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別以為數位資料可以永久保存
作者  
討論話題
 

coralsea


新進會員

2003/09/04 10:56
器材: 其他 其他
這是朋友寄給我看得,實在是銀鹽數位筆戰的另一思考角度,我想....我還是會繼續用正片拍照片吧~不然就是得把所有有價值的數位洗成照片了!
**********************************************************************
你最近也許發現了童年時期的照片,雖然已經發黃,但是仍然可以辨認。你的子
女們用數位相機為你所拍攝的照片,也許無法像你童年時期的照片那樣,可以保存這麼久。

你的照片檔案,也許仍能保存在電腦上,但是,用來搜尋辨認這些檔案的設備,
也許早已不存在。也許目前會是一個「數位資料的黑暗時期」,此一時期的集體記憶,有一部份也許會永遠喪失。
除了數位照片以外,諸如電子報稅檔案、電子郵件、電子音樂等,都難以長久保
存。
目前各個機構正在努力設法延長數位資料的保存期限,以長期保存數位藝術、法院檔案、電子日誌等各種數位資料。紐約大學移動影像建檔暨保存計畫的主任拜瑟說:「一般人往往會誤解,以為數位資料可以永久保存。其實數位拷貝並非最理想的拷貝。」
英國廣播公司所搜集的「 1986 年的生活」照片以及文章、900週年英國問卷調
查、以及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等這些數位資料,目前都已失傳,就是一些例證。
雖然學者仍可閱讀此一1086年所編撰而成的大部頭書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然
而,該書的數位版本,需要特殊訂製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來取代因為年代過久而朽壞的原有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
這意味著,只需要短短的17年,數位資料就很快地消失了。
聯邦太空總署早期的太空紀錄,也面臨了類似的命運。

Taki0727


新進會員

141) 2003/09/18 23:23 
軟體貴到爆....
工業用的專業強悍cad/cam軟體正版的隨隨便便破10萬,動輒百萬不稀奇..
小弟偶有心踏入CNC領域,那個軟體成本比硬體設備成本還貴,機器可以買中古的
,軟體哪來的中古的?盜版的被辦到就翻不了身啦..
好個知識經濟,機器設備往往秤斤買賣,軟體註冊碼字字千金

fisher yu


新進會員

142) 2003/09/19 00:50 
所以我才會說我的片庫,,,,


數位化,再等等吧
等到便宜一點,穩定一點,等到工程師買的起正版軟體的那一天,,,
等到,,,
等到,,,
有那麼一天嗎?

Chris


新進會員

143) 2003/09/19 08:47 
jerloong, 用軟體有撇步的啦!

Office (公司購買與我無關), 私人使用我用 OpenOffice (免費)
ACDsee 又大又貴, 我根本就是一直都是 Xnview 的忠實者, 至少它功能強大以外, 更新速度也比較快.
Photoshop (不用買啦! 買繪圖板送! 買掃描器送! 買印表機送! 買底掃也送!)
Photoimpact (這是我唯一不用的東西..)

合法軟體其實因人而異.. .別以為 freeware 就沒有好產品. 其實很多 freeware 強大的功能根本不必要去依賴合法的公司軟體. 真的是 "依照你自己" 在用而已. 我在八年前就開始停止盜版了. 除了 mp3 以外.

Chris


新進會員

144) 2003/09/19 08:52 
photoshop 也有代替的 freeware, 功能並沒有那麼強大但是已經比老舊一點的版本的 photoimpact 好太多了.. 好像叫做 Win Gimp.. 是 GNU 免費軟體轉換過來的, 也支援中文啊..

軟體軟體.. :p 乾翠都不用 windows 就都沒這種問題了.

Philip Ku


新進會員

145) 2003/09/19 09:22 
>傳統相機雖不用買電池和卡,但要買底片和沖片,長期下來,
>哪個比較花錢還不一定呢!
長期要看使用量!
我一年沒超過30卷!30卷能買多少電池和卡片?
電池和卡片能保用幾年?請注意"保用"二字!

Philip Ku


新進會員

146) 2003/09/19 09:28 
再補充一點:
就算50卷好了,50卷可買一部什麼樣的數位相機?

Chris


新進會員

147) 2003/09/19 09:51 
50 捲正片 RVP = 200x50 = 10000
然而, 每一捲大概算 100 為沖洗費用, 所以整體上需要 10000 + 100 x 50 = 10500 為基本費用.. 10500? 趁現在喔.. 買台新的 Kyocera FineCam S5 (五百萬像素) 大約是這個價格了.. 頂多 2000 上下.

jerloong


新進會員

148) 2003/09/19 11:58 
大家都知道有Freeware, 當初反MS違反公平交易時 我也測試用過OpenOffice
多次使用OpenOffice的心得是 除非是自己帶Notebook去演講 否則慘不忍睹
還是在家乖乖使用合法的Win98SE, MS Office 97
上班用的是Win98SE,MS Office2000 合法企業授權

在台灣有那麼多門路 如大補帖地下網站下載等
有多少人真正是捨盜版不用而用Freeware
看看網路上大家都是用"最新版"軟體 就知道問題有多嚴重
一些序號破解網站擠爆了 為什麼?

鷹學行


新進會員

149) 2003/09/19 13:27 
CHIRS兄:
別鬧了,用5000元的數位相機,那我不如用一台三百元的傳統相機,還附贈一捲軟片呢,那裡買,全省便利商店都有賣。
難道拍照一定最貴的RVP嗎?就如同一些人只用35元一捲軟片,二元五角一張相紙啊!

Chris


新進會員

150) 2003/09/19 14:11 
jerloong, 不大懂您的意思.. 意思是說 OpenOffice 必須自備 notebook 去演講, 而 MS OFFICE 不用 notebook?!? 您不知道她們兩個規格是相通的嗎?

因為盜版好玩, 現在年輕人沒多少生活空間, 除了盜盜版, 去網咖泡美眉, 都算是比較正當的休閒活動了. 我盜版了 28gig 的 mp3.. 不過很奇怪, 我沒一張 mp3 是真的聽過兩遍的.. 你就知道實際上收集與使用, 盜版不盜版, 只是純粹爲了好玩. 我曾經拒絕拷貝 photoshop 給朋友, 就因為她們的理由是她們要用 photoshop "看圖"....... 還真是無聊又浪費資源的理由啊! 1.8mb 不裝要裝 98mb 來看圖... 但是他就說他朋友們都是盜版 photoshop 來看圖的. 您要說是盜版嚴重多呢? 還是小朋友實在太無聊的比較多?

鷹學行, 其實有點深入的都知道, 目前是正片比數位優.. 負片未必. 倒回去用負片也是可行的, 問題是一萬多具有五百萬像素的數位像機, 恐怕不是您來決定負片比較好還是數位比較好了. 光看使用者的數量就可以猜到大蓋了. 大家喜歡用便宜的底片是因為有特性, 好玩. 與數位像機低檔那種三四千塊的意義是相同的. 別以為不貴就沒人買, 多的是有人買 logitec 與 fuji film 合作的那台四千塊數位像機.. 就因為他的大小 "就是信用卡".. 更何況少了沖洗的費用, 少了跑路的費用, 少了連去 7-11 買底片的費用都不用! 看你怎使用吧? 一旦數位更普及了, 便宜的底片依然存在, 但是沖洗相對的會更貴. 現在不是 "介面" 在貴了, 貴的是 "服務".. 也就是沖洗..  以您的角度來看, 似乎把數位看得太輕了.. 實際上一台三百塊的傳統像機加上負片, 未必有三百萬像素數位像機的品質. 光是顏色的撰寫能力, 鏡頭的差異等等.. 不需要一味著打數位吧? 請您自己先用過之後, 分析價格與品質之後再做評論. 便宜的正負片依然有他的特性存在, 只是很難買.. 好像 Agfa 50 一般.. 不只沖洗頻道難找, 底片更難找.. 明明是很便宜的東西. :)

jerloong


新進會員

151) 2003/09/19 16:11 
格式相通 不代表百分之百相容
當你在會議上演講 如果你用OpenOffice製作 只拷貝檔案 拿去會場以MS office 撥放 就可能會有問題發生

Chris


新進會員

152) 2003/09/19 16:45 
若以一些 "OFFICE2000" 的動畫而言當然會有問題.. 同樣的道理.. Office2000 製作的 powerpoint 到了 office97 依然會有動態的問題, 還會錯位, 失真, 圖片顏色馬賽克等問題.  OpenOffice 是支援到 Office2000, 但是實際上當初在反組時她們反組的技術可是停留在舊的版本. 不信你把 openoffice 的檔案拿去 office97 用用看, 你會發現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問題是您把 OFFICE 搞混了.  OpenOffice 是反組與重組, 當然會不盡相通, 但是可以做到相當接近.. 但是以 PPT, DOC, EXC 這些檔案好了, Office 版本不停大部分好像都還好, 但是實際上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就面臨了 PowerPoint 2000 完全跟 PowerPoint97 打架的問題.  這不能怪使用者, 也不能怪微軟, 只能怪寫程式的人太笨了. 連同樣的格式支援都會寫成這麼爛!

OfficeXP.. 你會死得更慘.. sp1 的 OfficeXP 似乎又造成了另種輸入法當機的問題, WORD 常常因為更改字型而當機等等.. :p 這沒能救, 是微軟的問題.

stamps428


新進會員

153) 2003/09/20 00:15 
Taki0727
軟體貴到爆....
工業用的專業強悍cad/cam軟體正版的隨隨便便破10萬,動輒百萬不稀奇..
小弟偶有心踏入CNC領域,那個軟體成本比硬體設備成本還貴,機器可以買中古的
,軟體哪來的中古的?盜版的被辦到就翻不了身啦..
好個知識經濟,機器設備往往秤斤買賣,軟體註冊碼字字千金.
----------------------------------------------------------------------

cad/cam軟體20萬左右就好用的嚇死人了,我還未聽過有動輒百萬(我孤陋寡聞),
踏入CNC領域不是只有畫畫圖轉程式碼,一定要累積你的經驗,每支不同材質的刀有不同的特性,什麼樣的進給才會不傷刀又快速,cad/cam軟體只會給適當的建議
,不一定適合你的機械或刀具.
關於硬體設備,隨便一台立式中心機就破百萬,小弟使用的OKUMA臥式中心機更高
達800萬,這還是算便宜的,如果以數位相機比喻,工業用的繪圖軟體就好像記憶卡
一樣,軟體註冊碼字字千金這我同意,軟體成本比硬體設備成本還貴這我就不太同
意了.(不適用CNC)
.
不好意思脫離主題了^_^

nonick


新進會員

154) 2003/09/20 02:27 
長期要看使用量!
我一年沒超過30卷!30卷能買多少電池和卡片?
電池和卡片能保用幾年?請注意"保用"二字!
-----------
又是傳統與數位之爭?懶得再為這種無聊的話題浪費口舌了!

鷹學行


新進會員

155) 2003/09/20 09:26 
數位相機在影像訊號進來後,內部都有一個類比轉數位的訊號的處理,所以他不是一開始就是數位,類比轉數位本身就是一大串的失真,尤其是便宜的相機。
但是變成數位,是不是代表訊號就不會改變,同一格式還好,但不同格式如raw轉tiff是不失真的轉換,還是失真的轉換,不信你連轉數次看看,更何況我一再強調,目前數位的色彩影像檔,(尤其在色彩的描述上,有太多的顏色成為化外之民),皆存有重大缺失,將來一定會被大幅修正,只等待科技的成熟。
有人說,用數位存檔,硬體像肉身,軟體像靈魂,肉身會腐爛,但經由靈魂不斷的轉世(不斷的備份),永遠存在,我的觀感是文字檔應是可以,但影像檔,可能靈魂出竅後,找不到可依靠肉身,就像我的多媒體幻燈片簡報的修改。
多媒體幻燈片簡報,因無機器可修改其序控訊號,雖能播放,但終將走入歷史,不相容就是不相容,這不是任一保管人的責任,(就像f3的停產,是因為沒有機器可生產其電路零件,而舊機器巳生產那麼多年,是該休息報廢的時候,不得以才喊停。)而原本製作的廠商有將我們的幻燈版本免費轉成數位(目的是要賺以後的錢),但音質變差,畫質更差,何必以後花一大堆的錢請人修改,這是事實,而且是看過的人一致的共識。
我不是排斥數位,數位帶給我許多的便利,我也一直在找尋介入的時機,我的重要幻燈片,在將來會用底掃機轉成數位訊號。就像我巳有準備,要買十萬元以上數位機身。
至於幻燈片因時間久遠所造成褪色問題,這點我不擔心,十五年前我巳知道顏色可在scanner中還原。
1970年一台scanner一台一仟多萬元,雖與現在的底掃機有差異,但最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而現在的底掃機仍不斷的推陳出新,價位越來越便宜,我會在適當的時機購買。
一個原色應是8BITS或12BITS或16BITS,我想我瞭解,假如以最好的印刷條件下,放在一起,我會分得出來吧!
數位檔案應該要用多大的檔案來輸出,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若從事印前輸出行業的人不應不知,剛好是最好,但大畫面的輸出,一定要有足夠的大檔,像我舉出近二百MB數位檔輸出成二公尺的畫面,很明顯因數位檔案過小,所以每只貨櫃櫃號都看不清楚。
數位檔案因未能及時轉出為現在可讀的檔案,以至無法讀出,我講這家大公司還有一大群的資訊人員來做維護的工作,都還會發生,更何況是一般人。
至於我是否不用數位相機,我一直在用,只是對其數位檔案的保存在目前沒有信心而巳。

sz_wetland


新進會員

156) 2003/09/20 09:35 
要讓資料數位化其實很不便宜ㄋㄟ.......
光是普通的個人電腦..要讓它可以動.可以看圖.可以打字編輯.可以修圖調色.可以掃描.....
軟體方面的價錢有時會比硬體還多吧...只是台灣人很多都用慣了盜版的..才覺得很便宜......軟體跟硬體一樣.都是產品啊.都要錢啊!!

binbin


新進會員

157) 2003/09/20 10:14 
在我的想法裡,保存不重要,因為我不是開博物館,不需要為這種事傷腦筋,我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在我的腦子裡,即使保存技術再先進,還是不能讓我把照片帶進棺材。

我所有的照片都毀了,我也沒有損失,頂多,就是物質上的損失,而所有經歷過的事,早就深刻在我腦海了,這是我可以帶進棺材的。

Taki0727


新進會員

158) 2003/09/20 12:57 
使用的OKUMA臥式中心機更高達800萬,這還是算便宜的...
軟體註冊碼字字千金這我同意,軟體成本比硬體設備成本還貴這我就不太同
意了.(不適用CNC).....

cnc之意為電腦數值控制,沒錯吧?但並不代表cnc就是數百萬元加工中心的代名詞...
小弟偶可用15萬左右的代價便可搞起一組2.5D 一翻半CNC銑床,公差2條半(+-0.025mm)是辦得到的..
可是要讓伺服馬達威力的軟體,小弟偶比較中意的,真的都要破10萬,偶最中意的索價25萬,要方便要好用那真是沒得殺價,沒得省...
以小弟偶的狀況,當然是軟體貴的多,因為偶要加工的東西,只要用15萬的機器就可以做的嚇嚇叫了,
呃~~Pro/E不就號稱百萬軟體..不知道貴在哪裡...
其實很多電腦軟體,不知道貴在哪裡....

鷹學行


新進會員

159) 2003/09/20 21:01 
對於博物館,目前係買高昂的數位機背,所以係以銀鹽與數位同時雙軌拍攝,但是使用數位機背拍攝時,最大的困擾是增加許多喝咖啡的時間,為何如此說,因一張數位影像的所用的檔案太大(幾百mb),從存檔,修色,再存檔,並作備份所耗費的時間驚人。
在我學工商攝影時,有人問我,為何用如此落伍4x5的相機拍攝,現在的135相機不是很輕便,又好操作,為何你們工商攝影都如此的保守,還用爺爺時代的相機,沒測光表,影像又是顛倒的。我說:我也不喜歡用,但為求品質,讓你們甘心的付錢,我必須用4x5相機拍攝。
同樣的道理,目前工商攝影都會準備數位及銀鹽底片的相機,為減少分色的時間及費用,他們用數位,(大都用於報紙的夾報或量販店的廣告)但是高品質的印刷,是用銀鹽底片,因對客戶來說,銀鹽成本高,且花的時間長,(反正都是要賺客戶的錢,只要客戶願意付錢就好,這是工商攝影從業人士的想法)但工商攝影的客戶一般是專業客戶,所以他們很瞭解兩者的差別,就如同我一般。
不論是CRT或LCD電腦螢光幕都是冷光源,其產生的光波分佈是不連續性,不像熱體幅射所產生的連續性光源那麼優異,所以CRT或LCD螢幕色彩演色性差是正常,要能達到演色性RA值90以上(太陽光的演色性是100),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因此有些色,在電腦螢幕無論如何調整是看不出來的。並不是用以一萬元以上的校色蜘蛛,就以為你的電腦螢幕顏色一定是對的,印刷廠一定是錯的,以前我待過三家大型印刷廠(皆屬前五大)及大型工商攝影公司都有印刷色評價用的螢光燈(以MACBETH燈管為主),看片燈箱有多貴,A3尺寸二十年前,就要一萬多元,而MACBETH貴在燈管而非燈箱,燈管的演色值是92,在印刷廠看色的濃度也用MACBETH的濃度計,二十五年前,一個二十萬元(電子的東西,現在會低廉許多),正統的訓練,不是用眼看,是用儀器量。BARCO的螢光幕未見其廣告,但許多專業人士在使用,其螢幕之貴,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因此不要說你螢幕的色都對,別台一定錯,對很多專業人士來說,你是會被人看輕。
COOLPIX900有附某名牌的8MB CF卡,有人說該卡是終生保固,現在我公司用三年就壞了,我是不是可以到該公司換一個同樣的卡。
軟片三十五元一捲,是柯達及富士的一百度負片的售價,照片一張2.5元,(當然你買的軟片要夠多,洗的相片也要多)但量販店不也常見四十元以下富士或柯達的軟片嗎?不洗照片而用數位檔案一捲90元,也是正常(包含洗的顏色也很正常),數位影像若無法讀出,尚有底片,為何有人不信。
我雖離開印刷及攝影這兩個不同行業有二十五年了(是現場作業人員,非半桶水的業務人員),但是我現在的工作,必須具備這兩行業的最基本常識,我才能生存。

對不起,以上發言有些離題,且有情緒字眼,但為避免被誤導,以為現在是數位影像的時代,銀鹽早被淘汱,就如同4x5的大相機,目前許多情況,是不得不用大相機,就像銀鹽目前仍有存在的價值,又便宜又好(不好意思說,我近三十年來大概消耗新台幣二百萬元以上的感光材料,還好有一些金主贊助,不然我是買不起電腦).

Chris


新進會員

160) 2003/09/20 21:35 
沒人說傳統不好.. 只要是客戶付錢, 用 4x5 也無仿啊! 問題就在, 你要客戶付底片費? 現在這年代? 很難吧! 除非對影像有相當專注與研究的客戶就甭說了. 光看以前最發達的中型機產業 - 婚紗, 不也一樣走入數位? 這代表了不只流程短, 影像以能比擬. 常常有人每年都在拍婚紗的, 他們不一定是專業, 但是也不能代表他們不在乎影像的品質. 對於影像的品質來說, 傳統只有在顏色與細節上取勝, 但是事實上, 不一定! 必須得看你輸出的大小還有輸出的方式. 以現在的數位輸出而言, 輸出大小在一定的範圍內, 數位有超越底片的優勢, 這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 現在不是要去 "取代他", 而是根本就有 "取代的味道".. 就算今天你依然用底片, 我想沒人管得著.. 問題是你就沒有辦法跟以前一樣要求便宜的手放像了, 因為其他輸出的機器也都電腦化了, 你不承認也不行.

沒人說我的螢幕對別人一定錯, 這是您講的! 請別扭曲別人說的話. 我只有說螢幕差距每個人都有, 你看的不見得是別人看的, 別人看的也不是你看的. 所以沒有真正一定的標準. 無論是數位或傳統, 都一樣! 就算現在傳統走入數位, 也依然一樣! 你的正片一定還是得經過數位化才能夠輸出, 就因為輸出設備已經成為數位的一部分了. 所以正片怎, 都是數位化, 他沒有比 "數位像機" 來的多優勢. 因為輸出的效果與品質, 甚至機器是一樣的. 請釐清真正流程的差異, 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別人的話認為自己是專業就是事實. 就算您的經驗再豐富, 這世界依然目前是走向數位, 大家用的依然是數位產品, 輸出也是數位, 掃描器也是數位. 您這種堅持品質的意念很多攝影師都會有, 這也是為什麼攝影界底片不會死亡, 只是會慢慢萎縮與提高價格.
整體上, 我們討論數位典藏是在說明數位的一些特定優勢對於資料的保存可以有更進步的設計, 並不是要去真正比較數位與傳統之間的差異. 差異是有, 但是看你怎去看. 像您之前的 "全部" 說明, 專業人士是不會沒想過, 之所以大家走數位典藏的路線絕對不是因為數位是主流而已. 這後面不只考慮了效能, 速度, 管理, 價格, 保存期限, 方法, 後製作, 甚至到編排, 輸出 等等, 不只是圖書館可用, 博物館可用, 甚至到每個人個人電腦的攝影紀錄, 設計, 輸出, 甚至到日記寫作都可以參予所謂的數位典藏. 所以數位典藏的範圍決對不是你跟我頭腦想什麼就是什麼. 倘若傳統的優異性仍在, 並且勝過數位, 就不會有人提倡數位典藏的構想, 更不會有人去做. 現在不只台灣, 應該說英國, 法國, 美國, 日本, 甚至韓國與歐洲, 都是以數位做為典藏的備分, 這您應該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多資訊. 甚至美國軍方, 目前正在研究數位典藏的方針來設計資料庫能夠更聰明 (好像我們看 AI 那部電影裡的玻璃電腦人一樣), 資料是可以數位典藏的, 而且不只是個構想, 現在早就開始了. 甚至可以做大量的存取與分析.. 您可以參考現在美國軍方正在設計的 SCORM 系統, 甚至大陸現在正在推的 DEES. 都是針對數位典藏與資料庫管理的新方針.. 未來只要一套, 可以包函人類的資料與知識, 不只方便搜尋, 還可以延續往後的幾世紀. 事實上是.. 無論我說的再怎仔細你也不會相信, "底片" 由頭到尾都沒有人想過去做未來典藏的模組.. 反而是數位.. 這就是 SCORM 開始的由來.
回上一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8頁 / 共10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駕馭數位單眼相機】貫通攝影的最佳教本!
【2013攝影年鑑】年度新書隆重上市!
【Canon EOS 6D 實戰攻略】年度新書上架!
【Nikon D600 實戰攻略】全幅新戰力完整剖析!
【Canon EOS M 輕鬆活用】電子書免費下載!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549622人 │ 線上1436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