些效果
增感后反差会加大。。颜色会偏掉。。细节会损失。。颗粒变粗。。。用高感和低感的底片来做增减感得到的效果也有差异。。。其实蛮好玩的。。。。
建议你要玩增感的话。。。用400的底片玩吧。。。比较适合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
網路會員

|
我不玩特效只講實際, 最好用兩支底片報給你:
正片: RDP3 標示值100, 可以當成50-800來用(當然,沖洗時要配合增減感)增感成400還比RHP正規400粒子細,是最神奇的一點.
負片: X-tra 400 標示值400, 可以當100-1600來用(當100/200不用特別處理, 當800/1600要增感)
這兩支是過去十幾年媒体經驗最好用的"萬用片", 兩支走天涯. 一些特化過的片子也許在單項贏過這兩支, 但綜效無出其右者.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論壇版主

|
RDP3-------------------------------------传奇啊。。。。 
我135的用最多的是E100VS....RDP用过一阵子觉得不合胃口。
120反正都上脚架。。。。。。感光度我就只用低感度的RVP了。。
负片我只用REALA。。。。。。不晓得为什么。。没啥特殊理由。。反正就是只买这个。。我家只有我用富士的底片。。。搞到最后隔壁的相馆每次看我老妈拿一堆底片过去洗就会特地指着REALA和他说。。啊这卷是你儿子的齁。。。。。
黑白的我也很专情。。。100的只用AGFA APX.....400的用柯达的T-MAX...也没啥特殊理由反正就是用习惯了。。。现在在阿共这里。。我都用阿共产的乐凯 
135的正片我比较常换来换去的。。。。。。因为用了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我大都搭配柯达。。另一个是搭配富士。。。。。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馬桶上的貓修改於2012年12月05日21:07 |
網路會員

|
“DEP”被翻譯成“景深自動曝光模式”。 操作方式:〈一〉選擇所需對焦點。 〈二〉將選定得對焦點對準你希望對焦的最近目標,然後按下快門鈕。 觀景窗內顯示“DEP 1”。 〈三〉使用同一個對焦點對準你希望對焦的最遠目標,然後按下快門鈕。 觀景窗內顯示“DEP 2”。 註:二、三兩相的操作順序可相反使用。 〈四〉構圖並半按快門鈕,確認光圈和快門速度沒有閃爍後既可按下快門鈕進行拍攝。 事實上有經驗的拍友會使用“AV”模式控制景深,現在的Canon數位相機也看不到 DEP 模式。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網路會員

|
貓 > 你超好心阿 好詳細回答 我慢慢懂底片機了 還有您說的建議我用自動偵測是指用AV光圈先決嗎? 不要用手動偵測是指用M模式嗎? 我昨天去試拍了兩捲都用NIKON GUY說的AV模式去調整光圈和景深 我正想問大家請問大家都是用AV模式拍照嗎? 因為之前用數位M模式的話,一般快門都設125然在再調整可是 底片機看不到螢幕就無法知道怎調整正確快門數,想請教各位大大的經驗?
NIKON GUY> 你說得太對了,就像做實驗,一次只改變一個參數,昨天我照做了,拍了兩捲,一捲正常一捲增感兩度 日本洗照片好貴阿!! 正常的一捲1千左右日幣,增感的一捲1千5日幣左右。台灣真是攝影天堂阿><...
jenhoxen> 挖 好的 我去找這兩支來試試 正片RDP3 100 增感400試試 負片這支我有看到好像是黑白的吧 貓 > 黑白的 AGFA APX這好像也很酷 超像復古的感覺 我也會試試看的
PHTOBOY> 你解決了我的困惑 因為他手冊上寫景深模式害我搞迷糊了,現在完全清楚了用AV來控制景深,請問您也會用M模式來拍底片嗎??
|
網路會員

|
首先代回答自動偵測的問題;貓大所說自動偵測是指底片的偵測。目前市售底片都具有 DX 編碼,當底片裝入相機後,相機會依據底片上預設的編碼自動設定 ISO 值;你也可以自己手動改變 ISO 值。 第二:或許樓主過去沒有使用觀景窗的習慣,當你在拍照構圖的過程中,眼睛不需要離開觀景窗,在你使用手指撥動轉盤調整光圈、快門的同時,觀景窗內也同時顯示你挑整後的曝光組合。 最後告訴你,平常我都使用 AV 模式拍照,遇到較複雜的光源或上腳架時就改用 M 模式。 簡單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
論壇版主

|
我的习惯是用AV+点测光。。 抓到诀窍了就不怎么再需要用M模式了
APX没啥复古的感觉。。。。。。。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我会喜欢用。。之前我都是用TMAX100 当时。。。。。用APX可能是因为便宜吧 
固定1/125.....然后调整光圈。。。。这种做法。。算是快门先决。你用数位机器的时候ISO是用AUTO的吧。。。。用快门先决的话很难控制景深的
AV是光圈先决。。。要控制景深这是比较方便的做法。。用M也行啊。。反正先决条件是要把你需要的景深和对应的光圈先定下来就好了。然后再调整快门。。。(Av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匹配快们速度。)
1VHS曝光补偿可以+/-3EV的吧。。。。加上点测光和Av就很够用了。
真搞不懂。。。。怎么越来越多人对底片机产生兴趣。。。。。没啥趣味的啊。。。。要复古的感觉。。。Photoshop找个底片滤镜再稍微调整一下反差和色彩平衡就好了。。
底片要拍的话。。。建议你拿来记录一些日常生活。。家人等等。。用负片洗出来。。。这样的保存会比较久。拍正片的话建议你去弄台幻灯机。。。这才是乐趣。。。。如果要玩黑白。。一定要自己冲洗。。自己放相才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如果只是要搞怪。。。。。把Photoshop玩精了。。。搞搞数位档就好。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whiteyuna 發文時間: 2012/12/07 02:15
我正想問大家請問大家都是用AV模式拍照嗎? 因為之前用數位M模式的話,一般快門都設125然在再調整可是 底片機看不到螢幕就無法知道怎調整正確快門數,想請教各位大大的經驗?
- 請在此輸入回應 -
晕。。。。刚刚看了一下才注意到这段的内容。。。大哥。。。。你。。。。。。都是这样拍的吗?
很多人接触数位相机。。。。都是靠着这样的做法来操作M模式。。。用眼睛来看画面是不是达到你要的效果然后按快门。。。而不是按着经验或是心里想的曝光条件来拍照
底片。。嗯。。。你只能猜。。。。
猜你拍的这张照片是不是成功。。。要提高成功率的话就是经验的累积。以前拍底片的人应该都有这种经验。。按下快门的时候脑袋里面马上知道这张照片是成功或是失败。。。。但到了数位时代。。变成了按下快门。。马上回放。。。或是用LV来拍摄。。。。。。。用眼睛做最直观的观察。这个在数位时代。。是个方便的做法。。。可以确保拍摄的成功。。。但。。底片没办法这样玩。。
你可能需要从新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知识。
从新认识曝光的观念。。。
这些东西在数位时代容易被忽略。。。。因为拍完了马上就能看到结果。。。。底片的话。。。只能是靠这些曝光的知识和经验的累计来操作了。。。。保重吧。。。。。我来想想哦。。。当时花了多少卷底片和时间才把这些操作变成直觉反应的。。。嗯。。。数不清。。。这个钱有得砸了
更该死的是。。。要这样练功夫还不能靠便宜的负片或是黑白来省成本。。。嗯。。。真要练功夫。。还是只能用正片啊。。。。好贵。。好贵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
網路會員

| |
論壇版主

|
被上面的那么一说我才想到DEP的用法。。。。。。。嗯。。记得好像有试过但没有实际的用过。觉得这是个盲肠的功能。。不是很方便。
那个年代的相机。。。。。。。。标新立异的功能蛮多的。。。大部分有用的功能齐全后大家就会开始搞一些“创新”
例如:DEP。。。。眼控对焦。。。。电池测试。。。。还有什么程序卡啦。。。。等等很奇怪但不是很且实际的功能。。。。(超讨厌EOS 5。。。。我不爱开眼控对焦。。但是。。那台破机器没有景深预视的独力按钮。。只能靠眼控操作景深预视。。。。逼得我不得不开眼控。。真不晓得那个功能会不会伤眼睛。。。否则为什么未来的机型都不再做这个“好用”的功能了)
这些功能都是当时的卖点。。。。但到最后一个一个的都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或是被合并到别的功能或是进化。。。。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