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再問一下d7的測光功能
作者  
討論話題
 

divya


新進會員

2003/05/16 15:49
器材: KonicaMinolta 其他
請問一下d7的測光功能好像
有附帶對焦功能,我用的感
覺好像是這樣?請問真的是
這樣嗎?謝謝!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 2003/05/16 16:19 
在AF及P,A,S mode情形之下
的確半按快門
會顯示曝光的光圈及快門值
並且自動對焦
除非你轉成MF就不會自動對焦
或M mode模式
會出現曝光表尺告訴你現在是under or over

divya


新進會員

2) 2003/05/16 16:57 
嗯,我想問的是用測光的鈕測光好像會自動對焦
而不是半按快門會自動對焦,不過還是非常謝謝
你的回答!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3) 2003/05/17 02:12 
用機背上的九點對焦鈕鈕可以測光加對焦沒錯
不過就沒有手指頭轉後轉盤
看個人習慣了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4) 2003/05/17 02:27 
後來發現你的問題有一點怪怪的
恕我修正一下
你的問題是
-----d7的測光功能好像有附帶對焦功能
我想D7應該沒有單獨的測光功能
唯一有測光功能而沒有自動對焦的鈕只有AEL
(還有MF情形下的快門鈕及機背對焦鈕)
但是AEL不是只有單單測光而已
還會將光圈及快門鎖定
所以一般情形AEL應該於對焦後才按
視情況而定
但是你所按到會對焦且測光的機背9點對焦
我想主要功能是跟快門鈕一樣
所以應該是說D7的自動對焦會順便測光
這樣才比較合理



nitroblood


新進會員

5) 2003/05/17 06:29 
謝謝您的回答@@想再問一個問題,就是那個測光假如我
用點測光,我都會用比較灰階的地方測光,然後鎖ael
再移到我想照的地方對焦再照?請問這樣的程序正常嗎?
謝謝!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6) 2003/05/17 14:15 
To nitroblood
如果是想讓暗部細節出來
也就是讓暗部曝光多一點
這樣做是對的
(例如逆光照人像,點測光臉部,臉部曝光正確,
而Model周圍是過曝,會有邊光的美感出現)
但是D7點測光有點大
若是測較小面積的點測光
可能會不太準
還是要靠經驗累積

nitroblood


新進會員

7) 2003/05/17 19:38 
謝謝gargarjack大哥不驗其煩的回答,小弟
又有一個問題,就是用點測光時那個中央那
個圓圈真的不是很小,當要測的東西比中央
圓小時,可以不以調焦距比如說從80調到50
使要測光的東西看起來大些,這樣點測光那
個圓就能含蓋測光物品,不過,80調到50對
測光會有影響嗎?假如有,影響會很大嗎?煩
請指教,謝謝!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8) 2003/05/18 02:13 
To nitroblood
之前也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
不過我忘記當時大家討論的結果如何了
我用自己的經驗來說看看
有錯誤請指正
舉一個例子來說好了
當我們對暗部用50mm構圖+點測光時
得到一個曝光值是 F8 , 4"
此時擔心的是測光面積比欲拍攝面積來的大
會得到一個under的曝光
於是想要用80mm來對此區域作測光
目的是使點測光面積等於拍攝面積
來得到正確曝光
而此時得到的是 F8 , 6"
於是便使用50mm , F8 , 6" 來拍攝
希望暗部細節能夠出來
而結果的確是可以出來較好的曝光
因為這個曝光值就是等於原來的50mm , F8 , 4" +0.5EV
繞了一大圈
其實只要用曝光補償轉盤就可以解決了
而不需要用變焦測光來決定曝光值
如果真的只能這麼作才能得到正確曝光的話
那麼用定焦鏡的人就先死一半了
所以這其中有一個概念就是曝光補償的使用時機
用變焦測光只是不懂得善於利用曝光補償的次等方法
而且用變焦測光也不是各種場合的OK的
其中又牽涉到變焦倍率的多寡,測光主體的光度與反差,以及底片的寬容度等
在這幾種因素存在之下
我想用變焦測光的方法所得到的值應該不是線性的關係
用此方法一定會under or over
例如用正片(寬容度低)在24mm點測光得到2",F8
而用105mm測得的8",F8來做曝光的話
實際上是24mm , 2" , F8 +2EV
此時大概會白茫茫一片了吧
所以利用點測光時
有時還是需要曝光補償的協助
才會有較好的照片出來
而在一般對白色物體或人像時
適當的曝光補償有助於得到較好的影像
(原來的測光會使白牆變灰牆,老婆變黃臉婆,補償使之成為白牆及仙女)

nitroblood


新進會員

9) 2003/05/18 06:19 
嗯嗯,謝謝,小弟了解了,最近因為天氣比較暗,我又
不想用閃光燈,又懶得用三角架,又常因為手不穩,導
致我的第一次...好慘啊@@看來該用三角架還是要用,再
請問一下那個閃光燈打光的問題,請問假如在晚上對很
遠的東西(已超過閃光燈的範圍)用閃光燈,此時假如沒
用閃光燈和用閃光燈對成像有什麼差別?比如說主體看起
來會怎樣?背景看起來會怎樣?(我只知道有上閃光燈快門
會變較快,比較不用三角架),謝謝!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0) 2003/05/18 16:00 
假如在晚上對很遠的東西(已超過閃光燈的範圍)用閃光燈
此時假如沒用閃光燈和用閃光燈對成像有什麼差別
---------------------------------------------------
閃燈範圍跟你的底片感光度有關
感光度越高閃燈範圍越遠
假如你要拍"很遠的東西"而不夠亮時
此時不用閃光燈
曝光是正確的
但是快門會變慢
所以必須手持很穩或使用腳架
不然會變成模糊的成像
而如果用閃光燈時
使得快門變快
因為打不了太遠的光
曝光會不足
會形成清楚的成像
但是曝光不足還是不清楚
---------------------------------------------------
而你另外一個問題是
比如說主體看起來會怎樣?背景看起來會怎樣
這個問題應該與前一個問題是不一樣的情形
當你不用閃光燈時
快門變慢
影像因為震動而不清楚
如果改用閃光燈
使得快門變快且主體(前景)曝光足夠
而形成前景曝光足夠但是背景卻不足
因為閃燈打不了這麼遠
這時你就必須使用"慢速快門同步閃燈"(slow sync)
也就是D7的AEL鈕
當閃燈使用時
測光之後
按下AEL
開啟慢速快門同步閃燈
此時快門變慢
讓背景曝光先正確
快門快關上時閃燈會啟動
讓前景曝光正確
如此會得到前後景皆清楚的影像
不過由於是慢速快門
腳架還是需要的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1) 2003/05/18 16:57 
你第一個問題是
在晚上對很遠的東西(已超過閃光燈的範圍)用閃光燈
此時假如沒用閃光燈和用閃光燈對成像有什麼差別
-----------------------------------------------
閃燈範圍跟底片感光度及鏡頭焦距是有關係的
底片感光度越高閃燈可以打的比較遠
(D7說明書上有換算表)
夜拍時
如果不用閃光燈的話
快門速度會變慢來讓曝光正確
此時手持要很穩或使用腳架
才會有清楚的影像
每個不同的焦距有不同的安全快門
而安全快門又取決於自己的手持或腳架穩定度
越長焦距的鏡頭安全快門越快
而光圈越大
快門就可以越快
手持攝影對影像清晰度有幫助
所以這是大光圈定(變)焦鏡的優勢
而當欲拍攝的東西超出閃燈範圍時
打閃燈是沒有辦法改善的
你打閃燈只是為了縮短快門時間
讓影像清晰
但是曝光卻會嚴重不足
所以一個是不打閃燈
造成曝光正確而影像因為晃動而不清楚
而打了閃燈讓影像清楚但曝光卻不足
要解決此問題是用出力較大的閃燈或使用腳架
-------------------------------------------
你第二個問題是
比如說主體看起來會怎樣?背景看起來會怎樣?
-------------------------------------------
這個問題跟前面的問題
應該是不同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整體曝光量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則是
當有前後景時
要如何讓前後景的曝光能夠一致
假設在晚上在中正廟前拍model時
當不用閃光燈時
快門速度會變慢
這時要用腳架或很穩的手持
但是你的model可能會動到(晃頭或閉眼)
會造成前景(主體)不清晰
有移動的軌跡
雖然曝光是正確的
而在用一般閃燈模式時
快門速度變快
且前景(主體)曝光正確且清楚
但是背景則曝光不足
此時就要用"慢速快門閃燈同步"
就是D7的AEL鈕(slow sync)
開啟閃燈
當對焦構圖完成後
按下AEL
此時會發現快門會變慢
調整成慢速快門
而通常要使用腳架才會穩定
當按下快門之後
閃燈不會馬上啟動
當快門要關上之前時
閃燈才會啟動(閃燈出力會變小,以補償慢速快門,避免過曝)
此時就會得到
背景曝光正確
前景也曝光正確
但是model的晃動程度比較輕微或看不出來
所以總而言之
在光量不足時
1.高感度底片
2.大光圈鏡頭
3.高出力閃燈
4.穩定的手持或腳架
這是必須的
而善用慢速快門閃燈同步或後簾閃燈同步
也是很重要的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2) 2003/05/18 16:59 
我以為第一篇沒有貼上去
又回了一篇
內容有點不同
但是大致上是一樣的

nitroblood


新進會員

13) 2003/05/18 20:13 
gargarjack非常感謝你的回答,我有試用過
緩速快門同步,就是對焦後按住ael鈕,再完
全按下快門,可是發生的現象是先閃光再拍
照,不知是哪的問題,可是快門時間明顯變
很長,只是閃光和我想像的不一樣,是一開
始就閃,好奇怪,另外你所提的後簾閃燈同步
是指什麼呢?謝謝!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4) 2003/05/19 02:12 
根據我的經驗
slow sync是先開啟快門簾然後再閃燈的
因為我使用slow sync
拍到的結果是主體清楚(有些微殘影)
而主體後的路人甲主體清楚但留下行走的殘影
所以由此推測slow sync是在快門關上時才閃的
你認為是先閃光後拍照這不合理
因為快門沒開閃光就沒用了
使用slow sync時機身有三動作
1.快門打開(會聽到反光鏡翻起的聲音)
2.閃燈啟動
3.快門關閉(然後會聽到捲片的聲音,重複曝光除外)
所以我猜你可能聽到捲片聲才以為是先閃燈後開快門
不過我想其實slow sync的閃燈時機似乎不影響其曝光正確性
但還是要搭配同步快門的速度
還有AEL只要按一下
顯示AEL即可
不用一直按著
後簾同步閃燈其實類似慢速快門同步
不過是在較長曝光時間時
在快門關上前
才啟動閃燈
以形成殘影的軌跡於主體後方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5) 2003/05/19 04:06 
對不起更正一下
應該是快門打開之後
馬上閃燈使前景曝光足夠
之後慢速快門以補足後景的光
然後才關上快門
所以nitroblood你觀察的沒錯
而在關上快門才打光的是後簾閃光同步
兩者的差異是殘影的殘影產生順序
slow sync是殘影在主體清晰之後產生
而rear是殘影在主體清晰之前產生

nitroblood


新進會員

16) 2003/05/19 22:20 
看了d7的說明書很多遍都沒有看到後簾閃燈同步
,請問一下d7有這個功能嗎?謝謝!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7) 2003/05/20 01:15 
在p.101
這本說明書的中文感覺非常大陸
所以找不到後簾閃燈同步
切換開關在右邊手把的位置

tacofrank


新進會員

18) 2003/05/20 13:06 
新手發問  請問 gargarjack 大大  之前提到
"例如用正片(寬容度低)在24mm點測光得到2",F8
而用105mm測得的8",F8來做曝光的話實際上是24mm , 2" , F8 +2EV
此時大概會白茫茫一片了吧所以利用點測光時有時還是需要曝光補償的協助"
::因我拍照時會習慣 先拉到105端做點測(鎖定)
 再拉回構圖 你提到要補光 是否有經驗值 或換算方式
 或者有其他建議測光方式(用變焦鏡) 因我的曝光控制一直不是很穩定
 有其他大大友好意見也請不吝賜教
 



gargarjack


新進會員

19) 2003/05/20 16:12 
我覺得曝光與構圖這兩件事
只要在一個合理範圍內的話
其實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
也就是端看自己的經驗與喜好來決定的
(當你貼了一張自己很喜愛的照片時,這種感覺更是強烈)
以曝光這件事來說
牽涉到的技術層面有很多
例如 1.測光模式  2.底片寬容度 3.畫面的反差 4.鏡頭的焦距
    5.曝光補償 等
而決定曝光的程度也端看你構圖的設計
例如整張照片曝光非常均勻,+/-在1EV以內的作品不見得是好作品
很有可能是一張枯燥的作品
而整張照片只有一個角落曝光正確
也有可能是很好的作品
所以我想這是沒有什麼換算的公式可言
而解決的辦法是
1.在不同的場合多拍,以訓練自己對曝光的sense
2.多使用正片以抓住良好曝光的技巧
3.試著使用曝光補償來拍照,例如包圍曝光
至於變焦測光還是盡量避免
這個方法的變數太多
得到的往往不是良好的曝光
而在有些場合
例如夕陽,天空,或反差過大的主題
並不是靠著一個曝光值就可以有很好的作品
可能還需要遮片或漸層鏡的應用
以及暗房的局部加減光後製
才會有好的作品

tacofrank


新進會員

20) 2003/05/21 12:06 
感謝garagrjack 獲益匪淺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Sony α NEX-C3‧NEX-3‧NEX-5完全上手】熱購中!!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70967056人 │ 線上1581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