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光影大大:  怎麼看起來不管在銳利度或ISO畫質,都是1Ds3表現出色,那a900實在看不出高畫素的價值,細節又沒提升,ISO更是一蹋糊塗! 我想SONY會怎樣出24MP實在是沒辦法中的辦法,畢竟若和D700相近,那機身魅力很難敵過D700;畫素和5D2接近也很難贏過其畫質表現和鏡頭群,所以至少以24MP為135最高畫素還比較有噱頭!
  雖是1DS3和a900比較,不過感覺好像是替5D2鋪路! 而對SONY這支產品目前還是沒辦法和C/N比較,但還是期待後續的改進! 
   | 
	
		 網路會員
  
  | 
友站有資料DCView評SONY A900實拍,你去看看便知. 
  | 
	
		 網路會員
  
  | 
加油~終於有人能挑戰Canon機皇了, 有競爭才有進步啦! Canon最近的進步是有點慢
  但更不希望Canon到此為止~因為我是用Canon系統的~  | 
	
		 網路會員
  
  | 
說實話 我也覺得1ds3個方面都贏唉 不太瞭解為何評語說a900細節豐富 怎麼看得出來呢 恩 反正見仁見智 總之看到這測試 覺得sony還要一些時間才能追上c/n 至少在專業領域 應該還要一段時間  推薦者:  bigrice | 
	
		 網路會員
  
  | 
這是場不公平的決鬥!
  EF 85mm F1.2L II USM 是神鏡,比它更神的,在地球上只有 Carl Zeiss Planar 1.2/85 Limited(已停產,二手價是天價,可能十萬港元也買不到!)。但今次它沒有上陣,只是派出它的平價替身 Carl Carl Zeiss Planar 1.4/85 ZA 出戰 (只值數千!)。
  論實力,自然是 EF 85mm F1.2L II USM 明顯高於 Carl Zeiss Planar 1.4/85 ZA (這不是我說的,是哈蘇實驗室的測試結果!)所以,表面上是 Canon EOS-1Ds Mark III 勝出,但實際上 Canon 勝出的是鏡頭,不是機身!(雜訊一項不關鏡頭事,的確是 EOS-1Ds Mark III 勝出。)
  因此,要公平比試 Canon EOS-1Ds Mark III 與 Sony A900 ,大家都應用同一枝鏡頭,例如 Carl Zeiss Planar 1.4/85 ZA (用於Canon EOS-1Ds Mark III 時只須加接環),希望 DC Fever 能從善如流,再做一次比試以響讀者!   | 
	
		 網路會員
  
  | 
或許1Ds3在鏡頭上加持下效果是這樣,但之前a900和D3比較,也是相似結果,就算D300用相同a700 CMOS,但人家表現就是比a700好些,其實已經點出SONY在這部份還有許多需要進步空間。 不過,對於一個接手的廠商能有這樣表現就已經不錯,又肯先做出一個高畫素135FF機,所以個人並不是在批評SONY,只是目前結果就是這樣!
 
  光影大大:   DCVIEW 關於a900個人當然看過,但是以其他論壇的感想發表在手札討論,邏輯好像說不太通! 另外就是在DCVIEW結果,這兩個表現是怎樣? 個人是沒看到有這兩個比較,都是個別實拍測試,不知道大大可否提供?
 
   | 
	
		部落格(2) 網路會員
  
  | 
小弟我只是希望SONY不要害到Nikon就好。其實這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的評比,只會讓SONY的Alpha 900更難看而已。話說EOS 5D MarkII都還沒正式上市,那台推出三個多月的D700已經再跳樓大減價了,Alpha 900現在應該關心的事情是如何推出有料的優惠,而不是在那裏跟1Ds MKIII比來比過去的,這樣不過是徒增SONY自己的困擾而已。 
   | 
	
		 網路會員
  
  | 
比較是好事情,因為需要瞭解相機的特性及能力喔! 不管比較甚麼項目,終究會有所謂高低優略(基礎點不一定公平),最重要的是買相機的人參考甚麼呢? 1.單價2.鏡頭支援性3.使用最終目的... a900+1(價格功能比)
   | 
	
		 終身 VIP
  
  | 
		
				【引】這是場不公平的決鬥! EF 85mm F1.2L II USM 是神鏡,比它更神的,在地球上只有 Carl Zeiss Planar 1.2/85 Limited ....【引】
		 
		
				---------------------------------
		 
		
				
						  MY GOD ! 還有 "神" 鏡與 "人" 鏡之分?! 真是太神了。說 "決鬥" 也真是太超過。
		 
		
				SONY出了台自有品牌機皇是好事,但產品不完美是人之常情,畢竟是一代目,再進化到 MK2, MK3 的,就有拼啦。不必一定要在這時候幫他吹捧,等用家們使用一陣子後,就會有比較通論的評點。
		 
    | 
	
		部落格(3)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BKK 發文時間: 2008/10/28 12:32
						 【引】這是場不公平的決鬥! EF 85mm F1.2L II USM 是神鏡,比它更神的,在地球上只有 Carl Ze..(恕刪) 
				-請在此輸入回應- 
				  
				對岸早有比較過85L與Zeiss 60年版,說實在的Zeiss彗星像差嚴重得多,並沒有比85L好到哪裡去. Zeiss賣的貴純屬限量與炒作. 關於A900與Canon,現在終於知道為何Nikon去年不敢出24MP機種了. 
		 
phuang3修改於2008年10月28日12:56   | 
	
		部落格(38) 網路會員
  
  | 
雜訊不關鏡頭的事? 同樣的相機使用不同鏡頭 產生的雜訊就不同了 
  | 
	
		 網路會員
  
  | 
雜訊是當感光元件(CCD 或 CMOS)的進光量不足時產生的(通常是在曝光正常的相片中的暗位出現),可通過影像處理器(在 1Ds Mark III 中使用的是 Digit III)的運算加以掩飾或淡化。
  無論用任何鏡頭,在同一環境中的正確曝光值都是一樣的(攝影者要有特別效果而令相片過曝或欠曝屬例外),曝光值與鏡頭無關,只與感光元件的質素及影像處理器的運算法則有關!  | 
	
		 網路會員
  
  | 
修訂:
  雜訊是當感光元件(CCD 或 CMOS)的進光量不足時產生的(通常是在曝光正常的相片中的暗位出現),可通過影像處理器(在 1Ds Mark III 中使用的是 Digit III)的運算加以掩飾或淡化。
  無論用任何鏡頭,在同一環境中的正確曝光值都是一樣的(攝影者要有特別效果而令相片過曝或欠曝屬例外),曝光值與鏡頭無關,因此雜訊只與感光元件的質素及影像處理器的運算法則有關!  | 
	
		 網路會員
  
  | 
		    二廠名機的比較,除了機身以外, 也是要比較一下鏡頭。 
		該篇的測試,到底是鏡頭差,或是機身差, 難以定論。 
		不過還是有機會做最小差異的比較: CANON 用 C/Y 接頭 Planar 85/1.4 對照 ZA 85/1.4 , 同廠對同廠鏡頭。(但還是有製造年代的差異 與 鍍模配方的差異), 但也是PLANAR vs PLANAR. 
		小弟,覺得需要追根究柢,將實際上的機身 差異性找出來。 畢竟 一台機身 配上各式各樣的鏡頭。 
		才是叫 CANON 1Dmk3  vs  SONY α900 . 
		  
   | 
	
		 網路會員
  
  | 
		二廠名機的比較,除了機身以外, 也是要比較一下鏡頭。
		
				該篇的測試,到底是鏡頭差,或是機身差, 難以定論。
		 
		
				不過還是有機會做最小差異的比較: CANON 用 C/Y 接頭 Planar 85/1.4 對照 ZA 85/1.4 , 同廠對同廠鏡頭。(但還是有製造年代的差異 與 鍍模配方的差異), 但也是PLANAR vs PLANAR.
		 
		
				小弟,覺得需要追根究柢,將實際上的機身 差異性找出來。 畢竟 一台機身 配上各式各樣的鏡頭。
		 
		
				才是叫 CANON 1Dmk3  vs  SONY α900 .
		 
		  
		
				完全同意你的說法!
		 
   | 
	
		 網路會員
  
  | 
兩者價差那麼大,1DS3就算比較好,好像也勝之不武。  | 
	
		 網路會員
  
  | 
		其實大家期待的是 5D Mark II ,相信 5D Mark II 為最新產品,又採用比 1Ds Mark III 更先進的影像處理器 Digit IV ,所以畫質一定不差過  1Ds Mark III  。 
		  
		如果 5D Mark II  與 A900 價錢相若而像素相近,但畫質勝之,各位會怎樣選擇? 
   | 
	
		 網路會員
  
  | 
手札測試結果是sony a900略勝1ds3一疇 如何 carols修改於2008年10月30日15:36  | 
	
		 新進會員
  
  | 
		 				原發文者: chengkendrick 發文時間: 2008/10/28 14:35 				 雜訊不關鏡頭的事? 同樣的相機使用不同鏡頭 產生的雜訊就不同了   		 迷途只為看花     
 
 -請在此輸入回應- 雜訊跟曝光值有關, 同樣曝光值在不同的感光元件上有不同的雜訊表現 道理跟底片一樣,不同的底片有不同的粒子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