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版主

|
無反光鏡的都能轉接。只要能買到轉接環。無反光鏡的鏡後距離都遠低於有反光鏡相機。所以轉接沒有任何問題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網路會員

|
多謝!
是不是這樣的轉接環只要一個安裝到機身上就可以多個鏡頭共用?  |
論壇版主

|
是的。除非你嫌每次轉接麻煩的話可以多買幾個轉接環來玩。我主要玩M42拆裝麻煩所以買了好幾個M42-Canon的轉接環比較方便快速換鏡頭。但C/Y是插刀接口的。沒必要買多餘的轉接環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網路會員

|
感謝版主!
CY鏡頭轉接到沒有反光鏡的機身上,免去了反光鏡與轉接環的碰撞或摩擦,
可是,若沒有碰撞問題,我還是希望將 CY 鏡頭轉接到EOS D 系列的機身上。
請教版主,現在的轉接環是不是仍有與反光鏡碰撞的問題?
真多謝!
|
論壇版主

|
全幅的會有碰撞問題反正我試過了APS-H跟FF的都會打板。APSC的我沒試過,應該是沒問題的。主要是光圈連桿會碰到。
這張是裝上EF轉接環後的圖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兩個部分,一個是鏡頭後方有個凸起,這個我不曉得跟機身連接上面有什麼關係,懶得翻機身出來看
還有一個就是光圈釋放連桿。
另外提供你一個方法。如果真的有轉全幅Canon的必要。。。謹慎點操作的話我的做法是用Liveview。先把反光鏡升起來後再接鏡頭。這樣就能避開。但記得關機前先拆下鏡頭。很不方便。有時自動省電關機的時候放光鏡也會放下。沒有必要最好別這麼操作
一般玩轉接的人大多沒有Contax的機身所以不關心這個問題都是直接銼刀處理掉。但我還有在拍底片所以不可能把這個磨掉。你自己考慮看看。如果不再拍底片也不關心為來鏡頭賣出的價格的話銼刀加上鋼鋸搞定就好。但磨掉了也不是每一顆都能上全幅。。。Distagon的那些尾巴都比較突出。。好像會打到,反正我後來放棄轉接到有反光鏡的機身了。就沒再嘗試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馬桶上的貓修改於2015年01月30日19:53 |
論壇版主

|
http://www.photosharp.com.tw/Forum20/ArticleList.aspx?ForumId=19&TopicId=146652
參考這篇或是我的BLOG裡面
這些都是手動鏡頭轉接到NEX 3.玩這些老鏡頭最好還是用無反光鏡的相機。
反光鏡相機的對焦屏對起焦來很吃力,自動相機的高亮度全磨砂的比手動鏡半磨砂帶裂像的難用,尤其是用廣角鏡還有大光圈鏡頭的時候。我眼睛不好所以用無反光鏡,靠放大對焦來輔助。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網路會員

|
請教版主
1.您說的放大對焦是不是在觀景窗上加裝放大鏡?
2.無反光鏡者如EOS M 或 NEX 的CMOS 比就小,放大後會比全幅的差到甚麼程度?
感謝!
|
論壇版主

|
1.無反光鏡的有手動輔助對焦功能,可以操縱按鍵就能放大方便對焦
2.另外畫質有什麼差異。。。。這個看你的用途。如果你是做商業攝影的那就算了。畢竟EOS M或是NEX只是玩具級的相機。Eos M 我沒玩過,NEX的雜訊也許Iso 200就讓很多人受不了了。不見得是尺寸大小的問題1D4也比全幅的小但畫質不會輸給全幅的消費機。如果你看習慣5D的畫質去看NEX的100%可能會有點難以接受 
轉接只是來玩的,如果你有那種需要放大到40吋以上的需求的話建議你。。。。。。。讓那幾顆帶有 L的定焦鏡去搞定吧!轉接的影響很多的。不單是Cmos的大小跟像素。
一般轉接的手動鏡頭并沒有對數位做過優化,畢竟那個時候沒有數位機身的需求。底片能吃四面八方的光而Coms只能吃直直射進來的光,尤其是邊角的畫質,即使底片時代很牛的鏡頭都不見得能在數位機身上頭有多好的表現。
另外就是轉接環,便宜的轉接環做工不細,公差大,有的甚至光軸都會產生偏移。或者根本連無限遠都對不上。而高精度轉接環也不見得就是最好的方案,經過轉接多多少少都有可能漏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畫質。
轉接我只是當他是個遊戲,拿來玩很有趣。如果你是靠攝影吃飯的建議你三思。最好去請教有過轉接經驗的同行。一個好的轉接環跟便宜貨價格可能差十來倍。一般玩票的轉接玩家用的都是便宜貨。
如果只是一般家庭攝影。。。。。。平時也不會出圖。。。最多就是網路貼圖的話。。。。。那麼畫質夠用了。看你的用途吧!反正工作用我不推薦使用轉接。。。至少我不會拿轉接去拍商品,但有些人像攝影師或是婚紗攝影師需要一些比較有特色的表現會使用轉接鏡頭例如使用CZJ 75/1.5或者是一些16mm的電影鏡頭利用老鏡頭的缺陷來拍旋轉的散景之類的。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推薦者: nikonguy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一些朋友〝 只喜歡〞拍風景,買老鏡來轉接後很失望…
風景不是老鏡的強項, 散景才是老鏡的強項!越貴越利的現代鏡散景越難看!
要拍底下這種調,老鏡可以打趴現代頂級名鏡 ↓
隨便找了三張圖,是三顆不同的老鏡 (縮圖直出!不靠後製!) ↓
nikonguy修改於2015年01月31日00:55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論壇版主

|
我記得好像有人問過我啊。。。為什麼看完轉接的都喜歡街拍。
其實啊。。。。
1.鏡頭太多了,難道每次試鏡頭都要跑到深山林內啊!街頭試拍兩張就好
2.街拍對於畫質要求不多。很多傳世經典甚至都失焦了
老鏡頭拍風景完全沒問題。我中片幅的不也還是在使用6-70年代的老鏡頭(底片哦!底片哦!不是轉接哦)。大型相機有的是那種百年前的鏡頭都被人拿來玩拿來拍風景。(好像都是玩黑白的人才這麼做的,彩色的應該是很吐血)
老鏡頭的顏色容易偏,有的是受設計影響,有的是鏡片變質或是鍍膜變質影響等等。拿那種發黃厲害的大姑媽去拍拍拍晨昏還好,但拿去拍晴天的青山綠水可能就有點惡心了。。而且大部分老鏡逆光都頂不住。。。對拍風景的光線應用限制比較多。
拿來街拍最好了。反正有的是那種失焦的,曝光不正確的,耀光嚴重的經典。。。
拍人也還可以。有種不一樣的味道
拍商品的話請三思。。。那種靠鏡頭解像力吃飯的活就別勉強這些老鏡。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網路會員

|
感謝版主多方指導!
我不是玩家也不是商業攝影者 攝影的開始不是為了要攝影 而是為了要健行登山 親臨自然美景中觸發了要攝影的衝動 於是買了器材 每次出門都背負約15公斤的背包 有景即停 無景則行 就是這樣 諞愛上風景以及自然界裡的花花草草等攝影
起步得較晚 在1993-1997陸續買了八顆 CY 定焦鏡 正陶醉在這些鏡頭之中的時候 數位攝影快速興起 底片及後續處理負擔太重 忍痛停止了攝影 現在生活有點變化 想重溫 CY 鏡頭舊夢 苦於找不到安裝 CY 鏡的數位機身 底片影像迷人 可惜我的景況負擔不起
以前 從未放大超過12X16英寸 多數都放大在8X12及10X12左右 加上框作為家飾 因為小相機如 EOS M型或 NEX型的紀錄影像面積較小 不知道可以放大到甚麼尺寸仍然可以使肉眼感到賞心悅目?
感謝版主!
|
網路會員

|
多謝版主分享和指導!
那幅紅葉的大作看起來好眼熟 以前背這包包在山中常有類似這樣的幸運 所以看起來眼熟
那隻貓咪讓我看了再看 恨不得將他抱起來
版主說中了 我就是您所說的那種只愛風景攝影者 其實 不適我有意選定風景攝影 而是我溪歡自然中走動 要攝影 就自然形成了風景攝影 確實很迷人!!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以你所說的情況就沒什麼必要受限於老鏡了
你可以把手上的八顆CY 定焦鏡全數賣掉(目前CY 定焦鏡還蠻搶手)
歸零之後就好選擇了!(只拍風景,選現代鏡吧!)
推薦者: 馬桶上的貓 |
論壇版主

|
列個表。。。我專收老鏡頭。 
就放大大8*10.。。。一台800萬像素的DC都做得到。何須糾結CCD的尺寸。
如果真的對畫質有要求的風景我的看法還是底片。。。120底片。
C/Y的鏡頭是不錯,但轉接後剩下幾成功力這個就說不準了。否則蔡司現在幹嘛還要去研究新的針對數位相機的鏡頭。直接把C/Y改成Sony接口就好了。
鏡頭一直在改進,C/Y鏡頭的結構大都很老舊,很多定焦鏡的技術都還停留在70-80年代。雖然他做到21世紀才停產,但大多數鏡頭都是在70年代結構的基礎上。
除了他的顏色溢出的時候那種讓人驚艷的感覺以外我不絕對Contax那個時候的鏡頭比今天的鏡頭好到哪裡去。數位時代那個顏色根本就不是問題。。。Photoshop調一下就有了。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論壇版主

|
個人的見解如下
的確如上面N大說的那個方法最好。把那些C/Y處理掉。然後去買現代的相機跟鏡頭。愛拍風景不要考慮用Canon。如果想要回味Zeiss的味道可以去試看看Sony或是Nikon。
Canon的圖有種紅紅的感覺。。拍出來的天空不是很好看,晴天下總感覺那個藍天不夠藍。或者是藍的有點假。樹葉的顏色容易隨著色溫變成黃綠。當然啦。。如果是喜歡拍晨昏的這種調性還蠻合適的。但如果是登山隨拍風景的話建議先考慮其他家的相機
如果已經在用Canon。。。圖也看的習慣那就算了
反正我是不喜歡Canon的調調。。但為什麼我還用。。因為。。。因為以前遺留下來的鏡頭有點多,打算過年後把全部的Canon都出清掉了。 
反正也用不著了。。沒有機身了留下鏡頭也沒多大意義了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論壇版主

|
被這麼提醒了一下才發現這顆鏡頭將近十年沒用過了。。。。。可能有超過五年以上沒拍過夜景了。
明天拿出來玩一天。。在家陽台試拍了一下。感覺怪怪的,這個轉接環有問題對不到無限遠。畫質很爛。。。這就是轉接的壞處。。。。
**登入後才可瀏覽圖片**
高價專收破銅爛鐵。。意者私信。。。。。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
網路會員

|
感謝版主!
版主和Nikonguy版主的指導,我感覺有道理。 正在猶豫的時候,又偶然讀到魯師先生的文章,說他已經放棄了CY鏡加轉接環的使用方法。三位高手同樣的主張,相當具有說服力。決定如Nikonguy版主所說的歸零,改用數位化器材。從頭學起。
用了多年的CY鏡,要一下子放棄,感覺上有點亂。 目前還沒決定要如何處理這些鏡頭。
多日以來承蒙指導,在說感謝! |
網路會員

|
感謝版主!
風景與人文的攝影比較,拜讀了三次。 確實如版主所說的,風景攝影似乎有千遍一律的感覺,而人文,不僅辨惑模測,含意與影響力也深遠。對社會的貢獻遠超過一副風景影像。
我無大志,攝影只是修身養性。開始時,只是熱愛大自然,健行和登山,後來要留下些回憶,才開始攝影。現在孩子們大了,又有時間回到大自然,我仍然會以山野間的景物為捕捉的對象,再在自然中陶醉幾年。
您說的歸零,加上偶然讀到魯師先生的文章,分享他已經放棄轉接環的經驗,我決定採納各位高手的指導,歸零,從頭學起,使用數位系統。
多謝版主多日以來的指導和分享!
|
部落格(253) 論壇版主

|
>那幅紅葉的大作看起來好眼熟
>以前背這包包在山中常有類似這樣的幸運
>所以看起來眼熟
>那隻貓咪讓我看了再看
>恨不得將他抱起來
從你上面這段話體會出你對老鏡的〝特殊調性〞無感
紅葉只是紅葉、貓只是貓、山只是山、葉子只是葉子…
我是喜歡→老鏡的焦外帶給景物的一種特殊調性
(與現代鏡完全不同的調性)
猜想你大概大部份都是→縮光圈拍遠景
(魯獅也是如此,他說他「從來不用大於f5.6的光圈拍照」)
景物只要統統拍清楚就好
如果是這樣,當然完全無法體會老鏡的魅力
老鏡的強項感覺不出、利用不到,自然也就不必留老鏡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