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吳嘉寶話攝影 > 完形心理學相關資料
作者  
討論話題
 

郭大爛


新進會員

2003/02/20 02:41
器材: 其他 其他
完形心理學是探討人類對於圖像的認知反應的一種學問,它是心理學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對於視覺影像工作者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基本的技能。在討論完形(Gestalt)的意義以前,有必要先對心理學的發展有一些基本的瞭解。心理學(Psychology)這個字是由希臘文psyche(心或精神)及logos(研究或學科)演變而來。按照字面上的意義解釋,心理學是「研究心靈或精神」的學科。過去身心二元論的時代,心理學的研究侷限於心靈層面的探討,因此昔日的心理學是十分主觀又缺乏科學實證的學門。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心理學在本質上逐漸轉變為系統化、客觀性及依賴科學實驗的學問,同時心理學界開始主張人類的身心並不能切割,「行為」是身心一體的結果。由於「行為」具有客觀性,而且可以觀察量度並加以量化分析,因此人類的行為研究逐漸成為現代心理學的重心。

心理學家Kurt Koffka於1925年曾為心理學下過一個定義:心理學是探討生物和外界環境接觸時產生相應「行為」的科學。而「行為」則包含兩種意義:一是具象可觀的反應,如說話、動作或可以量測之生理變化;二是抽象不可觀的反應,如人內在的動機、情緒、思考、知覺等等。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可說是內外兼具,涵蓋了人類所有可觀、不可觀的心理活動歷程與表現,因此它是研究個體行為與心智歷程,經過縝密觀察與測量而建立的科學。



Gestalt這個字源自德文,它有兩種涵義:一是指形狀(shape)或形式(form)的意思,也就是指物體的性質;另一種涵義是指一個具體的實體和它具有特殊形狀或形式的特徵。Gestalt如果用在心理學上,它則代表所謂「整體」(the whole)的概念。而以Gestalt為名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於20世紀初發源於歐洲,它主要是在研究人類知覺與意識上的問題,「完形」心理學反對結構學派(Structuralism)以自我觀察、自我描述等內省的方法分析意識經驗的成份,以及行為主義心理學派(Behaviorism)過份強調動物實驗,完全排斥心智歷程的作法。一般而言「完形」心理學視心智歷程和結構為心理學的內涵,企圖以比內省法更科學的方法,來分析瞭解人類如何對於視覺刺激產生視覺上的認知概念。此一學派在國內有人以「完形」稱呼,也有人以其發音直譯為「格式塔」心理學。因此「完形」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其實是同一名詞。

「完形」心理學派是以Gestalt作為其理論之主軸,他們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與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份的集合。易言之,「完形」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認為:「部份之總和不等於整體,因此整體不能分割;整體是由各部份所決定。反之,各部份也由整體所決定」。由此一觀念推論,人們在欣賞一幅圖畫或一張攝影作品時,畫面裡的每一個部份形成了各自獨立之視覺元素,如果想讓觀者留下深刻的視覺認知,元素與元素之間必須彼此產生某種形式之關連。人類的認知系統,如何把原本各自獨立的局部訊息串聯整合成一個整體概念,正是「完形」心理學派主要的研究課題。

雖然Gestalt這個字起始於視覺領域的研究,但是在實際應用上它卻超越單純的視覺甚至於整個感覺領域。完形心理學大師Wolfgang Kohler認為,Gestalt其形式或形狀上的意義在完形心理學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並非完形學派的主要研究中心。廣義地說,完形心理學家是用Gestalt這個術語,來研究心理學的整個領域。雖然完形學派的發展歷史很短,但是它對於人類視覺「場」之形成與視覺上「整體性」(wholeness)之問題,曾經有十分獨特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對於人類的視覺認知有很大的貢獻。可惜的是,完形心理學的學說與假設很難經由科學的實驗加以驗證,由於後繼者少,終於日漸式微。

在探索完形理論以前,我們可以閱讀書籍和圖像來加以說明,人們在閱讀一段英文寫成的文章時,看到的是一個個由26個字母組成的單字,再由每一個單字彼此間的相對關係與文法結構,串接成一個可以被他人了解完整的文字意義,而非一連串各自獨立的長短符號與間隔。同樣的情況,一般人在欣賞一幅圖畫或一張照片時,閱讀的也是由不同濃淡、色彩、造形、輪廓和形式組成的完整圖像,並非彼此毫無關連的獨立區塊。而觀眾在欣賞一部電影時,所接受的訊息也是由連續的畫面與聲音等組成的敘事情節,而不是一連串各自獨立的停格片段。由此可知,知覺過程中最自然也最關鍵的工作項目,就是將不同時間與空間之訊息作一次整合。唯有如此,才得以讓訊息的接受者能從容不迫地接收並處理隨時湧入的大量訊息。

縱觀「完形」心理學的發展歷史,由早期研究人類的知覺現象開始,到後來應用在學習、認知、諮商等心理學領域,貢獻可說十分卓著。由於它的理論是由德籍學者以德文撰寫,內容非常艱澀難懂,加上學習的人很少,使得這個學派逐漸為人淡忘忽視,它的發展時間僅僅祇有20年左右光景。直到1950年代由於航空運輸的普及,美國科學家為了飛航技術的理由,開始研究人類的視覺與環境之關係,過去「完形」心理學派研究發展的許多視覺理論,才又重新受到科學家的重視。1970年代隨著電腦科技的昌盛,為了「人工智慧」研究的需求,關於人類大腦、神經的視覺生理及心理學的研究有了十分重大的突破與成就,在科學家漸漸揭開人類視覺生理之謎的同時,才又重新檢視並肯定過去「完形」心理學派對於人類視覺認知所作的貢獻。
1970年代起「認知」心理學開始蓬勃發展,「完形」心理學過去的研究成果也為「認知」心理學奠下了深厚的基石。因此,很多心理學家將「完形」心理學視為「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如果要嚴謹地探討「完形」心理學對於現代藝術發展之影響,其實應該將它的歷史畫分為歐洲與美國兩個段落來加以討論。


以上資料出自:
http://www.gc.shu.edu.tw/~tjchiang/indite/GestaltPsychology/index.htm

郭大爛


新進會員

1) 2003/02/20 02:42 
完形心理學,又稱蓋式塔心理學。德文Gestalt一詞可以被用為〝形成〞或〝形狀〞的同義詞,在哥德時代曾經在他的著作中談及〝Gestalt〞這個名詞具有兩種含義。  

一、是作為事物的一種特性的〝形狀〞或〝形式〞。  

一、是具有作為某種被分離的和具有〝形狀〞或〝形式〞。

這一屬性的事物而存在的具体和獨特實体這種含義根據這個傳統,蓋式塔的學說裏,〝Gestalt〞一的含義乃是指任何一種被分離的整体而言。

完形心理學學派于1912年在德國創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威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該學派反對還原論分析,不論這種分析起源是屬于結構主義的還是行為主義的。

他們強調心理學現象的整体性,認為心理現象的特性是神經系統內生理興奮過程的全体依存而具有動力的次序。因此任何研究均應該保留心理現象的原來形狀,盡量忠實而完備地觀察其特色。

他們得出結論,整体大于部份之和﹔而部份之間的關係,在孤立分析部份時,是難以包括進去的。

學派的主要成因:  

(1)  20世紀初德國文化強烈抵制英法傳統哲學思想的聯想主義、原子主義和機械主義。年輕的德國學者寄希望于整体和超越,並將此發展視為擺脫德國文化危機的出路。

(2)  馬赫的中立要素觀,阿芬那留斯的經驗批判論,以及胡塞爾的〝現象學〞為其奠定了思想基礎。  

(3)  威特海默的新實在論和摩爾根的實創進化論為其提供了理論基礎。

(4)  引用了現代物理學的〝場〞概念。

http://home.kimo.com.tw/yifong2002/20.html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1頁 到第 1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2012攝影年鑑】★攝影家手札2012年度鉅獻正式登場!!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剖析!
【駕馭閃光燈】最完整的閃燈指導教本!!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4345160人 │ 線上1718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