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論壇首頁
論壇主選單 > 器材版 > D2X傳聞
作者  
討論話題
 

ITO


網路會員

2004/05/03 08:12
器材: 其他 其他
http://www.digicamezine.com/cgi/light/light.cgi
來自住美國加州的日本網友的傳聞
Nikon USA的人和他聊天時告訴他
有看過D2X拍的samples
感光元件還是維持DX(APS-C)規格,
1000萬以上的畫點
可能6月發表,明年初發售。
推測價格3000美金以下


小十


網路會員

1) 2004/05/03 13:15 
還要乘以一點五?
拜托不要吧~!!!!乘一點三也甘願一點啦~>"<

shsiao


網路會員

2) 2004/05/03 15:16 
X1.5 不意外
Nikon 擺明了 DSLR 會走 APS 路線
這樣買 DX 鏡的人才會甘願

再說
如果 X1.3的話, 賣價就不是 3000 美金了

miche_lin


網路會員

3) 2004/05/03 17:26 
10MP 以上的 D2X 我想售價不會是 3000美金那麼低...  
絕對會比 D2H 貴, 畢竟是 Nikon 的最新旗艦
價位應該會定位在 CANON 的 1D Mark II 附近(4500美金,也可能稍低一些)
不然Nikon要如何區隔
D2X,  D2H, D200, D70 ==>  4x00美金, 3x00美金, 2000美金, 1000美金  
呵呵!小弟的猜測

感光元件鐵定是 APS size 啦!不然 Nikon 那麼多 DX 鏡頭都不能用了...

ITO


網路會員

4) 2004/05/03 18:10 
其實ccd尺寸大小與成本的關係還是很重要,
例如1D系列如不是使用1.3或全幅C MOS而是用APS CMOS,
即使畫點再高,售價可能和 D2H 不會差太多。

Yan-i


網路會員

5) 2004/05/03 21:38 
D100已撐過久了 應先推出D200吧!等...等...等...

starphoto


網路會員

6) 2004/05/04 01:58 
X1.5不是問題呀!其最太問題是缺乏超廣角鏡吧!最重要是影像質素吧!而且1.5X系統的存在,是用來分野市場定位,市場可有高低擋選擇。〔D1全片幅?!!〕

我認為DX類數碼專用鏡不會變成市場過度產品!

X1.3和X1.6同時存在市場,你們不覺得有點混亂嗎!?還有感覺到這情形是廠商為了爭奪市場而作出急奏章的作法!你們不覺得嗎!

在買鏡頭時你會問店員這支鏡是1.3還是1.6,哦!這支是用在1.6,這支是用在1.3…!這樣不是多了一層麻煩嗎!當然!這講法是以廠商會為每種倍數的數碼相機生產專用鏡頭前題而說。(似乎佳能只會為X1.6倍的數碼單鏡相機生產專用數碼鏡!)

而且廠商都要開多一條生產線呢!如果要照顧到每一個倍數的話!

pachinko2


網路會員

7) 2004/05/04 02:46 
問題是如果DX鏡賣太多,對將來要跳進全片幅也好,或是任何大於
1.5x的片幅也好,都是一個負擔。雖然我同樣不認為全片幅的時代
會在一、兩年內到來,但是買了鏡頭你不會只想用一、兩年,或是
不想往高檔跑?

DX鏡的好處是可以做的更小,成本更低,但價錢並沒因此便宜多少。
一顆同樣大光圈的AF-S 17-55mm f/2.8要價也在四萬元以上,比傳統
大三元省不了多少錢,還要冒未來可能升級的險。

Canon的問題還是廣角端太弱,16-35mm那支評價不太好,更沒有小於
16mm以下的變焦鏡選擇。至於不往專用鏡走還好,只是習慣調整過來
就行了...

pachinko2


網路會員

8) 2004/05/04 02:48 
可以參考一下John Shaw的設備清單,他算是Nikon的愛用者了...
除了超廣角端以外,他用的還是傳統的大三元...

http://www.johnshawphoto.com/equipment.htm

jenhoxen


網路會員

9) 2004/05/04 03:31 
新的排列組合版本出現了…這個說法是1000萬級的APS size的D2X(合成一部);原本有種說法是要出兩部:千萬級/全幅的F6與800萬級APS的D2X。

其實這也是可能的,可以想像Nikon不會甘願讓D2X比馬克兔晚出、規格還沒有一點超越;一定會想點辦法取得一些精神勝利。

關於用傳統大三元或DX鏡的問題,我倒覺得不是刻意的選擇前者、不用後者(表示後者確實不好或1.5X終將淘汰…等等);而是在數位化之前,已經擁有大三元的人,只需要去加買個12-24焦段就補齊了,大三元裝在DSLR上好好的、與底片機又可共用、買的時候花了一大筆錢,沒事誰會去動它呢?只是隨著時光飛逝,當原有的AFS凋零之後,這些用家就很可能用DX鏡去取代了。

重視背包合理重量與容量的朋友也可能提前換鏡(大三元已夠重夠大了,再多擠一顆簡直自討苦吃),我就是忍了一陣子受不了就全面更換了。

pachinko2


網路會員

10) 2004/05/04 05:59 
因為畫素不可能太小,不然會碰上繞射及雜訊的問題。
在此前提下,要增加畫素的個數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片幅。
這點1D Mark II到是比1.5X的Nikon DSLR有機會...

shsiao


網路會員

11) 2004/05/04 08:48 
科技總是會進步的
如果 APS 做不出千萬畫素低雜訊
那 3/4 系統不就一輩子用  600 畫素了

stlrshu


網路會員

12) 2004/05/04 11:01 
到底會不會出傳統的F6啊?
我可能不該在DSLR版問...

D76


網路會員

13) 2004/05/04 11:57 
我覺得APS size 和 Full size (135) DSLR 是可以共存的。
就好像底片機120和135的關係。
特別是nikon推出DX係列鏡頭,使NIKON APS DSLR更完備。
問題是你需要的是什麼。

對一真抱怨APS size DSLR 的人,
只能說,APS size DSLR 並不適合你。


Kevin6506


網路會員

14) 2004/05/04 15:10 
Nikon已經卡死在自己1.5X APS Sensor 的方向
要出全幅高階DSLR,自家DX不能用.
堅持要APS DSLR,sensor過小所產生的問題又避不開
(如感光面積過小,雜訊過高,製造良率等)
並不是全幅一定優於APS,只不過面積越大
感光面就越大,可以擠進的像素就越多,
這是小學生的算術.
APS的優點就是相機可以做得更小,鏡頭可以更輕
成本可以更便宜,這才是APS(或3/4)優勢.
至於旗艦級高階相機使用APS對抗FF在規格上一定是吃虧的.
NIKON要加油啊

Canvas_Chen


網路會員

15) 2004/05/04 15:19 
只要不是底片機, 在DSLR上DX鏡頭就一定有生存之道.
未來即使出全幅DSLR, 只要自動幫你裁切掉有暗角的區域.
觀景窗標示出實際能成像的區域以方便構圖即可.

pachinko2


網路會員

16) 2004/05/04 15:42 
Kevin6506兄:
sensor過小不會使良率變低,反而是sensor大才會讓良率變低。
這點是大sensor的問題。

至於APS使成本更低,或許吧! 可是從售價中看不大出來 :)
傳統的28-70mm和DX的17-55mm都破四萬,差幾千元而已。
撇開重量因素不談,多花幾千元相容於傳統、數位機身,
將來有機會還可以上全片幅數位,應該是件划算的事...


HOBA


網路會員

17) 2004/05/04 16:10 
>至於APS使成本更低,或許吧! 可是從售價中看不大出來
這是指機身吧?

shsiao


網路會員

18) 2004/05/04 16:16 
鏡頭也是啊
君不見 17-55DX 比 17-35 多了 20mm
但價格一樣

wyk


網路會員

19) 2004/05/04 19:37 
如果d2x用FF 的CMOS那價錢可能跟1DS有的拼,至少nikon的策略
是用較便宜的感光元件,把錢砸在機身跟電子系統上,這樣不是大家
見到的嗎?

jenhoxen


網路會員

20) 2004/05/05 00:34 
固定1.5X並為這個規格出適合的鏡頭,是負責任的做法;在我看要比任由1.3/1.6X的user在焦段適合全幅的鏡頭群之間「放牛吃草」要好得多。

Nikon研發了DX鏡頭,並不表示未來不可能有全幅的產品--全幅就用回原有的135鏡頭系列就好了呀!我倒感覺愈來多聲音顯示Nikon會有全幅產品,只是不知推出時機與形態(F6、D2X、或D2XL)。
回上一層 第1頁 / 共3頁 到第 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手札小舖熱門商品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數位單眼達人速成】74折
今年VIP會員招募-超大無敵1.5G相簿再加贈好禮!
【台灣私房景點全集】共5冊,合購73折再贈進口黑卡
【我的夢幻人像鏡】2013最新增訂版!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出江湖!
攝影家手札數位影像坊DV哈燒網KeyBuy藝廊論壇
服務信箱:242204 新莊副都心郵局第12信箱 │ 會員服務部:02-85215082(上班時間早上9點~下午6點) 和平東路三段276號 │ 廣告專線:0937-887229 │ 總瀏覽1169187116人 │ 線上1394人
攝影家手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7 PhotoSharp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本站內容