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小弟也崇尚事後~簡單工具的輕鬆調教~~~1分鐘以內~ 但~出手(拍攝)前~~~得很謹慎考量~ 蘇仔修改於2007年03月09日09:34   | 
	
		 網路會員
  
  | 
我把這張照片調整難度再增加,變成下面的偏黃程度, 這很類似很多傻瓜機在鹵素燈泡室內的拍攝結果,有興趣就試著調整吧!  這張是說明頻道修正法修正這種大幅偏色會產生的一些問題:  偏色越大,頻道修正法的問題也會越大,我提醒各位, 頻道修正法可以在某些狀況下修正顏色, 且甚至可以在某些狀況下用來修掉雜訊,增加照片層次, 但是用在這種地方會有問題, 可是修正這種照片的方式卻又類似頻道修正法,而且非常簡單。  推薦者:  speedking | 
	
		 終身 VIP
  
  | 
		 				原發文者: 2536T 發文時間: 2007/03/09 09:45 				 可是修正這種照片的方式卻又類似頻道修正法,而且非常簡單。..(恕刪)
 
 2536T大: 可否提示一下所謂的簡單方法 謝謝  		 				心無罣礙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2536T兄:
		 
		
				1. 
				任何影像編輯都會造成資料傷害,但重點是:對應的效益是否大於傷害?
				
						
						
						
				
		 
		
				2. 
				頻道混合是很普遍的色彩修正方法,你提的那些缺點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你不懂得如何處理而已。我記得我們不久之前的一系列討論中,你也曾經提出類似問題,我也給你很明確的答案。現在,你又提出相同的問題,我不準備花太多時間在這種不斷重複的說明上。請你回頭看看我當時整理的文章
				《
				鮮豔色彩處理補遺(三)》
				,其中說明如何用混合模式(
				darken
				、
				lighten
				、
				luminosity…
				)與
				Blend-IF
				來控制頻道混合的影響。
				
						
						
				
		 
		
				《
				鮮豔色彩處理補遺(三)》
				
						 
						http://www.savefile.com/files/380242
				
				
						
						
				
		 
		
				Blend-If的操作原則:《一些文章》的第90帖發言
				
						
						
				
		 
		
				3. 
				頻道混合的威力強大,稍後如果有興致,或許可以舉幾個例子給你瞧瞧。在色彩修正領域裡,很多人認為「頻道混合」是僅次於「曲線」的最有效工具,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信不信?未來
				1
				、
				2
				年內,
				PS
				會出現很多討論頻道混合的專著(就當作是我的預測吧!
				Scott Kelby
				已經發出第一炮了)。
				
						
						
				
		 
		
				4. 
				最後,當你發現某種方法有問題時,合理的反應,應該是向別人請教是否有解決辦法,而不是武斷認定對方的方法無效,尤其是一些已經被公認有效的方法。
				
						
						
				
		 
   | 
	
		 網路會員
  
  | 
在以前我會做完整示範,也常常做,因為那時候還有心情, 現在我最多做到提示而已。
  記住! 要修正這種〝大幅度全面色溫性〞的偏色不能在〝色彩強烈〞的狀態下去做, 那是因為RGB色彩模型的特性在修正色彩時無法對過於濃厚的色彩去做調整, 例如鮮紅色,你很難在利用Color balance把鮮紅色調整成灰色。
  didadida兄的〝頻道混合修正法〞就是這樣的意義, 方向對了,但是技術方法或比例卻錯誤,使得產生某些問題。 頻道混合會因為R、G、B的個別色版濃度問題, 混合後會造成欲修正顏色﹝例如黃色﹞的飽和度嚴重不足, 也會因色版混合造成某些區塊色彩產生異變。
  修正這種照片,只要在RGB模型就可以處理,不需要轉換模式,自己試試看吧!  | 
	
		 網路會員
  
  | 
didadida兄:
  你先解決那個唇色不對的問題吧? 我上面加重的黃色照片你用頻道修正法試試看,修正到好再上來說話, 不要解決不掉卻又老是拿所謂「專家」來說服人顯然說不過去。
  頻道混合法在民國83年,PHOTOSHOP 2.5版連圖層工具都沒有的時候我就玩到現在了, 否則我如何能馬上指出你處理上的色彩問題?
  我再提示你一個地方, 拿頻道混合來修正這種照片不是不可以, 我上面說過了,本來就可以,只是有點脫褲子放屁, 你做錯一件事,就是我在105頁中說的比例錯誤, 也就是你技術與經驗還不夠純熟,甚至觀念也有些小錯誤, 所以才用了錯誤的比例混合,造成嘴唇過紅,好像畫口紅一樣。
  再思考一下就過關了,可是很抱歉,我認為你不會去思考, 你總是認為自己學的完全正確。 我跟你說,那個SKYFORCE兄在他的領域是非常強的, 很多東西你應該聽他的意見,而不是只會頂嘴。  | 
	
		 網路會員
  
  | 
頻道混合的威力強大,稍後如果有興致,或許可以舉幾個例子給你瞧瞧。.......didadida 本來就威力強大啊! 可是你用的時間與技巧錯誤,你先把嘴唇顏色做正確再說。 我102頁下面不也已經說了,甚至可以修正雜訊與救回照片的層次。 當然還有很多可能性是我沒去用過也不知道的的, 但是你的基本錯誤我卻是清楚的看到,因為那是很基礎的, 那是你還沒有的經驗,不要老當作只有你那些專家會玩這種東西, 我至少粗淺的也玩過。 你知道我玩了多久、花了多少時間在頻道混合嗎? 以前在PS 2.5版只能復原一次,也沒有圖層工具的年代, 當時要處理照片遇到的問題比現在更難處理, 如果要做高階影像合成與色彩處理一定要熟練色版、遮罩使用法, 不要每次都認為你經驗最多,拜託一下。 2536T修改於2007年03月09日12:05  | 
	
		 網路會員
  
  | 
		
				
						ADI
				兄.. 
		小弟我也用過PENTAX 心得是色彩真的很棒..而且可以很迅速的教色 
		機身來說雖然像玩具.太過輕巧... 
		但顏色一直讓我讚嘆.. 
		富士雖然很棒了..但只要用過PENTAX 就知道..那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如果我的1DMK2N有PENTAX的色彩我應該會每晚抱著他睡覺吧....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2536T兄:
		 
		
				
				  
		
				讓我利用一個最容易發生這種問題的例子來說明,也是人像攝影者大概都知道的方法。
		 
		
				一般而言,人像攝影是以
				G
				頻道最具有細節,所以為了強化人像肌膚細節,經常會
				apply
				綠色頻道。可是,混合
				G
				頻道時,嘴唇部位會變得更紅,如果必要的話,就必須加以控制。
		 
		
				下面圖形的第
				1
				個圖是原圖,第
				2
				個圖是混入
				G
				頻道之後的情況。
		 
		
				
				  
		
				
						
						
								  
				
		 
		
				
				  
		
				如果想要避免嘴唇太紅,可以叫出
				Blend-If
				,做下列之調整,讓原圖深紅部位不受混合頻道效果的影響,結果就如同上面的第
				3
				個圖。
		 
		
				
				  
		
				
						 
				
		 
		
				
						 
				
		 
		
				另外,前述步驟,我也用
				GMB
				的
				colorchecker
				重複做一次,更容易看出相關的效應。
				Blend-If
				可以控制頻道混合的影響位置,所以原圖的深紅色、藍色、紫色、洋紅都沒有受到
				G
				頻道的影響。
		 
		
				
				  
		
				
						
								  
				
		 
		
				
						
						
				  
		
				再舉一個例子,下面的第
				1
				圖修改為第
				2
				圖的過程中,原來的
				R
				頻道取代為
				65
				%的
				G
				頻道
				+35
				%的
				B
				頻道,然後
				B
				頻道又混入
				25
				%的
				G
				頻道(還有曲線跟銳利化)。照你的想法,色彩可能一塌糊塗了,可是有嗎?我的朋友,
				PS
				講究的是功力與想像力,不要只會排斥,不要用自己的程度去評估別人。
		 
		
				
				  
		
				
						第
						1
						圖
				
				
						
						
				
		 
		
				
						 
				
		 
		
				
						
								 
						
				
		 
		
				
						 
				
		 
		
				
						第
						2
						圖
				
		 
		
				
						
						
				  
		
				
						
								  
				
		 
		
				
						 
				
		 
		
				最後,我想
				《手札》同好對於這類的PS操作大概都沒有興趣,所以………。
		 
		
				
						
						
				
				
						
						
				  
   | 
	
		部落格(16) 終身 VIP
  
  | 
		
				>>
				以前在
				PS 2.5
				版只能復原一次,也沒有圖層工具的年代
				<<
				
						
						
						
				
		 
		
				
						 
				
		 
		
				Adobe
				這個月就要推出
				PS CS3
				(包括
				extented
				版本),這是現實。
				
						
						
				
		 
		
				PS 2.5
				版已經過去了,不要活在過去,不要拿過去的框框限制自己,儘量運用我們所擁有的。
		 
		
				
						 
				
		 
		
				>>
				你知道我玩了多久、花了多少時間在頻道混合嗎?
				<<
				
						
						
				
		 
		
				這重要嗎?
		 
		
				
						 
				
		 
		
				>>
				不要每次都認為你經驗最多,拜託一下。
				<<
		 
		
				事實上,這正是我一直想對你說的。
		 
		
				
				
				
						
						
				  
   | 
	
		 網路會員
  
  | 
兩位前輩都好厲害!~ 小弟聽得一頭霧水!~ RE--2536T兄 您看一下,小弟這樣調還可以嗎??用PI 8.0,只調色相、彩度及微調色頻,用約1.5分鐘!~小弟是外行!~   | 
	
		 網路會員
  
  | 
如果想要避免嘴唇太紅,可以叫出 Blend-If............didadida
  didadida兄:
  那是本來就可以避免的東西,你卻還要叫出Blend-If來修正, 這就是多此一舉,而且可能還會產生新的問題。
  你109頁舉例混合的圖檔多是灰色顏色的畫面, 這時候用頻道混色法整體上本來就不容易看出問題, 我跟你說你拿那張我調過超黃的圖來試試看,你怎麼不試一下? 還有黃色消失的問題你要不要看看頻道混色後還在不在?
  頻道混色法還有許多狀況下顏色會有問題, 就算要用頻道混色法我也不會先讓它出現嘴唇過紅的現象, 因為你用的頻道混色方式「比例上」與「方式上」犯了很大錯誤所以出現這些問題, 這是技術與經驗都不足所致。
  已經提示過你了,你不要隨便混混啊!  | 
	
		 網路會員
  
  | 
ADI兄:
  你太客氣了。 我很少在版上做完整示範,我再提示清楚一點,只要兩個工具就可以修正, 一是色相飽和度調整選項,二是色彩調整選項。
  這東西任何人都用過,最容易教學,但是我不做完整示範,你試試看吧! didadida兄的頻道混色法也是很有價值的方式,你可以試著做做看, 但是不容易全盤了解,過程或比例錯誤也會有相對的問題會隨之發生。
   | 
	
		 網路會員
  
  | 
唉! 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
  一張暖調色溫的片子...本來就不難看 硬要把它改成稍為冷調 也不像是正常色溫的片子 何苦來哉!
  高手高來高去 大部份的人還是看不懂阿!  | 
	
		 網路會員
  
  | 
根據我瞭解,數位相機拍攝的膚色都有偏紅的問題( Foveon Sensor 可能例外), 因為膚色是介於 R 與 G 之間的重疊區域,解馬賽克運算沒有辦法精準解釋膚色。.....didadida
 
  didadida兄:
  這個部份我一直忘記提出來。 數位相機拍的膚色幾乎都是偏黃與偏黃綠,隨便去抓個檔案,都是偏黃居多, 說都是偏紅你可能是第一人,那直到最近某些相機開始針對膚色做修正, 才有出現容易有偏紅膚色的相機。
  其次,照你上面說法,青色介於G與B之間的重疊區域,青色不也就無法正確解譯? 你的說法大有問題。 你用過單色CCD相機加上R、G、B濾鏡去做過拍攝實驗嗎?肯定沒有! 如果用這種方式拍攝,直接疊加三個檔案合成RGB影像,各種顏色幾乎都可以正確重現。
  單眼數位因為是BAYER CCD的排列,正確的顏色計算會比較困難, 再加上CCD上所鑲上的濾色片濃度較低,因此得到的讀數不是被精確分解的RGB三色, 即使製造商在實驗室已經先做過色表拍攝比對,仍會影響到顏色的計算。
  這部份是更為複雜的領域,我們都沒資格去論斷, 建議你不要又道聽塗說,你當成偶像去崇拜那些專家還是會有錯的地方。
   | 
	
		 藝廊版主
  
  | 
審美是主觀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有人堅持原色,有人在意後製,我記得好像是盧獅大還是老何大就是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