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有辦法製作~~需要有CNC洗床及車床的底子~~還要有攝影的基礎概念~~重點是你所需要的概念和結果~~ 除非有事實需要~~否則在台灣加工費用會很昂貴~~材料是沒多少錢~~但是花在溝通直到你所要的成品會氣死你的~~至少你要跑很多次還要懂機械製圖~~尺寸~~角度~~精度要求~~重點是還要懂專業術語的溝通~~否則那些師傅會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材料要好可以選擇7字頭的鋁合金板材(最高級的鋁合金)加工比較堅硬(6字頭比較軟~~)~~平行呎條滑軌可以採用工業級高精度滑軌~~垂直滑軌也用工業及高精度滑軌~~(精度為千分之一 mm)鈦鋁合金或純鈦更好材質堅硬料輕質硬~~比較不好加工~~ 鈦合金目前每公斤大約要6000/NT以上~~需要訂料才有~~硬度是鋁合金的三倍~~加工費用也同~~
如果你真的需要製作一組在私訊給我~~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自己DIY太麻煩又太花錢了,換系統吧! Canon 有顆專拍建築的利器,Canon TS-E 17mm f4L,裝在5DII拍建築很方便的.
|
網路會員

|
要做到搖擺的效果除了做一個...還有就是進PS 當然啦..做PS總是沒直接拍來的好爽
我個人有點問題的想法來了... 鏡頭使用NIKON...沒錯吧.. 機身呢...用NIKON的NEX相機 在那個有點短小的蛇腹及金屬支架間..對焦在十公尺外.真的還有上下左右20度的搖擺,上下12mm昇降的能力 如果還有..那真是太強了. 真希望能看到它拍攝大樓的相片....
不好意思... 因為我個人曾使用90mm鏡頭在45機上用617片匣拍大景時,整台相機一搖擺就都快打結了.想想這個使用nikon鏡頭的精細產品,在NEX和FF間那一點點微小差異的空間.能搖擺的空間就很值得注意了..當然啦它在微距使用時是一定可以隨心所欲的搖,但對到無限遠能搖多少,很值得注意一下.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魯獅 發文時間: 2012/01/23 14:54
自己DIY太麻煩又太花錢了,換系統吧! Canon 有顆專拍建築的利器,Canon TS-E 17mm f4L,裝在5DII拍建築很方..(恕刪)
魯大~~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diy的精神不是現成品可取代的~~說實在過程和背後的動力才是值得鼓勵的~
如果說換系統N家也有移軸鏡頭~~品質並不輸C家~~
況且移軸鏡頭不能左右上下自由移動也不能作微距拍攝~~
鏡頭更換的自由度更不是移軸鏡頭可以和蛇腹移軸可以相比的~~
再說你和我不是都有著diy的精神?況且對岸的設計理念也不錯~~
引用 賈已死 的話作為結尾~~
((偉大的藝術家是懂得如何偷取其中的精華之所在))
推薦者: 老何471130 |
網路會員

|
若您是在中部,需要幫忙,我也許可以幫上忙. 我就職的公司有CNC車床(可以車製相互連接的螺牙), 也有認識在玩攝影的CNC銑床朋友(可以銑製照片中的金屬板), 本身可以幫您繪製3D或是2D圖面(工廠才能正確知道您要做什麼?估價才會正確), 前提是需要您把需求說清楚, 這樣就可以討論是否可以順利製作出理想的成品. 新年快樂! jovi修改於2012年01月23日17:45 推薦者: weber880930, 老何471130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lee1024 發文時間: 2012/01/22 19:05
http://info.xitek.com/product/201201/20-74803.html 這個設備看起來不錯 小弟也喜歡拍建築 可否請各位..
剛才因應這個主題自己用紙試摺了一個蛇腹~~還不難~~初作有一點歪斜~~在是個一兩次大概就OK啦~~
因為目前還在春節中~~工廠還沒開工等開工後確定要做一個來玩~~到時候再將製造加工過程和尺寸概略圖PO上來~~
目前還在考慮要不要做表面噴砂和陽極處理~~
|
網路會員

|
E大的質疑有理,只是沒點出關鍵詞--成像圈!
一般135鏡頭的成像圈都是做到剛好比底片範圍大一點, 那來的搖擺与平移空間?一動就超出成像範圍,拍出黑框了!
連結的網頁有個地方不知各位有留意否~~接在蛇腹後面的是一台nex(看造型是Sony的nex, 焦比1.5)表示適用於片幅較135小的機種而且要透過LCD取景,那麼20x1.5(焦比)就是30mm,視角比28pc還窄了;而效果~~該網頁右邊有個女生的相片,四邊都是暗角,難不成1.5倍裁切完都還那麼嚴重?
好吧,可能V1/J1 2.7X crop的可以用,但...20mmx2.7=54mm了,用標準鏡拍建築?別逗了...(且20這支鏡頭的解析度,應付12MP 135畫幅的D700都不太夠了,何況點距小得多的CX片幅)所以,這個東西還是用以滿足DIY樂趣的成分高些吧!
jenhoxen修改於2012年01月27日15:54 推薦者: jk2038terry1019 |
網路會員

|
感謝各位指教
請有能力製作的人士 亦或 知道能製作的單位的人 給予指引 感謝了 推薦者: jk2038terry1019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一般鏡頭(尤以長焦變焦鏡最好用),可以接寫環或蛇腹來變成微距鏡使用,其原理是如微距鏡一樣,讓鏡頭的後鏡組與底片室(或CMOS)距離拉長來達到近拍效果. 移軸鏡是利用夠大的成像圈,以搖擺及平移空間改變焦平面;但一般的鏡頭,沒有夠大的成像圈利用,如何自製移軸器將一般鏡頭變成移軸鏡呢?若是可行的話,早有人研發移軸器來大發利市了,就像3個一組的接寫環. 自製移軸器,唯一的可能是,使用120鏡頭經移軸器裝135機身,尤其APS數位機身來使用,不過,120鏡頭普遍都比較碩大,裝上像Sony NEX那種輕巧型機身,看來會很不搭.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之前原本想買Canon TS-E 17mm f4L,裝在5DII拍建築或室內空間及當一般超廣角鏡高山攝影,但這顆鏡頭拍風景無法裝偏光鏡而作罷. 目前拍室內空間,都以同樣無法裝濾鏡的Sigma 12-24mm為之,它能有非常好的變型控制,室外就以能裝偏光鏡的Canon 16-35mm為主.
|
網路會員

|
是不是這樣說的~~
移軸鏡頭都有一定的角度限制~~如在正負10度或者20度以內才能成像~~(這一點大家都同意的)
移軸鏡頭在可動部分就像一般鏡頭加了接10mm到20mm的接寫環~~這樣一來成像圈被放大到足以成像的角度(此一部分正好成為10mm=10度角度~~20mm=20度角度)假設這是成立的~~成像就不是問題了~~事實上好像是的~~
假設上面理論是成立的~~(實際上也是)蛇腹移軸就可以成立~~角度同樣受限制也成立~~4x5相機相同都有其限制是一樣的~~
如果以上都是成立的~~就可以對照為事實是成立的~~這也是為啥蛇腹要用紙和布來做(爭取最短的接寫延伸)而不用伸縮接寫環~~這就是為了成像圈不被過度放大而喪失最大角度(廣角)以上所說應該是成立的~~
上面如果有錯~~請前輩加以指正並不吝賜教~~
回J大~~如C家17mm移軸鏡頭應該是鏡頭為17mm加移軸可動部分~~此一原理是否可對照蛇腹園裡一樣~~相同的都有角度限制~~
回魯大~~可動移軸轉接環早就有人做出來啦~~我一時找不到資料好像X石也有在賣~~
所以鏡頭還是不變~~(假設這是成立的)改變的是感光元件的放大倍率問題和裁切問題~~
jk2038terry1019修改於2012年01月29日14:22
jk2038terry1019修改於2012年01月29日14:30 |
部落格(8) 論壇版主

|
如果移軸轉接環改變的是感光元件的放大倍率問題和裁切問題,那麼,要使用這移軸轉接環就得使用更廣角的鏡頭才行了,例如Sigma 12-24mm這種超廣角鏡,才能拍出夠大的建築物. 周大Diy好移軸器後,我拿這顆Sigma 12-24mm測試看看,若可行的話就太好了,不過,鏡頭卡口接環可是一個問題,必需拿一個故障的鏡頭開鍘囉!
|
網路會員

|
拿一個C轉M42接環就可以啦~~ 殺鏡頭屁股過來也可以~~ N轉C也可以啦~~ 本人比較喜歡殺你的鏡頭倒是真的~~ 
還要有C家機身卡口~~5D2的機身卡口好像最好用啦~~
逃也~~~~~ 
jk2038terry1019修改於2012年01月29日17:55 |
網路會員

|
>>回J大~~如C家17mm移軸鏡頭應該是鏡頭為17mm加移軸可動部分~~此一原理是否可對照蛇腹園裡一樣~~相同的都有角度限制~~
周大,就我所知, 正牌移軸鏡的成像圈比同焦距一般鏡的面積大好幾倍(4~9倍之間),以Nikon 35PC為例(這是最起碼的一顆小移軸鏡,以現今眼光看,啥用也沒有),把它升到極致/對轉180度各拍一張圖接起來的話, 視角差不多與20mm相當;也就是說, 一顆35mm移軸鏡的前組鏡片,實際上是一支有20mm廣角實力、成像範圍約有6x6底片那麼大的鏡頭.
所以逆向思考, 拿一顆17mm的正常鏡頭(成像圈36mm左右)來當移軸鏡前組的話, 感光元件必須要縮小,可能到4/3左右(135底片的1/4面積),才能感受比較明顯的移軸效果.
至於一般廣角鏡周邊畫質的劣化問題, 就不多提了.
jenhoxen修改於2012年01月29日23:28 |
網路會員

|
移軸鏡頭好像無法對轉180度~~這好像倒接鏡頭一樣~~
假設卡口和鏡頭有10mm的轉接厚度~~相對地接寫環原理成像圈被放大到6x6成像圈~~
如果理論成立~~就不是fx或者dx格式問題~~假使理論不成立就只能用dx格式或者4/3格式~~
不過先決條件是要有一顆好的廣角鏡頭~~這倒是真的~~
假設我沒記錯~~N家過去有出蛇腹移軸~~雅虎上面有刊登~~價格好像是14500~~
這是這幾天找資料無意中看過~~我在找找~~如果確認無誤將證明這是可行的~~
剛剛上奇摩拍賣打入*蛇腹*兩個字會出現三組~~型號是PB-4蛇腹移軸~~
所以上面所說的都可以成立~~也代表蛇腹移軸可以直上FX格式~~
謝謝J大提醒~~讓所有的疑慮獲得証實及排除~~
我不會做連結~~哪位大大請幫忙~~
jk2038terry1019修改於2012年01月30日00:17 |
網路會員

|
剛剛看了移軸鏡頭~~幾乎所有的移軸鏡頭最大角度偏移都不超過12度((所有的原廠鏡頭N家C家都一樣))~~故而並非移軸鏡頭可以無限角度移位~~
所以原廠移軸鏡頭都是受到條件所限制~~同理可證明蛇腹移軸亦然~~
證明一點是移軸角度無法大於12度角~~同理可證明蛇腹移軸也不可大於12度角~~
假設這12度的偏移正好呼應6x6片幅投射于135片幅成像的偏移量~~理論上可行~~
135鏡頭接上蛇腹轉接本體厚度應為12mm~~相對於接寫環12mm經放大作用後呼應6x6的成像圈~~相對理論也正好符合原廠最大偏移量12度的限制~~
假設原廠數據是正確的(C家的17mm移軸數據12mm是官方資料)~~J大的理論是無法成立~~反之J大的理論就可以成立~~
以上止於理論上的探討~~至於官方資料是否正確不得而知~~不過這對於自己想做一套是有所助益是真的~~
|
網路會員

|
這個設備看起來不錯 小弟也喜歡拍建築 <<<<<<<<<<<<<<<<<<<<<<<<<<<<<<, 這個是版主想要的...他想用來拍建築
但是看了大家的回應,應該是跟這個要求無關的(除非剛好是想拍建築模型) 我上一篇的回應無需討論到成像圈,這個構想要應付版主的要求就會被打槍的可能 而大家在討論成像圈也沒什麼意義.因為要我在想.要拍建築...這東西根本辦不到 <<<因為要搖擺根本不能無限遠對焦>>>...這個才是我的疑問 更何況移軸鏡不能搖擺的居多,上昇移軸個一二十幾mm就很迷人了 但移軸鏡又和版主的想法無關,雖然說搖擺可能也無關緊要,但版主就想要蛇腹.
否則可供搖擺的蛇腹要找到合適的成像圈鏡頭.(長鏡頭,120鏡頭都很大不是嗎).根本不是很困難的,另一個難點是成像圈會被機身自己的深度擋到,昇也沒有用迪.....
尼康F接環 到底片平面為46.50 mm就算是最小距離的sony的E接環機身為 18.00 mm(以上資料若有誤請指正,我也沒把握)中間可供製作蛇腹的空間是27.5mm 這空間不算小,但要找到強度夠足以支撐機身及鏡頭的架構接環再加上蛇腹 仍有搖擺的空間可能就很拼了.(如鏡頭接環用拗版,加大鏡頭鈑及蛇腹用皮囊等).當然啦..如果只是昇降那就可能好辦一些.
再不然現在網路上也有人賣四五機用的135後斗...這不就解決一切了嘛 (第一次看人賣還在想..真有才..但仔細想想,騙人的吧,頂多是把45機當接寫蛇腹,這東西上市很久了,版上也有人賣,實際用過的人若是可以出個聲,把成品拿出來分享,這樣會達到什麼效果,大家了解起來會更快)
jk大在機械上一定是強中手,在攝影理論上也投入不少功夫,但仍有一些誤區 不過言歸正傳,我還是希望jk大能在這方面早日分享您成功的經驗談
因為要搖擺根本不能無限遠對焦> 推薦者: jk2038terry1019 |
網路會員

|
JK 大可能把“移軸〈Shift〉”和“傾斜〈Tilt〉”兩項功能搞混了,Nikon的蛇腹是透過皮腔伸縮控制對焦,近而或得更短的拍攝距離及放大效果;而 RB-4 則不同於RB-5、6另增加 Tilt 的功能用於控制景深〈搖擺是指傾斜,不是移軸〉。如果單純只要 Tilt 功能,這類配件不難尋找。 Jonhoxen 大是根據廠商的商品所做的蟬述,在目前而言這還是 Shift 的不變法則。 另外,哈蘇相機曾經生產一款移軸增距接環,供一般哈蘇鏡頭使用,它有哪些限制我不了解,它如何突破成像圈的限制以達到移軸的功能?JK 大不防了解看看。 推薦者: jk2038terry1019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phtoboy 發文時間: 2012/01/30 03:40
JK 大可能把“移軸〈Shift〉”和“傾斜〈Tilt〉”兩項功能搞混了,Nikon的蛇腹是透過皮腔伸縮控制對焦,..(恕刪)
- 請在此輸入回應 -
假設(軸)是光學的中心點=鏡頭的中心點~~中心點移動無論上下或左右是否也等於移軸?~~
如果這個理論是成立的~~移軸鏡頭是可以上下左右移動其中也可以包含了仰和俯~~其中最大角度不超過12mm或稱為12度(官方規格)為最大移軸度~~
假設上述所言是成立的~~蛇腹會很容易辦到上下左右和仰俯~~這樣是否相同的達到其相同最終目的??
至於景深是否可以用縮光圈來取得最大景深?(板上多有論述)
至於對焦問題~~鏡頭上面都有對焦環~~是否可以處理對焦上面的問題~~假設可以合焦便不是問題
假設蛇腹延伸的目的是為了將被攝物體放大~~就像接寫環拍微距延伸使被攝物體達到放大的目的~~其最終目的是否相同??~~
如果傾斜(Tilt)只是為了取得景深~~這一部分是否推翻縮光圈無法取得最大景深~~如此一來會前後矛盾~~
以上本人不太瞭解~~但是理論必須和實際做一個結合才會有成果的~~我只是根據數字和邏輯一廂情願地推斷~~是否可以達到其最終效果仍是未定數~~不過還是謝謝各位提供相關資訊作為參考~~假使有錯請給予指正~~
請不要告訴我用軟體去修改比較容易~~這樣會破壞大家在這挑燈夜論的目的和精神所在~~
推薦者: phtoboy |
網路會員

|
剛才做了一個小實驗~~
將鏡頭平移(上下左右仰俯和傾斜)最大距離約在12mm~~在S5 PRO或者在底片機上面都無成像暗角問題~~(觀景窗上顯示)超過12mm以上就有暗一邊~~(官方數據好像是正確的)
至於對焦問題~~調整對焦環是可以獲得正確合焦~~這一部分是否跟蛇腹對焦無關?(S5 PRO可以很清楚的~~有實際拍攝~~FX沒相機測試~~)
至於縮光圈是否可以達到景深~~有待測試~~
假設移軸的定義是將光學中心點也就是鏡頭中心點移動(含上下左右及仰俯)都可以達到目的~~這是被証實的~~
以上祇做粗淺測試~~是否可以直上蛇腹有待成品証實~~
jk2038terry1019修改於2012年01月30日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