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討論話題
|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
就一般的印象或實際的現況來看,Pentax的單反似乎不是幹活的工具,這實在有違
單反的真正使用價值,真的是如此嗎?
若以鏡頭群來看,Pentax的鏡頭還算整齊,但的確不夠全面性,難以讓專業人仕選用.
且以機身來看,K5的各項功能幾乎已可滿足所需,所謂"幾乎"就是還達不到專業的
硬指標,這包括對焦機能,高感標準,週邊配件等.
所以,就這些微差別而讓 Pentax單反無法趨於主流地位;但是,真要靠單反幹活的情
況下,Pentax單反可能並不如想像中的差勁.
配備如下: K-5+DA14mm/2.8+DA*16-50mm/2.8+DA*50-135mm/2.8+DA*200mm/2.8
將這一機四鏡加上AF540外閃實際工作後,體會到Pentax單反幹活並不構成大問題.
當然,稍有不足處就是前面提到的幾點,若原廠能加強改進這些的話,所謂 FF單反是
否要強行出現就顯得不是重點所在了.
首先希望機身的對焦點能顧及畫面周邊的需求,目前11點在某些條件下不敷使用.
再來仍是ISO高感的部份,不敢要求太多,若能再提升半檔就算滿意.
鏡頭的部份,較吃力的要屬廣角端的光學素質,尤其是畫面周邊解像力下降嚴重.
而高端星鏡的遮光罩結構其實相當脆弱,最好能重新設計或強化扣裝機制.
最後則是外閃的搭配問題,P-TTL曝光智能有待積極改善.
單反相機的使用不能脫離幹活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跨入數位時代多年的今天 !!
推薦者: jenhoxen, 老何471130, udog200, 原野綠
|
網路會員

|
小弟等這篇好久了, 無權加分, 給您用力鼓掌!! 推薦者: 老何471130, udog200 |
部落格(3506) VIP

|
雖然專業需求的能力.比起C家N家略顯不足.
但近幾年.力求上進.還算差強人意.
算起來.足供高級業餘人士的擁戴.
學有專長.各有領域. 學以致用.生活樂趣. 老是愛攝影.何處不照相.放假到處跑.屁股沒坐下. 推薦者: udog200 |
網路會員

|
*Ist Ds是带给我最多欢乐的一台相机 我喜欢Pentax的操作,方便简洁直观 但是那种比手动还费时的自动对焦和奇怪的白平衡让我头疼了好一阵子 我在大陆的前三年这台相机跟着我到处跑,一直到坏掉为止,也因为他坏了,我停了两年没有拍照 期间考虑的好久到底该不该换相机,我要求很简单,入门机就够了。浮动光圈的镜头就够了。能转接M42方便就万事OK 一直想再买一台PENTAX。。。。。。但是。。。。。。我又一直等待全片幅。 最后还是又回到CANON的怀抱,不过PENTAX的镜头我全留着,继续等待。。。。。 加油!至少我的CANON用的标准镜还是SUPER-TAKUMAR 55/1.8,呵呵呵! 推薦者: 老何471130 |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
是不是要抱牢老鏡頭等待全幅可能得重盤考慮一下,主要因素是畫質的要求,
全幅老頭都是底片時代的產物,較高端鏡頭用在APS-C還可以有相當程度的
效能,甚至可以超越 DA專用鏡頭,但若放在 FF身上時,成像品質將會大打折扣.
建議,老頭儘可以利用在目前的K機無妨,若等待FF似乎有所不智,屆時可能會
大失所望.
期待大片幅的機身,勢必會在意這一點.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SMC43 發文時間: 2011/03/15 14:37
全幅老頭都是底片時代的產物,較高端鏡頭用在APS-C還可以有相當程度的
效能,甚至可以超越 DA專用鏡頭,..(恕刪)
S大, 請教一下,新公主不包括在"可被超越"的範圍內吧? Tokina化身的那兩顆可為職業用途撐場面的DA呢?(16-50及50-135) 還是也不如嘶嘶叫的老FA頭?那就太慘了....
jenhoxen修改於2011年03月15日15:33 |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
關於這幾類新舊高端鏡頭的高下如何?最好還是參考綠版大曾做過的測試.
個人都會樂於使用這些鏡頭,包括三公主,小公主或是FA*以及DA*系列,但是,
除了質素之別外,若以各項條件綜合來看,配合實際面的需求,DA*不得不買單.
手上若已保有 FA星鏡,可喜!擁有舊款三公主,可賀!現在就可以好好發揮,或者,
可以賣得好價錢!
不過,當FF機身真的出場時,鏡頭主角將不會是他們,應該是全新系列的 DFA ;
所以,當不再考慮以老鏡頭坐等全幅機之後,鏡頭主流就已相當清楚的呈現.
不論是FA星鏡或是三公主,仍然保有巔峰的地位,他們的關卡會落在虛無飄渺
的全幅機身上,這會是相當嚴峻的考驗,一旦過不了關則全幅機身陪葬,難喔!!
|
部落格(110) 論壇版主

|
FA*雖然銳利度並沒有現在的DA*好,在數位上拍起來似乎會讓人覺得不夠清晰,
但是我覺得在通透與細膩的表現上,比DA*好很多,
還有一點就是FA*有些時候散景會出現二線性虛化的情形,這點倒是輸給了DA*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原野綠 發文時間: 2011/03/17 23:25
FA*雖然銳利度並沒有現在的DA*好,在數位上拍起來似乎會讓人覺得不夠清晰, 但是我覺得但是我覺得在通透與細膩的表現上,比DA*好很多..(恕刪)
綠大, 是否表示DA比較銳利, 但對比較大, 以至於層次沒有FA好,拍出來的影像比較呆板的意思?
|
終身 VIP

| |
部落格(110)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jenhoxen 發文時間: 2011/03/17 23:35
綠大, 是否表示DA比較銳利, 但對比較大, 以至於層次沒有FA好,拍出來的影像比較呆板的意思?
也可以這麼說,不過不至於到呆板而言啦,只是DA的對比大、濃度高,比較討喜
原野綠修改於2011年03月21日10:03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難得看到 SMC43 大的發文,勢必也要來捧場一下。
經過這幾年的沉澱,小弟防潮箱內也幾乎都轉成數位了。 與 Canon / Nikon / SONY 相較之下, k-5 的確機身性能進步相當大 要做為工作機,坦白說以我不高的標準來看綽綽有餘了。 高 ISO 的表現已經幾乎是目前感光元件的極限,這點超滿意。 然而多數同好仍然受限在自己的觀念,汲汲追求 135 FF 的 Pentax 殊不知現在的 DA/DA* 已經可以大多滿足自己的要求。 過去的 FA/FA* 已經不再適合數位時代的光特性。 若是要有 135 FF 勢必得重新開發鏡頭群...
地震前我自日本有耳聞一些令人驚訝的消息 只是不知道現在是否策略會改變??? 但如 SMC 兄喜愛 Pentax 一定有其因 本此初衷拍照,該有的也都有了,豈不甚樂 !!! 推薦者: SMC43 |
部落格(6) 網路會員

|
地震前我自日本有耳聞一些令人驚訝的消息
只是不知道現在是否策略會改變???
是什麼讓人驚訝的消息?
能否透露.
|
網路會員

|
看完大大們的討論,想知道FA43和DA40套在K-x或K-5上,DA的畫質會好過FA的嗎? 推薦者: jenhoxen |
部落格(110)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SMC43 發文時間: 2011/03/28 12:49
地震前我自日本有耳聞一些令人驚訝的消息
只是不知道現在是否策略會改變???
是什麼讓人驚訝的消息?
能否透露. -
難道是現在出的新品鏡頭都免費幫你鍍了稀土元素,這可是二三十年前就禁用的材料耶 
|
部落格(110)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glc2009 發文時間: 2011/03/30 10:55
看完大大們的討論,想知道FA43和DA40套在K-x或K-5上,DA的畫質會好過FA的嗎?
-
畫質來講應該是FA43會比較好,光圈也了大一點,
不過DA40的特色是便利,兩顆鏡頭的取向並不同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原野綠 發文時間: 2011/03/30 15:53
畫質來講應該是FA43會比較好,光圈也了大一點, 不過DA40的特色是便利,兩顆鏡頭的取..(恕刪)
這麼說, P家光學素質十幾年前就到頂啦? 這麼多年都沒突破
所以, "繼續生產"代表"無法取代"?.....
|
部落格(110) 論壇版主

|
原發文者: jenhoxen 發文時間: 2011/03/30 16:09
這麼說, P家光學素質十幾年前就到頂啦? 這麼多年都沒突破
所以, "繼續生產"代表"無法取代"?.....
-
我覺得並非這樣,只是樓上只是拿FA43跟DA40比較,就像拿早期的K鏡與M鏡比較,
一個以畫質為主,體積大、重量重,
一個以便利為主,體積小、重量輕,
但若這樣就說PENTAX光學沒有進步,這就太過偏頗了
推薦者: SMC43 |
網路會員

|
綠大, 我對P家鏡頭彼此間的關係(以及畫質高低)所知很有限, 所以用N家的產品來舉例.
N家有一些從十多年前一直流傳至今還在生產的AF鏡頭, 例如AF20/2.8D(以下省略AF-D字樣)、24/2.8、35/2、50/1.4、1.8、85/1.4、1.8、80-200/2.8(小黑三), 乃至於前大三元AFS17-35/2.8、28-70/2.8等等, 均為全幅機可適用, 但多少有些不適於數位影像的問題(例如紫邊)、或者以今天科技可以處理得更好(例如周邊畫質下降). 但由於具有一些新鏡頭反而失去的優勢--如輕便、較低價格, 或耐用度; 舊款反而成為部分用家的優先選擇, 因此持續生產.
持續生產的理由不是新鏡光學素質或焦段的變化取代不了老鏡, 而是伴隨更佳性能的其他改變(價位/體積/重量)不能滿足部分用家的需求.
而我一直在留意P家資深前輩的心得或評論, 常見到的都是星鏡、三公主如何傳奇、那顆老鏡又接到那台數位上獲得了什麼樂趣, 彷彿就沒人認真正視"喂,Pentax你最近做的產品到底有沒有比十年前更好"這問題, 也很少拿來和C/N同規格主流產品硬碰硬PK畫質表現, 這樣有點像積架碰到雙B永遠只談"品味"、不談"操控"或"安全"一樣, 沒個絕對/透明的比較基準. 也讓熟悉C/N"顯學"的用者如果想闢條蹊徑、走走"輕便路"時, 真的很難事先評估自己走不走(用)得來?
這也是上次看到SMC大大開版,觸碰到"拿Pentax工作",以及"DA小公主與FA三公主的比較"等話題,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原因.
jenhoxen修改於2011年03月30日19:02 推薦者: SMC43 |
部落格(110) 論壇版主

|
jenhoxen兄,我瞭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 我個人也是對PENTAX有著"持續生產的理由不是新鏡光學素質或焦段的變化取代不了老鏡"這樣的感覺, 所以我手上的DA鏡頭不多,只有收幾顆讓我覺得還算合胃口的早期的DA鏡, 其他都還是老鏡頭,從M42、M、A、F、FA...等都有幾顆;
不過我覺得這點並不需要苛求,畢竟一家公司要考量的方方面面並非是消費者所能想像的到的, 而PENTAX這麼一家小公司更是無法像C、N、S這種大公司能夠兼顧的多, 現今的PENTAX就好像是一間小工廠,資金、資源有限,無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所以就只能從偏門著手,例如:精緻、輕便、特殊...等等去發展自己的特色來吸引一般使用者,
三顆FA LE一開始真的是令人趨之若鶩,但是寡不敵眾,只有三顆鏡頭並不能改變什麼, 尤其是在快速淘汰的數位時代裡,跟不上腳步只能等著被併購, 所以光學再好、鏡頭設計再好,但電子技術跟不上也就等於腳步跟不上, 因此不能再曲高和寡,也只能盡量去迎合一般使用者的口味,
我想這呼應了SMC老哥在本樓所表達的意思
原野綠修改於2011年03月31日00:18 推薦者: SMC43, jenhoxe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