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光圈 2.8 & 4
作者  
討論話題
 

h9141145


網路會員

2006/07/21 22:59
器材: Canon 佳能 其他
各位前輩,小弟再這裡請教一個有點蠢的問題!!!
我因為想添購新的鏡頭(主拍攝晨昏/風景/人相),看了好多鏡頭...看到頭昏腦脹
在看完了大部分的鏡頭後....似乎2.8恆定光圈在拍攝成像上是比較佔優勢的..
但終究還是不能釐清到底F2.8 跟 F4 差別有多大.
拍攝上的實用性又如何?

另想請問各位前輩,為何測試報告都是以F8做比較!!

勞煩各位先進解惑..感激不盡!!
推薦者: a956188

georgelien


終身 VIP

81) 2006/08/13 23:43 


好像是 「眾人皆醉我獨醒」

^_^

但 網路會員 sengtui

如果每個人的留言你都有讀得話

你就不會留這麼沒大腦的言了

:P


練英文的時間又到了,people!


"I believe though that there is one aspect that Mike hasn't factored into his equation, and that's Depth of Field. The shorter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the greater the depth of field. It's as simple as that. And with small sensor cameras, where a "normal" focal length is about 10mm, DOF stretches from just a few inches to infinity. These small sensors require small lenses. That's an advantage. But such small lenses are limited in both their maximum aperture by cost and size factors, and in their minimum aperture by diffraction effects. A "normal" 10mm lens, regardless of how wide a maximum aperture it might have, simply doesn't have a shallow enough DOF for many creative purposes.

Now photography has always been about battling the constraints of the laws of optics. Large format cameras with their commensurately longer and larger lenses have fought against too narrow a depth of field, and found salvation in the Scheimflug effect. Tiny size film or sensor cameras have the opposite problem; too much depth of field. The mid-ground, 35mm, and to a somewhat lesser extent medium format, have been the Goldilocks of DOF; not too much, and not too little. For this reason I believe that we're unlikely to see anything other than camera phones and consumer digicams go with sensors much smaller than the 4/3rds format."

http://www.luminous-landscape.com/essays/dof-rebuttal.shtml


>>> The shorter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the greater the depth of field. <<<

>>> Large format cameras with their commensurately longer and larger lenses have fought against too narrow a depth of field, and found salvation in the Scheimflug effect. Tiny size film or sensor cameras have the opposite problem; too much depth of field. <<<


現在知道為什麼中華民國越來越沒進爭力了吧?

因為口水太多,相對懂得就少。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13日23:47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13日23:48

georgelien


終身 VIP

82) 2006/08/13 23:59 
回到 網路會員 h9141145 的原來問提:「到底F2.8 跟 F4 差別有多大」。

答案: 很大。

特別是你在 APS-C DSLR 上用 EF 廣角進。

我想 Nikon 和 Olympus 拼命出數位專用鏡 (APS for Nikon, 4/3 for Olympus) 就是希望避免景深加深的現象。

只使用 Canon 系統的我還是很那悶相對之下 為什麼 Canon 出那麼少 EF-S 數位專用鏡?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14日00:07

georgelien


終身 VIP

83) 2006/08/14 00:03 
PS: 加深景深的現象不是壞事。

For example: 如果拍人,你因該不希望只對到一隻眼睛的焦吧?

^_^

如有冒犯之處盡請原諒

"But The Truth Always Hurts"

- From I don't know who

georgelien


終身 VIP

84) 2006/08/25 23:23 
今天發現一本好雜誌 Compostion, Photography Focus Guides

裡頭有提到 Depth of Field

Page 110: Depth of Field is affected by four main factors: the sensor size, focal length, the lens aperture and the focused distance.

很不錯的一本雜誌喔


希望這裡已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

fennecfox


網路會員

85) 2006/08/27 01:30 
針對georgelien 的問題,整理並回答他的觀點:

>>>若是 APS-C,EF 鏡 F2.8 就變成 F4.5 嘍! EF-S 鏡就沒變 (資料來源: EOS 數位相機鏡頭完全指南  第 31 頁 - ISBN 957-10-3140-2)<<<


這觀點很奇怪,F2.8 在怎麼樣,也不可以變成F4.5
雖然後面有說,這是以景深來說,可是,再怎麼樣,也不可能變成 F4.5
別忘了,這前提是「同一顆鏡頭在相同距離」
我要問的是,georgelien 怎麼算的?F2.8 的景深怎麼算,可以變成F4.5的景深

接下來,georgelien 答覆Kevin6506
>>>Kevin6506,你的說法就好像是說一顆 50mm 的鏡頭 不論接什麼機身都是 50mm。難道說所謂的乘上 1.3, 1.5, 1.6 和 2.0 的等據都是假的?Oh, my God!  2.8 F-stop 在不同機身和鏡頭上所造出的景深是不一樣的喔。<<<

個人認為,同一顆鏡頭,焦段當然相同,不管在任何機身上都還是相同焦段。只是「成像」表現出來,會相當於 1.3, 1.5, 1.6 等的crop (裁切)。就像許多人說的,「視角改變」一樣。
對於這句話>>>2.8 F-stop 在不同機身和鏡頭上所造出的景深是不一樣的喔。<<<
這當然嘛!2.8 f-stop 在不同機身和鏡頭上造出的景深是不一樣。這句沒錯,不同鏡頭,雖然都是 2.8 f-stop,景深絕對不同。16mm f/2.8 當然和 85 f/2.8 不同
這裡大夥的「議題」是,相同鏡頭、相同距離。Georgelien 這裡的用詞,很容易讓人搞錯。一下子就跳到別的地方去。

接下來,georgelien 拿出網路上的文章:
http://www.bobatkins.com/photography/technical/digitaldof.html

就裡面所說:• For an equivalent field of view, the EOS 10D has at least 1.6x MORE depth of field that a 35mm film camera would have - when the focus distance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en the hyperfocal distance (but the 35mm format needs a lens with 1.6x the focal length to give the same view).

請注意,一開始,就講清楚了,for an equivalent field of view!以相同成像 or 相同視角。
這樣一來,為了達到equivalent field of view,拍照上和物體的距離上就不同了。那當然會有景深不同!
原作者之後也說:If you use the same lens on an EOS 10D and a 35mm film body, then shoot from different distances so that the view is the same, the 10D image will have 1.6x MORE DOF then the film image.
使用不同的距離來讓成像一樣,10D 的照片會有1.6倍景深

而這一段,• If you use the same lens on a EOS 10D and a 35mm film body and crop the 35mm image to give the same view as the digital image, the depth of field is IDENTICAL

這已經講的很清楚了,georgelien 也麻煩看清楚。使用同樣鏡頭,然後裁切底片(全片幅)來跟10D(1.6X) 一樣,那depth of field is “identical” 。

而之後三日所找到的5D和30D的照片,用以比較5D配搭28-75/2.8, 30D配搭17-50/2.8。
這不能這樣比吧?Again, 這裡的議題是在「相同鏡頭、相同距離」下,景深在不同機身上如何!怎麼可以比較28/2.8 和17/2.8,尤其是兩顆不同的鏡頭,然後用目測的來看,喔,兩個很類似?兩顆不同的鏡頭,焦段不一樣,怎麼比?不同鏡頭,28mm絕對比17mm的景深還淺。你把這兩顆鏡頭放在同一機身上,景深當然也不同。且另一問題,視野也不會一樣。
我有次測試17-40 和17-85 時,同樣都是Canon原廠鏡,同樣最寬都是17mm,但是17-85 的17mm端,就比17-40的17mm端還廣。
再一次,這裡的議題是在「相同鏡頭、相同距離」下,景深在不同機身上如何!
請不要用兩顆不同鏡頭的照片來模糊議題。

原則上,我和其它人的觀點類似。有點是重複許多人的觀點,尤其是sengtui。
George, why don't you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yourself? "in your own words", without posting irrelevant information to the issue at hand.

三日


網路會員

86) 2006/08/27 03:54 
fennecfox兄, 我知道你在說什麼, 相同鏡頭, 相同焦距, 相同距離, 35mm裁切為APS size的景深是不變的.

這一段 If you use the same lens on a EOS 10D and a 35mm film body and crop the 35mm image to give the same view as the digital image, the depth of field is IDENTICAL. 它說相同鏡頭是包涵了焦距也是相同的意思, 正是你所表達的意思, 這一點我絕對同意. 你說28mm絕對比17mm的景深還淺, 這點正是影響景深的因素, 也是片幅的大小間接影響景深的因素.

你說我所找到的5D和30D的照片作例子並不適合, 是因為兩顆不同的鏡頭, 所以剛才我用了同一顆鏡頭測試.

拍一張135mm f/8, 再裁切為200mm視角
拍一張200mm f/8

結果是直接拍一張200mm的景深比拍一張135mm再裁切還淺, 這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相同鏡頭, 相同距離, 但不同焦距.

我相信你也知道為什麼DC的景深不及APS/135那麼淺吧, 是因為如要取得相同的視角, 就要將鏡頭設計為焦距更短從而令原來的視角更廣來配合更小的片幅, 就是這個原因焦距變得更短, 所以景深不及APS/135那麼淺. 我想georgelien兄的意思應該和我差不多吧.
三日修改於2006年08月27日03:58

georgelien


終身 VIP

87) 2006/08/28 00:35 
沒錯 三日 網路會員 正如我意

現在很玩相機的人越來越多

學攝影的人卻越來越少

這只不過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攝影基本常識


我如果語言上表達錯誤

Then, I'm sorry.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00:40

surge0301


網路會員

88) 2006/08/28 11:44 
阿~~3年前我被電過的東東~被電的超慘的(好像有30頁吧)~~哈~~
不過那時候很認真的算數學、超焦距離、模糊圓等等知識
站上各大大如ITO等等提出各種的資訊和教學

看完這系列還真的是有種眾人皆醉  georgelien獨醒的味道....ㄎㄎㄎ

就不是那些物距(相同的物距、片幅,焦段只是crop的改變 )  
片幅(模糊圓)的觀念
光圈多少就是多少  景深的深淺會因片幅(模糊圓)而改變,如小DC APS-C 135 120相機片幅的不同
APS-C和135全幅鏡頭的差異只是鏡頭之成像範圍的大小

大家為什麼為什麼追求135全片幅的DSLR
除了全片幅的COMS寬容度比APS高 噪訊低
老玩家們習慣的片幅景深
50mm的標準焦段的銳利畫質輕便  廣角鏡的使用(如24-70mmF2.8L鏡)
不必去忍受如同APS10-22mm焦段的鏡頭的畫質鬆散、耀光、詭異的光學變形等等問題
這是光學的物理問題,我們無法要求10mm的鏡頭做的50mm標準鏡那樣的好

現在差的是 canon還差一隻鏡頭 可以跟R19mm 或是菜頭21mm媲美的廣角鏡(頂多用轉接環咩)
做出來了 135全幅 才算是真正的解放吧
(對我而言 24-70mm就夠用了,24mm以下用多了會被超廣角的視覺張力影響而失去大腦的更多思考)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1:50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1:52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1:58

georgelien


終身 VIP

89) 2006/08/28 12:35 
其實誰醉誰醒 我不在乎

我透過手紮以及手紮會員學到了不少東西

只希望能 取之餘社會用之餘社會

surge0301


網路會員

90) 2006/08/28 12:56 
引言
"若是 APS-C,EF 鏡 F2.8 就變成 F4.5 嘍! EF-S 鏡就沒變 (資料來源: EOS 數位相機鏡頭完全指南  第 31 頁 - ISBN 957-10-3140-2)"

其實,我也不想管你有沒有醉,只是上面這句話太可怕了=___=\\\\\
錯誤的資訊別誤導人




推薦者: 春一ㄗ嘴

fennecfox


網路會員

91) 2006/08/28 14:05 
抱歉...三日
看了你的post,我想,你和George 一直在講的,跟我們其他人說的,可以說是完全兩回事.....

anyways.....

我看不慣的,是 George 講話講不清楚,也弄錯別人的意思。別人回了什麼,好似也答不出來,只能說別人沒大腦、中華民國沒競爭力、需要練英文。

能否不要有這種發言??

George, you claim that you speak English all the time.  However, speaking of an addtional language, doesn't mean that you're any superior....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here, who speak more than one, even two or more languages.  Please stop using arrogant & insulting languages.
推薦者: 春一ㄗ嘴, WASABI . 001

surge0301


網路會員

92) 2006/08/28 14:43 
大家來算數學公式
超焦距離 h=f*f/A/COC,f為焦距(mm),A為光圈數,COC為片幅的模糊圓
遠端景深 Df=h*s/(h-s+f),s為物距
近端景深 Dn=h*s/(h+s-f)


假設片幅的模糊圓值(COC值)都是一樣
我假設full size、APS system、4/3 system的COC值都算0.02好了
也假設裝上135系統50mm的鏡頭,設距離3m,光圈f2.8

(full size)
50mm鏡頭
近端景深2.81 m(景深0.4m)
遠端景深3.21 m
超焦距離44.2 m

(APS system)
50mm鏡頭(乘以1.5倍視角75mm)
近端景深2.81 m(景深0.4m)
遠端景深3.21 m
超焦距離44.2 m

(4/3 system)
50mm鏡頭(乘以2倍視角100mm)
近端景深2.81 m(景深0.4m)
遠端景深3.21 m
超焦距離44.2 m

所以50mm的鏡頭光學的特性是不會變的
"光學特性都會是50 mm的特性也不會變成100 mm的特性"
也是成立在距離3m(同等物距)的基點之上,
可是由於視角的不同我們不可能取得相同放大倍率的主體

因為放大倍率的因素,要得到主體同樣的構圖,必須退後,光圈不變
取的主體同樣的構圖的距離
75(mm)/50*3(m)=4.5m
100(mm)/50*3(m)=6m

所以→
(APS system)
50mm鏡頭(乘以1.5倍視角75mm) 距離4.5m
近端景深4.31 m(景深0.4m)
遠端景深4.71 m
超焦距離99.5 m


(4/3 system)
50mm鏡頭(乘以2倍視角100mm) 距離6m
近端景深5.81 m(景深0.4m)
遠端景深6.21 m
超焦距離176.9 m

所以50mm的鏡頭,在取得主體同樣的構圖之後,"景深範圍"還是一樣。

但是超焦距離改變了→(意指但景深之外的模糊程度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在不同的片幅的COC值還是不一樣,即使約0.02~0.035,
我這裡不把這可變因素加進來

再加一顆 500mm的大砲
500mm視角的鏡頭,距離500(mm) /50*3m=30m

(full size)
近端景深29.8 m(景深0.4m)
遠端景深30.2 m
超焦距離4419.9 m

景深範圍還是0.4m沒有變,但是超焦距離卻變成了4419.9 m
所以造成了景深之外的模糊程度糊的一踏糊塗亂七八糟。
→所以50mm和500mm的景深範圍是一樣的,
但是景深之外的模糊程度卻是完全的不同。


這是我其中的數學推導--還有兩個關於片幅的影響景深等等
整理完再貼

eos350d


網路會員

93) 2006/08/28 16:01 
雖然 絕對景深  一樣( 模糊圓 也一致 的前題下 ~~ 這是有爭異的 ~~ )

但由於物距的不同  相對景深 也不同

surge0301


網路會員

94) 2006/08/28 16:10 
大家來算數學公式之二
探討片幅


超焦距離 h=f*f/A/COC,f為焦距(mm),A為光圈數,COC為片幅的模糊圓
遠端景深 Df=h*s/(h-s+f),s為物距
近端景深 Dn=h*s/(h+s-f)
懶人包網址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以135相機(full size)50mm視角的鏡頭為基準--光圈f2.8--距離3m


6x6 film 120相機(coc=0.045)
85mm的鏡頭(除以1.7約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2.85 m (景深0.31 m)            
遠端景深3.16 m                        
超焦距離56.8 m


35mm film SLR(coc=0.03)
50mm的鏡頭(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2.73 m (景深0.60 m)            
遠端景深3.33 m                        
超焦距離29.5 m    



NIikon D200 (coc=0.02)
34mm的鏡頭 (乘以1.5約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2.6 m (景深0.95 mm)
遠端景深3.55 m
超焦距離19.3 m


SONY  DSC-T7 (coc=0.005)
8.3mm的鏡頭(乘以6約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1.86 m (景深5.92 m m)            
遠端景深7.78 m                        
超焦距離4.88 m


----------------------------------------------------------------------------------


在取的相同視角之下,片幅越大,景深範圍也越淺。
而超焦距離越長---景深之外的模糊程度也會越糊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6:14

推薦者: eos350d

surge0301


網路會員

95) 2006/08/28 16:48 
大家來算數學公式之三


超焦距離 h=f*f/A/COC,f為焦距(mm),A為光圈數,COC為片幅的模糊圓
遠端景深 Df=h*s/(h-s+f),s為物距
近端景深 Dn=h*s/(h+s-f)
懶人包網址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以50mm真實焦段鏡頭為基準--光圈f2.8--距離3m
探討鏡頭焦段與片幅COC所影響”景深範圍”值



6x6 film 120相機(coc=0.045)
50mm的鏡頭(除以1.7約135相機視角29mm)                        
近端景深2.61 m (景深0.92 mm)            
遠端景深3.53 m                      
超焦距離19.7 m


35mm film SLR(coc=0.03)
50mm的鏡頭(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2.73 m (景深0.60 m)            
遠端景深3.33 m                        
超焦距離29.5 m    



NIikon D200 (coc=0.02)
50mm的鏡頭 (乘以1.5約135相機視角75mm)
近端景深2.81 m (景深0.40m )
遠端景深3.21 m
超焦距離44.2 m




SONY  DSC-T7 (coc=0.005)
50mm的鏡頭(乘以6約135相機視角300mm)                        
近端景深2.95 m (景深0.10 m)            
遠端景深3.05 m                        
超焦距離176.8 m

-----------------------------------------------------------------------
"coc值最主要的影響來自片幅"
片幅的對角線長度越短,景深範圍越淺,但是效果較不明顯
就是指片幅越小,其COC值也越小,景深範圍也越小,而影響到景深。

但是景深公式影響的”最大值”還是真實的鏡頭焦距
DC的真實焦距約 7-70 mm
所以景深範圍非常的長

這也是造成在相同的視角之下,片幅越大,景深範圍越淺。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6:52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7:03

surge0301


網路會員

96) 2006/08/28 17:16 
靠杯,打字打太快,以上景深範圍的單位都是以m為單位
景深範圍有mm的就是我打錯了=___=\\\\\\

georgelien


終身 VIP

97) 2006/08/28 18:17 
fennecfox 網路會員,

I'll try to keep this short.

First, I never "claim that [I] speak English all the time."

I only apologized for my poor Mandarin because English is now my primary language.

Second, people who feel "superior" than you would never apologize.

My previous apologies pretty much debunked your false accusation.

You should think read all my replies carefully before you type a reply.


surge0301 網路會員,

我承認我第一次發表的言論容易誤導人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有更多的資訊來讓大家更了解這道理

----------------------------------------
georgelien 終身 VIP

27) 發表於 - 2006/7/31 下午 02:00:27
----------------------------------------

要怪只能怪小弟中文不好,I use English most of the time。

在此跟大家道歉

再者,我想表達的是景深的淺短

若是 APS-C,EF 鏡 F2.8 的景深就相當於 35mm 全片幅的 F4.5 是我原先想表達的

EF-S 鏡沒變是因為它是為 APS-C sensor 設計的

這就是為什麼 Nikon 使用者希望有一台全片幅 DSLR 原因之一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8:22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8:24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8:26
georgelien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18:28

georgelien


終身 VIP

98) 2006/08/28 18:36 

給親中的朋友一個禮物


話題六:景深才是一切!

令專業攝影師最頭痛的問題往往是景深,

在傳統攝影的時代,

135和120兩種畫幅之間的區別不僅體現在分解力上,

在控制景深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120畫幅相機更容易得到如夢如幻的淺景深效果,

而135畫幅相機則要睏難的得多。

成像面積決定了景深,

成像面積和景深的大小成線性比例,

索尼 R1 的成像面積比 F828 大了接近 3倍,

景深也相應的要小了三倍。

在拍攝半身人像時,虛化背景的能力更強。


資料來源: http://article.pchome.net/00/07/84/08/

georgelien


終身 VIP

99) 2006/08/28 19:10 
surge0301 網路會員,

別激動,你的方向是正確的

主要還是光學

sensor size (感光體大小), focal length (焦距), lens aperture (鏡頭光圈), the focused distance(被聚焦的距離)

也只是光學的一部份而已

surge0301


網路會員

100) 2006/08/28 22:18 
大家來算數學公式之四


超焦距離 h=f*f/A/COC,f為焦距(mm),A為光圈數,COC為片幅的模糊圓
遠端景深 Df=h*s/(h-s+f),s為物距
近端景深 Dn=h*s/(h+s-f)
懶人包網址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以35mm film的相同之視角、物距,不同的鏡頭之真實焦段與光圈
來做實驗和數學計算,看景深範圍和超焦距離是否相同

假設35mm film光圈設為F4.5 ,APS 光圈設為F2.8,物距為3m

--------------------------------------------------------------------------------------------

35mm film SLR(coc=0.03) F4.5距離3m
50mm的鏡頭(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2.59 m (景深範圍0.98 m)            
遠端景深3.57 m                        
超焦距離18.6 m  


CANON 30D (coc=0.02) 光圈 F2.8距離3m
31.4mm的鏡頭 (乘以1.6約135相機視角50mm)
近端景深2.58 m (景深範圍1 m )
遠端景深3.58 m
超焦距離18.4 m

----------------------------------------------------------------------------------------------

35mm film SLR(coc=0.03) F4.5距離3m
100mm的鏡頭(135相機視角100mm)                        
近端景深2.89 m (景深範圍0.23 m)            
遠端景深3.12 m                        
超焦距離74.3 m


CANON 30D (coc=0.02) 光圈 F2.8距離3m
63mm的鏡頭 (乘以1.6約135相機視角100mm)
近端景深2.89 m (景深範圍0.23 m )
遠端景深3.12 m
超焦距離73.9 m

---------------------------------------------------------------------------------------------------

35mm film SLR(coc=0.03) F4.5距離3m
200mm的鏡頭(135相機視角200mm)                        
近端景深2.97 m (景深範圍0.06 m)            
遠端景深3.03 m                        
超焦距離297.2 m


CANON  30D (coc=0.02) 光圈 F2.8距離3m
125mm的鏡頭 (乘以1.6約135相機視角200mm)
近端景深2.97 m (景深範圍0.06 m )
遠端景深3.03 m
超焦距離290.9 m


-------------------------------------------------------------------------

35mm的片幅對角線約43.3mm,Canon APS的片幅對角線約27.26mm
約1.59倍,計算還是稍微有誤差存在。

在以35mm film的相同之”視角、物距”(實體鏡頭焦段會不同)
35mm film光圈F4.5真的與APS光圈F2.8的景深範圍和超焦距離是一樣的
XXXXD,要說精準一點。但是我真的笑了XD

georgelien大
記得喔!是以135片幅相同的”視角”,不是相同的鏡頭焦段呦~~~~XD


surge0301修改於2006年08月28日22:26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 / 共7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1873081人 │ 線上1579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