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1) 網路會員

|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這一支鏡頭是比較強,光前面的這一鏡片,PGM非球面鏡片和ED玻璃鏡片 奈米結晶塗層,有效降低鬼影和眩光,就贏很多了,請多多指教。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原來我也是「幸福達人」?
我是用
Nikon AF 35mm f2D
,沒用過
24-70mm f2.8G
因為我喜歡定焦,比較以上兩個鏡頭:
35mm f2
至少在五個方面勝於
24-70mm f2.8G
(一)光圈大一級:觀景明亮、弱光環境、散景
(二)體積小一號:街拍比較不顯眼
(三)重量輕很多:掛脖子上比較不累
(四)價錢低很多:差價可買另一支名鏡
DC 135mm f2
(五)耐用高很多:內建對焦馬達
AFS
的耐用度?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ArticleList.aspx?ForumId=19&TopicId=133482
〔註〕
B&H
今天的價格:
Nikon AFS 24-70mm f2.8G
:
US$1,679.95
價格剛好可以買以下名鏡組合(任選)︰
〔組合一〕:
Nikon AF 35mm f2D
:
US$319.95
Nikon AF DC 135mm f2D
:
US$1,299.95
(還有找
US$60
)
〔組合二〕:
Nikon AF 35mm f2D
:
US$319.95
Nikon AF 50mm f1.4D
:
$289.95
Nikon AF DC 105mm f2D
:
$1,019.95
(還有找
US$50
)
〔組合三〕:
Nikon AF 35mm f2D
:
US$319.95
Nikon AF 16mm f2.8D
:
$889.95
Nikon AF 85mm f1.8D
:
$424.95
(還有找
US$45
)
nikonguy修改於2010年06月02日10:23 |
網路會員

|
唉~~當年我由F4換F5時, 把從學生時代賣一個換一個、辛苦存下來的定焦鏡全賣了, 換入當時心儀已久的大三元(20-35/2.8、28-70-2.8、80-200/2.8), 拋出的大概有AIS16/2.8、AF24/2.8、AF35/2、AF50/1.8、AF85/1.8、AF35-135、AIS105/1.8+TC16A ; 我是用大軍閥張宗昌(在電影裡的)一句話自勉的: 「寧吃仙桃一口, 不吃爛桃一框」.... 
jenhoxen修改於2010年06月02日18:55 |
網路會員

|
「框」寫錯了, 應該是「筐」才對...  |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
器材是一分錢一分貨,考慮方便性或以後更換機身還是三元鏡之一Nikon 24-70mmF2.8G是配D700最好的選擇,(我是這組合使用戶)缺點就是太重了,走拍一天下來,比上班還累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每個人對〝爛桃〞的定義不同
等現代的「電子塑膠鏡頭」嘰嘰叫
不對焦的時候
您就知道什麼是〝爛桃〞了!
|
網路會員

|
唉~~對我而言, 快速對到焦而且構圖精準便捷、清晰銳利 比什麼都重要~~耐用的優點也是得"有那麼多機會使用"才彰顯得出來; 拍不到畫面→沒頭路→沒機會用→耐不耐用都沒差啦....  推薦者: modlinden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快速對到焦而且構圖精準便捷、清晰銳利」
這好像手動對焦也能辦到耶?
(不然
Pre-AF
時代那些精采瞬間是怎麼拍的?)
|
網路會員

|
哈哈~~上回不是聊過了: 成功的機率、比例問題呀!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nikonguy 發文時間: 2010/06/03 12:38
不信的話您看看這篇︰(請注意影像獵人對樓主的評論)..(恕刪)
那篇Po在手札的版本我看過, 沒想到在01變成這樣子....
很極端的例子, 行內人不致於如此吧, 不論「器材優先」或「腦袋優先」, 都是在保有「基本盤」之後的事不是嗎.
|
網路會員

|
用途不同,各有所長。 AF 35mm f/2D 的強項在於拍人像、或是淺景深的效果。 AF-S 24~70mm f/2.8D N 的強項在於可適合多種主題和環境,變焦取景快速, 另有Nano鍍膜、光學控制玻璃、和AF-S等加持下,更為突出。 悠閒時刻,我會拿35mm定焦當鏡頭蓋; 一般旅遊或活動場景,當然以24~70mm為首選。 ----Edited by Eric Liu ---- efon修改於2010年06月03日13:43 |
網路會員

|
既然樓主有提到NIKKOR 24-70mm f/2.8G,表示應該也買得起 那就不妨挑選這支名鏡吧.... 就算拍得不夠好或缺錢時,要脫手也還挺保值的!!
若是要買35/2,那就選看看有無二手美品,以省錢為先...
以上的權宜之計,或許可供參考!!
至於尼康大所連結的內容... 這位影像達人評圖真的說到要害了 構圖有時候,那是個人創意或造化,要自己領悟,是教不來的.... 但是這多點對焦的先進科技,我也是挺頭皮發麻!! 有時候,路過中正紀念堂,碰過幾次老外拿相機請我代拍照(我身背相機,他可能較信任些) 前二天碰到的是年紀稍輕的玩家,相機較高檔,N牌的 多點對焦,我還真不會用(數位機身我應該只需要用單點對焦就行了) 還好半按快門幾次,看到臉部有對焦點,後面的中正紀念堂也沒切到 按了快門之後,還是連拍的.... 結果,那老外謝完之後,轉身立刻開始檢查我拍的成果 真是@#%$&..... |
部落格(38) 網路會員

|
前幾天在苗栗巨蛋拍全國躲避球錦標賽 不只球員要躲球 拍照的也要躲球 下雨天 裡面光線條件不佳 如果只靠變焦鏡2.8光圈 iso已經峺到1600有時還-1 後來改用35f2 光圈維持在2.4 iso只到560 而且 在中場廝殺的鏡頭 更容易捕捉 變焦鏡往往為了改變焦長 反而沒辦法專注於比賽的變化 推薦者: jenhoxen |
網路會員

|
我覺得尼康大舉的例子,是屬於【腦袋】的問題,不是【器材】的問題。 若 腦袋 不對,用全手動鏡頭、全機械相機,結果也是... 腦袋 對了,用 數十對焦點、最【先進】的數位相機、AF-S鏡頭,也可以拍出經典巨作。 數位、電子化,不是原罪;使用者的觀念、做法,才是決定關鍵。 現在用數位機的,有幾個會去做 曝光包圍?會去玩 重複曝光?(當然這還有機身的問題) 喜歡 藍天 的,刻意等到天氣好、空氣好、溼度低,然後才出機?
機械式、電子式、手動鏡、AF、AF-S,各有長短;了解各自的特性、優缺點後,選擇合乎自己需求的器材類別,這才不會 人云亦云,拍起照來也更能得心應手。
鏡頭的表現,如果可以,我建議還是實際試拍(例如若借得到),才比較真能了解其表現。畢竟您個人的喜好、拍攝題材方向等,您自己最清楚。
喜歡銳利度高、色像差較小、適合大多題材(方便性)、鬼影耀光控制較好、需要搶拍快速對焦、對【重】量接受度較高的(D700加AFS24-70大約 2 公斤),又不特別想當成傳家寶的,單純當作攝影的【工具】...可以選24-70。 對以上項目要求度沒那麼高的,又很在意重量問題,偏好大光圈,焦段也適合您的拍攝題材習慣,成像特性你喜歡...可以選35。
至於AF-S容易壞的問題,撇開【個人運氣】不談,除非拍攝量、頻率超高,又或使用者使用、保存習慣不佳(若是此項,手動鏡也會有問題),否則故障率沒有高到會令人望之卻步的地步。
而手動鏡,對現在N家的DSLR來說,因為沒有可換裂像式對焦屏,所以手動對焦有點累,雖然有合焦顯示燈,但...用過試過的就知道我想說甚麼了,尤其在大光圈、淺景深時。 推薦者: jenhoxen |
網路會員

|
我居然忘了現在有LiveView可以輔助手動對焦 >< ...但好像還是沒裂像式方便,而且比較耗電。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luwenpin 發文時間: 2010/06/03 13:43
既然樓主有提到NIKKOR 24-70mm f/2.8G,表示應該也買得起 那就不妨挑選這支名鏡吧.... 就算拍得不夠好..(恕刪)
- 請在此輸入回應 -
那個影像獵人就是後來假冒三聯單,拍攝小狗小體得那位仁兄!
後來才知道他只是園區工程師而才剛入門的攝影新手!
當初NIKON在開發PGM時候,就有提到就因為複合非球面的樹酯部分有環境耐用性問題,而精研太慢耗材所以才開發這種<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
而且事實上,塑膠鏡片因為各種折射率選擇性有限,大多鏡頭是很難去使用,不曉得到底是從那時候開始有這種論調,因為AF不夠力所以要選用塑膠鏡片?
那原因應不是AF關係,而是因為塑膠成型精密度高成本低,但很難應用在大部分鏡頭上,那樣光學很難設計!
更何況現在用的超音波馬達,為各自量身打造,本身超音波馬達低轉速高扭力表現,而且可以進行各自精密微調,這個才是AFS化最大原因,否則一般AF鏡對焦也不慢,甚至還有些是比較快!
其實NIKON中高階鏡頭在重量上都是遠比其他家重很多,好聽是內部都很實在!
反而像C家16 35這種塑膠斷裂案例還不多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047185&m=f#
反而是24-70雖都是金屬用料,但之前有些問題,也都是金屬在斷或著從螺絲從金屬鏡身抽出!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39337&pagenumber=1
實際上,很多設計時候可能沒考量到一些特別使用問題,否則一些塑膠鏡身反而問題還比較少!
推薦者: jenhoxen |
部落格(1) 網路會員

|
針對主題:NIKKOR 24-70mm f/2.8G鏡頭結構 11組15片 光圈葉片數9片 濾鏡口徑77mm 最近拍攝距離0.38公尺 尺寸(全長x最大直徑)133x83mm 最大拍攝倍率0.27倍 重量900克 雖然覺得它很巨大,然而重量平衡卻相當不錯,這款除了奈米結晶鍍膜以外,還將ED鏡片,複合型非球面鏡片等Nikon最新光學技術精華集結於一身的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縮到光圈F4成像就會變得相當銳利,變形像差在廣角端雖然有明顯桶狀變形屬於比較單純變形利用軟體就能簡單修正,而中間焦段到望遠端有輕微波浪狀變形,但不是很明顯,最大特色就是面對逆光也不容易產生鬼影及耀光,而且還能夠得到清晰通透感良好的成像,雖然又大又重而且昂貴卻是一款對得起價錢兼具高度描寫力和操作性的鏡頭 另外AF Nikkor 35mm F2D 鏡頭結構5組6片 光圈葉片數7片 濾鏡口徑52mm 最近拍攝距離0.25公尺 尺寸(全長x最大直徑)43.5x64.5 最大拍攝倍率0.24倍 重量205克 即使是廣角鏡頭也能使背景模糊,光圈葉片並非圓形光圈,多邊形散景雖然令人在意,但考慮實際售價這點來看,倒也頗能令人接受 推薦者: 李大興 |
網路會員

|
既然不考慮方便性, 誠心建議: 找一支二手的 35-70/2.8 + 24/2.8 (或 20/2.8), 重量, 最大光圈與畫質都與 24-70/2.8 相當, 但價錢只要一半不到 (二萬元出頭). 我之前用 35-70 + 20 的組合五, 六年, 覺得僅有的缺點就是 20-35 這焦段的空缺過大, 後來才又買了 28/2.8, 之後又換 Tokina 的 28-80/2.8, 再換回 24-85/2.8-4, 現在則用 24-85G/3.5-4.5, 套句老美常說的一句話: Cannot be happier!
|
網路會員

|
兩支我都使用過 也各自服役一年以上
便利性.拍攝性.及預算都不在考慮範圍的話
樓主所提問的單一要求 我選擇24-70mm
以使用的感覺與經驗提供給您參考
ps.預算不是問題 兩支同時購入 更佳
一小黑一修改於2010年06月11日0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