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數位Leica即將來臨
作者  
討論話題
 

風國的風


新進會員

2003/06/25 22:23
器材: 其他 其他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01) 2004/03/25 21:06 
ITO兄,
請問LEICA是否有解釋裝上片幅較135底片小的數位機背時如何讓攝影者知道可記錄的畫面區域?小弟目前只想到更換有線框的對焦屏這個方法

ITO


網路會員

102) 2004/03/26 06:56 
collective 兄,
您沒說的話,小弟還沒注意到這個問題。沒有問。
您說的"更換有線框的對焦屏這個方法"應該是最簡單的方法。

ITO


網路會員

103) 2004/09/29 13:17 

ITO


網路會員

104) 2004/09/29 15:12 

ADI


網路會員

105) 2004/09/29 17:08 
大而無當
貴而不實
費而不惠
不如用CANON 300D加轉接環!!

NONAC


網路會員

106) 2004/09/29 21:13 
約60萬日元,價格與1D mk2相約!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07) 2004/09/29 21:52 
好像很容易清CCD;但是相對的好像也很容易損傷CCD,即便是有一個保護蓋...

KCL2780


網路會員

108) 2004/09/30 00:20 
這個機背可能是最不保值的LEICA了,
跌幅可能比任何DSLR還快

ADI


網路會員

109) 2004/09/30 09:46 
我個人一直覺得很好奇
以LEICA自己標榜的高品質及對產品的自信
發展一台DSLR應該不是問題
連EPSON都可以出M-DIGITAL機身
LEICA隨便跟誰合作一下,發展R-DSLR會很困難嗎??

搞一個半調子的R機背
看不出商機及實用性在哪裡!!~~

luwenpin


網路會員

110) 2004/09/30 10:45 
我猜,如果徠卡發展DSLR,
以現有規格,價格會更高,也拼不過日系商品,市場會更小
另外,直接進軍DSLR也勢必衝擊自身在傳統相機的基礎

所以,才會想出這種想要一石二鳥的策略
反正就是要徠卡的用戶,數位跟傳統通通買
對R鏡很多的愛用者而言,其實也還算可以啦
畢竟要不要花錢還是會視數位機背的拍攝成果而定....

我又猜想,如果4500歐元賣得還不錯
下一階段也許才會有3000歐元的中階數位機背出現
然後,才會有R-DSLR.....

最近3-5年再看看吧!!應該是頂級日系DSLR降到10萬台幣以內
徠卡就會搞個20萬左右的R-DSLR
這樣才永遠高人一等嘛!!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11) 2004/09/30 12:36 
不知道LEICA R MOUNT 會不會向AF邁進?

flash


網路會員

112) 2004/09/30 14:57 
不用想太多啦
簡單一句話,德國佬不是做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那塊料
頂多只能在極小眾的市場
用「品味」、「工藝」、「經典」、「傳奇」之類的形容詞
稍稍維繫公司的生存命脈而已
所以個人完全不對L公司的電子產品存在任何幻想

ADI


網路會員

113) 2004/09/30 17:17 
簡單一句話,德國佬不是做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那塊料
頂多只能在極小眾的市場
用「品味」、「工藝」、「經典」、「傳奇」之類的形容詞
稍稍維繫公司的生存命脈而已
所以個人完全不對L公司的電子產品存在任何幻想
>>>>>>>>

我也這樣覺得!!
我怕他在數位風潮下,真的會變成"傳奇"~~

jenhoxen


網路會員

114) 2004/09/30 17:56 
「品味」、「工藝」、「經典」、「傳奇」不只是形容詞而已!千里馬沒遇到伯樂之前,只能在拖車,還被主人嫌吃得多!

了解徠卡的人,絕不會懷疑它為何只有「半部」。徠卡一步一腳印,從不出「廢機」或「廢鏡」,東西認認真真地做出來,就不會三拳兩腳把它廢掉、出一個「更好」的來替代,即便數位傻瓜也是一兩年才一部。R8的規格制定就預留了數位配件的發展空間,它的精度與操控、甚至外型就不止是底片機的思維

Leica的望遠鏡頭(350/450)可以拆掉「後掛」改加個目鏡變成單筒望遠;這在慣用日本器材的人來看,豈不是瘋了?大口徑望遠多貴呀,防它入塵都來不及了,沒事拆它當望遠幹嘛?但在德國人的觀點來看,我不管做鏡頭或望遠鏡片,都是一片一片嚴選素材、手工慢慢磨出來的,鏡筒也都要考慮各種天候條件,用了最好的合金與車工,這麼高的成本,能共用的部份為什麼不共用?何況造一支這樣等級的鏡頭所需耗費的資源可觀,站在環保的立場,也不應只為商業目的重複生產、浪費人類共同資源。

機身概念亦同。今天無論PC/NB/DC/DSLR,因為用壞了所以換新的有多少?一堆一堆無法分解、無人回收的垃圾,焚燒釋放有毒氣體、掩埋百年不化、內容物污染水源。

jenhoxen


網路會員

115) 2004/09/30 18:01 
抱歉,(該死的)手寫板每寫「鏡」字必解讀成「銳」、「鎂」、或拆成「金」「竟」…多次更正之後,PO出來竟全不見了,因此「望遠鏡頭」與「望遠鏡」全變成「望遠」,大家可能看得霧煞煞。

collective_9-9


網路會員

116) 2004/09/30 18:05 
Nikon也出過給AIS用的接目鏡哦!
MINOLTA 9000/7000的時代也研發過數位機背.
個人是贊成環保的,只是如果所有東西都像LEICA一樣高價,是否攝影就停留在有錢人及專業人士才能做的事呢?只是另一方面的思考...

jenhoxen


網路會員

117) 2004/09/30 18:26 
Nikon的是一個附件接在接環之後,鏡頭本身不用拆卸;而Leica這支是後半截可更換的,(翻出型錄看了一下,需要更正前面說的,在此也先說抱歉)不是350/450,而是280/400/560/800共用前半支APO鏡頭,選擇不同的「後掛」,就成為不同的大口徑望遠鏡頭!

我想這對歐洲人的消費習慣與Leica鎖定族群的需求吻合,他們不會是資本雄厚的媒體老板(出資)與磕磕碰碰的記者(使用);所以只能說:各有所長、各取所需。

ADI


網路會員

118) 2004/09/30 20:33 
了解徠卡的人,絕不會懷疑它為何只有「半部」。徠卡一步一腳印,從不出「廢機」或「廢鏡」,東西認認真真地做出來,就不會三拳兩腳把它廢掉、出一個「更好」的來替代,即便數位傻瓜也是一兩年才一部。R8的規格制定就預留了數位配件的發展空間,它的精度與操控、甚至外型就不止是底片機的思維

>>>>>>>>>>>>>>>>>>

您會不會太捧LEICA了??
光是MINILUX的E02問題就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更別提搞一個LEICA CM甫上市就被人質疑品管不良、當機連連~~
R8跟R9兩個出來的時間超近~~
既然R8如此先進,又何必出R9 ???

如果LEICA如此高瞻遠矚
那當初數位機就該一出600萬畫素,怎麼還從200萬畫素開始呢??
R機背也應該從2000萬畫素起跳吧??

如果從不出"廢機",那早就該出R-DSLR了,怎麼還從R機背開始玩呢??
搞一個跟PANASONIC LUMIX一樣的D2,也能算"經典" "傳奇"???

數位時代,大家比的是精密與汰舊換新的速度
可不是比手工跟傳統啊!!~~

vaisteve1


網路會員

119) 2004/09/30 22:19 
其實Leica minilux的問題還不止e02, 觀景窗小, 閃燈操作複雜.....
論缺點是一堆的, 但是小弟不曾看過有人賣了他然後和L牌說BYE的(應該很少吧)
因為就影像品質來說, 實在很難對他做出批評.
leica鏡頭特貴, 大家總是這樣挑他, 但有幾個人知道他有些鏡頭出廠一隻要打掉7~14隻呢.曾經有些鏡頭是賠本在賣.R8,9至少觀景窗是小弟看過最"亮"的, 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
小弟接觸過的國內外L用家, 都是一些真正愛好攝影者,
而不是像大家常常冷潮熱諷的暴發戶或只是乾放在dryBox裡, 每個牌子的愛用者
說穿了也不都是想要該廠的高級鏡嗎? L牌比較怪的就只是幾乎不出平價鏡(機)
罷了, ADI前輩說的是對的:"數位時代,大家比的是汰舊換新的速度"
看到各版上每每討論的大都是規格, 升級, 汰舊換新....這些人花的錢恐怕不比l牌用家少, 小弟覺得我們其實多多少少都把器材"手機化"了, 當然, 花自己的錢無可厚非, 所以正如jenhoxen前輩所說:"各有所長、各取所需".
小弟淺見.

flash


網路會員

120) 2004/10/01 01:46 
jenhoxen兄說
歐洲人的消費習慣與Leica鎖定族群的需求吻合
蠻奇怪的說法,不知道是從哪裡可以得到印證
今年暑假來的兩個阿亨工業大學的實習生
剛到台灣就問我要去哪裡買數位相機
隔天就在炫耀從NOVA買到的SONY T1(跟他說會掉漆還是照買)
去年暑假在ULM University,問問同實驗的的研究生有沒有人用徠卡
答案都是有聽過,知道蠻有名的,但是買不起也不會想去買來用用看
我認識的德國人蠻少的,或許不能算數
但是才認識幾個德國人就完全感受不到什麼消費習慣跟徠卡鎖定族群需求吻合的說法
其餘那些散漫的的南歐拉丁民族會是什麼情形,大概也可以想像一下了
不要說歐洲人就比較環保
英德法荷法律執行比較嚴格而已
有機會跟條件浪費的話,他們不會比日本人環保
至於東歐南歐,環保?跟台灣比還半斤八兩啦!

不過我也不是在否認徠卡賠錢賣的鏡頭表現不好
只是說消費性電子產品不是歐洲人的強項
全世界只有東亞國家有條件從消費性電子製造業賺錢而已
不要把歐洲想的很神,他們只是玩車床厲害許多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 / 共8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221437人 │ 線上167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