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會員

|
感謝各位的批評指教。 一直以來手札都是秉持著第一手且求真的報導精神,也有不少同好向我購買過測試結束後的相機或鏡頭,表示我們寧可自己由店家購買器材來撰寫測試報告。 所有的測試報告都可受公評,本站亦保持最大的開放空間供網友評論。 這次測試的三支鏡頭,Nikkor AF-S DX鏡頭為公司貨、Canon 17-40L購自驊陽水貨、Canon 17-55IS購自鴻昌水貨、Canon 30D購自日本東京、D200購自公司貨,全部都是本人買來,也無必要為特定廠商代言,因為本站直接公佈原始圖檔,以上網友的評論皆屬個人言論,在該篇測試報告中本站未下結語。
本站感謝VIP會員的支持,在資訊公開與公平原則下,本站已盡最大力量服務攝影同好,希望有更多的使用者發表個人經驗談於論壇或製作個人部落格,以饗讀者! 推薦者: johnx000 |
網路會員

|
致 小小乖:您說 新鏡捧上天,在該篇測試報告中我們寫的是:說實在話,這支恆定F2.8大光圈的標準鏡頭,塑膠質感還是重了些。比起Nikkor AF-S DX 17-55mm F2.8G的扎實手感有相當程度的落差。 您可能沒有看到內文就直下斷語。
致 a8475663:請問哪一支Sigma鏡頭我們給的推薦有誤,導致您感覺受騙?我們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
致 mokuli:您提到曾看過手札刊物...請問在哪一本書當中我們比較傳統機與數位機的雜訊?假如您所說的是真的。我們應該要致歉才對。煩請您找出在哪裏我們曾有此錯誤,謝謝。
致 ultis:您說的沒有錯,因此我們總會重覆購買相同的器材以進行測試,如果有最新的結果,我們也會公佈。例如說,本人已經分別購買過2支小白IS、2支小小白、3支小黑五代、2部D200、2部30D,其他不勝枚舉。
在此順道向所有曾給手札提供器材測試或意見者致謝。因為有更多的網友和會員期待更多的測試報告,因此仍繼續忙於更多器材的報導,如果同好還有疑問而本人未及回覆,先在此說聲抱歉。 推薦者: johnx000, 阿聊 |
網路會員

|
std 我曾強調過鏡頭與機身都是生產線的產物,在QC下一定的誤差範圍內就是達到產製的出廠標準,你能確定你所測試的鏡頭機身沒有偏移?在測試前是否經國祥較正過?如果你的機身焦距輕微後移而鏡頭輕微前移,加起來變成焦距偏移及色散的問題呢? 你的新鏡是否廠商提供的?還是自行購買的?是否如產品要商撿時,特地挑選的?就像前一陣子Sigma 18-50/2.8也是有雜誌評比比原廠17-55/2.8好,與多數人的認知不同的。評比要客觀,考慮要週到,才能建立權威。只是認真是不夠的! 我常強調,我很相信網友在敘述他們所遇到的狀況,我當然也相信你的測試,但我可能遇到與你完全不同的狀況,那也是真的!問題是,我不敢用此一機一鏡認定所有的狀況,因為我的相機、鏡頭於測試前並未調校。 推薦者: std |
網路會員

|
站長大大 我應該給與你多一點鼓勵的,你們這麼辛苦.... 但評比是專業行為,不像我只會打屁! |
網路會員

|
|
網路會員

|
基本上Sigma同等級的鏡頭是不可能贏過Canon/Nikon的 底片時代的Sigma也許夠銳利,但是一提到色彩還原力,可能只有一個"慘"自可形容,初學者會去買,但是終究瞞不過攝影者經驗累積的眼光 進入DSLR年代,或許色彩還原力有了新的解決方法,但是如果真的比原廠好,那買原廠大三元不都是白痴? 可能是鍍膜的問題,這點Tarmon,Tokina就稍微好一點(也比Sigma貴一些些) 但是Sigma也有強項→規格開的漂亮,全片幅超廣角12-24變焦,超望遠變焦,超音波,防手震,該有的規格都有,重點是價格便宜!! |
網路會員

|
致站長: 我不需向你說明甚麼型號的鏡頭,請你自已翻查所有關於Sigma與其他牌子評比的報告,包括D-SLR聖經便一清二楚了! |
網路會員

|
其實手札的評比也沒那麼差啦~~ 像KonicaMinolta那顆17-35mm F2.8-4(D)就有提到, 因機身的不同, 解像力測試比Tamron搭配Canon 1Ds少半顆星 然後在Tamron 17-35mm F2.8-4的測試有提到, 解像力搭配Canon 1D Mark II是四顆半星,(可是為什麼不是搭1Ds II呢??) 搭配Nikon D100是四顆星, 但是在周邊卻是D100那組較高, 算是相當合理的結果, 也與minolta 17-35結果差不多, 也就是機身的不同確實會影響解像力結果, 所以手札的測試也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只是當測試如sigma等鏡頭時, 有時較高的評語可能是因其""低價位的加分作用"", 對於耀光或色調或組裝品質等缺點可能輕描淡寫帶過, 讀者可能必須從字裡行間看出其玄機, 就好像看音響雜誌一樣~~~ |
網路會員

|
有接受批評的雅量,才有進步的可能! |
網路會員

|
器材有公司貨,水貨,國外買回來的...挖哩勒簡直是大雜燴...@@ C家DSLR機身與鏡頭彼此都校正才能說拍出來的影像,是合乎標準成相品質, 這已經是Common Sense了,自說是華人瀏覽人次最多的網站, 原來所發表的測試報告是基於這樣的比較基礎...挖哩勒還好偶沒花錢買什麼VIP...切~~~ 買了很多器材又如何?還不是會轉手賣掉!! 靠這些自認是測試或試用的報告,手扎賺一次會員費,蝦米聖經又賺一次, 拜託,轉手折舊的費用,早回收了而且還賺吧!! |
網路會員

|
發表測試報告,還出書...想請問, std本身有什麼學經歷可以稱的上夠專業, 可以讓人信任還花錢看或買你的測試報告?? |
網路會員

|
各位雖心中仍有疑問,但仍請就討論內容論述,盡量避免情緒性反應,謝謝各位! |
網路會員

|
哎呀有什麼好緩頰的,有什麼好經不起公評的? 更沒什麼情緒性反應啦~~~只是有點原來如此的感覺而以...
謝謝各位!! |
網路會員

|
還是講講photozone 的鏡頭測試好了,假如我沒記錯的話,他使用的鏡頭都是歐洲的影友提供的,還不用買,也都只有測試一隻啊!除了少數鏡頭如小小白等後來又重測了一次,結果分數還暴高,他也沒有因此就把所有的鏡頭都拿來再測一次啊,大家也是看得很高興啊,當然也許有人也是罵聲連連啦!至於sigma 17-70,在canon 350d上的表現的確解像力很好啊!贏過一大堆鏡頭不是嗎? 其實我這些鏡頭都沒有,也都沒有用過,所以我也許沒有立場說什麼。只是常常做研究,寫文章,看文章就知道所有的研究方法都有其限制,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測試方式!我是覺得站長買這些器材再加以測試,只要不是作假的,不是故意誤導的,所得到的結果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當然也有一定的限制與不足之處,所以看報告的時候也是要小心,不過做這些事情一定是很辛苦的,應該要鼓勵的!
|
網路會員

|
買不買鏡頭來測這無傷大雅,若這為重點宣傳,畢竟看測試或試用報告是要花錢的,這點就沒什麼好得意的; Web2.0時代,網友資訊互享是新世紀的大進步!!若網站資訊共享,當然只有鼓勵與支持,絕無評議之言, 若是經過付費才能有資訊獲得,不適當之處當然就該接受市場或消費者公評; 雖然網站部分資訊在三天後一般網友就可以瀏覽,但是資訊內容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可參考性, 都有可議之處!!令人不免聯想付費購買書籍後,才可以看到更多的內容... 而網站廣告收益部分,老實講不就靠眾多網友的人氣支持,才有廠商青睞而願意掏腰包付錢嗎? 因此網友在瀏覽網站時,都已經被迫收看許多不想看的廣告了!! 既然已經靠網友的人氣瀏覽而有營收,提供更多更可靠有用的資訊才是應該吧?! 唉呀...囉唆這麼多幹麻,偶真訴雞婆!!要看就看,不想看就別看不就好了@@... |
網路會員

|
至站長: 我也忘了是哪一本啦~反正也是幾年前去朋友那兒隨手翻翻~ 不是這兩年內出的、算是有點舊的書
我本身只買過一本手札刊物,就是「攝影精技100技」還是啥的 裡面風景類照片還行,人像類的就有點.... 以當年剛玩人像沒多久的我都覺得.... 裡面校對也有點疏漏,F2.8的景深比F8要深之類的明顯錯誤都沒修正
說實話,作測試很難面面俱到的,就連西平英生的評鑑也是有極大爭議.... 講原廠好、人家覺得理所當然;講副廠好、有人覺得是不是拿了副廠好處~ 呵呵~~人嘛~總是這樣~~~ 推薦者: 小小乖 |
網路會員

|
Canon為何在10D以前焦點偏移較顏重,20D以後就比較好?其實這跟QC容許的誤差值有關,Canon做了更嚴格的要求,自然就會改善了。Nikon也有偏移問題,相對比較少也比較穩定,這跟工廠管理的要求有很深的影響。你看D70出設計狀況那次,CCD都乖乖每一台都右頃,誤差值很小,很好笑吧! |
網路會員

|
好耶,良性討論,有接受評論的雅量,不錯喔,手札愈來愈進步喔。很期待手札可以成為華人世界中的""dpreview"",雖說dpreivew的測試不一定都是完全客觀的,可是至少它會把情形和方式詳細和完整的呈現出來。包括不同相機之間的評比,也會提供非常多的相片和圖給人家看。可是相較之下,手札的測試就顯得草率。重點是,看個原圖還要知入vip。加入vip不是問題,問題是要用什麼樣的服務讓我們加入vip?
坦言之,要看原圖,dprivew 一大堆((不是dcview數位視野,不要誤讀。)),我們要看真正的原始大小的圖還不簡單,所以手札這點是小家子氣了一點。要引別人加入vip,不是用這種手法就可以的。說真的,參考dpreview的作法和服務,也許手札會有新的認體和想法。
今天大家常常在這裏發文和吵吵小架,就是對手札還有期許,維持一個站不容易,所以收費會員的制度,我也可以接受,只是收費會員的加入,不是只為了看原圖而已,說真的,要看各個相機的原圖,dpreview上有一堆,同時測試報告比手札更加的豐富和詳實。今天,如果不是有很多的攝影之友,限於英文程度不好,無法真的很了解dpreview的內容外,就好像上面有個朋友拿photoznoe的報告說nikon的17-55分數高((其實就是沒有看人家網站內容所亂說的結論)),同一個網頁,在對岸色影無忌的討論結果,就不是像上面某位網友只看看圖表就亂說那麼膚淺。因為,人家真的有仔細看對方網站上的測比基礎和原則說明。
所以,如果手札可以做到那樣的水準,加上又是中文網站,相信對很多攝影之友的再教育((尤其是數位時代))會有很大的幫助,不會再出現一些奇怪的論點,因為英文不是很好,在某些英文網站看了些圖表,看了一些分數計算,可是完全沒有去看人家的內容和立論基礎。如果中文網站的手札可以達到國外一些專業網站的水準,那對廣大的中文攝友的再教育,會是很大的幫助。手札加油。 推薦者: kuankuoyun2002, JoeCool, EGG001, lichen9330106, itatsai |
網路會員

|
To:小小乖 >Canon為何在10D以前焦點偏移較顏重,20D以後就比較好?其實這跟QC容許的誤差值有關,Canon做了更嚴格的要求,自然就會改善了。
是嗎? 20D反倒更嚴重了,拿朋友的20D拍起來都有點糊糊的 拿 17-35/f2.8來對15公分的尺對焦,焦點就後移了2公分 而這種痛就不是Nikon用家可以體會的 要調焦還要所有鏡頭全送調,水貨還要自己負擔費用 真是 #$%^&@!
|
網路會員

|
小弟本來也是VIP會員, 後來今年退掉了,也是因為對手札不夠滿意, 但也肯定其努力之處, 至於像30,31樓的發言,很明顯太過偏激, 比如 ""挖哩勒簡直是大雜燴...@@ C家DSLR機身與鏡頭彼此都校正才能說拍出來的影像,是合乎標準成相品質, 這已經是Common Sense了""
事實上器材有公司貨水貨本來就相當符合一般人的購買習慣, 何必用""挖哩勒""這種辭彙?? 至於說要校正,手札購買器材前一定會測移焦吧~~ 何況canon器材測出來分數都很優, 何必用""這已經是Common Sense了""這種話好像手札的人都不懂?? 至於30樓最後還提到""拜託,轉手折舊的費用,早回收了而且還賺吧!!"" 數位機身跟AF鏡頭轉手折舊怎麼可能會賺?? 至於31樓提到的""std本身有什麼學經歷可以稱的上夠專業"" 請問測試器材需要什麼學經歷嗎?? 手札有解像力圖表,分析軟體,以及購入相當多的器材, 這就夠了,何必扯到人家的學經歷?? 何況手札人員有許多是資深攝影人, 都是對攝影有相當的熱誠, 手札有不好之處應該接受大家的批評, 有接受批評的雅量才會進步, 但網友情緒性及攻擊性的辭彙只會完全否定了工作人員的努力...
推薦者: lichen9330106, chiamei, r88522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