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別以為數位資料可以永久保存
作者  
討論話題
 

coralsea


新進會員

2003/09/04 10:56
器材: 其他 其他
這是朋友寄給我看得,實在是銀鹽數位筆戰的另一思考角度,我想....我還是會繼續用正片拍照片吧~不然就是得把所有有價值的數位洗成照片了!
**********************************************************************
你最近也許發現了童年時期的照片,雖然已經發黃,但是仍然可以辨認。你的子
女們用數位相機為你所拍攝的照片,也許無法像你童年時期的照片那樣,可以保存這麼久。

你的照片檔案,也許仍能保存在電腦上,但是,用來搜尋辨認這些檔案的設備,
也許早已不存在。也許目前會是一個「數位資料的黑暗時期」,此一時期的集體記憶,有一部份也許會永遠喪失。
除了數位照片以外,諸如電子報稅檔案、電子郵件、電子音樂等,都難以長久保
存。
目前各個機構正在努力設法延長數位資料的保存期限,以長期保存數位藝術、法院檔案、電子日誌等各種數位資料。紐約大學移動影像建檔暨保存計畫的主任拜瑟說:「一般人往往會誤解,以為數位資料可以永久保存。其實數位拷貝並非最理想的拷貝。」
英國廣播公司所搜集的「 1986 年的生活」照片以及文章、900週年英國問卷調
查、以及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等這些數位資料,目前都已失傳,就是一些例證。
雖然學者仍可閱讀此一1086年所編撰而成的大部頭書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然
而,該書的數位版本,需要特殊訂製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來取代因為年代過久而朽壞的原有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
這意味著,只需要短短的17年,數位資料就很快地消失了。
聯邦太空總署早期的太空紀錄,也面臨了類似的命運。

clwu


新進會員

81) 2003/09/10 14:31 
為什麼數位資料要永久保存? 值不值得你花錢花時間花精神去保存這些資料?

攝影記錄下來的資料為何? 你認為價值在哪裡? 生活照裡有些熟悉的人物,有些少數人的價值存在!?

如果是風景照,生態記錄,體育....,這些資料有很多出版品同樣可以達到須要使用這些資料的目的.  但對攝影者來說,這代表著他個人的成就感!?

周遭的朋友,以後的子孫,他們對這些數位也好,相片也好,幻燈片也好,是否也認為這是重要的資產,如果是,也許會傳承下去,如果不是就自然幻滅.

這情形如同你的藏書? 舊書商裏的藏書? 舊書商原藏書的主人? 去舊書商領養舊書的新主人!  不同的是,還有些連舊書商都沒機會進住就已經到垃圾場去了.

這些事物的變數很多,主要在值不值得,有沒有心,如果在不同的時間,一捲卡通影片錄影帶品質變差了,一捲結婚錄影帶品質變差了,一捲旅遊記錄錄影帶品質變差了,它們讓你直覺所要做的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心中它們有不同的價值觀.

clwu


新進會員

82) 2003/09/10 15:03 
而數位資料自己也有保存放棄的,站在保存立場看,是失敗了.

民國 70 年間的 APPLE 2 6502 CPU 這台電腦的程式,各式各樣程式四百多種罷,還有當時為朋友以 APPLE BASIC 寫的庫存軟體等等,現在自己都沒有在用心維護這些資料了.

這種情形是,你不單純讓這些磁片不要受損,你還要有可以執行程式的 APPLE 2 電腦,問題是還有人用嗎? 當古董也許可以.

所以某些類的電腦資料是無法運行的,如這些本來就是程式的資料.

而某些依賴這類程式所產生的有價值性資料,只能尋求類似的替用程式,然後重建這類資料, 不然你得想辦法,讓這些屬於老舊機形的電腦能存活下來,這種情形就真的如原開始的英國美國這些問題一樣,但如果是有價值性的資料,應該是有人維護的.

[只能尋求類似的替用程式,然後重建這類資料] 問題是都沒有電腦可分析這些資料了,你如何重建這些資料,所以你必須在這之前就規劃好什麼時候要做這件重要的事.

Chris


新進會員

83) 2003/09/10 16:30 
colrasea 對於設計的同好都能親身體驗.. 數位的衝擊是必然的. 老實說並不是像大家說的那麼玄, 倘若是? 那就是假像跟錯誤的宣導.

1. 美術課直接上電腦繪圖?
A: 電腦繪圖近幾年興起, 的確有取代的味道, 但是實質只是提供另一種表現方式而已. 國外的美術課可以看出, 實際上的基礎仍鑒於手繪與觸感的運用, 並非電腦. 直接上電腦實習的學的並不是藝術, 只是操作. 把操作當一切好比把數位當攝影. 攝影可以數位化, 數位並非攝影. 宣導數位世代的來臨使用電腦繪圖才稱為繪圖的那也不用教了! 他永遠學不會繪圖, 也不懂什麼叫做 3D! 3D 絕不是你螢幕上看到的稱為 3D. 繪圖有很多哲學與技巧.. 這些技巧是靠繪圖的磨練而不是操作電腦軟體習得的!

2. 電子與傳統並無兩樣, 不需要那麼刻意去分開. 什麼保存不保存, 都是一樣的定義. 數位要保存百年, 百年之後自然有人會有辦法去研究並且還原. 傳統也是相同的. 只是跟您所說的一樣.. "是否該保存" 而已. 其實兩者並沒有所謂的年限! 好比麥克安琪拉用錯了染料, 使用了碳筆繪製了天堂十六景.. 還不是因為傳統的保存期限有相當的現制, 政府當局每年都要翻新一次才有辦法保持它的原狀. 一樣的道理.. 數位檔再怎老舊, 只要有跡可循, 一樣有辦法還原的! 意義只在於價值! 跟硬體年限, cdr 耐不耐熱, 都一樣是廢話! 我倒要看看可以曝曬退化的 cdr 換作是手繪圖還能夠撐多久! 因為根本沒什麼好比的. 電腦只是工具, 你去善用它. 數位檔案只是傳達介面, 你要去使用它.. 僅僅而已.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
1. 一張油畫, 該怎最快, 最便宜的複製達到傳達給與他人的方法 = 數位.
2. 帶一片 CD 可展現平面與動態的設計, 而非死板板的幾張紙 = 數位.
3. 複製與方便性 = 數位.

傳統則是
1. 質感.. 無論手繪或者投影, 沖洗.
2. 價額昂貴, 較有收集的意義.

Tacking0


新進會員

84) 2003/09/10 17:50 
<一張油畫, 該怎最快, 最便宜的複製達到傳達給與他人的方法 = 數位>

無論數位影像或一張幻燈片,都很難複製油畫的感覺。如果數位做出來的叫「可以」,那幻燈片也沒什麼不可以。

又,數位檔案的複製較簡單,但是否每次都是百分百的複製可能有問題。玩音響的都知道,在稍好一點的音響上,多數人可以分辨出原片與燒錄片的差異。

Snaky_w


新進會員

85) 2003/09/10 22:17 
To chris,

幾個世紀前褪色的壁畫可以用儀器把殘餘顏料的分佈掃瞄出來並據以修復重建;
幾十年後變形的CDR我就不相信你能把他塞進CD-ROM--如果還找得到的話。

更別說數位是資訊能量(information entropy)高度集中的媒體,只要小部分資料遺失,就會有更大部分的資料無法重建,特別是JPEG/TIFF/ZIP這類壓縮檔案
底片是非壓縮類比系統,即使被刮了或被攪爛了,仍然可以從鄰近像素取得足夠的資訊加以補償,DIGITAL ICE做的就是這檔事。

又你先前提過,萬一淹水,底片也是死路一條。但我想你大概離開傳統的日子太久了,忘記沖片最後一道程序是水洗呢。

別以我是傳統底片基本教義派,我每天使用電腦從事電路設計,而從組語,BASIC,C語言,JAVA,,DOS到WINDOWS都還算是小有研究。就是太瞭解數位的特性才會對數位不放心啊~

鷹學行


新進會員

86) 2003/09/11 16:44 
數位影像的保存,一定是以光蹀片或磁片為主流嗎?
我就持保留的態度,在二十五年前,我看到的是紙張打洞式.
三十年前,有光碟片嗎?五十年前,有磁帶嗎?
用光碟或碟帶須要馬達來運轉,所以體積不可能縮的太小,若以晶片(如cf卡)才有可能是未來主流.
所以百年後,你們用什麼機器讀.
另外目前,不論你用的是什麼檔,但色彩檔的詮釋不外是RGB.SRGB.CMYK 但這些檔的描述,跟人眼能看的領域差太遠了.
為何如此說,這有點像目前的電視NTSC規格,每秒30個畫面,525條掃描線,電視影像若要比目前精緻,不是做不到,但須改規格,譬如改成1050條掃描線,40個畫面,以現階段的科技絕不是問題.
但是真正的問題,從電視台到家用的電視,目前都不是此規格,一家電視台,要投資十億元,但電視因也要換,顧客群呢?
以前我學印刷時黑白是128階(彩色三原色也是如此),但現在還有人用128階來印刷嗎?我不能說沒有,但絕不是用在高級的印刷品上,但是,二十年用128階的黑白印刷品是相當高級的,所以才有因人眼只能分辦128階的笑話,被廠商騙了而不自知,還把這句話當聖經來看待.

Snaky_w


新進會員

87) 2003/09/11 19:48 
事實上CF,MS,SD這些非揮發性記憶體的保存年限都是相當有限的
由於目前非揮發性記憶主流製造技術使用Floating Gate技術
將電子Trap在一個由SI絕緣層構成的電容裡  但隨著寫入次數
增加及保存時間增加  絕緣層特性會變差而電子會慢慢從電容裡逸出
造成資料遺失  一般寫入次數都在數千到數萬次  保存年限隨製程
從數年到數十年不等  跟CDR及MO技術相比  FLASH技術還是比較不耐久的
目前使用奈米技術和量子理論的新型態非揮發性記憶體還未商品化
所以五年內的大容量儲存主流可能還是以相變化材料為主 也就是CDR跟MO

使用奈米技術或量子技術也並非萬無一失  
其聚合材料可能會受到化學氣體的侵入而變質
利用原子正旋反旋特性製成的記憶體
亦有可能受到外界強電磁場作用而導致資料損毀

可以預期的是
使用數位媒體儲存的資料在享受眼前的方便與快速之餘
未來仍然需要隨著每一個儲存技術更新的世代  
不厭其煩將資料轉移到新的媒介上  
否則世代交替的十年後即有可能要面對資訊無法被讀取的窘境

也許20年後  解讀並備份為數龐大的CDR、磁片、CF/SD/MS卡等各式媒體
亦可以成為一項新興的產業  有志之士請儘早做好準備^_^

KCL2780


新進會員

88) 2003/09/12 00:06 
電腦備份確實是我心中的痛
之前花一個星期準備的POWERPOINT 上課資料,
分別存在硬碟,隨身碟,CD內,想說這樣子應該萬無一失吧,
沒想到一不留意分別都掛了,
欲哭無淚

1977chris


新進會員

89) 2003/09/12 10:09 
備份成這樣還會全掛!!
KLC2780兄..
能請您說明一下情況嗎??
好讓我們預防一下!!
謝謝

clwu


新進會員

90) 2003/09/12 10:33 
正片,負片,相片,彩色,黑白,我想傳統上只要好好照顧這些東西就好.

數位是今天你用 KODAK DCS420 你就須要 KODAK DCS420 的 TAIWAN 32 借面來讀取你這些資料.

明天你用 Nikon 你則須要 Nikon Capture 來讀 RAW 格式,這樣子你用過多少機型,就有可能須要各個機型的讀取 RAW 檔格式軟體.

所以連單純的數位照片的備份都有點頭大,如果是一般觀賞用,存 JPG 讀取快速,檔案小,備份容易,網路上傳輸快.

如果你要保有最高品質,只有各廠的 RAW 是最明智選擇,你無須轉成 TIF 那種大檔案,這些大檔案要從備份媒體讀入也是費時的.

那備份這些數位相片就須備份個關賞用,一個以品質考量而備份.

突然心中想起寶麗來的正片輸出機,是否乾脆將數位相片轉成正片來備份,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事,不知如此想對嗎 ?

KCL2780


新進會員

91) 2003/09/12 19:15 
1977chris兄:
硬碟壞掉是因為那時想學LINUX,沒想到照LINUX分割後灌到一半就出問題了,
   然後是出現磁區錯誤訊息,就永遠GAMEOVER了
隨身碟是自然壽終正寢(找不到原因),壽命只有幾個月,品牌是順發買的
   MobileDrive 3 IN 1,現在只剩讀SD卡功能
CDRW 無法讀,我也不知道原因,是否是PPS檔弄的太大了?還是XP燒時就有暇疵

stamps428


新進會員

92) 2003/09/13 22:27 
KCL2780
你買的硬碟是不是聯強的死雞ㄚ.40G那顆,我的過保固幾個月就壞了,或許還有救
喔,你把舊硬碟和新硬碟一起使用,看資料是否還在.

CDRW 無法讀,可能是挑片吧,找你的朋友試試看.

KCL2780


新進會員

93) 2003/09/14 08:10 
stamps428 兄:
說來就後悔,今年就壞了兩台硬碟,一台已經快4年了,無話可說,
一台才2-3個月,果然貴的MAXTOR不一定好,也是順發買的,還在保固期內,
可是我竟然懶得沒去換新,
我轉賣給朋友的IBM 20G NOTEBOOK硬碟也很快就壞了,也沒去更換
可能南部消費者意識不強,壞掉了都認為自己弄壞的,
你說的沒錯,不經IDE而用轉接成USB或COM是可以試試看的,
謝謝你的提醒,我會去買轉接線試試看

Tiger Cheung

部落格(9)
新進會員

94) 2003/09/14 18:15 
關於數位儲存技術ㄉ報導,請參閱 " 中華攝影報 " 2003 年 6 月 第 1272

期第 6 版之 黃國鈞  專訪。黃老師是日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所博士班三年研究

員,其 " 國家型數位典藏之數位攝影概要 " 有精闢ㄉ論述,敬請參閱。

Chris


新進會員

95) 2003/09/14 22:17 
Tacking, "無論數位影像 .... 那幻燈片也沒什麼不可以。"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用幻燈片翻拍! 沒什麼不可以, 不同介面不同保存方式而已. 只是你的正片要沖洗, 要數位化 (還是寄出) 才能傳遞. 數位影像本身兼具快速傳遞的功能, 這是一種方便性的考量而已, 實質並無差異. 就算用幻燈片翻拍, 一樣只是把 "原油畫" 做一種不真實的備份而已.. 試問這跟數位化有何不同? 若無不同是否影像失真本身就是考慮在內的問題.. 但是價格與方便性則是數位突出, 是否在傳遞的狀況下數位較為優異?

"數位檔案的複製較簡單,但是否每次都是百分百的 .... " 沒錯! 數位複製點點滴滴都會失去一些小訊息, 網路也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軟體修補.. Zip 需要修補, 網路資訊需要修補, cdr 亦然! 本來就不可能百分之百. 問題是, 它可以做到百分之 99.99%, 而傳統的方式備份, 每次你備份一次, 就失真超過 10~50% 之多! 試問你拍了一張幻燈片, 翻拍一張, 再從翻拍再拍一張, 您可得知第三張與第一張的差距吧, 數位則完全相反!

KCL2780, 電腦硬碟越來越大, 也越來越快, 但是因為價格關係他會越偷工減料, 應該說, 老舊設計的硬碟壽命會比較長. 這是一定的.. 好像 canon 10D 與 300D 一樣, 後起新秀可能科技較發達, 價格也較便宜, 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快門的機件上就是會有偷工減料的地方. 對於您硬碟的問題, 很好笑, 小弟的 IBM 1.2 gig 硬碟還活著, 而且跑的是 win2k.. 雖慢, 但是我怎操他, 就是死不了.. 這是我硬碟只挑 IBM 的原因. 當然我不會說 Maxtor 就是偷工減料什麼的, 電子的東西, 難免會有拿到 "較差" 的機率. 越高科技, 壞的機率也越高, 因為組件越精密, 也越多!

鷹學行, 無論世界如何轉變, 或者明天出現了新的科技或者色彩輸出與輸入有個大的革命, 答案都是一樣的. 從一個系統到一個系統之間, 總會有一段時期會有替代品以及更新品. 資料流失是必然的, 但是問題是要如何去防禦, 去備份, 去更新, 去轉換, 使得資料永久保存, 其實並不是太難, 而且科技雖快也不可能馬上全面改變. 除非您去了非洲沙漠裡度過十幾二十年才回台灣來使用電腦那才會有真正格式不相通或者資訊無法銜接的問題. 就算是如此, 只要找到老舊的電腦或配備, 一樣可以依循方式把資料重建. 其實這都非大問題 :) 只是看你有沒有心而已. 其實電腦這種東西, 彩色電腦取代單色, 但是我們仍可跑 XT 時代的電動玩具, 這已經證明了就算二十五年再變, 資料一樣有共通性, 一樣能夠存活. 無論未來光碟或者磁碟片是否主流都沒差! 小弟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不用磁片了, 不也一樣現在每台 PC 還是有 3 1/2 吋磁片啊!

Snaky_w, "幾個世紀前褪色的壁畫可以用儀器把殘餘顏料的分佈掃瞄出來並據以修復重建;幾十年後變形的CDR我就不相信你能把他塞進CD-ROM--如果還找得到的話。"

先生! 兩者是同樣的東西.. 以殘餘顏料資料分析重組, 跟 CDR 在幾百年之後進行資料分析重組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電腦還未有幾百年, 不過科學家與電影都已經先後有這種 "思想". 您沒看過 "plante of apes"? 要是幾百年之後 CDR 退化, 沒有機器使用, 他怎找到那片晶片? 那機器怎讀取出來的? 讀是讀出來了, 只是影像遭破壞, 但是一樣能夠重組. 好比用電腦紅外線分析木乃伊重組他的面貌是一樣的! 資料本身可以損壞或者遭破壞, 但是一樣能夠重組, 只要有足夠的數據有跡可循既可!

"更別說數位是資訊能量(information entropy)高度集中的媒體 ...." 你已經回答自己的問題了.. 無論 CDR 怎樣退化, 只要有跡可循, 依然可以重組, 數位與傳統依然能夠存活.. 您擔心太多了!

"底片也是死路一條。但我想你大概離開傳統的日子太久了,忘記沖片最後一道程序是水洗呢。"
非也, 底片最後一部份是用水洗滌殘餘化學藥品.. 但是泡在積水與泥砂之中, 會產生很多不變因素的化學變質. 這您不用以身作則, 用衣服或者他物放在泥砂屋水中浸泡, 依然會破壞本身的化學物質. 記住, 水, 並非清水! 倘若是清水, CDR 只要沒有被破壞本身染色體, 也沒有背面刮傷, 他跟底片一樣, 擦拭乾淨之後依然如新. :) 所以這沒有什麼數位不好還是傳統不好之說. 端看您怎用吧!

KCL2780, 硬碟部分應該說隨身碟因為實際上還是有震動 (隨身攜帶), 其實壽命很短. 硬碟的東西本來就不經碰撞..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提供您使用的插卡式隨身碟必須要有換硬碟的功能, 因為, 就算硬碟做的再薄, 也會因為碰撞壞掉啊! 這也是大家為什麼建議寧可買 CF 卡也不要買 IBM CFII, 不是因為 microdrive 不好, 而是因為硬碟的天性, 他的壽命較短!
台灣海島型氣候, 天氣較為溼潤, 因此很多電子儀器以及接點就容易生鏽導致傳輸問題或者接觸不良. 這也是為什麼高檔音響接頭都講求多純的黃金等等. 其實有時後儀器死掉, 並非人為, 只是因為設計不良或者氣候因素. 其實妥善的備份以及保存, 其實壞掉機率應該是很小.
不過以你本文看來, 並不是 CDR, 隨身碟, 硬碟的錯! 是您在備份時, 其實原始資料就有可能有問題! (像是拷貝 word 檔有時候到他手就是有打開問題, 可能是版本問題, 可能是還未完全寫上, 可能也是資料本身處理在電腦上資源不足導致錯誤). 這些都有可能! 所以在 CDR 燒完, 隨身碟考完, 必須先打開測試一下, 並且完整的關閉隨身碟才拔出 (這樣子 cache 才會真正完全寫入), 至於 CDR, 有些必須要先關 CD, 要不然有些機種會挑片也會讀不出沒燒關軌的 CD. 其實這些問題來說, 都有做的話就是本身資料有問提. 其實 MS 軟體本身就很爛. 我的 powerpoint demo 幾乎都是用 flash 去做.. 可以多媒體, 網路傳輸, 也不容易產生問題以及版本無法撥放, 甚至讀不出的問題. 僅供參考!

數位與傳統.. 只是帶來便利.. 135 也是未要求比中大型機便利才開始研究發展至今.. 其實無問的就是科技希望帶來更便利的生活方式. 傳統的類比與現代的數位, 都是一樣的方針, 一樣的發展模式, 一樣的生態, 一樣的壽命與資訊傳遞. 其實何者好用就用何者. 數位近年來帶來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 像機廠商幾乎99.9% 都是數位了, 更別說輸出廠, 沖洗店了. 他只是種潮流, 底片依然不死. 只是呢! 並存最好用! 在您思考 CDR 能夠存活多久以前, 先問問自己 "我這張照片" 要留多久. 倘若是數位的, 依然還是有辦法保存到您進棺材. 只是可能後代無法拿來做考古的方針. 實際上他們要做, 也一樣可以啦! 只是有沒有必要而已. 但是以我們的年紀來說, 在我們有生之年應該都還看不到 CDR 死亡的一天. 頂多換成 DVD-R.. 那又怎樣? 烤過來重燒而已啊!

Akio


新進會員

96) 2003/09/15 00:13 
一般的人是不會有時間來做這種大規模的複製及備份,能在一開始做出兩份光碟已經是大部份人所能做到最完整的做法了,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過找本紀念冊,某張卡片,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的經驗,等到大掃除,搬家時才重現天日,這時才是考驗數位或傳統保存的價值.

同事曾將整個硬碟GHOST起來也燒成光碟,時間大約半年前吧,之後也曾將所有檔案複製到硬碟上,很不幸,日前在做回復時光碟讀不出來,光碟表面無任何刮傷,資料就這麼掉了,也許是光碟是大爛片,也許是燒錄機功率不足,也許不小心讓太陽光照到,也許...等,所造成的.
這就是一般人最常碰到的問題,一部份廠商所造成問題讓資料遺失,讓大家對光碟備份不具信心.

傳統+光碟或數位+照片,每個人都有選擇,適合我的不見得適合你.

fisher yu


新進會員

97) 2003/09/15 00:49 
嗚,嗚,嗚
我就發生了剛才打了半天,一下子就都不見了.我本來寫的很好說.
老婆在一旁罵我笨,電腦都不會用,你是原始人啊
我不是啊,我不是在打字了嗎.
我只是慢了點
數位化,我只是慢了幾拍,
數位化我也想啊.看著整櫃子的幻燈片,我心想,,大概得花不少錢吧.
一問之下,不由得到抽一口氣.天啊,我大概得叫孫子幫我一起付錢.
自己來
一看大家討論,再加上實際操作掃描燒光碟,我看我得叫孫子繼承我的遺願,,,
重要的再備份就好了.
我算了算,大概也要上百萬元
得花我好幾個月時間,,,
數位化,再等等吧
等到便宜一點,穩定一點,等到工程師買的起正版軟體的那一天,,,
等到,,,
等到,,,
有那麼一天嗎?

clwu


新進會員

98) 2003/09/15 08:09 
目前的 CDR DRIVER 燒錄倍數都非常高,但在燒錄這些重要的 GHOST 的檔案時, 我建議用 4x 去燒錄, 燒錄後最好在將 CD 片上的全部檔案 COPY 到硬碟, 看是否能很順利讀回, 有些非常差的 CDR 片或燒錄機, 在讀取這些燒錄後的資料時, 會有讀取困難現象產生, 這時得重新再燒錄或更換設備燒錄, 或更換設備做讀取試驗. 自己就有過用那台燒錄機讀取自己燒好的片子竟然是挑片.

[燒錄後最好在將 CD 片上的全部檔案 COPY 到硬碟, 看是否能很順利讀回] 這是自己也遇過沒做確認, 而當要用時無法順利讀取.

Chris


新進會員

99) 2003/09/15 09:57 
clwu 兄說對了一些事情! 其實燒錄而言, 技術並沒有那麼高, 只是"假象"做得很好. 應該說, 燒錄機本身的執行方式是以漸進式的速度由裡向外延伸, 並且要不斷的供給資料 (同樣的速度) 以確保燒錄的品質. 問題是, 早前的設計限制於 windows 本身會用硬碟做為暫存存取, 因此硬碟的效能會降低, 資源也會突然間的不穩定. 因此, 較遠古的 CD 燒錄器, 會因為你開了 IE (cpu 衝到 100%), 而燒錄造成失敗, 稱為 buffer underrun (暫存體不足).

現代的燒錄器與以前的燒錄器並無兩樣! 他們的燒錄方式都一樣, 只是因為現在爲了以前的問題, CD 燒錄器本身就有硬體支援的暫存記憶體, 不過當這記憶體跟不上燒錄的速度, 資料不是一直供給, CD 一樣公告失敗!

現在衍生了兩個解決方法與問題! 爲了提供高速的燒錄, 轉速越快, 燒的痕跡就越淺. 有時候並非燒錄片的問題, 而是您燒錄的速度過快, 導致燒痕不深, 退化容易! 這就是爲什麼用高倍速燒錄, 常常會有讀不出的費片或者音樂 CD 會斷音的緣故. (斷音也因為音樂 CD 他是不完軌的結構).

另一種原因是, 現在有種宣稱避免燒壞片的 VBR, 就是會依照您的電腦目前速度提供更改燒錄速度的機器. 這真的有效的降低了所謂的壞片, 但是呢! 因為當你電腦在使用資源不足時他會自動的降低速度來燒錄, 在高速瞬間降低速度燒錄, 難免會有銜接不上的問題, 雖然這些資料讀取時都無問題, 但是在大檔案或者連續的資料時 (像是電影 VCD 檔案或者超大的影像檔案), 就會有時候讀到一半就讀不出來的問題!

所以正常的燒錄, 要完整的備份, 必須在低速, 電腦資源充沛, CDR 空白片品質良好, 電腦狀況良好下燒錄才能夠確保 "最佳" 的燒錄! 其實小弟的燒錄器好像有 40x, 我都是用 16x 在燒! 音樂均用 2x 在燒. 因為音樂 CD, 速度越快, 燒錄的音效越差! (在高速下, 傳輸資料喪失資訊的機率就越大, 也就越失真). 之前有人提過音樂 CD 燒錄不能 100%, 原因就在此!

當然燒錄的介面也要記得, 別用很奇怪的規格燒.. 例如 :
1. 超燒 (90min CDR, 保證很多東西讀不出來!)
2. 多燒不關軌 (讀取慢, 有可能讀不出)
3. 使用長檔名, 多層目錄 (最好在 255 以下字元, 8 層以內的資料結構)
4. 愛用中文檔名或者故意使用多語系 (常常會根本不能打開)

其實遵守它的規則, 很少會有壞掉讀不出的問題啦! 只是需要進一步了解而已.

Snaky_w


新進會員

100) 2003/09/15 23:10 
已經離題滿遠的了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  
Buffer Under Run則燒錄會異常終止  CD根本不能用
Akio說的是染料退化而造成資料遺失 這是兩碼子事
何況他說燒完之後也曾經把檔案複製到硬碟過 所以CD本來是可用的
而CDR是Dye-based的相變化記錄媒體  使用的是「晶相」而非「燒痕」
特此補充一下

又 資訊能量越是高度集中 就越難以還原
其實影音資訊救援與重建  靠的就是影音資訊裡太多的資料具有冗餘特性(redundancy)
所以A2資料不見了  拿旁邊的A1或A3來補可能都還有救
壓縮過的資料 Entropy達到最大 冗餘減到最小
以致於A2資料不見了 拿A1或A3來來補救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因為他們與A2之間的關係已經在壓縮過程中被最小化了

用一根小圖釘在底片上打一個洞  打洞以外的地方影像都還在
如果洞夠小 甚至還可以重建回來
如果把該底片用滾筒掃起來壓成100MB的JPG
一樣用小圖釘在CD上記錄該檔的地方打個小洞
即使CDROM仍夠把其他的部分讀出來  
畫面上也會出現大面積的馬賽克缺損而難以重建
因為同樣的破壞面積 CD上承載的是遠遠高過底片的資訊量

如果這樣說明您還是不懂 我也沒輒了
又 這篇標題談的是「永久保存」
請不要一直把方便跟速度跟價錢扯進來
這樣的話跟「傳統VS數位」這種論戰沒有太大差別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 / 共10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8103401人 │ 線上1581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