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3506) VIP

|
是的.
其實感光元件.二者的差異.並沒差多少.?
能夠拍出好的相片.這個才是重點.
***********************************
請參考他牌相機有關規格的資料說明簡略如下:
影像規格 IMAGE SPECIFICATIONS
|
感光元件像素:
|
334 萬像素
|
有效像素:
|
310 萬像素
|
感光元件大小:
|
1/1.8 吋
|
感光元件種類:
|
CCD
|
最大解像度:
|
2160 x 1440 www.dcfever.com
|
解像度選擇:
|
2160 x 1440
|
壓縮模式:
|
JPEG (EXIF)
|
質素調較:
|
Best, Good
|
影像比例:
|
2
|
鏡頭規格 LENS SPECIFICATIONS
|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老何471130修改於2012年06月01日17:43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日本的廠商慣例上這種算面積大小的產品"型"或"Type"通常就是指對角線 只是個慣例啦.
例如42型電視機,通常剛好就會是42吋電視機. 因此這裡1.5型感光元件就是指對角線1.5吋的感光元件
G12那塊是1/1.7"的感光元件喔,簡單的分數運算算下就會知道對角線是0.588吋 G12的0.588吋 vs G1X的1.5吋 ,哪個比較大呢?
此外這裡要提醒的是感光元件所指的對角線長度並不見得是實際度量單位長度. 主要是因為這種表示法也是一個從古老電子攝影機領域沿用過來的表示慣例. 您可以查閱相關"感光元件尺寸表示法"的老文章,我沒記錯的話數位影像坊的Mr OH!專欄有寫過.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
網路會員

|
日本的廠商慣例上這種算面積大小的產品"型"或"Type"通常就是指對角線 ======================================================= HOBA樓主講的比較切合實際,謝謝您! FF全片幅面積:36mmx24mm 其對角線1.7吋(43.27mm) APS-c(50D)面積:22.3mmx14.9mm 對角線1.06吋 G1X面積:18.7mmx14.0mm 對角線才0.92吋! (感光元件所指的對角線長度並不見得是實際度量單位長度) G1X的0.92吋是如何灌水成為1.5吋呢?(那豈不是超越APS-c直逼FF)
據觀察,台灣Canon官網很多文字資料完全烤貝自香港Canon(中文說明書更是一字不漏一模一樣) "1.5型"與"1.5type"從香港一路"吋"到台灣來.....大家不以為意就這樣沿襲是吧 |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
NPNT, 參考一下..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g1x |
網路會員

| |
部落格(3506) VIP

|
因為翻譯名稱未統一.難免會造成錯亂.誤解.
其實知道所指的是同一樣規格的物件就好啦 !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推薦者: a92716 |
網路會員

|
網路文章CCD/CMOS尺寸大小詳述: 有人提問:已知 1英吋=2.54公分=25.4mm, 而一般吋數表示應為對角線 n 吋就是等於 n * 2.54 公分。但根據所述 : 『1英吋 CCD Size = 長 12.8mm X 寬 9.6mm = 對角線為 16mm.... 』並無法與 1英吋=25.4mm 之既定單位相產生關聯,理由為何呢?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把鏡頭拉回去 1950 年代從第一代電視機剛從實驗室誕生的時候開始講起,那個時期的電視機和現在所使用的CRT 或稱映像管電視原理上大同小異,但有一個最大不同點就是那時候的螢幕是『圓』的!對於那個時候的電視工程師來說,從 Tube 中發射出來的電子線本就會繞著圓形軌道散佈,因此,將螢幕做成圓形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同學有機會回顧二次大戰的電影,那時候雷達螢幕,也就是 CRT 應用最多的地方,第一代電視也就是那樣的造型。不過,對於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圓形螢幕實在太難適應了,最終還是將螢幕裁成『方』型,已爭取大眾的認同。而如何在『圓中取方』得到最大的面積,後來的工程學界看法不一定相同,但通常裁切比例維持在 1.4~1.6之間(見下表),這之中並沒有一定的數學關係式,主要的問題則是在避免圓形投射下,出現暗角的畫面。不過,在描述尺寸大小時,仍繼續維持 50年代的傳統,把『圓』形概念套用到『方』型螢幕上,以英吋來表達。久而久之,已經很少人能記得起最初圓形的概念,而持續將方形 16mm 的對角線作為『英吋』的代表單位了。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jovi.ho修改於2012年06月04日18:21 |
網路會員

|
謝謝! 那麼G1X 1.5型CMOS的 Type Name是!.5"(上表中未列出), G1X之尺寸規格與表列4/3"(17.40mmx13.30mm 直徑21.78mm)相近似 (G1X 1.5型CMOS尺寸規格:18.7mmx14.0mm 直徑23.36mm) a92716修改於2012年06月04日19:00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jovi.ho 發文時間: 2012/06/04 18:19
從 Tube 中發射出來的電子線本就會繞著圓形軌道散佈,因此,將螢幕做成圓形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同學有機會回顧二次大戰的電影,那時候雷達螢幕,也就是 CRT 應用最多的地方,第一代電視也就是那樣的造型。不過,對於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圓形螢幕實在太難適應了,最終還是將螢幕裁成『方』型,已爭取大眾的認同。而如何在『圓中取方』得到最大的面積,後來的工程學界看法不一定相同,但通常裁切比例維持在 1.4~1.6之間(見下表),這之中並沒有一定的數學關係式,主要的問題則是在避免圓形投射下,出現暗角的畫面。不過,在描述尺寸大小時,仍繼續維持 50年代的傳統,把『圓』形概念套用到『方』型螢幕上,以英吋來表達。久而久之,已經很少人能記得起最初圓形的概念,而持續將方形 16mm 的對角線作為『英吋』的代表單位了。 (恕刪)
這段文字,是網路上大部份人引用來解釋[為何1吋型CCD對角線長不是一英吋]的經典文章,我相信他是對的; 但從文中大家覺得有解釋出為什麼嗎?
在一個直徑1英吋的圓中取出最大面積的方形,不就是以圓的直徑當對角線--那不就該有1英吋了嗎?
jenhoxen修改於2012年06月05日22:50 |
部落格(3506) VIP

|
報章雜誌及網路介紹商品的文章.說明感光元件的圖示如下:
[看圖的比例大小就簡單明暸]
***************************************************
[ 感光元件大小的示意圖]
-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
網路會員

|
為什麼嗎? 就在網路上大部份人引用來解釋...的經典文章內, 感光原件是在晶圓上(Circular disk) 藉由加工技術『蝕刻』出來, 蝕刻本身就會消耗掉一部分尺寸, 再加上不同Type尺寸排列的邊緣裁切損失, 或是一些技術瓶頸...讓裁切比例只能在 1.4~1.6之間.
"在一個直徑1英吋的圓中取出最大面積的方形,不就是以圓的直徑當對角線--那不就該有1英吋了嗎?" ,只有在拿筆畫圖的條件下成立.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