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會員
 
  
 | 
這支剛出來時好像有被廣泛的討論過,而且還一度缺貨不好買不過現在二手應該較多了吧
 | 
		| 網路會員
 
  
 | 
		鏡身感覺不是金屬的,應該是塑膠,可是會讓你覺得做工不錯 相當好用,出門幾乎一鏡OK,拍人拍景拍微距都OK,抗耀光也強 唯一的缺點是24端全開光圈有點鬆散,所以我幾乎都是F4在拍 我的像簿幾乎都是這顆拍的,除了蓮花有修片,其他幾乎都是RAW檔直接轉檔,你可以參考看看唷 
				我的像簿
		 推薦者:  jenhoxen, silhouette
 | 
		| 網路會員
 
  
 | 
		非常同意lungzen大看法。 之前用底片時覺得這支普普,就是方便、還算利,成像層次不如28-70細膩好看,24端及85端的變形也明顯(24~桶形、85~枕型)拍景拍人質感都不夠「高級」。 但乘以1.5倍之後,用在數位上效果卻意外的好,變形部分因為被迫退更遠及裁掉了最嚴重部位,幾乎不再成為困擾,比DX專用的17-55好上很多,所以專用來補前者之不足。 影像層次還是少一些,但數位的層次本來就比較生硬,也就不覺得不足了。 
				
   | 
		| 網路會員
 
  
 | 
		看樣子很多在底片時代不是很理想的鏡頭到了DSLR都"平反"了  
Green Original修改於2007年03月29日14:19 | 
		| 網路會員
 
  
 | 
提醒您一點,這顆一離開24mm端最大光圈就沒有f2.8了喔.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HOBA 發文時間: 2007/03/29 15:03
						提醒您一點,這顆一離開24mm端最大光圈就沒有f2.8了喔.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恕刪)
 沒關係呀..反正24MM的F2.8也不堪用 24mm我最大用F3.5,F2.8真的軟到不行 當初我買二手鏡,公司貨+保護鏡才10K...真的很值得 lungzen修改於2007年03月29日15:25 | 
		| 網路會員
 
  
 | 
只是提醒原po這點.(以前很多人是衝著這點選擇24-85D而不是24-85G)這些就是所謂光看規格表看不出來的東西.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 
		| 新進會員
 
  
 | 
會想要問這一顆鏡頭主要是因為鏡頭的規格很心動
 過去經驗中知道有很多規格很好的產品
 但是成像的效果普普
 沒有用過這一隻鏡頭也沒有把玩過
 心中充滿的是好奇這隻鏡頭的特色與畫質
 也爬過文章討論的內容並不多
 Nikon廣角變焦分為17,18,24,28,35開頭的這幾隻
 從最廣17~18開頭的大家都知道有17-35mm, 18-35mm, 17-55mmDX
 也是近來最多討論的廣角,目前比較多人選用17mm開頭的廣角
 24mm開頭的就是這隻最感到興趣,也許有更好的選擇只是小弟不知道了
 28開頭的就是28-70mm這隻鏡王,發色跟過去N鏡進步很多.
 35開頭的其實並不算是很廣角,感覺現在已經很少討論,
 越來越少人用了.
 | 
		| 網路會員
 
  
 | 
35開頭的話AF 35-70/f2.8還是有很多支持者.不外乎便宜啊...
 
 AF 20-35/f2.8倒是比較乏人問津,相較於AF-S 17-35/f2.8價格優勢過小.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 
		| 網路會員
 
  
 | 
我有AF24/2.8D跟AF24-85D這兩鏡,24端全開畫質兩鏡銳利度極為接近,放大到一比一還很難分出優劣(D70拍攝),致於變形程度,定焦鏡當然比變焦鏡要好得多.2485的反差比定焦24要高,顏色較暖,但我較喜歡定焦略冷且畫質較清亮的特色.主要是銳利度在24端表現很好,不過85端全開的話較糊,要縮一級比較好,但是這樣變成85/5.6,拍人像散景不夠美,這點買的時候倒是沒料到(因為那是我的菜鳥鏡),配上遮光罩是挺帥,眼睛又大,大概就醬.
 
 | 
		| 網路會員
 
  
 | 
F8畫質還是無法讓我接受第一支買入後又拋掉的鏡頭....
 | 
		| 網路會員
 
  
 | 
同一支鏡頭,各人感受差異真大呀  | 
		| 網路會員
 
  
 |  | 
		| 新進會員
 
  
 | 
這張拍的很好看散景光圈是圓型的沒有錯
 Nikon有圓形光圈設計的並不多
 不知道為什麼這一隻不是鏡王也設計為圓形
 可能當初是想要把這一顆設計為全能的中焦段變焦鏡頭
 風景(24mm比28mm起跳廣了一點,
 人像(圓形光圈散景好看)
 微距(1:2)
 一般常用的功能通通包了
 已經開始找這一隻鏡頭............
 | 
		| 網路會員
 
  
 | 
		這支鏡頭我也用過一段時間. 什麼都不嫌. 就嫌重~ 換了支輕一點的28-105. 這隻在用的時候能上遮光罩就上. 微距是附加的, 不要當作主要功能. 24是賺到的, 別對畫質要求太嚴苛(我不是說畫質不好), 偶而用來拍近拍大頭妹很好玩. 整體的畫質在f5.6之後開始優. 搭機身最好是F100體形的. 如果搭了太小太輕的機身. 會有點累喔... 
 | 
		| 網路會員
 
  
 | 
終於跟同好借到這一顆鏡頭把玩了一下下鏡頭很有份量
 鏡統不要伸出質感很好
 整體的感覺很棒
 但是如果要跟AF 28-105mm F3.5-4.5D IF 比較
 都有微距,一支比較廣,一支比較長,
 要選哪一支??
 
 |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besttama 發文時間: 2007/04/02 20:50
				終於跟同好借到這一顆鏡頭把玩了一下下 鏡頭很有份量 鏡統不要伸出質感很好 整體的感覺很棒 但是如果要跟A..(恕刪)
 24比較廣105微距比較實用
 看您中意哪種嘍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HOBA 發文時間: 2007/03/30 07:18
 
 AF 20-35/f2.8倒是比較乏人問津,相較於AF-S 17-35/f2.8價格優勢過小.
 
 差價10K上下算多(少)?看大家還是喜歡17-35較多 | 
		| 網路會員
 
  
 | 
		
				原發文者: SCH1014 發文時間: 2007/04/03 18:53
				差價10K上下算多(少)?看大家還是喜歡17-35較多
 當然,差10k換來的是兩個重要的性能指標. (1)3mm的視角 (2)差很多的最近對焦距離 特別這兩個性能差異一起使用時會讓20-35的優勢變得更小,自然不足以彌補售價差異. 用哪種機身都可以,什麼片幅都沒差,即視即所得,看不見憑想像,拍的起來就拍,拍不到的放棄.
 | 
		| 網路會員
 
  
 | 
跟28-105最大的差異,其實就是---"遮光罩"看你要碗公還是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